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创造和乐共生的教育新天地.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2972297
  • 上传时间:2022-06-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创造和乐共生的教育新天地    余志权林秋玉广州市海珠区赤岗小学校长,广州市优秀校长培养对象,海珠区名校长,南粤优秀教师;兼任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学会理事、教育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学术评审委员会专家等社会职务在《全球教育展望》《中国教师》《中小学德育》等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有教育专著《播撒和乐之种》等赤岗小学地处广州市老城区,办学历史不长,因毗邻古建筑赤岗塔而得名该塔是“珠江三塔”之一,四周原为珠江河水,后被淤填为农田和鱼塘,明、清时形成村落在传说中,庙塔是“神物”,用于镇守一方,庇佑生灵明代建造的赤岗塔自不例外,寄托着先民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可见,祈求安乐的种子,一早就在赤岗当地播下了1992年,五位教师带着数十名学生,一边教学相长,一边挑泥整砖,在一片红山岗上筑起一间瓦房,这就是当年的赤岗小学建校之初,学校籍籍无名为求取发展,前三任校长独辟蹊径,根据学校紧邻高校、医院,家长中多有高知分子的优势,走“科技特色兴校”之路,取得了不俗的办学成绩然而,学校所在地环境复杂,既有高校、医院,又有卷烟厂、渔业公司、啤酒厂等,生源结构参差不齐更令历任校长头痛的是,学校教师也是“成分”多样,既有招聘引进的外省籍优秀毕业生,也有原渔业公司子弟学校教师,还有一批军转干部的家属。

      这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是历任校长的难处2006年,林秋玉上任后,同样面临着这一难题因此,如何协调顺畅这群人的关系,成了她上任后的当务之急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畅顺的标志是“和睦相处”, “和”是当中关键,中国人喜欢说的“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说的都是“和”的重要性当一个群体处在“和顺”之中时,快乐和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于是,结合学校邻塔而建,居民祈求“祥和安乐”的地域特性,再考虑到现代教育以乐学乐教为旨归的特性,林秋玉提取出“和”“乐”两字,作为学校特色创建的着眼点,并于2007年将之写入课题研究方案2011年,在参加市优秀校长班培训后,林秋玉又结合所学习的内容,开始认真思考以“和乐”为核心的学校文化走向2014年,学校明确将“和乐”作为办学理念的核心,在学校创建特色中发挥引领作用时至今日,“和乐教育”在赤岗小学已渐成体系和慧团队:享受“辛劳与欢愉”融为一体的职业幸福校长是学校“统帅”,从职能上说,校长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管”好教师而教师是互有差异的生命个体,要“捏合”好他们,使之“和合”并形成合力并不容易因此,来到赤岗小学后,林秋玉一直在思考:我应该怎样引领这个团队?“我们一直看重队伍建设。

      因为教师是学校发展之本,一所学校要获得持续发展,一定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多年,林秋玉对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了然于胸事实上,在提出“和乐”理念之初,她就为教师们的发展定下了“和慧”的方向和”是学校特色之根,一个团队只有和融无间,并坚持“和而不同”,才能成就各种人才,呈现出欣欣向荣之貌慧”是教师能力之本一个教师只有充满智慧,他的教育教学才可能成功同时,正如古语所言,“蕙质兰心”,一个心灵干净的老师,才能是一个合格的灵魂建塑者于是,林秋玉和老师们一起,对照学校发展规划,结合学校现状实际,请进来讲座,走出去学习,努力修德、修能、修身,向着成为一个“和慧”教师的方向迈进修德,是成为“和慧”教师的前提作为校长,林秋玉格外看重老师们的职业道德水平,所以,学校最初着手的,就是师德师风建设师爱是师德的根本,爱孩子,是师德的最直观体现为此,林秋玉常常和老师们说:“我们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去教育,去呵护有一天,她看见一年级小朋友雅琪在午睡时有掉下桌沿的危险,于是站着守了将近20分钟,反复纠正孩子的睡姿,直到她觉得孩子安全了才走事后,她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完善了学生的午休设备这事本来微不足道,林秋玉事后也很快就忘记了。

      哪知第二天,这个孩子在班主任的陪同下,特地来到校长办公室致谢从此后,雅琪对林校长特别亲去年“三八”节那天,雅琪还特地买了花送给林校长,让她深有感慨爱,是最好的教育林秋玉这样总结道在林秋玉的影响下,老师的爱心之举频频涌现而李玮老师,是赤岗教师“有爱”的典范她对学生就像一位慈爱的妈妈,总是充满微笑,满怀关心,每一届的孩子和家长都十分喜爱她2015年,李老师被评为“广州好人”同李老师搭档的数学老师蔡丽红,为人严谨,话语不多,但对孩子却也如同妈妈一般,细致周到,耐心引导小朋友誉嘉,是学校二年级的“名人”,他聪明好动,听课爱插嘴,爱搞恶作剧,自控力弱,中午从不午睡刚入学时,他妈妈非常担心,总觉得孩子会闹出很多令人头疼的事情来但在见到班主任李玮老师的第一眼起,她就被那温柔的笑容所感染,安心了很多果不其然,在李老师和蔡老师的精心“调教”下,不到一个月,誉嘉就进步了许多,学校的纪律要求基本都能遵守了由于誉嘉不午睡,他们家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一到中午就来接他回家为了此事,李老师和家长多次沟通,希望孩子多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学会更多生活能力,更快融入集体之中结果,家长被说服了,李老师自己却“受苦”了由于誉嘉不肯午睡,李老师就陪着他,哄他入睡,就像妈妈对孩子一样。

      如此持续了一个月,誉嘉总算“学会”了独自午休家长特别感激说:“想想我就特别感谢李老师和蔡老师,遇到这样的老师是我和孩子的幸运他们就像每位孩子的妈妈一样,给他们力量和温暖,这让我们心里很感动!”事实上,“爱心育品”正是赤岗小学的德育特色这些年来,学校通过多层次、可操作的爱心教育,在学校里营造了浓浓的爱的氛围处在这样的环境里,老师们自然而然地格外认同那句大家都熟知的话——“爱,是教育的前提”而他们的实践也证明,心中装着学生,才能做好教育这样的想法,让他们工作起来特别开心和幸福然而,教育光有爱是不够的于是,在引领教师养德的同时,林秋玉又着手抓“修能”,强化业务培训,打造“高能之师”为此,学校以教师个体的特色发展为本,以坚持多年的礼乐课题研究为契机,有计划、分批次地推进培训,持续地提升老师们的专业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林秋玉不但亲自上阵,作专题培训,还充分发掘社会资源,请来高水平的专家学者,给老师们送来专业成长的“养料”做一个“和慧”教师,不但要深厚内在的修养,还要塑造外在的形象形象是教师的第二语言,其作用不可忽视于是,林秋玉在老师们的形象上做起文章,带领他们“修身”她请来市纺织服装学校的喻涵老师,为老师们亲身示范如何“选对色彩,穿出精彩”。

      喻老师形象鲜活的演说,让老师们深深体会到色彩搭配与个人形象的关系,真正明白了“美丽是一种能力,形象也能说话”的道理工作之余,老师们积极参与工会举办的团队康乐、才艺和厨艺展示等活动,不但放松了身心,还凝聚了人气,蕴育了校园文化与此同时,林秋玉鼓励教师们练习“三字一话”,练习教具制作,练习口头表达及写作,不但提升了专业能力,而且怡情养性,为教师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趣味这些看似和教师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修身”活动,因为贴近教师工作、生活,而又实实在在地习得知识、提升能力,让赤岗小学的教师们乐此不疲,受益不浅如今,林秋玉已和老师们一起走过了十个春秋十年来,她和老师们一起,把学校办成了区里的品牌学校和市特色学校,备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2014年,赤岗小学的教师队伍获得“广州教师幸福团队”荣誉称号,这是对学校团队建设的最好褒奖当地电视台在报道中说:这是一支“和慧”型的教师团队,他们以“把学校办成培育雅慧学子的区域优质学校”为己任,全身心投入到“辛劳与欢愉”融为一体的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之中和雅德育:培养让学生受用终生的良好习惯人们常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林秋玉无疑是一位好校长每周一清晨,附近的居民总能看到,林秋玉校长准时地、笑意盈盈地站在校门口,迎接师生们的到来。

      她的一个微微的鞠躬,一声温暖的问候,一个热情的微笑,让走进学校的每个孩子都有了愉快的心情,去开始新一天、新一周的学习生活而孩子们见到校长,也会纷纷鞠躬问候:“校长好!”“早上好!”林秋玉相信,这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定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和雅”德育,就是林秋玉为孩子们“量身定制”的,培养他们良好习惯的教育林秋玉希望,“和雅”德育把“举止谈吐优雅,待人热情有礼”这些好品质,如春雨一般浸入学生心田,为孩子们一生的幸福奠基真正的‘好教育’,应该培养品行雅正、身心健康、爱好广泛的雅慧学子林秋玉认为,这样的孩子普遍乐于奉献、知足常乐、身心健康,而这正是他们未来工作、生活幸福的关键要素出于这种思考,她把学校育人目标定位为:“培育体魄强健、行为优雅、性格开朗、心地善良、乐思善学的雅慧学子”和雅”德育,就是这样的一种“好教育”它以学生的个体成长为本,追求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搭建平台,让他们的生命绽放精彩为了让“和雅”德育真正有实效,学校在“习惯养行、爱心育品、文化怡情”三个方面,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颇受学生欢迎和家长好评在培养好习惯方面,学校设计了“雅慧少年行为卡”,让孩子们在争“星”中,唤醒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要求,学会约束、管理和奖励自己,追求优秀,并从优秀走向“优雅”。

      因为每颗“星”都很重要,所以经常能看到在走廊上或教室里,孩子们追着老师加“星”的场景为了养成好习惯,老师们可谓各花心思,各有各法彭继红老师向来善于“管班”,这年,她又“临危受命”,新接手了五年级的一个班刚接班时她就发现,有几个男生总喜欢在课堂上随意发表“高见”,且从不事先举手,有时甚至为一点小事大声起哄,严重影响课堂纪律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彭老师“先君子后小人”,耐着性子听他们说完后,才继续上课一个月下来,她总算是了解了那几号“人物”他们思维敏捷,反应快;自己身上毛病多,却喜欢对他人评头论足;爱耍小聪明,好起哄,不服从管理,喜欢跟老师、班干部较劲;言行看似有理,实则荒谬不堪,属于“师爷”型做了多年班主任,彭老师对这类学生太了解了他们自我中心意识强,对道理似懂非懂;不缺关爱,大道理也听过不少,少的是恰当的管教班上若被这类学生主导舆论,往往会无中生有,小事化大,给班级管理带来影响而若一开始就跟他们针锋相对,估计也难以让大众信服治”他们,最好的办法是先礼后兵,逐个击破于是,彭老师先给他们分了“级别”,优先处理其中的子杰和卓杰,当他们出现行为偏差时立刻指出并纠正,事不过夜有一次,她利用课间找卓杰说事,并在他话没说完时就打断他,还故意同时找其他同学交待事情,把他晾在一边。

      如此反复几次后,卓杰生气了,撇着嘴表示不满这时,彭老师才切入正题说:“刚才我不停地打断你的话,你有什么感受?”他说:“不好受彭老师顺势说:“平时在课堂上你不也喜欢随意打断老师和同学发言吗?怎么样,这滋味不好受吧?”这时,卓杰这才明白了老师的用意,认同地点了点头这以后,卓杰在课堂上随意说话的现象明显少了而且每当他忍不住想插嘴时,彭老师就立刻盯着他,他明白了老师的用意后,就会忍住了这样,当班上少了一个带头说话的“大哥”,其他人自然就“安分守己”了因为行为习惯的大幅转变,这几个孩子后来都获得了“和乐之星”奖章,成了同学们的好榜样然而,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巨大的,作为独生子女,他们的行为习惯偏差可谓形形色色,让老师们“防不胜防”2012年,针对这一代孩子身上普遍具有的缺点,林秋玉策划了系列校会活动:“我要学什么?”“我幸福吗?”“我强大吗?”会上,她展示了一组精心选择的图片,让孩子们亲眼看到了社会弱势群体,尤其是同龄的贫困家庭孩子们的生活困境,给了这些独生子女们极大的心灵震撼会后,她要求学生写听后感,通过比较、剖析、反思,让孩子们学会理解、尊重、珍惜、合作与感恩,激励奋发进取,把自己“做强做大”许多孩子写下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