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童话教学策略.doc
4页浅谈童话教学策略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 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 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教学的内容十分吸引学生的喜爱,但是我们并不能简单的把它作 为故事讲解,需要让学生明白故事背后的含义因而在童话教学中运 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一、多种朗读形式相结合学习童话童话语言优美、明快、自然,语言反复,象声词多,富于音乐美, 是非常适合朗读的文学体裁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进行朗读,如分角色朗读、配 乐朗读、为童话配音朗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等等,这样不仅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学生在自我朗读中也会有所感悟,同时 也就有利于学生的语感等各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分角色朗读在很多童 话故事中都非常适用比如在学习《三袋麦子》•课时,可以指导学 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分别读出小猪、小牛、小猴、土地公公 等角色的恰当语气再如《小木偶的故事》这一课,让学生分角色读 小红狐、小木偶、熊警官的话,同时还知道学生注意他们的表情,甚 至眼神等进入角色后,再引导学生想象体会人物的心情,把握文章 要表达的情感就水到渠成了。
多种形式朗读可以让全班都参与进来, 给每位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朗读中,结合课文具体语言环境, 提高朗读能力,更好的帮助学生品味并实践童话语言的情感美和形式 美,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 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以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二、创设轻松的氛围,通过表演学习童话由于童话这种文学题材极富儿童情趣和幻想精神,情节生动、语 言活泼,与其他体裁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教学的方式应发挥童话的 特殊优势表演作为童话的-•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全班学生的参与 性,为每一位学生营造了表现自我的宽松的氛围在这样宽松的情境 中进行童话表演,不但能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 充分感受到童话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了生动的语言 训练;而且在揣测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中,促进学牛:的 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儿童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并学会欣赏自己,感受成功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童话《小木偶的 故事》,讲了一个只会笑的小木偶的三次遭遇,最后告诉人们•个道 理:笑在生活中很重要,可是只有笑是远远不够的课文写小木偶的 三次经历生动具体,乂有人物的表情、对话,所以很适合让学生通过 表演来学习课文。
有教师进行了这样一个尝试,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 文,了解课文内容,确立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 极性高涨,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明口了故事中蕴 含的道理儿童以玩的心态接受童话作品,由游戏走向文学,追求快乐的体 验,使儿童生活在幻想、乐观和浪漫中,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潜移 默化、自然而然地受到某种启发,发展生命,提升文化,远比教师讲解 分析效果好三、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学习童话童话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幻想 与想象,童话故事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创造出来的,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把学生的思维带进童话的幻想世界里去,启发 学生想象想象力是小学生思维世界里最鲜活的能力,是最可贵的的 牛命力想象力在小学纶的世界里,具有不可缺省也无与伦比的重要 作用我们教师在教学童话时,要因势利导,挖掘文本中各种有利因 索,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去年的树》这篇童话,篇幅 不长,文章省略了很多树与鸟儿的心里活动,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 间,也使得文章的情感表现的史有张力那么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 为学生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去想象如: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 冋来却没有见到老朋友树时,他会想些什么?鸟儿在寻找朋友树时会 想些什么?见到树变成细条条是有会想些什么?鸟儿面盯着灯火看, 可能心里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树的 心情等。
这些设计,既能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 组织和表达能力,史重要的是,学生在想象交流中加深了对童话内容 的理解,对树与鸟儿的情感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四、 复述童话故事童话在表述上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故事结构完整,而且大都是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它有引人入胜又离奇曲折的情节,便于儿 童复述教学中,学生弄清童话故事叙述的是i件什么事情,事情的起 因、经过、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教师指导学牛抓住童话故事的完整结构、发展顺序、离奇情节,给学 生一个完整故事的认知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故事在复述 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知识内化为口己的,加深对童话内涵的理解五、 充分利用课后练习精读课文后都配有练习,课后练习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本课的部 分教学目标,有些事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因而课后练习不可小视,它 往往是对教师教学的一个指引作用童话教学时,教师也可利用课后 练习题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巨人的花园》的第三题是这样的: 课文中的很多地方,读了以后都能够在头脑中浮现画面例如,写巨 人推到围墙前后的情景让我们从课文中找一找,互相说说想象到画 而,并抄写喜欢的句子。
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这些句子,抓住文 中的对比,引导学生想象、感悟进而交流,有感情朗读,摘抄积累等 课后还设计了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去搜集整理童话故事,如果教师 忽视了,那么在语文园地三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时,学生的表达和童话 创作也势必会受到影响再如《去年的树》课后设计了小练笔:我有 很多话要对鸟儿说我先说一说,再写下来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就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交流感受,加深对鸟儿与树情意 的体会这样课后练笔吋,学生创作的难度相对也降低了童话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孩子们常常会被那些鲜活逼真的人物 形象所打动,被作品中精彩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对种种如梦如幻的 生活场景充满向往,对童话无比的喜爱,所以即使在不爱看书的孩子, 家里也会有基本童话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对童话有兴趣, 再加上教师在童话教学中注重策略的运用,相信孩子们爱童话、看童 话、编童话不再是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