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设施果树学教学大纲.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40857737
  • 上传时间:2018-05-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设施果树学》教学大纲总学分:2 学时:36 理论学时:30 实验学时:6 面向专业: 园艺 大纲执笔人:高东升 大纲审定人: 李宪利一、 说明 1、课程的教学目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果树产业集约化的发展,果树产业出现了 一种新的栽培模式和生产体制,这就是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进行果品的反季节 生产,即果树保护地栽培由于淡季果品供应的高效益驱动,自 90 年代初,果树保护地栽 培在我国迅猛发展,截止 2000 年,全国已有保护地果树面积 70 万亩,山东省 20 万亩发 展初期,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人员相应专门知识的指导,因此,生产中果树保 护地栽培时有失败和低效的事例发生,保护地栽培的领域狭窄,极大制约了这一新兴、高 效益产业的发展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是我国最早进行果树保护地栽培和研究的单位, 80 年代初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到 90 年代中期,已系统地完成了相关关键技术 的研究工作,率先提出了多种果树保护地栽培的技术规程,并成功指导生产和大面积推广。

      为此,根据生产的急需和园艺专业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及培养目标的要求,自 1995 年首次在 92 级果树专业开设了果树保护地栽培学,经过 6 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形成了从课堂教 学、实验教学到实践教学等环节较为配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对丰富果树学课程体系、提高 学生素质、指导服务生产均收到了显著成效 “设施果树培学”系统介绍果树保护地栽培的概念、范畴、起源、发展历史,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介绍果树保护地栽培中常见的设施类型、结构特点及建造;环境 因子特点及环境调控技术;果树保护地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果树保护地栽培中的工程技术 体系详细阐述了目前生产中草莓、葡萄、桃、杏、李子、樱桃、无花果、早熟梨等树种 的反季节保护地栽培技术 2、 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和田间观察相结合,力求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 尽量补充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学科前缘动态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果树保护地栽培常见的设施类型、结构特点及建造;环境因子 特点及环境调控技术;果树保护地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果树保护地栽培中的工程技术体系 目前生产中草莓、葡萄、桃、杏、李子、樱桃、无花果、早熟梨等树种的反季节保护地栽 培技术。

      二、 课程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 学时 一、果树保护地栽培的发展历史 二、果树保护地栽培的现状 三、果树保护地栽培的发展趋势 四、果树保护地栽培学的主要内容 五、果树保护地栽培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 第二章 果树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设施:2 学时 第一节 日光温室一、日光温室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二、日光温室的建造与设计参数 第二节 塑料大棚 一、塑料大棚的主要类型及特点二、塑料大棚的建造与设计参数 第三节 果树保护地简易设施 一、拱棚 二、简易覆盖 第三章 果树保护地栽培的环境因子及调控:4 学时 第一节 光照 一、果树设施光照的特点 二、果树设施光照的调节 第二节 温度 一、果树设施内气温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二、果树设施内气温的调节 三、地温的特点及调节第三节 CO2 一、果树设施内 CO2的变化规律 二、CO2对设施果树的生理作用 三、设施 CO2的调节技术 四、设施 CO2施肥 第四节 湿度 一、空气湿度及调节 二、土壤湿度及调节 第五节 其他环境因子及调节 一、设施有毒(害)气体成分及调节 二、设施栽培土壤盐渍化及预防措施 第四章 果树保护地栽培的生物学基础:6 学时 第一节 落叶果树的自然休眠 一、落叶果树的低温需求量 二、自然休眠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三、自然休眠的机制 四、人工破眠技术 第二节 保护地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萌芽、新梢生长 二、开花、坐果 三、花芽分化 四、果实发育 五、果实品质 六、隔年结果的原因与调节 第三节保护地果树的光合生产 一、光合作用的特点 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三、提高光合作用的途径第四节 保护地果树的逆境伤害 一、高温伤害 二、低温伤害 三、CO2亏缺 四、重茬障碍 第五节 保护地果树的矿质营养 一、保护地果树的矿质营养特点 二、保护地果树的施肥技术分析 第五章 葡萄保护地栽培:4 学时 第一节 概况 一、葡萄保护地栽培现状 二、葡萄保护地栽培的趋势 第二节 葡萄保护地栽培建园 一、品种选择 二、园地设计 第三节 葡萄保护地栽培的关键技术 一、与葡萄保护地栽培相关的生物学习性 二、促长促花 三、扣棚升温及调控 四、保护地栽培技术 第四节 葡萄保护地栽培越夏管理技术 一、越夏更新方法 二、越夏更新后的综合管理 第六章 桃树保护地栽培:4 学时 第一节 概况 一、桃树保护地栽培现状 二、桃树保护地栽培的趋势 第二节 桃树保护地栽培建园 一、种选择 二、园地设计 第三节 桃树保护地栽培的关键技术 一、与桃树保护地栽培相关的生物学习性 二、促长促花 三、扣棚升温及调控 四、保护地栽培技术 第四节 桃树保护地栽培越夏管理技术 一、越夏更新方法 二、越夏更新后的综合管理 第七章 樱桃保护地栽培:4 学时 第一节 概况 一、樱桃保护地栽培现状 二、樱桃保护地栽培的趋势 第二节 樱桃保护地栽培建园 一、品种选择二、园地设计 第三节 樱桃保护地栽培的关键技术 一、与樱桃保护地栽培相关的生物学习性 二、促长促花 三、扣棚升温及调控 四、保护地栽培技术 第四节 樱桃保护地栽培越夏管理技术 一、越夏更新方法 二、越夏更新后的综合管理 第八章 草莓保护地栽培:4 学时 第一节 概况 一、草莓保护地栽培现状 二、草莓保护地栽培的趋势 第二节 草莓保护地栽培建园 一、品种选择 二、园地设计 第三节 草莓保护地栽培的关键技术 一、与草莓保护地栽培相关的生物学习性 二、促长促花 三、扣棚升温及调控 四、保护地栽培技术 第四节 草莓保护地周年生产技术 一、育苗 三、周年生产技术 第九章 杏、李保护地栽培:4 学时 第一节 概况 一、杏、李保护地栽培现状 二、杏、李保护地栽培的趋势 第二节 杏、李保护地栽培建园 一、品种选择 二、园地设计 第三节 杏、李保护地栽培的关键技术 一、与杏、李保护地栽培相关的生物学习性 二、促长促花 三、扣棚升温及调控 四、保护地栽培技术 第四节 杏、李保护地栽培越夏管理技术 一、越夏更新方法 三、越夏更新后的综合管理附:课程实验(6 学时)三、 课程考核要求 本课程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

      重点考核学生对果树保护地栽培基本技术的掌 握,内容包括果树保护地栽培常见的设施类型、建造;环境因子特点及环境调控技术;果 树保护地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果树保护地栽培中的工程技术体系目前生产中草莓、葡萄、 桃、杏、李子、樱桃、无花果、早熟梨等树种的反季节保护地栽培技术笔试成绩 100 分 计,占课程总成绩的 80%,平时成绩占 20%(包括出勤率、作业、课程综述等) 参考资料:[1]李宪利,高东升.果树设施栽培的原理与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6, (2)227~232[2]黄丛林,张大朋.葡萄叶片光合速率日间降低内外因调控的研究[J].园艺学报.1996,23(2:)128~132[3]王志强,牛良,刘淑娥 桃、油桃设施栽培研究现状与展望[J].果树科学,1998,15(4):340~346.[4]张其德.大气 CO2 浓度升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J].植物通讯,1992,9(4):18~23.[5]晁无疾.设施栽培条件下葡萄光合作用初探[J].葡萄栽培与酿酒,1997(4):4~7.[6]王志强,何方,牛良,等.设施栽培油桃光合特性研究[J].园艺学报,2000,279(4):245~250.[7]邓伯勋,章文才,陈东玲.大棚栽培对脐橙光合作用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14(5):481~487.[8]朱龙英,徐悌惟.番茄耐低温和耐弱光性能鉴定方法初探[J].上海农业学报,1998,14(1):45~50.[9]侯兴亮,李景富,许向阳.番茄耐弱光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蔬菜,1999,(4):48~51.[10]祝 旅.21 世纪蔬菜产业发展方向[J].中国蔬菜,2000,(1):1~3.序号实验名称学时必开综合内容提要1 果树设施建造2  不同设施的建造设计参数2 设施果树花果管理2   人工授粉技术、修剪技术、生长调节剂3 设施果树综合管理技术2   夏季修剪、肥水管理、果实管理、环境管理[11]Ю.Д.采利尼克尔(苏).木本植物耐阴性的生理学原理[J].王世绩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76~88.[12]吴晓雷,尚春明.番茄品种耐弱光性的综合评价[J].华北农学报,1997,(2):97~101.[13]郭 冰,李天来.环境因素对番茄单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8,(2):127~131.[14]利奥波德AC.&克里德曼PE编著.植物的生长和发育[J].颜季琼等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5]王志强,牛良,刘淑娥 桃、油桃设施栽培研究现状与展望[J].果树科学,1998,15(4):340~346.[16]张其德.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J].植物通讯,1992,9(4):18~23.[17]晁无疾.设施栽培条件下葡萄光合作用初探[J].葡萄栽培与酿酒,1997(4):4~7.[18]牟云官、李宪利.几种落叶果树光合特性的探索.园艺学报[J].1986,13(3):158~162[19]彭永宏,章文才.猕猴桃幼树光合特性的研究.园艺学报[J],1994,21(2)[20]卢义次主编,薛德榕译.作物因子光合作用与物质产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21]冯殿齐等.杏花粉萌芽率与生命力测定及设施杏花期受粉试验[J].山东林业科技.2001(6)[22]高东升,束怀瑞,李宪利.几种适宜设施栽培果树需冷量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1,28(4):283~289[23]曲泽洲主编 果树栽培学各论(北方本) [M] 农业出版社,1998,6:172~173[24] 王力荣,胡霓云.桃品种的低温需求量[J].果树科学,1992,9(1):39~42[25] 高东升,夏宁.休眠桃枝条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和外源生长调节剂对破除休眠的效应[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35(1):10~12[26]关军锋.果品品质研究[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4~70[27]王志强,何方,牛良,等.设施栽培油桃光合特性研究[J].园艺学报,2000,279(4):245~250.[28]邓伯勋,章文才,陈东玲.大棚栽培对脐橙光合作用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14(5):481~487.[29]王春清,祖 容,张贤泽.葡萄幼树若干光合特性的研究[J].园艺学报,1989,16(4):279~285 [30]许大全.光合作用“午休”现象的生态生理与生化[J].植物生理通讯,1990,26(6):5~13 [31]张其德,卢从明,匡廷云.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J].植物学通报,1992,9(4):18~234[32]温商霖,刘英军.葡萄田间光合作用的研究[J].园艺学报.1989,8(3):168~1712 [33]王春清,祖容,张贤泽.葡萄幼树若干光合特性的研究[J].园艺学报.1989,11(4):279~2843 [34]晁无疾.设施栽培条件下葡萄品种适应性研究[J].葡葡栽培与酿酒.1995,(4):18~204 [35]吴淑钗,罗国光.葡萄叶片气孔的分布形态及行为.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5 [36]胡绪岚,张上隆.国外果树光合作用研究进展[J].园艺学文摘.1983,(5):1~9[37]王志强,牛 良,刘淑娥.桃、油桃设施栽培研究现状与展望[J].。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