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出一个问题]“玩”出一个古琴家.docx
2页[玩出一个问题]“玩”?出一个古琴家不学女生的乐器李令晨言语不多,最明显的特质就是书卷气他的母亲是著名古琴演奏家赵家珍教授,对于古琴的耳濡目染让他从小就当起了母亲的“助教”当母亲的学生们在自己家里弹琴时,他在不经意间总会发现学生弹错的地方,并直言不讳地纠正但是似乎在年少的岁月中,他与古琴的缘分还是浅了些李令晨从小学习钢琴,在钢琴生涯结束之后,李令晨依旧没有专职学习古琴我小时候总觉得古琴应该是女生学的乐器,”他说,“因为母亲的学生都是女生,所以当时让我学古琴,我还是比较排斥的为了让自己不“娘炮”,李令晨选择了另一种乐器――单簧管,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好玩”在美国重回古琴之路15岁时,李令晨获得美国著名艺术高中InterlochenCenterfortheArts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的机会,专业仍旧是单簧管在那里,他不仅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是无国界的,还对中国乐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往西方人所熟知的中国乐器大多以琵琶、古筝、二胡等为主,但当李令晨和他们谈论起古琴时,那些人会觉得这种乐器“更中国”或许他们对古琴并不了解,但仅仅凭感觉就会对古琴产生欣赏的敬意与尊重或许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人们觉得学习西方音乐才是“高大上”的,但是如今,连西方人都对古琴十分着迷,为什么自己不去研究一下最具中国特色的乐器呢?归国后的李令晨决定承袭母亲的古琴事业,将古琴的精神发扬光大。
他将之前学习钢琴的基础运用到了古琴的演奏中,进步飞速他非常享受将古琴的减字谱翻译成五线谱的过程,觉得忽然发现古琴能够带给他更多要去挖掘的东西,更重要的原因是也很“好玩”不要100%抄我的或许在李令晨的工作和生活中,“好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也印证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现在他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同时还是赵家珍古琴艺术中心高级讲师由于对古琴十分着迷,有时候45分钟一堂课,李令晨会讲到一个多小时,根本“停不下来”在他的学生中,最小的11岁,最大的60多岁,对于不同的学生,他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说对于那些准备考级、研读更高学历的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会是一个严厉的老师;但是面对那些对古琴感兴趣的业余人士,他便会开启“娱乐模式”所谓娱乐,并不代表放纵不管,而是让学生更多地跟随自己的内心去演奏,将古琴真正当成一种乐趣与修养多数时候,李令晨愿意作为一个引导者,而不希望学生100%完全模仿自己,除了原则问题,他鼓励学生去发挥,去创造我不希望学生们没有一点自己的个性,”李令晨说,“如果他们全都是抄我的在弹琴,又有什么意义和乐趣呢?”传授古琴,找最合适的方式对于有些从未学习过音乐,韵律感又较差的学生,李令晨也会有特别的方法,“我会问他们,最近去唱KTV了没有?把当时那首歌再唱一遍。
然后他会跟学生一起把那首流行歌曲的每一个音节、段落用富有韵律感的方式唱出来我认为古琴对技法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但是对演奏者的内涵要求很高李令晨说古琴是一种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乐器,只要一个人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就一定会将自己心中的民族内涵表达出来当然,他也教过一些外国学生,为了培养他们在中国乐器方面的感觉,李令晨会鼓励他们去听一些琵琶、二胡等乐曲他觉得,中外学生在学习古琴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音乐都是相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