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习作指导:特产.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213652096
  • 上传时间:2021-1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9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习作指导:习作主题:特产教学目标:1 .以《我爱家乡的》为题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2 .抓住特点写出这种特产的形状、颜色、作用等,表达自己的喜 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抓住特点写出这种特产的形状、颜色、作用等,表达自己的喜爱 之情教学过程:一、明确主题,指导选材1 .出示习作主题,明确习作内容同学们,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特产”特产是指某地或某国 特有的著名产品通过之前的语文实践活动和古诗学习,我们了 解了全国各地的特产,还特别调查交流了陕西的特产,我们的家 乡特产丰富,享誉全国,我们真自豪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手 中的笔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具体习作要求 如下:(1)以《我爱家乡的 为题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 (2)抓住特点写出这种特产的形状、颜色、作用等,表达自己的 喜爱之情2 .结合博融阅读,指导选择素材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包括博融阅读,想想都介绍了哪些特产? (《我爱故乡的杨梅》《椰子》水果类;《碧螺春》茶叶;《咸菜茨 菇汤》一道菜;)(2)想一想我们家乡的特产都有哪些?3. 学生交流选材,教师分类引导家乡的特产很多,我们如果面面俱到就会没有重点,也写不具体所以要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来介绍,要熟悉这种特产,就必须深入了解它的特征和用途。

      二、读写迁移,方法点拨1. 出示文本片段(博融阅读) ,明确写作方法 1 )回顾《我爱故乡的杨梅》 ,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的 (时间顺序 先写了故乡春天的杨梅树,再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写出了杨梅果的特点 )课文片段( 1)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 春天的甘露……端午节过后 ,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分析:按照时间的顺序,先描写杨梅树的生长,再描写杨梅果课文片段( 2)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分析:从形状、颜色、味道三方面写,并写出了它们的变化课文片段( 3)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 贪婪地吮吸 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 欢笑着 分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杨梅树的生长过程,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写特产的优美句子赏析,学习,借鉴★梨,个大皮黄,就像一个大肚子葫芦,咬一口,甜滋滋的梨水流在舌头上,渗入嗓子,就像吃了蜜一样★那鸭梨又甜又香,咬一口脆生生的,甜水顺着下巴直流★鸭梨的皮非常薄,薄得有时一碰就破;个大,大得叫你吃惊;汁多,咬一口像喝了一碗用甘泉冲出来的甜水。

      ★朝阳下,碧绿的树丛中,一颗颗,一串串的龙眼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小顽童,咧着小嘴欢笑★葡萄园内碧云层叠,密匝匝的葡萄,似座座珍珠塔,如堆堆翡翠珠,每一颗葡萄都像一颗又大又光泽的“猫儿眼”,使人口 生蜜意,甜沁心脾★那种叫“水晶”的葡萄,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 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那密实实、郁葱葱的叶子下,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挂满了 架,有的紫红色,有的青绿色,像玛瑙,似翡翠《碧螺春》从传说、采茶、焙茶、品尝、作用这几个方面来写对我们的写作也有借鉴作用《咸菜茨菇汤》从食材、味道、价值这几个方面来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种状物抒情的写法是否给了你一些启示呢?总结:不同的特产我们写的角度与内容会有所区别,要抓住一两个最能体现特点的方面来写情感渗透在描写中2 .交流习作重点,尝试运用写法1)仔细回忆特产的形状、颜色、味道通过介绍家乡的特产与其他特产不同之处,写出喜爱之情2)写果实可以按从外到内的顺序写先写整体形状,再写外皮颜色,然后写果肉或果粒的颜色、特点,最后写味道、感受3)尝试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手法,可以将特点描写的更生动3 .汇报交流,强化写法个别)推选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有效点拨,给出合理化建议。

      三、梳理思路,细化要求1 .回顾习作写法和重点1)以《我爱家乡的 为题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2)抓住特点写出这种特产的形状、颜色、作用等,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强调:所选材料一定是自己熟知的,特点鲜明,描写时细腻生动,字里行间表达喜爱之情四、限时习作,生生互评1. 独立完成习作2. 教师记录学生完成时间,并组织生生互评 五、交流展示,点评提升1 .展示个别孩子习作,提出修改意见2 . 学生根据点评修改自己的习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