
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doc
22页劝学【通假字】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輮使之然也:輮通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词类活用】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水.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地上、在地下.用心一也:一,数词做动词,专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作动词,走得快.【古今异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验、检查.今义为“加入”.;博学: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渊博的人声非加疾也:疾,强、洪亮.今义为“快;疾病”.假舆马者:假,凭借、借助.今义为“与‘真’相对”.蟹八跪而二螯:跪,脚或腿.今义为“跪下、下跪”.用心一也:用心,思想意识活动.今义为“用功、肯动脑筋”.金就砺则利:金,金属制品.今义为黄金.【特殊句式】判断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状语后置句: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师说【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通“逗”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古今异义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问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初等教育学校 (4)吾从而师之 古义:从,跟从;而,连词.今义:连词.(5)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很多人【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1)名词的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师,以……为师(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耻学于师 意动用法,以……为耻位卑则足羞 意动用法,以……为羞 2、形容词作名词(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2)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3、名词作形容词(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带中括号的那个)-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4、名词作动词吾师道也 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一词多义】 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词,老师 吾师道也 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 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 名词,军队 2、之(1) 助词,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说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4) 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人非生而知之者(5)代词,他.作师说以贻之 (6)代词,这,这一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7) 动词,往,到...去,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3、传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动词,传授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流传4、而 (1) 连词,表并列.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 (2) 连词,表转折.惑而不从师 (3) 连词,表承接.吾从而师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而教之 (4) 连词,表修饰.则群聚而笑之 (5) 表陈述语气.如是而已归去来兮辞【通假字】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句意是,为什么不放心任其自然地死或生呢?)【古今异义词】于时风波未静(风波,指战乱。
今常用来比喻乱子句意是,这时候社会不安定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交,交互,都今常用义“交通”、“交友”等句意是,饥寒虽然很急迫,违背本心就会身心都痛苦尝从人事(人事,治人之事今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不久,今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句意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死在武昌景翳翳以将入景,日光今常用义“景色”,“光景”等句意是:阳光暗了太阳就要落山悦亲戚之情话(亲戚,亲属戚属今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句意是:喜欢和亲戚们谈知心话一词多义】心①因事顺心(心意)②既自以心为形役(意志,精神之类夫①问征夫以前路(夫,名词)②乐夫天命傻奚疑?(助词)事①将有事于西畴(指耕种的事)②从人事(指治人之事)故①故伎求之(所以)②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往,动词)②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③四方之事(助词“的”)奚①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②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奔① 载欣载奔(跑去)② 情在骏奔(奔丧)【词类活用】 生生所资(生,动词活用成名词——生活句意是,生活上需要的东西,找不到取得的办法。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使颜怡句意是,观赏院里的树木感到喜悦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自足自待的心情句意是,靠着南窗休息以寄托自得的心情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作名词——空膝的小屋句意是,深知住在容膝的小屋里也很安适 策扶老以流憩(流,动词作状语——没有定规地随时随地句意是,拄着拐杖走走,随地休息 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划句意是,有时划着小船 感吾生之行休(行,动词作状语——将要句意是,感叹我的一生就要终止了 【古汉语句式】 ①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句意——都是为了吃饭而违反心愿 ②倒装句 复驾言兮焉求(感叹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求什么句意是,还出去干什么!)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句意是,为什么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死亡 ③省略句 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句意是:我心里急于去奔丧烛之武退秦师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2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4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5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6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7与郑人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做动词,损害) 9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10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使.....获利) 11且贰于楚也(数词活用做动词,从属二主) 12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 1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14君亦无所害(动词用作名词,害处) 1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用作名词,恩惠,好处) 16若不阙秦(jué 使动用法,使……减少) 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已,同“矣”,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5.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知足,满足)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⑤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⑥共其乏困(乏困,古义:指缺乏的东西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 省略句 1.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省略句 2.(烛之武)辞曰 省略句 3.(烛之武)许之 省略句 4.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句 5.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句 6.(晋)许君焦、瑕 省略句 7.阙秦以利(于)晋 省略句 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2.邻之厚,君之薄也 判断句 3.以乱易整,不武 判断句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判断句 5失之所与,不知 判断句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状语后置句言于:对……说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宾语前置1. 夫晋,何厌之有? 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译文:晋国,哪会有满足的时候呢?《赤壁之战》一、通假字:①进住鄂县之樊口──住,通“驻”驻扎。
②将军禽操──禽,通“擒”捉拿,擒拿③五万兵难卒合──卒,通“猝”仓促④卿能办之者诚决──诚,通“请”⑤烟炎张天──炎,通“焰”,火焰;张,同“涨”,弥漫⑥雷鼓大震──雷,通“擂”,敲击二、词类活用:1、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旧,形容词→名词,老交情)2、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能的人礼,名词→动词,礼遇,以礼相待)3、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忧郁之计(外,内,名词作状语,对外,对内)备[南]走 .名——状: 4、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蹶,本义跌倒,引申为挫折,使动用法,使…挫败)5、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从,使动用法,使……跟从)6、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走,使动用法,使……逃跑)7诸人持议,甚失孤望(失,使……失望) 8操悉浮以沿江(使……浮,此时该句为“悉浮(之)以沿江”,以,介词,在)9.瑜等率轻锐继其后(轻锐,形--名词,轻装的精锐部队) 10除残去秽(形-名,残暴、丑恶的坏人)三、古今异义:1、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古:恳切慰问 今:热情周到2、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古:中原地区 今:中国大陆及台港澳3、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古:态势形成 今:形成、造成4、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 古:土地方圆 今: 地方、地区5、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丈夫的配偶6、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 古:万一 一旦 今:偶尔遇见7、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侍之 古:面北朝拜 今:北面8、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古:他实际上 今:表话题转换9、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古:不超过 今:表转折关系10、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古:刚刚一 今:表年级或日期四、文言句式:1.判断句:a.刘备天下枭雄 b.我,子瑜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