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抗生素类药物滥用的公共安全问题研究.ppt

61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77359110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49KB
  • / 6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医院处方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点评管理规范》》(试(试行)行)解解 读读颜颜颜颜 青青青青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2010.07.04 2010.07.04 2010.07.04 2010.07.04 昆明昆明昆明昆明 提 要一、制定一、制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背景背景二、制定二、制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目的、目的、定位与意义定位与意义三、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写处方评价表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动态监测及及超超常预警常预警,登记并通报,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对不合,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1、根据、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规定了对第四十五条规定了对““超常处方超常处方””的监管的监管处罚办法处罚办法制定明确了制定明确了““处方标准处方标准””n n处方内容:前记、正文、后记处方内容:前记、正文、后记处方内容:前记、正文、后记处方内容:前记、正文、后记n n处方颜色:普通及精二:处方颜色:普通及精二:处方颜色:普通及精二:处方颜色:普通及精二:白色白色白色白色;急诊:黄色;;急诊:黄色;;急诊:黄色;;急诊:黄色;儿科:儿科:儿科:儿科:淡绿色;淡绿色;淡绿色;淡绿色;麻精一:麻精一:麻精一:麻精一:淡红色淡红色淡红色淡红色规定了规定了““处方评价表处方评价表”” 企业准入:企业太多(生产企业准入:企业太多(生产企业准入:企业太多(生产企业准入:企业太多(生产6000600060006000多多多多、经营、经营、经营、经营16000160001600016000多多多多))))药品准入药品准入药品准入药品准入n n药品低水平重复生产、一药药品低水平重复生产、一药药品低水平重复生产、一药药品低水平重复生产、一药1060106010601060多家企业生产多家企业生产多家企业生产多家企业生产n n缺乏标准与规范、仼意性大:缺乏标准与规范、仼意性大:缺乏标准与规范、仼意性大:缺乏标准与规范、仼意性大:““““一药多名一药多名一药多名一药多名””””;;;; “ “ “ “一一一一药多剂型、多规格药多剂型、多规格药多剂型、多规格药多剂型、多规格”“”“”“”“复方制剂复方制剂复方制剂复方制剂””””;;;;““““中药制剂中药制剂中药制剂中药制剂””””2. 过去审批过去审批“企业企业”和和“新药新药”不够不够规范,门槛过低,标准不严格规范,门槛过低,标准不严格 如如ββ- -内酰类抗生素+酶抑制剂(有五内酰类抗生素+酶抑制剂(有五类类1919种)种)n n头孢曲松头孢曲松头孢曲松头孢曲松/ / / /舒巴坦:两者舒巴坦:两者舒巴坦:两者舒巴坦:两者t t t t1/21/21/21/2相差很大,相差很大,相差很大,相差很大, 6 6 6 6~~~~8h8h8h8h::::1h1h1h1h,难起到协同作用,难起到协同作用,难起到协同作用,难起到协同作用 n n一代头孢一代头孢一代头孢一代头孢/ / / /酶抑制剂:一代头孢抗菌谱主要是酶抑制剂:一代头孢抗菌谱主要是酶抑制剂:一代头孢抗菌谱主要是酶抑制剂:一代头孢抗菌谱主要是G G G G++++ 菌菌菌菌n n一代头孢一代头孢一代头孢一代头孢/TMP/TMP/TMP/TMP:两者作用机制不同:两者作用机制不同:两者作用机制不同:两者作用机制不同批准的某些中药注射剂也缺乏科学性批准的某些中药注射剂也缺乏科学性 青霉素类+酶抑制剂青霉素类+酶抑制剂青霉素类+酶抑制剂青霉素类+酶抑制剂((((9 9 9 9种):氨苄西林+舒巴坦钠、阿莫西林+克种):氨苄西林+舒巴坦钠、阿莫西林+克种):氨苄西林+舒巴坦钠、阿莫西林+克种):氨苄西林+舒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美洛西林拉维酸钾、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美洛西林拉维酸钾、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美洛西林拉维酸钾、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美洛西林+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替卡西林+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替卡西林+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替卡西林+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替卡西林+舒巴坦钠、氨苄西林+克拉维酸钾+舒巴坦钠、氨苄西林+克拉维酸钾+舒巴坦钠、氨苄西林+克拉维酸钾+舒巴坦钠、氨苄西林+克拉维酸钾青霉素类复合制剂青霉素类复合制剂青霉素类复合制剂青霉素类复合制剂2 2 2 2种: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种: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种: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种: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一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一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一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一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3 3 3 3种):种):种):种):头孢唑林钠+舒巴坦钠、头孢氨头孢唑林钠+舒巴坦钠、头孢氨头孢唑林钠+舒巴坦钠、头孢氨头孢唑林钠+舒巴坦钠、头孢氨苄+甲氧苄胺嘧啶、头孢拉定+舒巴坦钠苄+甲氧苄胺嘧啶、头孢拉定+舒巴坦钠苄+甲氧苄胺嘧啶、头孢拉定+舒巴坦钠苄+甲氧苄胺嘧啶、头孢拉定+舒巴坦钠酶抑制剂单方酶抑制剂单方酶抑制剂单方酶抑制剂单方1 1 1 1种:种:种:种:舒巴坦钠舒巴坦钠舒巴坦钠舒巴坦钠三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三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三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三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4 4 4 4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噻肟钠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噻肟钠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噻肟钠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舒巴坦钠、+舒巴坦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头孢他啶+舒巴坦头孢他啶+舒巴坦头孢他啶+舒巴坦头孢他啶+舒巴坦ββ- -内酰类抗生素+酶抑制剂(有五类内酰类抗生素+酶抑制剂(有五类1919种)种) 2007200720072007年年年年121121121121所医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所医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所医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所医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品名品名品名品名使用金额使用金额使用金额使用金额(万元)(万元)(万元)(万元)累积累积累积累积DDDDDD数数数数(万)(万)(万)(万)强度强度强度强度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20888.6220888.62327.14327.14707.92707.92加替沙星加替沙星加替沙星加替沙星7590.197590.19104.76104.76206.11206.11莫西沙星莫西沙星莫西沙星莫西沙星8241.768241.7689.6389.63170.72170.72环丙沙星环丙沙星环丙沙星环丙沙星5174.665174.6650.1250.1296.1096.10洛美沙星洛美沙星洛美沙星洛美沙星2165.522165.5236.0036.0081.6781.67司泊沙星司泊沙星司泊沙星司泊沙星478.45478.4534.0134.0167.7867.78诺氟沙星诺氟沙星诺氟沙星诺氟沙星113.57113.5727.1427.1466.2966.29氟罗沙星氟罗沙星氟罗沙星氟罗沙星1229.391229.3919.1319.1344.6144.61依诺沙星依诺沙星依诺沙星依诺沙星3118.003118.0016.4216.4230.9830.98妥舒沙星妥舒沙星妥舒沙星妥舒沙星221.84221.8417.8317.8329.3829.38 q 需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品种与用量需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品种与用量需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品种与用量需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品种与用量 国外批准使用约国外批准使用约国外批准使用约国外批准使用约6 6 6 6个品种,国内批准上市的品种多达约个品种,国内批准上市的品种多达约个品种,国内批准上市的品种多达约个品种,国内批准上市的品种多达约18181818个个个个n n加替沙星:加替沙星:加替沙星:加替沙星:由于对血糖的严重影响,国外早已淘汰,其原研厂也由于对血糖的严重影响,国外早已淘汰,其原研厂也由于对血糖的严重影响,国外早已淘汰,其原研厂也由于对血糖的严重影响,国外早已淘汰,其原研厂也早已退出市场;但国内该品种当作早已退出市场;但国内该品种当作早已退出市场;但国内该品种当作早已退出市场;但国内该品种当作““““新药新药新药新药””””、有约、有约、有约、有约100100100100家企业生产,家企业生产,家企业生产,家企业生产,2007200720072007年高居喹诺酮类第二位,所有临床用药量排名第年高居喹诺酮类第二位,所有临床用药量排名第年高居喹诺酮类第二位,所有临床用药量排名第年高居喹诺酮类第二位,所有临床用药量排名第11111111位。

      位n n洛美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由于存在明显的光敏毒性,国外已经不再由于存在明显的光敏毒性,国外已经不再由于存在明显的光敏毒性,国外已经不再由于存在明显的光敏毒性,国外已经不再生产和使用;洛美沙星近生产和使用;洛美沙星近生产和使用;洛美沙星近生产和使用;洛美沙星近50505050家生产,为所有抗菌药物临床用量排家生产,为所有抗菌药物临床用量排家生产,为所有抗菌药物临床用量排家生产,为所有抗菌药物临床用量排名第名第名第名第37373737位,氟罗沙星近位,氟罗沙星近位,氟罗沙星近位,氟罗沙星近30303030家企业生产,排名第家企业生产,排名第家企业生产,排名第家企业生产,排名第53535353位n n司帕沙星:司帕沙星:司帕沙星:司帕沙星:由于存在明显的心脏和光毒性,国外已经停止生产;由于存在明显的心脏和光毒性,国外已经停止生产;由于存在明显的心脏和光毒性,国外已经停止生产;由于存在明显的心脏和光毒性,国外已经停止生产;我国用量排名第我国用量排名第我国用量排名第我国用量排名第39393939位n n芦氟沙星:芦氟沙星:芦氟沙星:芦氟沙星:除消除半衰期长外,药效特征不具有优越性,国外未除消除半衰期长外,药效特征不具有优越性,国外未除消除半衰期长外,药效特征不具有优越性,国外未除消除半衰期长外,药效特征不具有优越性,国外未曾生产;我国用量排名曾生产;我国用量排名曾生产;我国用量排名曾生产;我国用量排名81818181位。

      位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按WHOWHOWHO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DDDDDDDDDDDD)计算)计算)计算)计算n n我国使用强度我国使用强度我国使用强度我国使用强度 06 06 06 06年年年年 116116116116所医院:所医院:所医院:所医院:72.1 DDD∕10072.1 DDD∕10072.1 DDD∕10072.1 DDD∕100人人人人∕∕∕∕天天天天 07 07 07 07年年年年 121121121121所医院:所医院:所医院:所医院:76 DDD∕10076 DDD∕10076 DDD∕10076 DDD∕100人人人人∕∕∕∕天天天天n n欧洲欧洲欧洲欧洲15151515个国家个国家个国家个国家02020202年年年年使用强度使用强度使用强度使用强度:均值:均值:均值:均值21 DDD21 DDD21 DDD21 DDD3.临床用药不合理严重临床用药不合理严重 使用强度和使用率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使用强度和使用率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n n164164164164所医院住院患所医院住院患所医院住院患所医院住院患者为:者为:者为:者为:69.969.969.969.9%%%%n n西方发达国家为:西方发达国家为:西方发达国家为:西方发达国家为:25252525%~%~%~%~35353535%%%%n n据据据据WHOWHOWHOWHO调查国际平调查国际平调查国际平调查国际平均值为:均值为:均值为:均值为:30303030%%%%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 ----2007200720072007年上半年相关数据年上半年相关数据年上半年相关数据年上半年相关数据项项目目目目《《《《监监监监测测网网网网》》》》均均均均值值手手手手术组术组Ⅰ Ⅰ类类切口抗菌切口抗菌切口抗菌切口抗菌药药物物物物 使用率(使用率(使用率(使用率(%%))))97.897.8手手手手术组术组ⅡⅡ类类切口抗菌切口抗菌切口抗菌切口抗菌药药物物物物 使用率(使用率(使用率(使用率(%%))))98.998.9手手手手术组术组ⅢⅢ类类切口抗菌切口抗菌切口抗菌切口抗菌药药物物物物 使用率(使用率(使用率(使用率(%%))))100.0100.0Ⅰ Ⅰ类类切口切口切口切口术术后平均用后平均用后平均用后平均用药药天数天数天数天数6.96.9Ⅰ Ⅰ类类切口手切口手切口手切口手术术病人病人病人病人术术前前前前≤ ≤ 2 2 小小小小时预时预防用防用防用防用药药比例(比例(比例(比例(%%))))33.333.3 -手术组不合理用药情况-手术组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表现不合理用药表现不合理用药表现不合理用药表现卫生部卫生部卫生部卫生部《《《《监测网监测网监测网监测网》》》》均值均值均值均值(%)(%)(%)(%)200520052005200520062006200620062007200720072007无明确适应症无明确适应症无明确适应症无明确适应症6.46.4 16.716.717.417.4药物选择药物选择药物选择药物选择15.915.915.715.716.516.5单剂量单剂量单剂量单剂量14.614.615.715.78.48.4每日用药次数每日用药次数每日用药次数每日用药次数9.59.5溶媒溶媒溶媒溶媒0.70.73.33.3用药途径用药途径用药途径用药途径0.30.30.80.81.31.3更换药品更换药品更换药品更换药品6.26.26.36.36.16.1联合用药联合用药联合用药联合用药7.87.89.09.08.38.3围手术期用药时间围手术期用药时间围手术期用药时间围手术期用药时间48.948.951.951.946.9 46.9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 其他类药物不适宜使用情况n n静脉用药不规范,过度使用、加小针剂过多静脉用药不规范,过度使用、加小针剂过多静脉用药不规范,过度使用、加小针剂过多静脉用药不规范,过度使用、加小针剂过多n n激素类药物的不适宜使用,尤以基层医疗机构激素类药物的不适宜使用,尤以基层医疗机构激素类药物的不适宜使用,尤以基层医疗机构激素类药物的不适宜使用,尤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严重为严重为严重为严重n n中成药的过度和不规范使用,尤以中药注射剂中成药的过度和不规范使用,尤以中药注射剂中成药的过度和不规范使用,尤以中药注射剂中成药的过度和不规范使用,尤以中药注射剂为严重为严重为严重为严重n n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无效、无害药品无效、无害药品无效、无害药品无效、无害药品” ”的不适宜使用的不适宜使用的不适宜使用的不适宜使用 《《《《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试行)(试行)(试行)(试行)2004200420042004年年年年8 8 8 8月公布,月公布,月公布,月公布,2006200620062006年年年年3 3 3 3月修改,月修改,月修改,月修改,2007200720072007年年年年2 2 2 2月月月月14141414日发布了日发布了日发布了日发布了《《《《处方管处方管处方管处方管理办法理办法理办法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正在审定正在审定正在审定正在审定 建立临床路径建立临床路径建立临床路径建立临床路径 卫生部制定的卫生部制定的卫生部制定的卫生部制定的48484848号和号和号和号和38383838号文件号文件号文件号文件卫生部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执行力度尚较弱卫生部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执行力度尚较弱卫生部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执行力度尚较弱卫生部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执行力度尚较弱4. 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民生工程,政府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民生工程,政府特别关注特别关注 提 要一、制定一、制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背景背景二、制定二、制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目的、目的、定位与意义定位与意义三、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n n规范处方点评,规定处方点评组织管理、程序与规范处方点评,规定处方点评组织管理、程序与规范处方点评,规定处方点评组织管理、程序与规范处方点评,规定处方点评组织管理、程序与方法,提高点评质量。

      方法,提高点评质量方法,提高点评质量方法,提高点评质量n n发现用药问题,充分掌握本机构医师临床用药的发现用药问题,充分掌握本机构医师临床用药的发现用药问题,充分掌握本机构医师临床用药的发现用药问题,充分掌握本机构医师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合理性合理性合理性n n建立用药监测、实施干预措施建立用药监测、实施干预措施建立用药监测、实施干预措施建立用药监测、实施干预措施n n提高处方质量提高处方质量提高处方质量提高处方质量n n促进合理用药促进合理用药促进合理用药促进合理用药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第一条:制定本第一条:制定本《《规范规范》》的依据与目的的依据与目的 n n对处方书写规范性与药物临床使用适宜性进行对处方书写规范性与药物临床使用适宜性进行对处方书写规范性与药物临床使用适宜性进行对处方书写规范性与药物临床使用适宜性进行评价评价评价评价n n““““药物使用评价药物使用评价药物使用评价药物使用评价””””概念:是连续的、系统的和概念:是连续的、系统的和概念:是连续的、系统的和概念:是连续的、系统的和标准化的药物应用评价系统标准化的药物应用评价系统标准化的药物应用评价系统标准化的药物应用评价系统n n对医师处方(用药医嘱单)、药师调剂、护士对医师处方(用药医嘱单)、药师调剂、护士对医师处方(用药医嘱单)、药师调剂、护士对医师处方(用药医嘱单)、药师调剂、护士给药和患者药品使用进行规范、持续的评价给药和患者药品使用进行规范、持续的评价给药和患者药品使用进行规范、持续的评价给药和患者药品使用进行规范、持续的评价 第二条:明确处方点评定位:包括处第二条:明确处方点评定位:包括处方审查和药物使用评价(方审查和药物使用评价(DUEDUE)) 2.意义意义n n有利于发挥医务人员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作用与责有利于发挥医务人员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作用与责有利于发挥医务人员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作用与责有利于发挥医务人员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作用与责任感任感任感任感n n有利于提升药物治疗水平,提高医疗质量有利于提升药物治疗水平,提高医疗质量有利于提升药物治疗水平,提高医疗质量有利于提升药物治疗水平,提高医疗质量n n有利于处方或用药医嘱以及调剂工作的规范,防范有利于处方或用药医嘱以及调剂工作的规范,防范有利于处方或用药医嘱以及调剂工作的规范,防范有利于处方或用药医嘱以及调剂工作的规范,防范发生与用药有关的错误发生与用药有关的错误发生与用药有关的错误发生与用药有关的错误n n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疗卫生资源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疗卫生资源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疗卫生资源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疗卫生资源n n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院和医务人员信任度,改善医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院和医务人员信任度,改善医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院和医务人员信任度,改善医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院和医务人员信任度,改善医患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患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患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患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 提 要一、制定一、制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背景背景二、制定二、制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目的、目的、定位与意义定位与意义三、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第三条:论述了处方点评性质、医院应建第三条:论述了处方点评性质、医院应建立处方点评制度立处方点评制度n n处方点评性质:是处方点评性质:是处方点评性质:是处方点评性质:是““““医疗质量医疗质量医疗质量医疗质量””””和和和和““““药品应用管药品应用管药品应用管药品应用管理的组成部分,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重要措施理的组成部分,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重要措施理的组成部分,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重要措施理的组成部分,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重要措施n n规定医院要建立规定医院要建立规定医院要建立规定医院要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制度””””,并要组织实,并要组织实,并要组织实,并要组织实施施施施n n本本本本《《《《规范规范规范规范》》》》主要对象是一、二、三级医院,特别主要对象是一、二、三级医院,特别主要对象是一、二、三级医院,特别主要对象是一、二、三级医院,特别是三级和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参照执行是三级和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参照执行是三级和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参照执行是三级和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第四条:明确规定了医院层面的责任第四条:明确规定了医院层面的责任n n医院应当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医院应当规范医师处方行为n n医院应落实处方审核、调配、校对发药和医院应落实处方审核、调配、校对发药和用药交待有关规定,把规范调剂工作提高用药交待有关规定,把规范调剂工作提高到是医院层面的责任到是医院层面的责任n n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织培训与教育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织培训与教育n n应当制定持续改进与落实措施应当制定持续改进与落实措施 第二章第二章 组织管理组织管理 第五条~第八条:规定了处方点评组织管理第五条~第八条:规定了处方点评组织管理第五条~第八条:规定了处方点评组织管理第五条~第八条:规定了处方点评组织管理第五条:规定了负责领导和组织实施部门第五条:规定了负责领导和组织实施部门第五条:规定了负责领导和组织实施部门第五条:规定了负责领导和组织实施部门n n在院长领导下、具体委托在院长领导下、具体委托在院长领导下、具体委托在院长领导下、具体委托“ “医院药事管理组织医院药事管理组织医院药事管理组织医院药事管理组织” ”和和和和“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负责领导负责领导负责领导负责领导n n组织实施单位:组织实施单位:组织实施单位:组织实施单位: 医疗管理部门(医务处科、门诊医疗管理部门(医务处科、门诊医疗管理部门(医务处科、门诊医疗管理部门(医务处科、门诊部)和药学部门部)和药学部门部)和药学部门部)和药学部门 第六条:规定成立专家组:组成人员、职责任务第六条:规定成立专家组:组成人员、职责任务第六条:规定成立专家组:组成人员、职责任务第六条:规定成立专家组:组成人员、职责任务n n在药事管理组织下成立处方点评专家组在药事管理组织下成立处方点评专家组在药事管理组织下成立处方点评专家组在药事管理组织下成立处方点评专家组n n专家组组成人员:由本医院药学、医学、微生物专家组组成人员:由本医院药学、医学、微生物专家组组成人员:由本医院药学、医学、微生物专家组组成人员:由本医院药学、医学、微生物学、医疗管理(医务、门诊、护理、感染管理)学、医疗管理(医务、门诊、护理、感染管理)学、医疗管理(医务、门诊、护理、感染管理)学、医疗管理(医务、门诊、护理、感染管理)等学科专家和管理部门领导组成等学科专家和管理部门领导组成等学科专家和管理部门领导组成等学科专家和管理部门领导组成n n专家组定位(职责任务专家组定位(职责任务专家组定位(职责任务专家组定位(职责任务): ): 提供指导、咨询等技术提供指导、咨询等技术提供指导、咨询等技术提供指导、咨询等技术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对某一案例用药是否适宜有争议时,应由点评专对某一案例用药是否适宜有争议时,应由点评专对某一案例用药是否适宜有争议时,应由点评专对某一案例用药是否适宜有争议时,应由点评专家裁定家裁定家裁定家裁定 第七条:规定处方点评由药学部门具体负责,应第七条:规定处方点评由药学部门具体负责,应第七条:规定处方点评由药学部门具体负责,应第七条:规定处方点评由药学部门具体负责,应成立处方点评小组成立处方点评小组成立处方点评小组成立处方点评小组第八条:规定点评小组药师资质:第八条:规定点评小组药师资质:第八条:规定点评小组药师资质:第八条:规定点评小组药师资质:n n技术水平:系统药学专业知识;较丰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技术水平:系统药学专业知识;较丰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技术水平:系统药学专业知识;较丰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技术水平:系统药学专业知识;较丰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n n获得信息能力:具有获得新药和临床正确、适宜使用药物新知识的能获得信息能力:具有获得新药和临床正确、适宜使用药物新知识的能获得信息能力:具有获得新药和临床正确、适宜使用药物新知识的能获得信息能力:具有获得新药和临床正确、适宜使用药物新知识的能力力力力n n熟悉相关的药事法律法规熟悉相关的药事法律法规熟悉相关的药事法律法规熟悉相关的药事法律法规n n有交流沟通技能有交流沟通技能有交流沟通技能有交流沟通技能n n实践经验:有较丰富临床用药经验实践经验:有较丰富临床用药经验实践经验:有较丰富临床用药经验实践经验:有较丰富临床用药经验n n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级以上医院主管药师以上;其他医院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级以上医院主管药师以上;其他医院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级以上医院主管药师以上;其他医院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级以上医院主管药师以上;其他医院药师以上药师以上药师以上药师以上 第三章第三章 处方点评的实施处方点评的实施第九条:处方点评抽样方法和抽样率:第九条:处方点评抽样方法和抽样率:n n抽样方法、抽样率依据:本医院实际情况:诊疗科目、临床抽样方法、抽样率依据:本医院实际情况:诊疗科目、临床抽样方法、抽样率依据:本医院实际情况:诊疗科目、临床抽样方法、抽样率依据:本医院实际情况:诊疗科目、临床科没置、诊疗量科没置、诊疗量科没置、诊疗量科没置、诊疗量ØØ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1‰1‰1‰,且每月点评,且每月点评,且每月点评,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100100100张;张;张;张;ØØ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1%1%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303030份份份份n n具体抽样方案:药学部门与医疗管理部门决定具体抽样方案:药学部门与医疗管理部门决定具体抽样方案:药学部门与医疗管理部门决定具体抽样方案:药学部门与医疗管理部门决定 第十条:规定处方点评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处方点评实施办法n n点评小组按已确定的抽样办法抽取处方或病历点评小组按已确定的抽样办法抽取处方或病历点评小组按已确定的抽样办法抽取处方或病历点评小组按已确定的抽样办法抽取处方或病历n n门急诊处方点评结果填写门急诊处方点评结果填写门急诊处方点评结果填写门急诊处方点评结果填写“ “处方点评工作表处方点评工作表处方点评工作表处方点评工作表” ”n n病房(区)以每位患者病历为依据对用药医嘱进病房(区)以每位患者病历为依据对用药医嘱进病房(区)以每位患者病历为依据对用药医嘱进病房(区)以每位患者病历为依据对用药医嘱进行综合点评行综合点评行综合点评行综合点评n n病房(区)点评工作表,可根据本医院实际情况,病房(区)点评工作表,可根据本医院实际情况,病房(区)点评工作表,可根据本医院实际情况,病房(区)点评工作表,可根据本医院实际情况,参考参考参考参考“ “处方点评工作表处方点评工作表处方点评工作表处方点评工作表” ”自行设计自行设计自行设计自行设计n n处方点评与填写的处方点评与填写的处方点评与填写的处方点评与填写的“ “处方点评工作表处方点评工作表处方点评工作表处方点评工作表” ”应当真实应当真实应当真实应当真实反应本医院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反应本医院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反应本医院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反应本医院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 第十一条:规定了专项处方点评第十一条:规定了专项处方点评n n目的:对临床用药中存在的缺陷,寻找规律牲的目的:对临床用药中存在的缺陷,寻找规律牲的目的:对临床用药中存在的缺陷,寻找规律牲的目的:对临床用药中存在的缺陷,寻找规律牲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提升临床用药质量,促进问题、提出改进对策,提升临床用药质量,促进问题、提出改进对策,提升临床用药质量,促进问题、提出改进对策,提升临床用药质量,促进药物合理应用,节省卫生资源。

      实际是药物合理应用,节省卫生资源实际是药物合理应用,节省卫生资源实际是药物合理应用,节省卫生资源实际是药物临床药物临床药物临床药物临床使用评价使用评价使用评价使用评价n n专项点评选题:可按某类或某一药物、或者某一专项点评选题:可按某类或某一药物、或者某一专项点评选题:可按某类或某一药物、或者某一专项点评选题:可按某类或某一药物、或者某一疾病的用药为中心,进行调研与专项点评疾病的用药为中心,进行调研与专项点评疾病的用药为中心,进行调研与专项点评疾病的用药为中心,进行调研与专项点评n n要重视超药品说明书用药问题要重视超药品说明书用药问题要重视超药品说明书用药问题要重视超药品说明书用药问题n n规定三级以上医院要实行规定三级以上医院要实行规定三级以上医院要实行规定三级以上医院要实行“ “专项处方点评专项处方点评专项处方点评专项处方点评” ”,建,建,建,建议二级医院也应学会和开展议二级医院也应学会和开展议二级医院也应学会和开展议二级医院也应学会和开展“ “专项处方点评专项处方点评专项处方点评专项处方点评” ” 医院对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应有规定医院对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应有规定说明书有法律性,故规定临床用药要按说明书说明书有法律性,故规定临床用药要按说明书说明书有法律性,故规定临床用药要按说明书说明书有法律性,故规定临床用药要按说明书我国有较多说明书编写不够规范我国有较多说明书编写不够规范我国有较多说明书编写不够规范我国有较多说明书编写不够规范医院对已成常规性的超说明书用药应有规定医院对已成常规性的超说明书用药应有规定医院对已成常规性的超说明书用药应有规定医院对已成常规性的超说明书用药应有规定n n要有权威的循证医学依据要有权威的循证医学依据要有权威的循证医学依据要有权威的循证医学依据n n要经药事管理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讨论同意要经药事管理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讨论同意要经药事管理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讨论同意要经药事管理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讨论同意n n写入本院写入本院写入本院写入本院““““药品处方集药品处方集药品处方集药品处方集”””” n n使用时对患者要实行告知使用时对患者要实行告知使用时对患者要实行告知使用时对患者要实行告知 第十二条:规定了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的基本原第十二条:规定了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的基本原第十二条:规定了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的基本原第十二条:规定了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则:则:则:n n坚持科学、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科学、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科学、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科学、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n n处方点评要有完整的书面记录,并要坚持客观、准确的原处方点评要有完整的书面记录,并要坚持客观、准确的原处方点评要有完整的书面记录,并要坚持客观、准确的原处方点评要有完整的书面记录,并要坚持客观、准确的原则则则则n n每次处方点评后应有小结,至少每年应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每次处方点评后应有小结,至少每年应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每次处方点评后应有小结,至少每年应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每次处方点评后应有小结,至少每年应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总结总结总结总结n n对不规范处方和不合理用药情况,应有医疗管理部门通知对不规范处方和不合理用药情况,应有医疗管理部门通知对不规范处方和不合理用药情况,应有医疗管理部门通知对不规范处方和不合理用药情况,应有医疗管理部门通知当事人和所在临床科室或药学部门当事人和所在临床科室或药学部门当事人和所在临床科室或药学部门当事人和所在临床科室或药学部门n n药学部门要关注自身存在的不足、特别是调剂工作中存在药学部门要关注自身存在的不足、特别是调剂工作中存在药学部门要关注自身存在的不足、特别是调剂工作中存在药学部门要关注自身存在的不足、特别是调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第十三条:规定了点评后发现问题的上报部门第十三条:规定了点评后发现问题的上报部门第十三条:规定了点评后发现问题的上报部门第十三条:规定了点评后发现问题的上报部门n n上报医疗管理部门:主要是医务部处(科)、门上报医疗管理部门:主要是医务部处(科)、门上报医疗管理部门:主要是医务部处(科)、门上报医疗管理部门:主要是医务部处(科)、门诊部,以及护理部(护士用药中的问题)诊部,以及护理部(护士用药中的问题)诊部,以及护理部(护士用药中的问题)诊部,以及护理部(护士用药中的问题)n n上报药学部门:本部门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上报药学部门:本部门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上报药学部门:本部门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上报药学部门:本部门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纠正;在药学专业技术上为医疗管理部门和临床纠正;在药学专业技术上为医疗管理部门和临床纠正;在药学专业技术上为医疗管理部门和临床纠正;在药学专业技术上为医疗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提供支持和咨询科室提供支持和咨询科室提供支持和咨询科室提供支持和咨询第十四条:规定医院应探索利用和建立电子信息第十四条:规定医院应探索利用和建立电子信息第十四条:规定医院应探索利用和建立电子信息第十四条:规定医院应探索利用和建立电子信息处方点评系统,逐步实现处方点评自动化处方点评系统,逐步实现处方点评自动化处方点评系统,逐步实现处方点评自动化处方点评系统,逐步实现处方点评自动化 第四章第四章 处方点评结果处方点评结果第十五条:规定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与不合理第十五条:规定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与不合理第十五条:规定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与不合理第十五条:规定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与不合理第十六条:明确了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用药第十六条:明确了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用药第十六条:明确了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用药第十六条:明确了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用药不适宜、超常等三类处方不适宜、超常等三类处方不适宜、超常等三类处方不适宜、超常等三类处方第十七条:规定了不规范处方范围第十七条:规定了不规范处方范围第十七条:规定了不规范处方范围第十七条:规定了不规范处方范围n n主要是指未执行主要是指未执行主要是指未执行主要是指未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处方管理的一般处方管理的一般处方管理的一般处方管理的一般规定规定规定规定””””n n未按未按未按未按““““处方标准处方标准处方标准处方标准””””、规范书写前纪、正文、后记有关内容、规范书写前纪、正文、后记有关内容、规范书写前纪、正文、后记有关内容、规范书写前纪、正文、后记有关内容n n调剂工作不规范,对处方未进行适宜性审核调剂工作不规范,对处方未进行适宜性审核调剂工作不规范,对处方未进行适宜性审核调剂工作不规范,对处方未进行适宜性审核 第十八条:规定了用药不适宜处方范围第十八条:规定了用药不适宜处方范围第十八条:规定了用药不适宜处方范围第十八条:规定了用药不适宜处方范围n n主要是指不合理用药:包括适应证、选用药品与剂型、用主要是指不合理用药:包括适应证、选用药品与剂型、用主要是指不合理用药:包括适应证、选用药品与剂型、用主要是指不合理用药:包括适应证、选用药品与剂型、用法用量、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法用量、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法用量、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法用量、给药途径、联合用药n n重点患者用药交待与指导、重点患者的处方审核重点患者用药交待与指导、重点患者的处方审核重点患者用药交待与指导、重点患者的处方审核重点患者用药交待与指导、重点患者的处方审核n n用药监测与监护用药监测与监护用药监测与监护用药监测与监护第十九条:明确了超常处方的含义与范围第十九条:明确了超常处方的含义与范围第十九条:明确了超常处方的含义与范围第十九条:明确了超常处方的含义与范围n n主要是指无正当理由、超出一般常规的不正常用药现象主要是指无正当理由、超出一般常规的不正常用药现象主要是指无正当理由、超出一般常规的不正常用药现象主要是指无正当理由、超出一般常规的不正常用药现象n n包括:无适应证、开高价药、隨意超说明书用药、大处方、包括:无适应证、开高价药、隨意超说明书用药、大处方、包括:无适应证、开高价药、隨意超说明书用药、大处方、包括:无适应证、开高价药、隨意超说明书用药、大处方、开人情方、开方与个人或科室经济利益挂钩开人情方、开方与个人或科室经济利益挂钩开人情方、开方与个人或科室经济利益挂钩开人情方、开方与个人或科室经济利益挂钩 不规范处方不规范处方n n1.1.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迹难以辨认的;迹难以辨认的;迹难以辨认的;n n2.2.2.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的;的;的;n n3.3.3.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n n4.4.4.4.儿科处方中新生儿、婴幼儿年龄未写日、月龄儿科处方中新生儿、婴幼儿年龄未写日、月龄儿科处方中新生儿、婴幼儿年龄未写日、月龄儿科处方中新生儿、婴幼儿年龄未写日、月龄的;的;的;的;n n5.5.5.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n n6.6.6.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n n7.7.7.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或不清楚的;或不清楚的;或不清楚的;n n8.8.8.8.用法、用量使用用法、用量使用用法、用量使用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遵医嘱遵医嘱遵医嘱””””、、、、““““自用自用自用自用””””等含糊等含糊等含糊等含糊不清字句的;不清字句的;不清字句的;不清字句的; n n9.9.9.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n n10.10.10.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n n11.11.11.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n n12.12.12.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 7 7 7日用量,急诊处日用量,急诊处日用量,急诊处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方超过方超过方超过3 3 3 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n n13.13.13.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规定的;规定的;规定的;n n14.14.14.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菌药物处方的菌药物处方的菌药物处方的; ; ; ;n n15.15.15.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君、臣、佐、使君、臣、佐、使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特殊要求的特殊要求的特殊要求的 用药不适宜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n n适应证不适宜的;适应证不适宜的;适应证不适宜的;适应证不适宜的;n n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n n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n n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n n用法用量不适宜的;用法用量不适宜的;用法用量不适宜的;用法用量不适宜的;n n联合用药不适宜的;联合用药不适宜的;联合用药不适宜的;联合用药不适宜的;n n重复给药的;重复给药的;重复给药的;重复给药的;n n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n n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超常处方超常处方• •1.1.无适应证用药;无适应证用药;• •2.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4.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 2种以上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第五章第五章 点评结果的应用与持续改进点评结果的应用与持续改进第二十条:规定点评结果要经药学和医疗管理部第二十条:规定点评结果要经药学和医疗管理部第二十条:规定点评结果要经药学和医疗管理部第二十条:规定点评结果要经药学和医疗管理部门审核,并应进行后期处置门审核,并应进行后期处置门审核,并应进行后期处置门审核,并应进行后期处置n n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用药情况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用药情况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用药情况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用药情况n n根据处方点评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根据处方点评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根据处方点评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根据处方点评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向两个委员会报告提出改进建议,并向两个委员会报告提出改进建议,并向两个委员会报告提出改进建议,并向两个委员会报告n n及时发现与防止药品或用药中可能发现的隐患及时发现与防止药品或用药中可能发现的隐患及时发现与防止药品或用药中可能发现的隐患及时发现与防止药品或用药中可能发现的隐患 第二十一条:规定点评结果处置程序第二十一条:规定点评结果处置程序 →→报告两个委员会报告两个委员会报告两个委员会报告两个委员会→→两个委员会制定改进措施两个委员会制定改进措施两个委员会制定改进措施两个委员会制定改进措施→→责成医疗管理部门和有关科室改进责成医疗管理部门和有关科室改进责成医疗管理部门和有关科室改进责成医疗管理部门和有关科室改进第二十二条:规定处方点评结果应当纳入第二十二条:规定处方点评结果应当纳入医院评审标准和医师考核指标体系医院评审标准和医师考核指标体系第二十三条:规定医院要建立相关的奨惩第二十三条:规定医院要建立相关的奨惩制度,处方点评结果应当纳入相关科室及制度,处方点评结果应当纳入相关科室及其人员绩效考核指标其人员绩效考核指标 第六章第六章 监督管理监督管理第二十四条:规定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第二十四条:规定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第二十四条:规定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第二十四条:规定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处方点评工作的领导与监管对处方点评工作的领导与监管对处方点评工作的领导与监管对处方点评工作的领导与监管第二十五条:罚则第二十五条:罚则第二十五条:罚则第二十五条:罚则n n开具不合理处方和调剂者应进行教学培训、批评:一周考开具不合理处方和调剂者应进行教学培训、批评:一周考开具不合理处方和调剂者应进行教学培训、批评:一周考开具不合理处方和调剂者应进行教学培训、批评:一周考核周期内核周期内核周期内核周期内5 5 5 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者、离职培训;造成严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者、离职培训;造成严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者、离职培训;造成严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者、离职培训;造成严重损害的,按有关法规进行处罚。

      重损害的,按有关法规进行处罚重损害的,按有关法规进行处罚重损害的,按有关法规进行处罚n n对开具超常处方者应当按照对开具超常处方者应当按照对开具超常处方者应当按照对开具超常处方者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规定处理规定处理规定处理规定处理 第二十六条:规定对药师的处罚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对药师的处罚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对药师的处罚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对药师的处罚规定n n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待、未对不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待、未对不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待、未对不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待、未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n n一般情况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培训一般情况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培训一般情况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培训一般情况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培训n n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罚第二十七条:本条规定:因不合理用药对患者造第二十七条:本条规定:因不合理用药对患者造第二十七条:本条规定:因不合理用药对患者造第二十七条:本条规定:因不合理用药对患者造成损害的,医院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成损害的,医院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成损害的,医院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成损害的,医院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附件:规定了处方点评工作表(增加了几项)及附件:规定了处方点评工作表(增加了几项)及附件:规定了处方点评工作表(增加了几项)及附件:规定了处方点评工作表(增加了几项)及注解、问题处方代码注解、问题处方代码注解、问题处方代码注解、问题处方代码 专项处方点评专项处方点评n n根据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根据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根据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根据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的问题,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的问题,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的问题,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n n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菌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菌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菌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肿瘤患者和围手术期用药等)使用情明书用药、肿瘤患者和围手术期用药等)使用情明书用药、肿瘤患者和围手术期用药等)使用情明书用药、肿瘤患者和围手术期用药等)使用情况进行的处方点评。

      况进行的处方点评况进行的处方点评况进行的处方点评 重点监控项目重点监控项目n n抗菌药物、围手术期用药抗菌药物、围手术期用药抗菌药物、围手术期用药抗菌药物、围手术期用药n n血液制品血液制品血液制品血液制品n n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n n单独使用的静脉营养制剂单独使用的静脉营养制剂单独使用的静脉营养制剂单独使用的静脉营养制剂n n辅助治疗药物辅助治疗药物辅助治疗药物辅助治疗药物n n激素激素激素激素n 围手术期用药围手术期用药n 肿瘤患者肿瘤患者n 超说明书用药超说明书用药n 畅销药品动态畅销药品动态 461.1.1.1.确立职责确立职责确立职责确立职责任务任务任务任务2.2.2.2.处方、医嘱的用药调查处方、医嘱的用药调查处方、医嘱的用药调查处方、医嘱的用药调查3.3.3.3.确定评价的范围与目标确定评价的范围与目标确定评价的范围与目标确定评价的范围与目标4.4.4.4.建立药物使用评价标准、建立药物使用评价标准、建立药物使用评价标准、建立药物使用评价标准、设定目标设定目标设定目标设定目标5.5.5.5.实施动态监测、实施动态监测、实施动态监测、实施动态监测、收集数据并整理结果收集数据并整理结果收集数据并整理结果收集数据并整理结果6.6.6.6.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数据分析7.7.7.7.反馈结果反馈结果反馈结果反馈结果、干预、通报(超常预警)、干预、通报(超常预警)、干预、通报(超常预警)、干预、通报(超常预警)与与与与制定行动计划制定行动计划制定行动计划制定行动计划8.8.8.8.检查评估结果检查评估结果检查评估结果检查评估结果与后续追踪与后续追踪与后续追踪与后续追踪药物应用评价的步骤药物应用评价的步骤 47处方、医嘱的用药调查处方、医嘱的用药调查 确定评价的范围和目标确定评价的范围和目标确定评价的范围和目标确定评价的范围和目标n n 按药物来确定按药物来确定按药物来确定按药物来确定n n 按疾病或人群按疾病或人群按疾病或人群按疾病或人群n n 临床的反应和患者的投诉临床的反应和患者的投诉临床的反应和患者的投诉临床的反应和患者的投诉n n ………… 确定可能存在的药物使用问题的调查方法确定可能存在的药物使用问题的调查方法确定可能存在的药物使用问题的调查方法确定可能存在的药物使用问题的调查方法n n运用运用运用运用ABC/VEN/DDD ABC/VEN/DDD ABC/VEN/DDD ABC/VEN/DDD 分析、用药调查分析、用药调查分析、用药调查分析、用药调查n n ADR ADR ADR ADR 报告报告报告报告 n n AMR AMR AMR AMR 报告报告报告报告 48问问 题题需要进行药物应用评价的药物有哪些?需要进行药物应用评价的药物有哪些?需要进行药物应用评价的药物有哪些?需要进行药物应用评价的药物有哪些?需要进行药物应用评价的疾病、人群有哪些需要进行药物应用评价的疾病、人群有哪些需要进行药物应用评价的疾病、人群有哪些需要进行药物应用评价的疾病、人群有哪些???? 49确定评价的范围与目标(确定评价的范围与目标(1 1))• •用量大的药物用量大的药物用量大的药物用量大的药物• •ADR ADR ADR ADR 发生率高的药物发生率高的药物发生率高的药物发生率高的药物• •治疗窗较窄的药物治疗窗较窄的药物治疗窗较窄的药物治疗窗较窄的药物• •价格昂贵的药物价格昂贵的药物价格昂贵的药物价格昂贵的药物• •抗菌药物(预防、治抗菌药物(预防、治抗菌药物(预防、治抗菌药物(预防、治• • 疗)疗)疗)疗)• •高风险药品高风险药品高风险药品高风险药品 关注容易发生问题的高风险药物关注容易发生问题的高风险药物关注容易发生问题的高风险药物关注容易发生问题的高风险药物• •注射剂(如中药注射液)注射剂(如中药注射液)注射剂(如中药注射液)注射剂(如中药注射液)• •针对处方集手册评估针对处方集手册评估针对处方集手册评估针对处方集手册评估• •非处方适应症用药非处方适应症用药非处方适应症用药非处方适应症用药• •疗效差的药物疗效差的药物疗效差的药物疗效差的药物• •复方制剂复方制剂复方制剂复方制剂• •高危患者的用药高危患者的用药高危患者的用药高危患者的用药 50确定评价的范围与目标(确定评价的范围与目标(2 2))§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老年患者§ §儿童儿童儿童儿童 特别是新生儿、特别是新生儿、特别是新生儿、特别是新生儿、幼儿幼儿幼儿幼儿§ §孕妇孕妇孕妇孕妇 哺乳期哺乳期哺乳期哺乳期§ §肝功能损害的患者肝功能损害的患者肝功能损害的患者肝功能损害的患者§ §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高危患者的用药高危患者的用药高危患者的用药高危患者的用药 关注容易发生问题的特殊人群关注容易发生问题的特殊人群关注容易发生问题的特殊人群关注容易发生问题的特殊人群§ §器官移植患者器官移植患者器官移植患者器官移植患者§ §抗凝治疗的患者抗凝治疗的患者抗凝治疗的患者抗凝治疗的患者§ §高敏患者高敏患者高敏患者高敏患者§ §其它其它其它其它 51建立标准建立标准评价正确用药的指标评价正确用药的指标评价正确用药的指标评价正确用药的指标 ( ( ( (运用循证医学运用循证医学运用循证医学运用循证医学) ) ) )——§ §使用:正确的药品适应证,无禁忌症使用:正确的药品适应证,无禁忌症使用:正确的药品适应证,无禁忌症使用:正确的药品适应证,无禁忌症§ §选择:适合临床症状的药品选择:适合临床症状的药品选择:适合临床症状的药品选择:适合临床症状的药品§ §剂量:适合于临床适应证的剂量、间隔时间及疗程剂量:适合于临床适应证的剂量、间隔时间及疗程剂量:适合于临床适应证的剂量、间隔时间及疗程剂量:适合于临床适应证的剂量、间隔时间及疗程§ §给药方式给药方式给药方式给药方式( ( ( (尤其是注射尤其是注射尤其是注射尤其是注射) ) ) )§ §相互作用:无药物之间、药物与食物之间及药物与实验相互作用:无药物之间、药物与食物之间及药物与实验相互作用:无药物之间、药物与食物之间及药物与实验相互作用:无药物之间、药物与食物之间及药物与实验室之间的相互作用室之间的相互作用室之间的相互作用室之间的相互作用§ §准备:包括准备使用药品的步骤准备:包括准备使用药品的步骤准备:包括准备使用药品的步骤准备:包括准备使用药品的步骤§ §应用:包括调配和用药的步骤应用:包括调配和用药的步骤应用:包括调配和用药的步骤应用:包括调配和用药的步骤§ §患者教育患者教育患者教育患者教育 ( ( ( (书面指导和口头指导书面指导和口头指导书面指导和口头指导书面指导和口头指导) ) ) )§ §监测用药监测用药监测用药监测用药 ( ( (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 ) )§ §患者治疗结果患者治疗结果患者治疗结果患者治疗结果 ( ( ( (血糖血糖血糖血糖, , , ,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 ) ) ) )§ §药房管理指标药房管理指标药房管理指标药房管理指标 ( ( ( (正确支出正确支出正确支出正确支出, , , , 记账记账记账记账) ) ) ) 53万古霉素万古霉素DUEDUE指标和评价标准指标和评价标准 适应证适应证适应证适应证 1.1.1.1.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适用于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的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适用于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的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适用于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的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适用于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特别是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严重感染,特别是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严重感染,特别是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严重感染,特别是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MRSAMRSAMRSA)或甲氧)或甲氧)或甲氧)或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MRCNSMRCNSMRCNS)、肠球菌属及耐)、肠球菌属及耐)、肠球菌属及耐)、肠球菌属及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所致感染;也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所致感染;也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所致感染;也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所致感染;也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患者的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

      患者的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2.2.2.2.粒细胞缺乏症高度怀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粒细胞缺乏症高度怀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粒细胞缺乏症高度怀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粒细胞缺乏症高度怀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3.3.3.3.去甲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口服,可用于经甲硝唑治疗无去甲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口服,可用于经甲硝唑治疗无去甲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口服,可用于经甲硝唑治疗无去甲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口服,可用于经甲硝唑治疗无效的艰难梭菌所致假膜性肠炎患者效的艰难梭菌所致假膜性肠炎患者效的艰难梭菌所致假膜性肠炎患者效的艰难梭菌所致假膜性肠炎患者 54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1.1.1.禁用于对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过敏的患者禁用于对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过敏的患者禁用于对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过敏的患者禁用于对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过敏的患者2.2.2.2.不宜用于:(不宜用于:(不宜用于:(不宜用于:(1 1 1 1)预防用药;()预防用药;()预防用药;()预防用药;(2 2 2 2))))MRSAMRSAMRSAMRSA带菌者;(带菌者;(带菌者;(带菌者;(3 3 3 3)粒细胞缺乏伴)粒细胞缺乏伴)粒细胞缺乏伴)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常规经验用药;(发热患者的常规经验用药;(发热患者的常规经验用药;(发热患者的常规经验用药;(4 4 4 4)局部用药。

      局部用药局部用药局部用药 3.3.3.3.本类药物具一定肾、耳毒性,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本类药物具一定肾、耳毒性,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本类药物具一定肾、耳毒性,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本类药物具一定肾、耳毒性,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监测血药浓度,注意听力改变,必要时监测听力监测血药浓度,注意听力改变,必要时监测听力监测血药浓度,注意听力改变,必要时监测听力监测血药浓度,注意听力改变,必要时监测听力4.4.4.4.有用药指征的肾功能不全、老年人、新生儿、早产儿或原有肾、耳有用药指征的肾功能不全、老年人、新生儿、早产儿或原有肾、耳有用药指征的肾功能不全、老年人、新生儿、早产儿或原有肾、耳有用药指征的肾功能不全、老年人、新生儿、早产儿或原有肾、耳疾病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剂量,同时监测血药浓度,疗疾病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剂量,同时监测血药浓度,疗疾病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剂量,同时监测血药浓度,疗疾病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剂量,同时监测血药浓度,疗程一般不超过程一般不超过程一般不超过程一般不超过14141414天。

      天5.5.5.5.万古霉素属妊娠期用药万古霉素属妊娠期用药万古霉素属妊娠期用药万古霉素属妊娠期用药C C C C类,妊娠期患者应避免应用确有指征应用类,妊娠期患者应避免应用确有指征应用类,妊娠期患者应避免应用确有指征应用类,妊娠期患者应避免应用确有指征应用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哺乳期患者用药期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哺乳期患者用药期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哺乳期患者用药期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哺乳期患者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间应暂停哺乳间应暂停哺乳间应暂停哺乳6.6.6.6.应避免将本类药物与各种肾毒性药物合用应避免将本类药物与各种肾毒性药物合用应避免将本类药物与各种肾毒性药物合用应避免将本类药物与各种肾毒性药物合用7.7.7.7.与麻醉药合用时,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必须合用时,两药应分瓶滴与麻醉药合用时,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必须合用时,两药应分瓶滴与麻醉药合用时,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必须合用时,两药应分瓶滴与麻醉药合用时,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必须合用时,两药应分瓶滴注,并减缓万古霉素滴注速度,注意观察血压注,并减缓万古霉素滴注速度,注意观察血压。

      注,并减缓万古霉素滴注速度,注意观察血压注,并减缓万古霉素滴注速度,注意观察血压 55美国美国CDCCDC万古霉素应用指针万古霉素应用指针n n治疗耐治疗耐治疗耐治疗耐β-β-β-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革兰阳性球菌的严重感染;内酰胺类抗生素革兰阳性球菌的严重感染;内酰胺类抗生素革兰阳性球菌的严重感染;内酰胺类抗生素革兰阳性球菌的严重感染;n n对对对对β-β-β-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过敏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危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过敏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危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过敏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危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过敏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危重病人;重病人;重病人;重病人;n n对甲硝唑治疗无效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病情严重危及对甲硝唑治疗无效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病情严重危及对甲硝唑治疗无效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病情严重危及对甲硝唑治疗无效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病情严重危及生命者;生命者;生命者;生命者;n n按美国心脏学会推荐,用于有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高危按美国心脏学会推荐,用于有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高危按美国心脏学会推荐,用于有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高危按美国心脏学会推荐,用于有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高危因素的某些手术,并且患者对因素的某些手术,并且患者对因素的某些手术,并且患者对因素的某些手术,并且患者对β-β-β-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者预防用药;者预防用药;者预防用药;者预防用药;n n在在在在MRSAMRSAMRSAMRSA或或或或MRSEMRSEMRSEMRSE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进行假体或人工材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进行假体或人工材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进行假体或人工材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进行假体或人工材料植入(如心血管材料、全髋关节置换)时预防用药。

      料植入(如心血管材料、全髋关节置换)时预防用药料植入(如心血管材料、全髋关节置换)时预防用药料植入(如心血管材料、全髋关节置换)时预防用药 56不宜使用万古(去甲万古)霉素不宜使用万古(去甲万古)霉素n n选择性选择性选择性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消化道去污染消化道去污染消化道去污染,用以消除患者消化道的病原微生,用以消除患者消化道的病原微生,用以消除患者消化道的病原微生,用以消除患者消化道的病原微生物;物;物;物;n n消除消除消除消除MRSAMRSAMRSAMRSA定植状态;定植状态;定植状态;定植状态;n n抗生素相关腹泻的首选治疗;抗生素相关腹泻的首选治疗;抗生素相关腹泻的首选治疗;抗生素相关腹泻的首选治疗;n n低体重婴儿(体重低于低体重婴儿(体重低于低体重婴儿(体重低于低体重婴儿(体重低于1500g1500g1500g1500g)的)的)的)的常规预防用药常规预防用药常规预防用药常规预防用药;;;;n n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者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者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者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者常规预防用药常规预防用药常规预防用药常规预防用药;;;;n n肾功能不全患者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对β-β-β-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革兰阳性菌感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革兰阳性菌感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革兰阳性菌感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革兰阳性菌感染;染;染;染;n n局部使用万古(去甲万古)霉素或冲洗。

      局部使用万古(去甲万古)霉素或冲洗局部使用万古(去甲万古)霉素或冲洗局部使用万古(去甲万古)霉素或冲洗 57设定目标设定目标n n建立指标建立指标建立指标建立指标 按标准治疗指南以定性药物使用是否正按标准治疗指南以定性药物使用是否正按标准治疗指南以定性药物使用是否正按标准治疗指南以定性药物使用是否正确确确确n n依照指标设定预计的目标依照指标设定预计的目标依照指标设定预计的目标依照指标设定预计的目标 如:如:如:如:50505050%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的抗菌药物使用率; 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的百分比为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的百分比为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的百分比为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的百分比为30303030%;%;%;%; 90% 90% 90% 90% 涉及涉及涉及涉及3 3 3 3代头孢菌素的处方是用于重症感染代头孢菌素的处方是用于重症感染代头孢菌素的处方是用于重症感染代头孢菌素的处方是用于重症感染等等 58环丙沙星环丙沙星 DUE DUE 指标和评价标准指标和评价标准 (1)(1)指标指标指标指标 目标目标目标目标§ §复杂的复杂的, ,慢性的,或复发的泌尿系统感染慢性的,或复发的泌尿系统感染 90%90%90%90%§ §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 §骨关节感染骨关节感染§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吸入性炭疽吸入性炭疽剂量剂量剂量剂量§ §复杂的,慢性的,或复发的泌尿系统感染复杂的,慢性的,或复发的泌尿系统感染: 400: 400– –800 mg q12h 800 mg q12h 95%95%95%95% § §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 800 mg q12h 800 mg q12h § §骨关节感染骨关节感染 800 mg q12h 800 mg q12h § §吸入性炭疽吸入性炭疽 400 mg bid400 mg bid§ §肾脏病肾脏病 – – 减量如下减量如下: : 肌酐清除率肌酐清除率 3030– –50 ml/min 50 ml/min – – 250 250– –500 q 12 h500 q 12 h 5 5– –29 ml/min 29 ml/min – – 250 250– –500 q 18 h500 q 18 h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患者 – – 500 mg q 24 h 500 mg q 24 h 59指标指标指标指标 目标目标目标目标治疗时间治疗时间治疗时间治疗时间 95%95%95%95%§ §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 : 7: 7– –14 14 天天§ §下呼吸系统感染下呼吸系统感染: 7: 7– –14 14 天天§ §骨髓炎骨髓炎: 4: 4– –6 6 周周§ §胃肠感染胃肠感染: 3: 3--5 5 天天禁忌症禁忌症禁忌症禁忌症 100%100%100%100%§ §妊娠期妊娠期§ §小于小于 1818岁的儿童岁的儿童§ §喹诺酮类过敏史喹诺酮类过敏史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 90%90%90%90%§ §氨茶碱氨茶碱, , 华法林华法林, , 环孢菌素环孢菌素, , 优降糖优降糖, , 丙磺舒丙磺舒§ §饮食饮食: : 与牛奶同服可以减少药物吸收与牛奶同服可以减少药物吸收预后预后预后预后 90%90%90%90%§ §培养结果阴性培养结果阴性§ §改善临床症状改善临床症状环丙沙星环丙沙星 DUE DUE 指标和评价标准指标和评价标准(2)(2) ““药物使用评价药物使用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 n必须要有医院领导支持与委任必须要有医院领导支持与委任必须要有医院领导支持与委任必须要有医院领导支持与委任n n要根据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相关规定要根据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相关规定要根据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相关规定要根据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相关规定n n建立标准、制定目标要依靠广大医务人员建立标准、制定目标要依靠广大医务人员建立标准、制定目标要依靠广大医务人员建立标准、制定目标要依靠广大医务人员n n药物使用评价核心是干预和持续改进药物使用评价核心是干预和持续改进药物使用评价核心是干预和持续改进药物使用评价核心是干预和持续改进n n对发现的问题、不宜过度强调对发现的问题、不宜过度强调对发现的问题、不宜过度强调对发现的问题、不宜过度强调““““处罚处罚处罚处罚””””n n评价中不宜采用评价中不宜采用评价中不宜采用评价中不宜采用 “ “ “ “药物滥用药物滥用药物滥用药物滥用””””提法提法提法提法n n工作方式方法:透明、公平、公正、科学的调查分析工作方式方法:透明、公平、公正、科学的调查分析工作方式方法:透明、公平、公正、科学的调查分析工作方式方法:透明、公平、公正、科学的调查分析 61谢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