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井上毅的国语国文教育思想之变迁.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7595434
  • 上传时间:2022-06-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8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井上毅的国语国文教育思想之变迁    【摘 要】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和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日本明治时期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井上毅是明治维新前期的政治家他推动了日本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与森有礼并成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母”他所倡导的国语国文教育是其国民教育的中心教育内容之一,奠定了日本近代国语教育的基础本文将分四个阶段对其国语国文教育思想进行考察,分析其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过程Key】井上毅;国语国文教育;实用;实学;近代教育日本的明治维新,在政治、教育、社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改革,日本从此走上了工业化国家的道路,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和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日本明治时期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井上毅(1844-1895)是日本明治维新前期的官员、政治家他担任文部大臣期间,积极推进文化教育政策,推动了日本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与森有礼并成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母”其中,他所倡导的国语国文教育是其国民教育的中心教育内容之一,奠定了后来日本近代国语教育的基础本文将分四个阶段对其国语国文教育思想进行考察,分析其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过程第一阶段(幕末):国语国文教育思想的播种期井上毅的青少年时期,曾先后就读于必由堂、木下塾、时习馆。

      在这一时期,播种下了日后国语国文教育思想的种子必由堂是由长冈监物创立的私塾,他主张实学和水户学,并提倡将水户学的精髓融入必由堂的教育之中水户学所倡导的“敬神崇儒”和“忠孝一本”的观念,奠定了日后井上毅国民教育和爱国教育的基础木下塾是木下犀潭开设的官塾,他重视“修己治人”,认为西欧的政治和学问也是“圣人之道的一部分”,这种对西欧文明的开明态度对井上毅产生了很大影响时习馆是熊本藩的藩校,以朱子学、古学为教育中心,同时也教授算数、音乐、天文学井上毅在此进行学问研究的同时,还对当时时习馆的训诂詞章的学风进行了批判青少年时期的井上毅,所接受的教育虽然以汉学为中心,但这一时期接触到的忠孝、爱国、实用、开明等理念,为其日后的国语国文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1880年):国语国文教育思想的萌芽期1867年,井上毅受命赴江户学习佛学,次年开始学习法语,并以法国为中心学习西欧的立宪体制在这一时期,他主张在不同领域对西欧文明采取不同态度比如,在政治体制方面他主张学习西欧,而在宗教、语言等方面则不建议西化在教育上,他批判传统儒学主义教育,主张维持新兴的洋学主义教育井上毅之所以反对基督教,并不是对基督教本身有所批判,而是认为基督教可能会扰乱日本的治安,招致外来侵略,故而抵制。

      他是从日本国情出发,站在实用的角度进行考虑的出于同样的考虑,他主张在教育上维持洋学主义教育,并建议要对日本的历史、文学、语言等加以保护此时的井上毅,已经把“历史、文学、风俗习惯、语言等”作为“国体的组成要素”来加以考虑,建议政府要加以保护、爱护这一主张后续也发展成其国语国文教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他的国语国文教育思想在这一时期开始萌芽第三阶段(1881~1885):国语国文教育思想的发展期在这一时期段,井上毅虽然在政治、经济、法律方面依旧主张推行洋学主义,但在教育方面的主张却发生了变化从批判传统的儒学教育主义,转向了主张将汉学作为“伦理、道德之学”加以复兴他认为,在道德方面,应该“以古典国籍为父、以儒教为师”此外,他建议在学习之时,要尽可能的使用“国文”井上毅认为,过去的汉字汉语过于复杂难懂,应该用“国文”编写成通俗易懂的书籍,便于农工子弟领会、学习他之所提倡“国文”,也是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考虑的出于同样的考虑,他建议废除洋文会话和洋文写作,只学习洋文阅读作为掌握洋文的捷径可见,井上毅从当时的日本国情出发,对教育的具体内容方面进行了更深入的阐述他所提出的“国文”这一概念,在后面发展成为了“国文改良”主张。

      国语国文教育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在教育方面的主张更为细化、深化第四阶段(1886~):国语国文教育思想的形成期到了这一时期,他不仅明确了国语国文教育的目的,还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方法,并从国家的角度,阐明了国语国文教育的重要性首先,他明确提出了“教育的目的是爱国心的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国民教育,培养国民之精神是普通教育的第一目的并认为“无爱国心则无国民”再者,从言文一致的角度出发,明确提出了“国文改良”主张井上毅认为,之前的口头用语是“俗语俗文”,而书面用语则是“雅语雅文”,应当在 “俗语俗文”的基础之上,引入“雅语雅文”,对国语国文进行改良,让口头用语和书面用语趋于一致其目的是便于一般的国民也能自由地使用简易汉文,便于交流沟通此外,他认为应该把汉文汉字作为国语的材料,并同时引入西欧的逻辑学,便于阐明概念和表述意思,以适应当时复杂的学术社会井上毅明确提出了教育目的、国文改良、汉文教育、引入西欧逻辑学等主张,其国语国文教育思想在这一时期得以形成结语本文对井上毅的国语国文教育思想的变迁情况分四个阶段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其国语国文教育思想的播种、萌芽、发展、形成的过程从各个时期的教育观点来看,他在各个时期的主张虽有所不同,对汉学和洋学的态度也发生着变化,但从当时的日本国情出发、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加以考虑和取舍,这一立场从始至终贯穿前后、未曾改变。

      这种“实用”立场,不仅对日本近代实学教育,对我国的现代教育也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Reference】[1]木村匡.井上毅君教育事业小史[M].忠爱社.1895:1[2]井上毅传记编纂委员会编.井上毅传, 史料篇[M].国学院大学图书馆.1966[3]小山常实.井上毅における宗教·道徳·政治と教育[J].ぱいでいあ (8),大阪药科大学.1984:3[4]小山常实.井上毅における宗教·道徳·政治と教育-2-[J].ぱいでいあ (9) ,大阪药科大学.1985:3[5]野口伐名.文部大臣井上毅における国語国文教育観[J].弘前大学教育学部紀要(27) ,弘前大学.1998:3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