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保定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4页河北省保定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 产业转型升级 B. 食品价格大增C. 环境质量下降 D. 交通拥堵加重8. 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好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9. 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 资源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C. 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参考答案:7. A 8. C 9. D试题分析:7. 上海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结构升级后,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该区域的主要产业,即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和技能。
外来常住人口的总体素质达不到要求,因此慢慢减少8. 上海市产业结构升级后,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中小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导致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周边中小城市9.今后上海市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因此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上海市产业转移和人口数量变化为切入点,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以及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第4题中B选项明显是无关选项,可直接排除;“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加重”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导致逆城市化即城市人口向周边迁移的原因,然而,这不是“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因此,理清城市化、逆城市化的异同,理解城市化、逆城市化和人口迁移的关系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关键,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教材重要概念的理解,注重教材重要概念间关系的梳理第5题是第4题的拓展和延伸,上海市向外转移的主要产业类型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周边中小城市承接来自上海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后,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多,因此导致外来常住人口大量流入第6题,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后,将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结合材料中“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信息可作出判断。
2. 读下图“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该地最可能是 A.燕山山脉 B.秦岭山脉C.南岭山脉 D.天山山脉参考答案:D3. 图中A、B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 A.1100千米 B.2200千米C.3300千米 D.4400千米2.A点位于C点的:( ) A.东北 B.正西C.西北 D.正东参考答案:B A4. 在干旱地区大山的山麓,某些风蚀洼地或干河洼地的底部,在岩石裸露的平坦地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尖角石块和砾石,其岩性与基岩一致,此称为岩漠读岩漠的地貌结构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岩漠地貌的尖角石块和砾石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堆积作用 B.风化、侵蚀作用C.搬运、堆积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14.图中干盐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当地A.降水量小,蒸发量大 B.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C.地势低洼,酸雨严重D.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大参考答案:13.C 14.A【知识点】本题主要考察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形成、盐湖(碱化)的成因分析。
解析:13题,在干旱地区大山的山麓地区,由于昼夜温差变化急剧,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当水分渗入岩石裂隙形成胀裂作用经过长时间的剥蚀作用,使地面十分破碎在水分缺乏 的条件下,不能生长植物,地面光秃,岩石裸露,细粒物质经过风的长期吹扬,已被迁走,形成一层薄薄的,岩性与基岩一致的尖角石块和砾石14题,本区位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缺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有效补给,且地势低洼,蒸发旺盛,故形成盐湖思路点拨】 抓住本区气候干旱这一特征,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是本题的解题关键5. 右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3330km,回答9~11题:9.图中③点的经度是: ( ) A.160°E B.130°E C. 180° D.170°W10.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15点20分 B.2点40分 C.14点20分 D.3点20分11.图中⑤点的昼长约为: ( ) A.8小时 B.16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参考答案:B D A6.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5. 图中山峰与桥梁A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A. 850米 B. 750米 C. 650米 D. 450米26. 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乙村、丙村可以通视 B. 乙、丙两村容易受泥石流的影响C. B地夏季降水量大于C地 D. 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参考答案:25. D 26. B25.从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分析,山峰的海拔高度在800m-900m之间,桥梁所处位置的海拔在300m-400m之间,两地交叉相减,所以两地的高差在400m-600m 之间,故最有可能的是450米,D项正确。
26.乙、丙村位于山谷谷口,河谷上游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易受泥石流的影响;乙村、丙村中间间隔山脊地形,不能通视;我国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B地为背风坡,C地为迎风坡,夏季B地降水量小于C地;图中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故B项正确7. 下图为“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现象示意图”,读图回答据图判断,“≥5℃”的海区在赤道上延伸约:A.3500km B.4500km C.5000km D.5500km参考答案:B 8. 2012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图1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第6、7题6.埃特纳火山的喷发物主要来自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岩石圈7.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图1中 A.①将增强 B.②将减弱 C.③将减弱 D.④将增强参考答案:6.B 7.B9. 我国在鄱阳湖地区实施退耕还湖、移民建镇工作,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鄱阳湖水面积目前增加一千多平方千米读下图回答图中从鄱阳湖附近穿过的南北向铁路线是A、京九线 B、京广线 C、京沪线 D、浙赣线参考答案:A10. 无定河地处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过渡区,生态敏感,由于河道无定、深浅无定、季节无定、水量无定,所以取名无定河。
下图为无定河地理位置及局部放大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0. 无定河南侧和北侧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A. 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 B. 风力堆积和流水侵蚀C. 流水堆积和风力侵蚀 D. 流水侵蚀和风力堆积21. 无定河河道无定的主要原因是A. 河流堆积作用强 B. 河流侵蚀作用强C. 人类活动干扰强 D. 流量季节变化大22. 无定河最主要的水文特征是A. 流量大 B. 流速快 C. 含沙量大 D. 结冰期长参考答案:20. A 21. D 22. C【20题详解】根据材料,“无定河地处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过渡区”因此无定河的南侧和北侧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差异,从而导致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同从图上看,无定河南侧支流众多,主要流经黄土沟壑区,降水较多且集中,因此多以流水侵蚀为主;无定河北侧支流较少,主要流经荒漠区,气候干旱,因此多风力侵蚀作用为主故答案选A21题详解】根据材料,无定河指河道无定、深浅无定、季节无定、水量无定等,说明是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导致水量无定、深浅无定,进一步影响河流的侵蚀与堆积作用,从而导致河流河道无定等,故D对;河流堆积作用和河流侵蚀作用受到河流流量的影响,AB不对;从材料看,无定河无定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原因导致,人类活动影响较小,C不对。
故选D22题详解】根据材料,无定河流量无定,时大时小,A不对;无定河流经高原地区,流速快不是最突出特点,B不对;从无定河流经黄土区和荒漠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差,再加上降水变率较大,因此河流含沙量大,C对;从图中看,无定河位于38°N,有结冰期,但结冰期长不是其突出特点,D不对点睛】河流含沙量的大小与河流的流速、流量有关,与河流流经地区的土壤特点、植被覆盖率相关一般来说,河流流量越大、流速越快、土壤越疏松、植被覆盖率越低等,河流含沙量越大11.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2014年10月24日02时0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从发射到回收这段时间,有关西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昼短夜长 B.日落时间不断提前C.正午太阳高度比怀化大 D.自转线速度比怀化小参考答案:C【考点】通过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查获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从发射到回收时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小于夜长且昼逐渐变短,日落时间不断提前,因此A、B 正确;怀化纬度低于西昌,因此自转线速度、正午太阳高度西昌小于怀化,因此该题选C。
12. 长江三角洲大城市郊区大多建设蔬菜、奶、禽、蛋、肉生产基地的主要因素是A.有城市自来水灌溉 B.靠近城市,生产技术水平高C.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D.气候、土壤条件优越参考答案:C 13. 下图为北半球某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海拔高度分布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该地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是A. 夏季多于冬季 B. 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减C. 冬季多于夏季 D. 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增27. 该地1~5月同一海拔高度上降水量变化的原因是A. 西风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 B. 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C. 信风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 D. 副热带高气压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参考答案:26. C 27. D26. 读图可知,该山地同一海拔高度上,降水量在冬季多于夏季,而在同月份内,降水量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故选C27.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山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且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应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