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课件:_专题四_图像题1.ppt

59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93352297
  • 上传时间:2024-09-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9M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四专题四图像题图像题图像是研究和处理化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化学试题中常运用图像信息表示化学过程或相关的变化规律,称之为图像题图像题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在省、市各层次的考试中,出现频率都很高 (1)图像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知识,能直观形象、简明清晰地体现出化学知识的本质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熟悉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3)能考查学生对各知识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对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运用 一、图像题的题型和内容1.从题型上来说,图像题在中考中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里2.从内容上来说,出现在质量守恒、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溶液的性质、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微粒间的变化、反应速率等给出的题目一般有坐标、图表、分子原子模型等,知识面广,知识的联系强,近三年中考中常作为综合题出现 二、解图像题的主要方法分析已知条件,读懂题目中有限的文字信息,对整个函数图像进行多角度认真分析,特别是图像的重要点位置1.首先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2.其次把握曲线的四个点,即起点、转折点、交点、终点 三、主要考查的知识点(1)金属与酸的反应;(2)溶液 pH 和中和反应;(3)溶液和溶解度;(4)综合图像;(5)分子原子模型——微粒的表示和变化。

      题型题型 1有关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有关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解题指引] 此类图像,主要反映的是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解此类题时把握以下“二看”:(1)看拐点(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越活泼的金属,产生氢气的速度快,完成反应的时间短,即曲线斜率大,先出现拐点;“先拐更活泼”;反之亦成立 (2)看平台(比较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放出氢气的多少,取决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合价之比,即量价比(K)K=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①酸过量时,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中,量价比 K 越小,放出氢气越多,最终平台越高;如果金属的化合价相同,则平台越高的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平台越低的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大②特别地,酸不足,即金属过量时,产生氢气的量相等,平台相同 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错. . 的是([例 1]相同质量的 M、N 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M、N 在生成物中化合价相同),生成 H2 质量误) A.金属的活泼性:N

      质量和化合价相同,产生的气体质量就越小(即平台越低),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反应消耗的时间越少,越先出现拐点,金属活动性越强答案:C 题型题型 2有关溶液有关溶液 pH 的图像题的图像题[解题指引]对 pH 的考核,主要掌握两点:①酸溶液的 pH 一定小于 7;碱溶液的 pH 一定大于 7;②酸的浓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pH 越小;酸的浓度越小,溶液酸性越弱,则 pH 越接近 7;碱的浓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pH 越大;碱的浓度越小,碱性越弱,则 pH 越接近 7 [例 2](2012 年广东佛山)在 Na2CO3 溶液中逐渐加入盐酸,反应后溶液 pH 随加入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为()思维点拨:因为 Na2CO3 溶液呈碱性,所以起始点大于 7,逐渐加入盐酸直至过量,pH 会逐渐减小并小于 7,但不可能到 0答案:D 题型题型 3有关溶液和溶解度的图像题有关溶液和溶解度的图像题[解题指引]关于溶解度曲线,通常的考查内容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首先看清整个曲线的走势,其次能找出各温度下的溶解度,最后是交点的意义,交点的意义几乎是每年中考必考的内容,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所有内容均是对溶解度的理解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夯实基础即可解决。

      [例 3](2012 年广东揭阳)下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P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0 ℃时,向 100 g 水中加入 30 g 硝酸钾,此时溶液是否饱和________(填“是”或“否”)若此基础上再加入 10 g 硝酸钾,为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3) 当 氯化 钠饱 和溶 液中 有少 量的 硝 酸钾 时, 可用 下列________(填字母)法提纯氯化钠A.蒸发结晶B.冷却热饱和溶液C.趁热过滤 思维点拨:溶解度曲线图中,交点表示两种物质在指定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解答第(2)问,就要由图中找出硝酸钾在 10℃时的溶解度;解答第(3)问要懂得观察曲线图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2)是升高温度(3)A答案:(1)t ℃时,KNO3 和 NaCl 的溶解度相等 题型题型 4综合图像题综合图像题[解题指引]在四个选项中,分别出现质量守恒、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溶液的性质、酸碱盐等的一个或多个知识点,这样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大,有一定的强度和难度这几年基本上以这种综合题型为主来考查图像题。

      【例 4】(2012 年广东)下列选项的操作或反应所对应的曲线图正确的是( )A.①将饱和石灰水升温B.②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分解C.③一定量的锌粉与稀盐酸反应D .④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滴入等体积不同质量分数的KOH 溶液 思维点拨:A 选项考查溶液的知识,饱和石灰水升温会有固体析出,溶质质量会减少;B 选项考查催化剂对制取气体的影响,有无催化剂并不影响氧气生成的量;C 选项考查金属与酸反应,氢气生成应该从原点开始答案:D 题型题型 5分子原子模型分子原子模型——微粒的表示和微粒的表示和变化变化[解题指引] 此类题目为广东中考每年必考内容,解答此类题目要先从微观角度理清几个问题:(1)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2)确定为纯净物后,再判断分子类型,同种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3) 尽可能把分子原子模型“翻译”成我们熟悉的化学符号 [例 5](2012 年广东揭阳)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现有 A、B、C、D 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物物质ABCD微微观示意示意图————氢原氢原子子————碳原碳原子子————氧原氧原子子 (1)B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填物质代号),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DCH4(3)一个 C 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4)写出反应 A+D→B+C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CH4+2O2====2H2O+CO2点燃 题型题型 1有关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有关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1.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A.铁、镁C.锌、铁B.铁、锌D.锌、镁解析:铁、镁、锌与稀硫酸反应后均显+2 价,则等质量的金属分别与足量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气体的量越少,即乙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甲的大答案:B 2.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 X、Y、Z 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 H2 的质量与反 应时间 的关 系如 上图 所示 这 三种 金属的 活动 性顺 序为____________;假如 X、Y、Z 都是+2 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Z>Y>XY>X>Z 3.下列数轴表示不. . . 的是(题型题型 2有关溶液有关溶液 pH 的图像题的图像题正确)DA.B.C.D. 题型题型 3有关溶液和溶解度的图像题有关溶液和溶解度的图像题4.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40 ℃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_g,此时它比氯化铵的溶解度______(填“大”或“小”)大(2)当把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混合饱和溶液从 50 ℃降到 20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50硫酸钠(或 Na2SO4) 题型题型 4综合图像题综合图像题5.(2012 年广东揭阳)以下的变化曲线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B.向 pH=3 的稀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C.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钠溶液D.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解析:不能单看铝(27)、镁(24)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它们的化合价不一样,所以要比较其量价比铝的量价比=27/3=9,镁的量价比=24/2=12,量价比越小,生成氢气越多,故铝放出的氢气比镁的多。

      答案:D 6.(2011 年广东)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解析:石灰石要加热一段时间至高温后才分解,质量会减少,但生成物还有生石灰和杂质固体,所以固体质量降低到一定值就不再改变答案:C 题型题型 5分子原子模型分子原子模型——微粒的表示和微粒的表示和变化变化7.(2010 年广东肇庆)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 CO 在高温下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属镁着火不能用 CO2 灭火,因为镁能在 CO2 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Fe2O3+3CO=====2Fe+3CO2高温2Mg+CO2====C+2MgO点燃置换反应 (3)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下图所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2O2催化剂2H2O+O2↑ 1 . (2010年广东揭阳) 下列曲线不 . 的 是 (正确) 解析:金属过量,稀盐酸的量相同时,产生的气体质量相等。

      答案:C 2.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1 个 X 分子中有 3 个原子C.反应物分子的个数比为 1∶1D.黑球表示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 解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个数没有变,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黑球表示的元素原子与一个小白球所表示的原子结合,而反应后与两个小白球所表示的原子结合,和同一种原子结合但个数不同,说明化合价有变化答案:B 3 . (2012 年四川 德阳) 下列图 像与对应的 说法正确的 是()C A.向 NaOH 溶液中加水稀释B.等质量的 Al、Zn 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C.向稀硫酸中加入 Ba(OH)2 溶液D.在恒温条件下,适量蒸发饱和 NaCl 溶液的水分 4.(2012 年四川眉山)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C A.稀释 H2SO4 溶液B.氧气的溶解度C.相同质量的镁粉和铁粉分别与浓度相同过量的稀盐酸反应D.浓盐酸敞放在空气中 5.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与对应实验相符的()CA.20 ℃时,向一杯饱和的 KNO3 溶液中加入 KNO3 晶体B.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C.加热 MnO2 和 KClO3 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向 pH=1 的盐酸中不断加入水 6.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CA.向稀硝酸中加入水B.双氧水分解C.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足量金属D.向稀硫酸中滴加 BaCl2 溶液 7 . (2012 年甘肃 兰州) 下列图 像与对应的 操作相符的 是() A.①是对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B.②是将镁片和铁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C.③是向 HCl 与 Na2SO4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Ba(OH)2 溶液D.④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解析:注意是金属镁、铁过量,当金属过量,酸的量不足时,放出氢气的量相同答案:B 8.(2012 年浙江义乌)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相应量的变化的是() A.图①: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缓慢降温B.图②: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C.图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D.图④: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解析:注意 B 选项错误的原因是水的质量不是从原点开始的答案:D 9.(2012 年河南)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向一定量的盐酸和 CaCl2 混合溶液中滴入 Na2CO3 溶液B.向一定量的 MnO2 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C.向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入 NaOH 溶液D.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应完后,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就显碱性。

      答案:C解析:随着氢氧化钠的增多,溶液酸性逐渐减弱,当盐酸反 10.(2012 年山东青岛)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 pH 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B.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关系C.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D.向氯化铜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解析:原先稀硫酸是溶液,所以溶液的质量不是从原点开始的答案:C 说法错. . 的是(11.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误)C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1 12.“”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若它们组成的分子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有一种新的化合物生成B.反应物为双氧水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D.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分子下列判断不. . . 的是(13.如下图所示,2 个甲分子反应生成 2 个乙分子和 1 个丙正确)。

      A.一个乙分子中含 4 个 B 原子B.乙是单质C.该反应只涉及 2 种原子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解析: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中原子的个数不会增减可知,一个乙分子中应该含有两个 B 原子,故 A 错误答案:A 14.(2011 年广东湛江,双选)以下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C.两幅图表示的都是化合反应D.以上图示中未涉及置换反应解析:前者是化合反应,后者是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答案:AD 15 .(2011 年广东深圳)下图是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 图中) ”“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D 16.在点燃条件下 A 和 B 反应生成 C 和 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过程中,该反应涉及的元素有________种,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种2(2)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3)在该反应中,B 和 D 的化学计量数(即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为________3置换反应1∶2 17.甲型 H1N1 型流感(或称 H1N1 型猪流感)是一类由病毒引起的流感。

      对周围环境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是预防 H1N1 型流感的重要方法下面是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图,产物之一是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通过检验产物 C 来证明该反应已发生,方法是在反应后的溶液里滴几滴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l2+H2O===HCl+HClOHCl+AgNO3===AgCl↓+HNO3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