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6页地方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关系着高校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益,也关系着高校的发展水平通过对地方高校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两个核心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探寻对策,提出采用科学的方法编制预算、进一步优化支出预算结构、加强项目库建设和管理等预算编制管理措施,以及提高预算执行管理的认识,通过做好项目前期论证、使用合同管理系统、建立项目验收专家库来全面提升预算执行的质量和水平,并通过引入竞争性拨款机制、建立定期通报制度、落实经济责任制来健全预算执行的监管机制从而缓解经费预算结构性矛盾,加强内涵建设,培育和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关键词:地方高校,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一、地方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预算管理主要分申报、编制、审批、下达、执行、调整、监督、评价等环节,对于地方高校而言,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是其中的核心环节一)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1.高校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传统预算方法采用“基数+调整”模式,一般是按照往年的支出情况,再综合考虑当年的收入情况和部门的工作实际情况,在预算安排上给予一定增长这种模式将往年一些不合理的支出作为基数“合理化”,造成预算只能增、不能减,预算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2.高校支出预算重点不突出对内涵建设等支撑学校发展的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不大高校在编制预算时,一般流程是“两上两下”,但在部门申报和财务部门审核阶段,往往是经费使用部门为了抢占经费,预算金额很“虚”,比实际需求要大而财务部门在审核时,由于对跨领域的各项工作缺乏系统了解,无法对部门报送“虚”预算进行有效压缩这样就造成一般性、运转性支出占用大量的财力资源,而使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项目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内涵建设的投入不能得到保障3.高校支出预算精细化不够,特别在项目经费方面尤为明显目前,地方高校尽管根据上级财政部门要求推行了项目库管理,但实际工作中,一些部门在申报阶段,对项目库建设不够重视,平时忙于日常工作,没有中长期项目建设规划,只有在临近申报截止前时,才仓促准备调研、论证等工作,造成项目申报只是形式上完整,其中设备清单、技术指标、相关参数等都不细化,甚至是不准确,给项目实施埋下隐患二)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1.部分部门对预算执行的认识不到位预算执行从表象上看由财务部门负责,但实际上,预算执行进度和业务部门的工作进度紧密相连,预算执行缓慢,其根本原因是业务部门工作效率不高、办事拖沓造成的如某市H学院安排的实验室建设经费,归口部门在第一次政府采购流标后,其负责人竟然忙于日常工作,忘记再次办理招标手续,导致该项目年底仍未实施。
从中可以看出,部分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对预算执行的认识不到位,对于项目执行没有计划安排,甚至是想起来就做,想不起来就搁置2.预算执行的质量和水平不高其一,预算招标程序复杂,按照政府采购制度规定,公开招标期公示期为20天再加上一些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技术参数不准确,可能造成流标如发生流标的情况,整个采购流程将会迟延2-3个月左右,从而影响支出进度[1]其二,合同签订环节复杂,地方高校为了建立内控制度,合同签订前要由业务部门拟定条款,合同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对支付条款审核,审计部门、监察部门进行过程监督,此外,法律顾问也要对合同条款进行把关一个合同办完校内流程,正常需要一周时间,如果有相关人员出差、开会等情况,就要耗费了半个月时间,或者更长时间其三,项目验收流于形式地方高校一般建立了项目三级验收,即使用部门初验、归口管理部门复验,最后是校级终验但验收时,经常是抽调相关业务部门人员,缺少相对专业和相对中立的人员参与,造成完成三级验收时间长,但对于项目的质量却缺少专人人员把关3.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其一,地方高校在校内预算管理中,未将业务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与其下年度经费预算挂钩,预算执行滞后,甚至是无法按时完成,也没有相关的补救措施,加快执行,只是领导在会议上予以通报,没有起到应用的效果。
其二,预算执行通报机制不完善部分地方高校只是财务部门定期向分管校领导和业务归口部门提供项目经费执行进度等相关信息,但业务部门没有通报具体项目的实施进度,在项目进展缓慢时,没有制定切实措施进行有效整改其三,没有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制预算执行情况和工作完成情况紧密相连,同样都是部门领导完成经济责任的考核指标,但实际工作中,如果财务部门催促支出进度,相关领导就不讲程序,不讲原则,出现不求绩效、应付花钱现象二、对地方高校预算管理的建议(一)合理编制预算1.采用科学的方法编制预算地方高校要逐步改变传统“基数+调整”的编制方法,使用“零基预算”方法零基预算”的优点在于,它能促使预算执行部门审查所有的资金元素,有助于资金的高效利用[2]各业务部门要注重基础数据统计整理,根据年度工作安排,以“零”为基础,测算经费需求量财务部门也要采用因素法,合理设定各因素的权重,综合测算业务部门的经费预算,使预算编制更加切合实际2.进一步优化支出预算结构地方高校除重点做实本年财务收支预算,还要认真做好近三年财务规划,使经费投向更加符合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支出结构更为合理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要多沟通,研究教育部门的最新教育教学评估政策,明确地方高校内涵建设的具体内容,在预算投入上把控全局,压缩一般公用和运转类经费,重点支持教学专项、教学设备购置、基础条件改善、人才培养和转型提升等各项工作。
通过有效把握经费投入的重点和关键点,全力支持地方高校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3.要加强项目库建设和管理预算并不是简单的数字相加,特别是项目支出预算要靠具体项目及内容来支撑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近三年项目库建库工作,在充分做好调研、论证等工作的基础上,把单个项目的设备清单、技术指标和相关参数做实做细,为项目招标、实施打好基础同时,逐步完善未实施项目“淘汰制”和备选项目“入围制”,每年10份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对于项目无法实施或进度缓慢的项目予以“淘汰”,暂缓执行,预算经费收回学校统筹管理同时,从备选项目库中筛选各项条件成熟的项目“入围”,从统筹经费中安排项目预算,立即上马,推进项目实施二)加强预算执行管理1.提高认识,深刻理解预算执行的重要意义对地方高校来说,财务预算是学校根据年度党政工作要点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一经校长办公会、校党委会研究通过,就具有指导本年度事业发展的刚性效力各部门作为预算执行的基层主体单位,必须认真落实预算执行情况反映一个部门落实工作任务的质量和水平,也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部署各部门要提高认识,从学校全局出发,从部门职能出发,从本人职责出发,深刻理解预算执行的重要意义,强化预算的时效性,把预算执行与部门工作安排紧密结合起来,列入重要的日常工作,同抓同管,按步推进。
2.加强管理,全面提升预算执行的质量和水平其一,项目使用单位要扎实做好项目前期论证,保证相关技术指标准确归口管理部门要做好工作计划,部分重要项目要做好倒计时计划,相关工作安排上有一定提前量,保证预算下达后,立即启动招标工作其二,建议使用合同管理系统,合同管理部门、业务部门、经费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监督部门以及法律顾问可以实时办理审核手续,避免出现“人找人、累死人”现象同时,在报销时做好合同管理系统和财务报销系统的无缝对接,直接将合同金额、本次支付金额、政府采购单、验收信息等接入财务系统,提高财务报销工作效率其三,建立项目验收专家库,在项目验收中除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参与外,还必须抽调专家库成员参与,在保证验收的公正性的同时,促使承建公司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售后服务3.强化监督,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的监管机制一是引入竞争性拨款机制参照上级财政“扶优、扶强、扶特”的拨款原则,在校内引入竞争性拨款机制,对于优势学科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教学改革成果、科研平台、考研情况、创新创业能力等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二级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建立定期通报制度通过分管领导召集专题会议等形式,先由业务部门通报工作进度及项目进展情况,再由财务部门通报预算执行进度。
各部门资金使用情况、资源配置情况也可以在会议中进行通报,部门之间互相借鉴、扬长避短[3]对实施进展缓慢、资金支付进度滞后的项目,由分管财务校领导和相关分管校领导督促业务部门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制定切实措施,限期整改三是落实经济责任制各单位要坚持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规范资金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单位领导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用好钱、办好事,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制落到实处总之,地方高校在办学经费总量有限的条件下,要提高办学资金使用效益,就必须抓住预算管理这个“牛鼻子”,正视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制定有效措施,强化对核心环节的管理,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强化预算执行力度,从而缓解经费预算结构性矛盾,加强内涵建设,培育和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参考文献:[1]山西省预算会计研究会课题组,胡双明.山西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快预算支出进度研究[J].山西财税,2018(4):9-13.[2]樊毅.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某地方高校为例[J].会计师,2016(6):61-62.[3]李畅.基于预算执行角度的高校预算管理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36(2):169-172.作者简介:孟浩(1977-),陕西凤翔人,财务处预算科科长,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财务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