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泰山又称岱山.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36556203
  • 上传时间:2024-03-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泰山 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名称之多,实为全国名山之冠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五经通义》云:“宗,长也,言为群岳之长”泰山突兀的立于华北大平原边上的齐鲁古国,同衡山、恒山、华山、嵩山合称五岳,因地处东部,故称东岳泰山地处山东中部,泰山南麓,北依省会济南,南临“圣城”曲阜,东连“齐都”淄博,西滨黄河(北纬36°15'3",东经117°6'0")泰山形成于太古代﹐因受来自西南和东北两方面的挤压力﹐褶皱隆起﹔经深度变质而形成中国最古老的地层──泰山群;后因地壳变动,被多组断裂分割,形成块状山体现每年以0.5毫米的速度继续增高它东临波澜壮阔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凌驾于齐鲁大地,几千年来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泰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古建筑主要为明清的风格,将建筑、绘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是东方文明伟大而庄重的象征几千年来,泰山成为历代帝王封禅祭天的神山,随着帝王封禅,泰山被神化,因而又享有“五岳之长”的称号佛道两家,文人名人纷至沓来,给泰山与泰安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道教称第二小洞天﹐名其岳神为天齐王泰山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而被称为“五岳之首”,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缩影,而今又成为世界珍贵遗产。

      泰山风景名胜以泰山主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而成从祭地经帝王驻地的泰城岱庙,到封天的玉皇顶,构成长达十公里的地府——人间——天堂的一条轴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 长河,使泰山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气势磅礴的泰山,知名度可与万里长城媲美从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到“泰山压顶不弯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都在不断加深着我们对泰山的向往登临泰山,犹如攀登长城一样,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梦想泰山雄峙于山东中部,泰安城北,人称“五岳之首”东岳泰山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面积达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2],气势雄伟,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泰山是五岳之一,古名“岱宗”,春秋时始称泰山它在山东省中部,津浦铁路的东侧,因位于我国东部,故称东岳 泰山山势雄奇,景色秀美,居五岳之首,故古时被称为“五岳之长”、“五岳独宗”、“五岳独尊”   泰山日观峰(拱北石)泰山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泰山是中国历史上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

      同时泰山也是佛、道两教兴盛之地,是历代帝王朝拜之山历代帝王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历代名人宗师对泰山亦仰慕备至,纷纷到此游览历代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走进泰山,就是走进历史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遍布山中岱庙内,汉武帝植下的柏树翠影婆娑;红门宫前,孔子“登泰山小天下”的感慨,余音缭绕;回马山上,唐玄宗勒马而回的怯懦,神态犹现;云步桥畔,秦始皇敕封的五大夫松,瘦骨昂藏;十八盘道,李白、杜甫历代文人“笑拍红崖咏新作”,墨意未尽,豪风犹在;碧霞祠里,隆重的封禅仪式绰绰伊始此外还有岱庙、普照寺、王母池、经石峪、碧霞祠、日观峰、南天门、玉 皇顶等主要名胜古迹   泰山兼具古、丽、幽、妙,摩崖碑碣数不胜数,庙宇观堂满山遍布,山势壮丽,[1]自然景观巍峨、雄奇、沉浑、峻秀全山有古建筑群2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2000多处,历代文人雅士吟咏题刻和碑记无数泰山的自然风光更是泰山引人之处,泰山高峰峻拔,雄伟多姿,既是“天然山岳公园”,又是“东方历史文化缩影”泰山山谷幽深,松柏漫山,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全山分麓、幽、妙、奥、旷五区麓区山水相映,古刹幽深,位于泰山南麓中路与西路之间的环山路线;幽区绿荫环绕,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位于岱庙沿中路至南天门之间;妙区虽地势平坦,然别有洞天,景色格外宜人,位于过南天门经天街至绝顶之间;奥区林木苍郁,花草茂盛,位于泰山之阴为后石坞;旷区坦途绿荫,溪深谷幽,位于大众桥过黑龙潭沿西溪桥至中天门    泰山望人松(迎客松)游泰山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3月到11月 游泰山要看四个奇观: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   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壮观的奇景之一,当黎明时分,游人站在岱顶举目远眺东方,一线晨曦由灰暗变成淡黄,又由淡黄变成橘红而天空的云朵,红紫交辉, 瞬息万变,漫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犹如巨幅油画从天而降浮光耀金的海面上,日轮掀开了云幕,撩开了霞帐,披着五彩霓裳,象一个飘荡的宫灯,冉冉升起在天际,须臾间,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好一派壮观而神奇的海上日出   云海玉盘----泰山云雾可谓呼风唤雨,变换无穷:时而山风呼啸,云雾弥漫,如坠混沌世界;俄顷黑云压城,地底兴雷,让人魂魄震动,游人遇此,无须失望,因为你将要见到云海玉盘的奇景:有时白云滚滚,如浪似雪;有时乌云翻腾,形同翻江倒海;有时白云一片,宛如千里棉絮;有时云朵填谷壑,又象连绵无垠的汪洋大海,而那座座峰峦恰似海中仙岛。

      站在岱顶,俯瞰下界,可见片片白云与滚滚乌云而融为一体,汇成滔滔奔流的“大海”,妙趣横生,又令人心朝起伏   晚霞夕照----当夕阳西下的时候,若漫步泰山极顶,又适逢阴雨刚过,天高气爽,仰望西天,朵朵残云如峰似峦,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直泻人间在夕阳在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镶嵌着一层金灿烂的亮边,时而闪烁着奇珍异宝殿的光辉那五颜六色的云朵,巧夺天工,奇异莫测,如果云海在此时出现,满天的霞光则全部映照在“大海”中,那壮丽的景色、大自然生动的情趣,就更加令人陶醉了 晚霞夕照与黄河金带的神奇景色,与季节和气候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能使登泰山者充分领略和享受这一奇观美景,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旅游时机 泰山旅游图应该说 秋季最好,因为这时风和日丽,天高云淡;其次是大雨之后,残云萦绕,天晴气朗,尘埃绝少,山清水秀你尽可放目四野,饱览“江山如此多娇”的秀容美貌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海拔2154.9米居五岳之首,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的华阴县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凭藉大自然风云变换的装扮,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的勾画出来,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华山不仅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正因为如此,华山多少年以来吸引了无数勇敢者。

      奇险能激发人的勇气和智慧,不畏险阻攀登的精神,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我国古书中早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最早述及华山的古书,据说是《尚书·禹贡》篇,但最初华山叫"惇物山",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东汉班固写的《白虎通义》中说:"西岳为华山者,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生华,故曰华山"即"华"同"获"到了春天百花盛开,景色美丽,因而西岳称为华山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尚书》载,华山是"轩辕皇帝会群仙之所"《史记》载,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据记载,秦昭王时命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浏览者山上的观、院、亭、阁、皆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恰似空中楼阁,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别具一格。

      山峰秀丽,又形象各异,如似韩湘子赶牛、金蟾戏龟、白蛇遭难……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涧的水帘瀑布,更是妙趣横生并且华山还以其巍峨挺拔屹立于渭河平原东、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诗人张乔在他的诗中写道:"谁将依天剑,削出倚天峰"都是针对华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进华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仅330-400米,而华山海拔1997米,高度差为1600-1700米,山势巍峨,更显其挺拔华山名字的来源说法很多,一般来说,同华山山峰像一朵莲是分不开的,古时候“华”与“花”通用,正如《水经注》所说: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中国五岳之一,陕西省名山位於华阴县,属秦岭东段东临潼关,西望长安,南依秦岭,北靠黄渭,古称太华山,又称西岳华山由中(玉女)、东(朝阳)、西(莲花)、南(落雁)、北(五云)五个山峰组成远望主峰状如金元宝,与周边环绕几小山远望形似莲荷;西峰翠云宫前又有倒扣莲花花瓣石, 称「花山」又因近临黄河是华夏发源地,人们口音等,故称「华山」整体为花岗岩断块山,最高峰海拔2157.9M险峻的奇峰峭壁俯瞰渭河平原,有壁立千仞之势,自古为游览胜地华山多局部山地形气候,山水向岩石节理集中,形成冲沟沟谷堆积有巨大岩块,著名的「鱼石」即为清康熙年间(1662~1722)爆发泥石流所形成。

      华山北坡大断层近期仍有活动,1556年华县地震达到芮氏8级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的长江中游以南,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它的面积在枯水期约有3100平方公里,洪水期为3900多平方公里,湖区总面积达18000平方公里容积达一二百亿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在岳阳楼上可以俯瞰洞庭湖的景色   由东、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个较大的湖泊组成在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4口(1958年堵塞调弦口)引江水来汇,南和西面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注入湖水经城陵矶排入长江通常年分4口与4水入湖洪峰彼此错开因而有「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减轻了长江中游的洪水压力若出现「江湖并涨」,就易泛滥成灾由于4水和4口携带大量泥沙,每年约有1.28亿吨泥沙淤积湖底1825年时湖水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1890年为5,400平方公里,1932年为4,700平方公里,1962年已减为3,141平方公里现在以湖面高程34.5公尺计,湖水面积为2,820平方公里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今已分割为许多大小湖泊水位变幅达13.6公尺,有「霜落洞庭乾」之称1952年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和蓄洪垦殖区,使部分洪水泄入分洪区,并整修了湖区堤垸水道,减轻了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

      洞庭湖湖滨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盛产稻米、棉花湖内水产丰富,航运便利   洞庭湖现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集水、蓄洪湖盆洞庭湖因泥沙淤积严重,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个部分   洞庭湖为典型的吞吐调蓄性湖泊,同时还具有灌溉、航运、渔业生产、供水、纳水、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湖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淡水鱼、棉、麻生产基地太湖古称震泽,又名"笠泽",是古代滨海湖的遗迹,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约在100万年前,太湖还是一个大海湾,后来逐渐与海隔绝,转入湖水淡化的过程,变成了内陆湖泊太湖面积2 425平方千米,湖岸线长达400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是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湖区号称有48岛、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辉,其有不带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称无锡山水、苏州园林、吴县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教科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科学阅读 各种各样的房屋》精品课件.pptx 教科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小结》精品课件.pptx 教科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6.“小房子”展示会》精品课件.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在牛肚子里旅行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 拍手歌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犟龟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听听秋的声音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6 难忘的泼水节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小蝌蚪找妈妈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 秋天的雨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2 寒号鸟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分数的简单计算第1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1)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6 一个粗瓷大碗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训练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初步认识分数第2课时 几分之几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1 坐井观天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易错集锦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