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技术交底.doc
4页无粹轨道精调施工技术交底1技术交底范XX段无碎轨道精调施工2设计情况全线共计有无玮轨道XX km3施工工艺流程3.1全站仪设站:采用保卡TCRP1201+全站仪观测4对连续的CPIH点,自动平差、计算确 定设站位置,如偏差大于0.7倾时,应删除1对精度最低的CPIII点后重新设站改变测站位 置后,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6个控制点,并复测至少已完成精调的一组轨排,如偏 差大于2nmi时,应重新设站3. 2测量轨道数据:轨道状态测量仪放置于轨道上,安装棱镜使用全站仪测量轨道状态 测量仪棱镜小车自动测量轨距、超高、水平位置,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计算轨道 平面位置、水平、超高、轨距等数据,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轨道状态测量仪的电脑显示屏幕上, 指导轨道调整3.3调整中线:采用46mm开口扳手调节左右轨向锁定器,调整轨道中线,一次调整2组, 左右各配2人同时作业在调整过程中,全站仪一直测量轨道状态测量仪棱镜,接收观测数据, 通过配套软件,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轨道状态测量仪的电脑显示屏幕上,直到误差值满足要求 后调整结束;中线调整到位后,在仪器监控下拧紧松扣一侧,在此过程中,不得扰动已调整好 的中线;3. 4调整高程:粗调后顶面标高略低于设计顶面标高0〜-2nmi。
用36mni开口扳手,旋转竖 向螺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旋松超高调整器,调整轨排倾角,使轨排框架至设计标高,旋 紧两侧竖向螺杆,使竖向螺杆与地面垂直)调整后人工检查螺杆与混凝土是否密贴,保证螺 杆底部不悬空调整螺柱时要缓慢进行,旋转120为高程变化1侦】4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作业标准)4. 1精调标准:表4.1-1无祚轨道精调标准表序号项目容许偏差备注1轨距土 1mm相对于标准轨距1435mm1/1500变化率2轨向2mm弦长10m2mm /测点间距8a (m)基线长48a (m)10mm /测点间距240a (m)基线长480a (m)3高低2mm弦长10m2mm /测点间距8a (m)基线长48a (m)10mm /测点间距240a (m)基线长480a (m)4水平2mm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高值5扭曲2mm基长3m包含缓和曲线上由于超高顺坡所造成的扭曲量6与设计高程偏差10mm站台处的轨面高程不应低于设计值7与设计中线偏差10mm4. 2全站仪站仪自由设站观测的CPTTT控制点不应少于4对,全站仪宜设路中线附近, 位于所观测的CPIII控制点的中间更换测站后,相邻测站重叠观测的CPHI控制点不应少于2 对。
每测站最大测量距离不应大于60米4. 3粗调后的中线一次调整不到位时应循环进行,直到中线偏差满足5倾】要求;轨道高 程误差控制在高程- 5〜-2nmi;表4.3.1自由设站精度要求表XWO. 7mmYWO. 7mmHWO. 7mm定向精度W2"表4. 3. 2控制点坐标不符值限差要求表XW2. 0mmYW2. OmniHW2. Omni5质量问题预防及注意事项5.1扣件垫板必须密贴,弹条前端三点要与轨距块密贴(双控措施)由质检员负责检查 每个扣件安装情况,并做好记录5. 2精调过程中随时检查轨向调节器和高程支撑杆是否固定牢靠5. 3精调过程中严禁踩踏钢筋5.4精调好的轨排架严禁扰动5. 5每次精调长度须大于混凝土浇筑长度20mo5. 6每次精调须搭接至少8根轨枕5. 7两次设站测同一根枕木误差不得大于2mmo6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技术措施6.1严禁乱扔施工用具,对轨排架造成污染,导致后期无法调整6. 2对某两个特定轨排架而言,精调顺序为:If 4f 5—8—2—3—6—7—1—2—3f 4—5 -6-7-8见附图2轨道精调作业顺序示意图6.3粗调、精调须遵循“先方向、后高程”的顺序7附图及附表,O 4o令站仪设站点o 控制点cpm附图1精调作业全站仪设站示意图聊高网节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