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护理查房--运动神经元病.ppt
22页护理查房运动神经元病运动神经元病定义运动神经元病运动神经元病-以以上、下运动神经元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不同损害的不同组合,组合,特征表现为:特征表现为:①①肌无力肌无力 ②②肌萎缩肌萎缩 ③③锥体束征锥体束征 ④④延髓麻痹延髓麻痹,,如:说话不清,吞咽困难,活动困难、呼吸困如:说话不清,吞咽困难,活动困难、呼吸困难等等最后在病人有意识的情况下因无力呼难等等最后在病人有意识的情况下因无力呼吸而死所以这种病人也叫吸而死所以这种病人也叫“渐冻人渐冻人”多中年发病,病程多中年发病,病程2-6年,少数病程较长,男性年,少数病程较长,男性多于女性,年发病率为多于女性,年发病率为0.13-1.4/10万近年来万近年来患病率有增高趋势患病率有增高趋势肌萎缩侧肌萎缩侧索硬化索硬化01进行性肌进行性肌萎缩萎缩02进行性延进行性延髓麻痹髓麻痹03原发性侧原发性侧索硬化索硬化04分型分型运动神经元病的预后因不同的疾病类型和发病年龄不同原发性侧索硬运动神经元病的预后因不同的疾病类型和发病年龄不同原发性侧索硬化进展缓慢,预后良好部分进行性肌萎缩患者的病情可以维持较长的化进展缓慢,预后良好部分进行性肌萎缩患者的病情可以维持较长的稳定时间,但不会改善。
稳定时间,但不会改善 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延髓麻痹以及部分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延髓麻痹以及部分进行性肌萎缩患者的预后差,病情持续性进展,进行性肌萎缩患者的预后差,病情持续性进展,多于多于5 5年内死于年内死于 呼吸呼吸肌麻痹肌麻痹 或或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最早症状多见于最早症状多见于手部分手部分,患者感手指运动无力、,患者感手指运动无力、僵硬、笨拙,手部肌肉逐渐萎缩,可见肌束震僵硬、笨拙,手部肌肉逐渐萎缩,可见肌束震颤四肢远端呈进行性肌萎缩,约半数以上病例早期四肢远端呈进行性肌萎缩,约半数以上病例早期呈一侧上肢手部大小鱼际肌萎缩,以后扩展到呈一侧上肢手部大小鱼际肌萎缩,以后扩展到前臂肌,甚至胸大肌,背部肌肉亦可萎缩,小前臂肌,甚至胸大肌,背部肌肉亦可萎缩,小腿部肌肉也可萎缩,肌肉萎缩肢体无力,肌张腿部肌肉也可萎缩,肌肉萎缩肢体无力,肌张力高(牵拉感觉),肌束颤动,行动困难、呼力高(牵拉感觉),肌束颤动,行动困难、呼吸和吞咽障碍等症状如早期病变性双侧锥体吸和吞咽障碍等症状如早期病变性双侧锥体束,则可先出现双下肢痉挛性截瘫束,则可先出现双下肢痉挛性截瘫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中医诊断:中医诊断:痿证病中医证候:中医证候:脉络瘀阻脉络瘀阻西医诊断:西医诊断:1.运动神经元病?脉络瘀阻脉络瘀阻 症状:久病体弱、四肢萎弱、肌肉消瘦、手足麻木不仁、四肢青筋显露,可伴有肌肉活动时隐痛不适。
BCA请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请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左手活动及精细活动左手活动及精细活动 次于右手,下肢无症状次于右手,下肢无症状 一般均将肌力分为以下六级一般均将肌力分为以下六级 0级级 完全瘫痪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 ⅠⅠ级级 可见肌肉轻微收缩可见肌肉轻微收缩 ⅡⅡ级级 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 ⅢⅢ级级 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能抬离床面 ⅣⅣ级级 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 肌力分级肌力分级病史汇报病史汇报患者韩患者韩xx,男,,男,40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上肢乏力,呈劳作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上肢乏力,呈劳作时突发性手臂无力,并进行性双上肢肌力降低,肌肉萎缩,并手臂酸时突发性手臂无力,并进行性双上肢肌力降低,肌肉萎缩,并手臂酸胀、麻木,左侧明显,期间先后在当地诊所、县人民医院诊治,诊断胀、麻木,左侧明显,期间先后在当地诊所、县人民医院诊治,诊断不明,不明,2017年年9月到南昌市第二附属医院诊治,肌电图示:广泛性周月到南昌市第二附属医院诊治,肌电图示:广泛性周围神经损害,诊断:运动神经元病?建议回当地医院康复治疗围神经损害,诊断:运动神经元病?建议回当地医院康复治疗 ,,2018年年5月月10日以日以“运动神经元病?运动神经元病?”收入住院收入住院。
既往体健既往体健查体:查体:体温体温 36.2 ℃℃ 脉搏脉搏 81次次/分分 呼吸呼吸 20 次次/分分 血压血压 108/75 mmHg舌质舌质黯淡,苔白,脉细涩黯淡,苔白,脉细涩脊柱四肢关节无畸形脊柱四肢关节无畸形,双侧上肢肌力双侧上肢肌力4级,肌张级,肌张力正常,双侧上肢肌肉萎缩,皮肤感觉正常,皮温正常,动脉搏动正力正常,双侧上肢肌肉萎缩,皮肤感觉正常,皮温正常,动脉搏动正常,关节屈伸不利,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常,关节屈伸不利,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诊断诊断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痿证病 中医证候:中医证候:脉络瘀阻 西医诊西医诊 断:断:1.运动神经元病?诊断治疗治疗西药给予西药给予 ::1.维生素E和辅酶Q10胶囊、甲钴胺片、碳酸钙D3咀嚼片口服 2.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静脉输液(营养神经) 中医中药给予:中医中药给予:1.中医治疗:普通针刺、神灯照射、电针、穴位敷贴(双侧手三里、内关 )、热敏灸(双侧曲池、手三里、内关 )、,内科疾病推拿治疗、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2.中药予以:益气养血、化瘀通络,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西洋参 12g (另包) 鹿筋 12g 熟地黄 15g 酒川牛膝 12g 龟甲胶 12g 杜仲 12g 狗脊 9g 醋龟甲 12g 羌活 12g 桑寄生 15g 补骨脂 15g 3剂 水煎至400ml 每日一剂,分早二次服护理诊断护理诊断üP1.P1.躯体移动障碍躯体移动障碍 与肌肉萎缩,肌力下降有关üP2.P2.营养失调营养失调 与咀嚼肌、舌肌逐渐萎缩,进食困难有关üP3.P3.恐惧焦虑恐惧焦虑 与肌肉进行性萎缩、生活自理能力差有关 P4. P4.便秘便秘 与活动量少,液体不足有关 P5.P5.有感染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 与气管切开有关 P6.P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肌力下降,不能自主 翻身有关 P P7.7.清理呼吸道无效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炎症,疲乏等导致无效 咳嗽有关1.躯体移动障碍躯体移动障碍 肌肉萎缩:每日按摩或配合温热疗法(热敏灸、穴位敷贴),坚持针灸、推拿按摩等综合护治方法,常用穴位肾俞、肝俞、手三里、曲池、内关、合谷等。
亦可用维生素B口服及营养神经治疗病程长者加强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患者自主体位,形态正常,可提轻患者自主体位,形态正常,可提轻物护理措施护理措施I2.该疾病因吞咽困难可导致营养失调,对病人进行吞咽功能评定,根据评定结果正常,给予相应的营养治疗饮食护理宜消化食品,可多食肉类、豆类、蔬菜等忌肥甘,辛辣食物,戒烟酒 脾胃虚弱 者多食鸡蛋、瘦猪肉、牛奶、羊肉、红枣等可少食多餐食欲差可用山楂或白术等;肝肾亏虚者给予甲鱼、牛、猪、骨髓等以滋养精血辛辣炙烤之品易助热当慎用O2 患者电解质正常患者电解质正常2.营养失调营养失调1.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2.心理护理:根据患者个人情况的不同,正确运用语言技巧,采取劝说开导法、愉悦开导法、 以疑释疑法,转移注意力法等保持心情舒畅,加强功能锻炼 患者情绪平稳患者情绪平稳,偶有焦虑偶有焦虑.3.恐惧、焦虑恐惧、焦虑鼓励病人每天多饮水,充足的水分能使身体排出较多的尿量,减少膀胱和尿道细菌感染的机会,同时充足的水分也能使粪便软化、易排,防止便秘的发生对已便秘的病人,提倡高膳食纤维饮食和饮水疗法(至少1500~2 000 m/日)以及定期锻炼、经常性的腹部运动及肛周环形按摩。
无效时,应采用药物治疗,西药如比沙可啶,中成药如麻仁丸、大黄片、番泻叶等粪便嵌塞时,可使用开塞露栓剂O 4患者大便正常,每日一次4.便秘便秘 1.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密切监测患者体温,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及时汇报医生病人的发热情况,遵医嘱处理;及时汇报医生病人的发热情况,遵医嘱处理; 3.体温过高者体温过高者,遵医嘱予以物理或药物降温遵医嘱予以物理或药物降温,及时擦干及时擦干汗液汗液,必要时更换内衣必要时更换内衣,防止受凉防止受凉. 4.已有肺部感染者可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化痰药等 现体温正常现体温正常5.有感染的危险与有感染的危险与勤换体位、勤换洗、勤检查、勤整理、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等,鼓励多增加营养翻身,能防止大部分压疮的发生减轻受压部的压力,必要时使用气垫床;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无渣屑,减少其对局部的摩擦;保持皮肤清洁,多汗患者,定时用温水和中性清洁剂清洁皮肤,及时更换汗湿的被服O 6 患者皮肤完整,未发生压疮患者皮肤完整,未发生压疮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遵医嘱予以抗感染化痰药物使用遵医嘱予以抗感染化痰药物使用 2.协助翻身拍背排痰、吸痰协助翻身拍背排痰、吸痰PRN 3.保持病室内适宜的温度(保持病室内适宜的温度(18~~20℃℃))和湿度(和湿度(50% ~~ 60%))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SpO2、、咳嗽咳痰情况以及痰的色质量咳嗽咳痰情况以及痰的色质量 患者无咳嗽、咳痰。
患者无咳嗽、咳痰 7.清理呼吸道无效清理呼吸道无效请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健康健康教育教育 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呈进行性加重且预后不良,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患者就诊时多有生活自理能力不同程度下降,患者心理上常产生烦躁不安,焦虑感及对治疗方案不信任感.首先我们需要与患者和家属照料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通过资料的收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安静私密的环境中向患者家属介绍病情及疾病的可能进展,治疗原则,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让他们参与治疗决策并尊重其选择. • 2.2.饮食指导饮食指导 饮食要有节,不能过饥或过饱,在有规律,有节度的同时,各种营养要调配恰当,不能偏食.应多食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鸡,鸭,鱼,瘦肉,豆腐,黄豆,鸡蛋,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以及新鲜蔬菜水果,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戒烟酒,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食物.MND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选择上还应控制盐,脂肪,胆固醇的摄入.若患者有吞咽困难者,可留置胃管,以保证营养的摄入. 3 3 康复指导康复指导 •避居湿地,防御外邪侵袭有助于痿证的预防和复发•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指导深呼吸,有效咳嗽训练,对于肢体无力,肌肉萎缩者鼓励白天增加床上床旁活动,并辅以局部按摩,推拿针灸等。
请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活动根据训练结果,评估患者肌力情况,及时修订活动计划,以期待达到最佳活动效果在活动过程中,对患者取得的成绩给与肯定和赞赏,在成效不明显的情况下注意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THANKYOU谢谢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