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关于县甘草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
6页关于县甘草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中心,着力抓好人工甘草基地建设我县甘草产业发展坚持野生资源保护与人工种植相结合,生产加工与商贸流通相结合的原那么,按照“政府引导、项目支持、科技支撑、规模发展、加工增值〞的产业化发展思路,积极推进甘草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加大甘草深加工企业引进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陇上药材〞基地优势,实现甘草产业突破性发展现将我县近年来甘草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一〕甘草产业发展情况 2023年全县人工甘草种植面积累计到达8.66万亩,新增人工甘草4.97万亩,留床面积到达3.69万亩13个农业乡镇均有种植,建立了三道沟镇、河东乡、布隆吉乡、腰站子乡、沙河乡、双塔乡、锁阳城镇等万亩以上规模的人工甘草种植基地8个,以布隆吉乡、双塔乡、锁阳城镇桥子片为核心完成野生甘草资源保护50万亩,建设采种基地1.5万亩先后引进鑫诺甘草有限责任公司等甘草种植、流通效劳以及深加工企业3家,培育扶持甘草产销合作组织20余家,年收购加工等级甘草2万吨左右,实现产值7200万元左右 〔二〕甘草种植效益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甘草产业实现产值8388万元其中春季采挖甘草11000亩,共产鲜草1430万公斤,收入5148万元〔每公斤3.6元〕,秋季采挖甘草6000亩,共产鲜草900万公斤,收入3240万元,人工甘草种植一般是三年以后采挖,亩投入980元,亩收入1800元左右,农民每年亩均纯收入达491元人工甘草种植确实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致富增收的好途径 二、主要做法 〔一〕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 近年来,县委、政府把人工甘草种植作为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通过整合项目资金,积极协调支农惠农贷款,不断加大对人工甘草种植的扶持力度,有效促进了甘草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典型示范,带动规模发展 在推进甘草产业基地建设中,始终坚持“典型示范、标准种植,以点带面,规模发展〞的总体思路,采取招商引资、项目支持、贷款帮助等多种形式鼓励引导企业、大户、乡土人才集中连片建立人工甘草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示范带动周边群众采取股份合作、返租倒包、个人种植等多种形式积极发展人工甘草种植,辐射带动全县甘草产业的发展。
〔三〕创新机制,拓展发展模式 积极鼓励企业、大户以及科技特派员等社会力量带资金、技术,通过创办产销组织、个人承包种植、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在种植大户与小农户之间建立风险共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型合作机制,推动甘草产业发展在扶持形式上积极探索新路子,引导甘草产业发展;在合作形式上建立了大户带动型、协会合作型、村企共建型、科技效劳型、自育自栽型六种种植模式;在种植方式上积极引进示范机械宽幅播种、药剂拌种、覆膜保墒以及机械采挖等高效标准种植新技术新工艺,在种植模式上探索总结了旱地移栽、旱地直播、林药间作、草原封育补植等四种模式,有效降低了甘草种植本钱,提高了种植效益,为全县甘草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同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等形式集中规模种植,建立统防、统治、统管机制通过甘草宽幅播种、种子药剂处理以及覆膜种植,使甘草种植工效提高50%以上 〔四〕科技支撑,提升效劳水平 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加大与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聘请省内外有关科技人才加强对以甘草为主的中药材技术研究,破解甘草产业发展中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产品深加工等技术难题,明显增强了科技支撑甘草产业的发展能力。
在科技效劳中实行领导干部包乡,技术干部包村、包点负责制,举办宣传培训班、组织观摩学习、入户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甘草产业政策措施、先进经验、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种植甘草的深厚气氛今年以来,全县共举办甘草种植培训班15期,培训农民1500人次,受理 咨询300人次,举行各类观摩交流会议8场次,有效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种植技术,激发了种植甘草的积极性 三、存在问题 〔一〕甘草产业发展缺乏项目投资 甘草具有抗旱、节水、避灾等优势,对县域经济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由于上级部门没有甘草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导致甘草产 业的规模发展受到制约 〔二〕甘草病虫害防治技术滞后 近年来,甘草胭脂蚧防治虽然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但仍没有较为科学的防治技术同时由于劳动力工资和种子价格的大幅提高,造成甘草种植投入本钱不断提高 〔三〕甘草产业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 近年来,全县先后引进培育发展了鑫诺甘草有限责任公司等甘草深加工企业,主要进行甘草切片等初级产品的加工为主,但加工规模较小,对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 〔四〕野生甘草资源破坏严重。
由于甘草种子价格高且逐年上涨,使得农民采摘时间提前,加之部分地区偷牧现象时有发生,致使野生甘草种子资源遭到破坏,种子质量明显下降 四、建议和对策 〔一〕推进甘草产业基地建设 续推进万亩甘草基地建设,按照“企业+大户+农户〞集中连片的运作模式,通过集中规模育苗,统一给群众供给种苗的方式,逐渐形成河东乡、腰站子乡、布隆吉乡3个“甘草品牌〞重镇,帑力将xx县打造成西北重要的甘草产业基地和甘草交易集散中心 〔二〕加快甘草产销效劳体系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做好生产基地建设协调效劳,并加大与有关科研院所的合作进行甘草系列产品的研发,延伸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力争通过3-5年培育壮大1-2家大型甘草精深加工企业积极争取在xx县城建立集甘草加工、营销、研发为一体的甘草园区,促进甘草加工、流通、销售一体化建设,提高甘草产品附加值 〔三〕加大对甘草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 组建甘草产业研发中心和研究团队,围绕甘草病虫害防治、采挖种植以及产品精深加工进行研究攻关,破解甘草产业发展技术难题 〔四〕着力打造“瓜州甘草〞品牌 结合瓜州古城、古风、古韵等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瓜州甘草〞历史文化内涵,通过组织甘草研讨会、参加各类博览会以及电视广告等多种形式加大瓜州甘草品牌宣传,加大“瓜州甘草〞商标注册,积极协调省、县工商局加快对“瓜州甘草〞商标的申报工作;积极推进瓜州甘草gap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提升瓜州甘草品牌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