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河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五年工作总结.doc
14页1梁河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五年工作总结五年来,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在德宏州委、州人民政府和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州委农办以及全县各级相关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在各乡镇、各村委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为指导,全面落实 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突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实现农业增长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将我县五年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梁河县是德宏州唯一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唯一的没有边境线的边疆县,地处云南西南部,县城距昆明808 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 1159km2,全县耕地面积为 21 万亩,农民人均耕地 1.46 亩全县辖 6 乡 3 镇,62 个村民委员2会,4 个社区,390 个自然村,674 个村民小组。
2010 年末,全县总人口 16.2 万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境内主要聚居着汉、傣、阿昌、景颇、德昂、傈僳、佤等 20 余种民族,被命名为“ 葫芦 丝 之乡” 2010 年末,全县 GDP 完成 9.94 亿元,同比增长 10.2%,财政总收入 1.26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392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461 元五年来,全县共选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指导员 371 人,其中,省级共 4 个单位选派 21 人,州级共 18 个单位选派 72人,县级共 50 个单位选派 258 人,乡级共 10 个单位派出 20人,组成 9 支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分赴全县 62 个村委会和 4个社区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指导员队伍管理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梁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设有梁河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管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县设总队长一名,由县委副书记担任,设副总队长一名,兼新农办常务副主任;各乡镇党委、政府也相应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立工作队,队长由副书记或副乡长担任,从上到下形成一致,明确责任和任务1.建立制度,严格管理。
县委新农(队)办、县工作总队制定了下发了《梁河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指导员管理暂行办法》3以《考勤纪律规定》、 《工作例会制度》、 《巡视督查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报送制度》、 《学习培训制度》、 《激励考核制度》等七个规章制度来规范指导员日常工作考勤、请销假程序、工作日志记录、会议召开、信息报送、学习培训、安全管理、巡视督查、工作奖惩等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要求将来自省、州、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指导员纳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提高了指导员的工作效率,增强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队伍的战斗力2.完善乡镇工作队队长例会制度坚持召开乡镇工作队队长工作例会,五年来,累计召开队长联席会议 30 次,主要听取各乡镇工作队队长的工作情况汇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通过例会,加强交流,总结经验,探讨业务,学习最新政策精神,不断提高乡镇工作队队长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达到了“以会代训、以会促学、推动工作”的良好效果3.构建学习型队伍长效机制,县新农村工作队从开展工作之初,便将学习工作开展情况明确纳入对各乡镇工作队工作考核和督查的重点项目,并及时制定出台了工作管理规定,要求各乡镇工作队必须积极组织驻村指导员,本着“干哪行,学哪行”、 “缺什么、补 什么” 的精神,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将学习贯穿于指导员工作的全过程。
县委新农办每年都要组织4针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培训,五年来,全县共召开指导员会议 58 次,培训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1296 人次,其中县新农办培训 568 人次,交由乡镇组织培训 728 人次并就指导员请销假制度、例会制度、信息报送、考勤、日志、考核等相关指导员管理工作做出安排部署,讲解公文写作知识做,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如何发挥基层党建作用,如何做好综治维稳和禁毒防艾工作要求各位指导员:一是政治要强,要讲政治、讲党性、讲团结、顾大局,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二是思路要明,认真学习、扎实调研、严格履职、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三是工作要实,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效,贴进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四是纪律要严,严格按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办事,健全督查,确保队伍清政廉洁指导员培训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二)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指导员作用1.全面参与村两委中心工作新农村指导员驻村以后,积极当好“六大员” (村情民意的调研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富民强村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制度建设的督导员、经济发展的服务员),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当成一名“村干部” ,全面参与村两委甘蔗种植、产业开发、禁毒防艾、计划生育等各项常规的中心工作,五年来,累计参与乡村中心工作 4364 人次。
2008 年参与集体5林权制度改革、 “8.20”、“8.21”地震抗震救灾、全国经济普查工作;2009 年参与科学发展观学习;2010 年参与村“两委” 换届、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抗旱救灾工作;2011 年参与农村养老保险、全国水利普查等工作也都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参与,其中,新农村指导员参与抗旱救灾工作 153 人,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165 人,参于村“两委” 换届工作 156 人,参与林权制度改革 279 人确确实实为全县农村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积极为驻村做好事办实事本着为驻村为群众服务的意识,结合“创先争优” 和“软环境建设” 活动,新 农村指导员积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关心的问题,想方设法为驻村和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五年来,我县新农村指导员累计为驻村和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达 1187件一方面,加强对村民的技能培训组织参与农业、科技等职能部门进村培训各村党员群众 28000 多人次,举办各类培训 1200 多次,培训人员 65000 余人次另一方面,驻村利用指导员的自身优势,积极争取经费和物资,推动新农村建设五年来,全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共为驻村和群众争取大小项目近 195 项,争取资金达 1344.5 多万元。
走访农户 62496 户,87970 人次,慰问困难群众、农村老党员、五保户、困难家庭学生等 420 余人次,从相关企业单位积极争取到各类物资折6合资金达 232.76 万元,用于抗旱救灾、村容村貌整治、基层党组织建设、慰问困难群众、扶持农村教育等各项事业为帮助村干部和群众充实精神文化,我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还组织召开党员会议上党课 731 次,参加党员 12376 人次,组织文艺表演 185 场,参加群众 48000 人次我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为驻村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精神,不仅仅温暖着我县农村广大人民群众,更是他们高尚品格的升华和人格魅力的彰显3.开展好农村发展调研工作五年来,我县新农村指导员坚持进村入户调查农村基本情况,了解农村的社会治安、民风民俗、经济发展优势和劣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编制发展规划等调研工作先后完成驻村调查报告 333 份,对我县当前农村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掌握利用撰写调研报告的机会,认真总结当前农村发展工作以及指导员自身工作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达 991 条,被乡村采纳 575 条理论联系实际,利用调研成果,指导实际工作,我县新农村指导员先后帮助驻村制定发展规划 330个,帮助驻村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 770 个,为我县农村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为加强自身建设和进步,新农村指导员还利用调研成果,认真规划驻村工作,先后制定驻村工作计划430 份,有效地促进了驻村工作的有序开展。
74.深入群众宣传好各种政策我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开展工作以来,各村指导员在熟悉村情、了解民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刷写标语、发放宣传材料、召开群众会、走村入户等形式,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标、任务等,五年来,组织参与农业、科技等职能部门进村培训各村党员群众 28000 多人次,举办各类培训 1200多次,培训人员 65000 余人次;召开党员会议上党课 731 次,参加党员 12376 人次,组织文艺表演 185 场,参加群众48000 人次;刷写、张贴各种标语 8600 多条,发放禁毒防艾、计划生育、科技等宣传材料 10.65 万份,各个工作队撰写上报工作简报 540 期,并充分挖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积极通过电台、电视、刊物等宣传载体加以推广报道,如:在梁河县电视台制作播出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行动》系列专题片,创办双月刊《梁河新声》,与云南《民族时报》建立了长期合作宣传关系等,先后刊发播出新闻信息 188 篇(次),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和中央、省、州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等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迫切,为新农村建设和各项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8论氛围。
5.组织实施“十一五 ”新农村试点村建设 全县自 2007 年启动新农村建设以来,已实施新农村州县级试点村和省级重点村建设 40 个,完成投资 2586.48 万元,其中:省、州、县财政投入 824.5 万元(省级财政投入 210 万元,州级财政投入 340 万元,县级财政投入 274.5 万元);自筹资金投入 1130.41 万元;整合资金投入 631.57 万元具 体 完成 建 设 内 容 是 :1、危 旧 房 改 造 361 户 ,其 中 拆 除 重 建 199 户 ,加 固改 造 162 户 ,建 筑 面 积 15494 平 方 米 ,投 入 资 金 858.46 万 元 (其 中整 合 资 金 314.42 万 元 ,自 筹 资 金 517.04 万 元 )2、产 业 发 展 ,扶 持种 植 业 499 亩 ,扶 持 养 殖 业 459 头 ,投 入 资 金 88.86 万 元 (其 中 整合 资 金 70.36 万 元 ,自 筹 资 金 18.15 万 元 )3、公 共 卫 生 ,卫 生 厕 所建 设 16 个 ,蹲 位 122 个 ,面 积 530 平 方 米 ,投 入 资 金 42 万 元 (其中 县 级 财 政 资 金 14.18 万 元 ,自 筹 资 金 27.82 万 元 )。
4、水 利 工 程 ,人 畜 饮 水 工 程 4 件 ,架 设 管 道 长 11230 米 ,投 入 资 金 35.46 万 元(其 中 县 级 财 政 资 金 10.14 万 元 ,整 合 资 金 13.56 万 元 ,自 筹 资 金11.5 万 元 )5、道 路 建 设 42 条 ,道 路 硬 化 长 度 34.837 公 里 ,硬 化面 积 107846 平 方 米 ,排 水 沟 (挡 墙 )42 条 ,长 9.752 公 里 ,支 砌 体10951 立 方 米 , 投 入 资 金 1079.09 万 元 (其 中 省 级 财 政 资 金 210 万元 ,州 级 财 政 资 金 295.29 万 元 ,县 级 财 政 资 金 127.22 万 元 ,整 合资 金 155.95 万 元 ,自 筹 资 金 290.63 万 元 )6、农 村 文 体 ,文 化 活 动9场 地 1 个 ,面 积 435 平 方 米 ,文 化 室 30 个 ,面 积 18270 平 方 米 ,投入 资 金 421.63 万 元 (其 中 州 级 财 政 资 金 44.71 万 元 ,县 级 财 政 资金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