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行为干预对强迫症伴失眠患者的强迫症状改善作用以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疗效探究.docx
6页认知行为干预对强迫症伴失眠患者的强迫症状改善作用以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疗效探究 【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对强迫症伴失眠患者的强迫症状改善作用以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疗效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开始/结束)80例强迫症伴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强迫症改善情况及睡眠质量结果:经干预,观察组患者的强迫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强迫症伴失眠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强迫症,并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关键词】认知行为;强迫症;失眠;睡眠质量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有意识的强迫行为和观念,并且常常处于矛盾与对立的状态下,极易使患者产生焦虑症状[1]当前强迫症伴失眠患者的发生率逐渐提升,可达到40%,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因此,应当加强对患者的治疗,缓解患者的强迫症状,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本文研究以80例强迫症伴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意在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强迫症伴失眠患者的强迫症状改善作用以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疗效,具体报告下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强迫症伴失眠患者共80例收治时间(2019.1-2020.1),将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20例,其年龄集中在27-67岁之间,均值(48.65±1.54)岁观察组4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为22例,其年龄集中在28-68岁之间,均值(48.67±1.56)岁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干预①病情评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强迫思维、强迫行动,并对患者的强迫行为进行良好的观察,分析患者出现此种症状的原因,并对患者进行积极干预②认知干预:对患者讲述强迫症相关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疾病及自身强迫思维有所认知,使患者意识到自身的思维问题,以及过分的观念,引导患者自主分析自身强迫行为发生的原因,并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思维,改善患者的观念,正确识别自身产生的强迫性思维,重新建立正确的思维,改善强迫症状,缓解焦虑情绪。
③行为干预:对患者产生强迫行为的场景进行模拟和观察,并将患者置于模拟场景中,使患者逐渐适应场景,并将思维与行为进行暴露,对患者强迫行为进行阻断,缓解患者的强迫观念保证患者治疗频率为2次/周,50min/次,并保证对患者连续干预2个月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强迫症改善情况及睡眠质量1.4统计学分析研究所有数据行统计数据,计量资料( ±s)表示,组间对比t检验,P<0.05,统计意义标准,应用SPSS 23.0软件统计分析2.结果2.1强迫症改善情况干预后,根据Y-BOCS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Y-BOCS评分为(10.42±1.38)分,对照组患者的Y-BOCS评分为(16.02±1.23)分,两组对比t=19.159,P<0.05,观察组更佳,有统计学意义2.2睡眠质量干预后,根据PSQI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为(1.36±0.38)分、入睡时间为(1.35±0.26)分、睡眠时间为(0.85±0.29)分、睡眠效率为(0.62±0.23)分、睡眠障碍为(1.22±0.18)分、睡眠药物为(0.12±0.08)分、日间功能障碍为(1.32±0.33)分;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为(1.79±0.41)分、入睡时间为(1.67±0.28)分、睡眠时间为(1.22±0.27)分、睡眠效率为(0.92±0.18)分、睡眠障碍为(1.68±0.31)分、睡眠药物为(0.25±0.18)分、日间功能障碍为(1.62±0.30)分,两组对比(t1=4.865,t2=5.297,t3=5.906,t4=6.496,t5=8.116,t6=4.174,t7=4.254,)P<0.05,观察组更佳,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强迫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并且发病机取决于患者的强迫观念,使患者的思维及行为异常,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通常情况下,强迫症患者会伴随严重的睡眠障碍,使得患者的睡眠质量下降,对患者的认知及观念造成影响[3]针对这样的情况,临床中通常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但是患者长期用药会产生一定不良影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认知行为干预对强迫症伴失眠患者有良好的作用效果,结合本次研究发现,以80例强迫症伴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的强迫症改善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认知行为干预对强迫症失眠患者有良好的作用效果,这是由于在实际的干预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引导患者对自身强迫思维进行观察,使得患者了解自身强迫观念,并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思维及观念,循序渐进改善患者强迫症状工作人员加强对患者鼓励,减少患者强迫观念综上所述,对强迫症伴失眠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可缓解患者强迫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林家丽, 李柏鋆, 陈诗庭,等. 运用认知行为治疗照护一位强迫症患者之经验[J]. 精神卫生护理杂志, 2019, 14(2):40-49.[2]赵慧. 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对强迫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18):151-153.[3]姜立. 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强迫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015(007):175-176.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