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课标说教材打造高效课堂.doc
6页植根课改沃土 优化语文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运用知识树“说课标,说教材”是一种校本教研的新形式,是深入把握课标和教材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在这个全新的舞台上,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理解一、说课标(一)课程目标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课程目标对第四学段提出总目标,涉及本单元的如下: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3、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5、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二)内容标准根据学段目标和第二单元特点,本单元内容标准为:知识与技能:1、积累生字词语,掌握字音、字形,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2、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虚词,背诵翻译《论语十则》3、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语言文字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在实践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过程与方法:1、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能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注意摘录材料,积累语言,强化随时动手摘抄的习惯,同时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3、继续练习朗读,提高朗读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与个人经历,树立远大理想,学会正确对待荣辱,正确选择人生2、感悟奉献者自豪快乐的情怀,体验人生第一次真切感受3、引导学生树立使用汉语的规范意识二、说教材(一)教材比较:苏教版编排轻文体,文章无明显精读略读的区别,选文重美文、重生活;人教版编排重文体,文章精读略读相结合,阅读多选自名家名篇七年级教材最重要的特点是“语文学习的革命”,主要表现在对传统授课方式的颠覆和传统学习方式的革新老师不再是学生学习上的“带路人”了,而要成为“指路人”,路上哪有好风景老师会指给学生,但学生选择什么路径以及他对“风景”的如何领略则要靠他们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的新方法二)编写特点1、按照专题组织单元教材按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每单元的主题为:感悟人生、理想信念、妙绘四季、崇尚科学、诠释亲情、放飞想象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打破文体限制,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2、单元内部自成系统每个单元包括单元提示、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阅读包括阅读提示、课文、读一读写一写、研讨与练习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3、阅读链接拓展文本本单元选文内容丰富,在每篇课文后面都有相关的链接资料既有品味人生的名言,也有同主题的作品,这样提供了教学资源,增大信息量4、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本单元选文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中国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既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又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还注意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三)编写体例本单元的编写体例是:单元提示、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单元提示,概述了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
阅读包括课文提示、课文、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4部分课文导语有时是对这一课的总述,有时设置了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精选经典的文章,文质兼美,涵盖古今中外,文体多样,文化多元研讨与练习重在理解巩固内容,拓展延伸,检验教学效果读一读,写一写,体现了对字词积累的重视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以“漫游语文世界”的主题为统帅,使课外活动、口语交际和写作相互关联,互为影响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与本单元所讲授的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孩子们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可以立即将学到的知识、方法学以致用,也兼顾了语文训练的各种能力四)内容结构1、本单元共5篇课文,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标*号)3篇2、口语交际安排1次(“漫游语文世界”第二题),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研讨与练习”中也有适当安排(《短文两篇》课后二2,《人生寓言》课后二2,《论语》十则课后二)3、写作分片段写作、整篇写作片段写作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与比较鲜明的课文写作特色(《理想》课后二);整篇写作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漫游语文世界”第三题)4、综合性学习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一方面从中汲取营养,一方面干预语言文字使用中不规范的现象,在实践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立体整合通过整合可以让知识更加系统,便于在教学中前后联系,充分把握各个阶段的教学特点和重点1、横向整合主题整合:进入初中学段,是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孩子们将面对种种困难集中地阅读以人生为主题的课文,是非常需要的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都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的,但是侧重点有所区别,第一单元侧重于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或不幸第二单元,侧重理想与信念,递进了一层这样编排循序渐进,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一个层次体裁、时代、国别整合:本单元选文文体多样,有诗歌、散文、文言文;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中国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 编排顺序整合:本单元编排先精读后略读再精读,内容上从粗线条到细线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纵向整合本单元为今后的学习做下了铺垫,在三个年级中,七上第一、二单元,七下第一单元,八上第二单元,八下第一单元,九上第三单元,九下第三单元都是以人生为主题的单元,以名家散文为主,兼有外国作家作品,循序渐进,紧密相连,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说建议(一)教学建议1、积极践行“五步教学法”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我校提出“五步教学法”:明确目标(教师直接口述,让学生知道学习任务和要求)、自学指导(在黑板上出示完整的以问题为主的自学指导,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自学交流(学生自学,老师巡视,让中等生尤其是后进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板演)、精讲释义(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解决,找出那些需要老师点拨的问题精讲)、达标检测(通过课堂作业检测学生是否当堂达到学习目标,时间不少于15分钟),五个步骤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语文课堂的高效化。
2、注重阅读训练,拓宽阅读视野学习《理想》,我开展了朗诵比赛;学完《短文两篇》、《人生寓言》,我引领学生走进《语文阅读》的心声之歌,重点阅读《留些好给别人》,推荐童话与寓言单元吕金华的《楠树与茅草》;学了《我的信念》,我开展了《中华诵》中的《菜根谭》齐家从政篇第4则、为人处世篇第4则、修身养性篇第9则的诵读活动;学习《论语》十则,我结合《古诗文》的《论语》十二章以及拓展阅读《苛政猛于虎》,让学生自主阅读这些阅读活动,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又提高了学习语文的效率3、注重语言的积累小学学段就要求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包括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这种习惯应该保持下来,到初中阶段摘录本更不可丢《我的信念》要求摘抄格言或警句,还要求写上一点体会《〈论语〉十则》要求把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在教学中强化了学生随时动手摘抄的习惯,同时培养了筛选信息的能力 4、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引进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从网上下载与课文相关的朗读、视频,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二)评价建议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考试来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本单元我提出以下评价建议:1、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知识与能力的评价可用口头检测,随堂默写,周清过关的形式;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通过平日布置的创新性作业,看学生能否主动探究性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可把学生的课堂发言、日记、作文、心得体会、调查报告等作为评价的依据 2、课堂及时评价和学业成果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考察与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从学生课堂表现,课外阅读记录、习作、活动记录、学情检测等方面进行评价,重过程,轻结果,多鼓励,少批评,即时诊断,增强信心 3、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既要教师评价,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运用各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勇于发掘,整个社会都会成为语文的翱翔天地。
1、充分利用教材和配套资料 2、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吸取丰富的语文知识学习本单元,我向学生推荐了《伊索寓言》、《居里夫人传》、《于丹〈论语〉心得》,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定时检查学生阅读进度,组织学生撰写读书心得和体会,并进行评比展示3、利用网络资源我校开通了家校互联网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作业批改、校本题库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并加强家长对学生学习的监督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结合本单元学习,我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听写比赛、朗诵比赛,手抄报展、好店名集锦、街头错别字举隅、流行语荟萃展等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5、班级和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每周一句班主任赠言或是名人名言,用以激励同学;定期更换黑板报;在墙上张贴优秀习作;每周更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量化考核成绩,在班级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活动,“班级明星”公示栏、宣传标语、文化走廊等,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人格素养的健全发展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乘着说教材的浩荡东风,我们要提升理解课标的能力,提高驾驭教材的水平,构建知识网络,打造高效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幸福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