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产实习海产鱼类育苗.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笛音
  • 文档编号:32930823
  • 上传时间:2018-0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1.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生产实习——海产鱼类育苗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了解海产鱼类苗种生产的基本技术,初步掌握育苗工艺流程及熟悉各环节应注意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立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海产鱼类的苗种生产和研究开发打好基础二、实习地点:集美大学水产试验场(海水场)三、实习内容:大黄鱼人工育苗1、准备工作:熟悉育苗场地、育苗设施、充气、水处理方法;掌握洗池和消毒方法2、单细胞藻类的培养:了解藻种的来源及保种方法,熟悉二级培养和三级培养了解培育用水的消毒、接种、施肥方法,了解单细胞藻类对环境条件(光照、水温、营养盐等)的要求和敌病害防治技术3、轮虫培养:了解轮虫种的来源情况、野生轮虫采集方法;初步掌握室内轮虫高密度培育技术熟悉轮虫的计数、收集、投饵、接种方法掌握轮虫的营养强化方法4、鱼类人工繁殖:了解人工繁殖的基本技术,了解胚胎发育各期的基本形态特征掌握孵化的基本方法,了解孵化所需的基本环境条件熟悉受精率、孵化率的计算方法5、大黄鱼工厂化育苗:掌握仔稚鱼培育的基本管理方法,对仔稚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行为特点和生态(分布水层、对光线的反应、体色等)进行观察掌握仔稚鱼各发育阶段的食性、饵料准备方法、投饵技术初步掌握水质控制技术、病害防治技术。

      掌握仔稚鱼的外形测量、胃肠饱满度的观察方法等记录水温、盐度、仔稚鱼的形态、生态特征、摄食、生长情况记录育苗操作的各个细节四、实习要求及注意事项:1、严格按要求进行实习服从工作安排,认真负责2、爱护公共设施,特别注意阀门及水管的安全3、独立进行观察,认真详细作好有关记录,作为誊写实习报告的依据4、值班人员应按时认真完成各项工作换水、加水需指定专人负责,以防意外保管好实习器材及时作好记录,指标结束要做好移交工作2海产鱼类工厂化育苗基本设施目前国内外海产鱼类育苗方法主要有室内水槽(工厂化)育苗和室外土池育苗好的水质和好的育苗设施,是取得育苗成功的关键因素本实习由于受到经费和条件的限制,只进行小规模的工厂化育苗试验一般育苗场的主要建筑物有育苗室、饵料室(动物、植物饵料室)、锅炉房、风机室、变配电室、水泵房、沉淀池、砂滤池、库房、办公楼等与本实习有关的设施主要有:1. 育苗池比较理想的育苗池是:大小 25~40 米 3 ,水深 1.5~1.6 米,半埋式,露出地面 0.5m 左右,便于观察、管理,防止污物入池育苗池一般应设海、淡水供水管、排水管、换水管、加热管、充气管本次实习采用室内水泥池(十八口池),单池有效水体 2.4 米 3。

      2. 饵料池:动物饵料池主要培养轮虫植物饵料池主要培养单细胞藻类动物饵料池一般单池有效水体在 10~30 米 3,有效水深在 1.4~1.8 米,池底坡度大于 3%卤虫孵化采用孵化桶植物饵料池有两种规格:二级池:面积为 2~3 米 2,水深约 1.0 米;三级池:约 60 米 3,水深 1.5 米有供水管、排污管及充气管,配备水泵3. 水处理及供水设备:水处理:先经过沉淀池(蓄水池)沉淀,再进行沙滤供水系统:包括水泵、管道、蓄水池、沙滤池、沙滤蓄水池4. 充气:层叠式充气机供气5. 加温设备:集美大学水产试验场无锅炉,只能采用电热器加热,成本高6. 其他配套设施:发电设备等3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海产鱼类育苗通常采用小球藻等绿藻在育苗池中每天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单胞藻,培养和强化轮虫也需要使用单胞藻单胞藻的培养是海产鱼类苗种生产中的一项基本工作优质的单胞藻是育苗成功的前提条件1. 一级培养:用 5000ml 三角烧瓶,海水经煮沸消毒营养盐:N(KNO 3、尿素等)、P(KH 2PO4、过磷酸钙等)、 Fe(柠檬酸铁)2. 二级培养:2~3m 3 水池消毒:刷洗→进水→加 NaClO(100ppm)消毒 24h 以上→Na 2S2O3 中和→KI 检测余氯 →施肥(N、P、Fe)→接种→使用、添加处理水、追肥3. 三级培养:40m 3 室外水池。

      操作方法同二级培养注意事项:1. 要有好的藻种2. 防止污染所有用具要消毒严防轮虫混入池中3. 光照太强时需要遮光4. 适时添加肥料和新水5. 注意藻液中的营养盐对鱼苗、轮虫的影响6. 藻液的使用应服从统一安排具体培育方法可参照有关书籍藻类培养观察记录内容:日期、天气、水温、盐度、接种情况(包括藻种来源)、颜色、浓度、使用量、施肥量、加水量、污染原生动物、轮虫等情况4轮虫培养技术轮虫是海产鱼类仔鱼培育最重要的活饵料,几乎所有海产鱼类仔鱼培育时都使用轮虫作为主要饵料如果没有轮虫,海产鱼类的仔鱼培育无法顺利进行轮虫可以从室外水体中捕捞在咸淡水池塘中,常有大量的轮虫但为了保证育苗生产,同时也为了防止因使用野生轮虫而带入病害生物,在工厂化育苗生产中,一般使用人工培育的轮虫生产上人工培养的轮虫,大多为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idae plicatilis)其最适培育条件为:23~28℃、盐度 15~25、pH7~8自然界中,轮虫的主要饵料为单胞藻、细菌、真菌等在生产上,常用单胞藻和面包酵母培育轮虫采用单胞藻培育轮虫,轮虫营养价值高,但需大量培养单胞藻,轮虫培养密度受到限制而用面包酵母培养轮虫,可达到较高的培育密度,操作简单。

      轮虫计数方法:池中轮虫采用定量吸管(1mL)进行计数浓缩的轮虫先稀释后计数注意:吸管先标定从气头附近取样池中轮虫分布不均匀投饵量:每亿轮虫每天投喂面包(干)酵母 30~100g,分 3~5 次投喂若添加藻类,投饵量酌减培养密度:50~200 个/ml应定期清池,重新接种轮虫的采收和处理:260 目筛绢网过滤收集(虹吸) → 干净海水冲洗除去原生动物等 → 60~80 目过滤除去桡足类及杂质等轮虫强化方法:面包酵母轮虫缺乏 ω3 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尤其缺乏20:5(EPA )和 22:6(DHA)HUFA ,这些是鱼类的必须脂肪酸生产上,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解决这个问题:1)并用小球藻培养轮虫;2)酵母轮虫在使用前用小球藻强化 6~24h;3)用乳化鱼油强化;4)采用商品强化剂强化轮虫培养记录表格样式日期 水位 密度个/ml 水温 ℃ 总数 亿 排水量 加水量 加藻量 剩余总数 亿 酵母投喂量 备注5海产鱼类的工厂化育苗技术1 育苗池的准备:刷洗→100~200ppmKMnO 4 消毒 15~30min→冲洗干净→布充气管→进水培苗池、管道开关、充气管和充气头等均要洗刷干净,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浸泡消毒,然后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后方可使用。

      2 理化因子的控制育苗用水经沉淀、沙滤通常 1~3m2 配置一个充气石,前期培育微充气,随着仔鱼的生长,逐渐加大充气量,保证溶氧量大于 5mg/L控制适宜的水温、盐度和光照强度特别注意:夜间不能随便开灯或关灯,不能随意用强光(手电筒)照射,以防刺激鱼苗导致死亡3 培育密度培育密度:1~3 万尾/m 3 ,随着仔鱼的生长和成活率的变动,不断调整培育密度进入幼鱼期,以 1000 尾左右/m 3 为宜4 投饵仔鱼孵出后第 2~4 天开口,根据仔稚鱼不同发育阶段对饵料营养及适口性的要求,采用不同的饵料品种配合投喂培育过程所用饵料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枝角类和鱼糜在育苗过程中,还需添加单胞藻单胞藻(小球藻):每天添加至 50 万个/ml(每池添加约 3cm,以保持水体呈浅绿色至深兰色)目的:造水色、吸收氨氮和 CO2、为轮虫提供饵料从 3 日龄开始整个前期培育阶段均须添加注意:换水后添加用筛绢袋过滤先排除管道中的旧残留藻液轮 虫:前期(3~5 日龄): 3~5 个/ml 后期(5~30 日龄):10-15 个/ml轮虫需经营养强化计算换水后池中剩余轮虫数 → 计算需要投喂量 → 收集轮虫 → 洗涤 → 去杂质 → 计数 → 投喂。

      一般每天上午投喂一次,下午根据池中残饵量适当添加先换水后投饵或天亮时先投喂一次卤虫无节幼体或桡足类:仔鱼全长达 7mm 时可开始投喂,开始时以少量多次为原则控制用量卤虫无节幼体需经营养强化,卵壳要分离干净鱼 糜:育苗后期(稚鱼后期和幼鱼),一天投喂 2~3 次5 换水和吸污换水:初孵仔鱼—6 日龄:不换水;6 日龄开始:日换水量 20~60%,逐渐增加育苗后期投喂肉糜时,日换水二次,日换水量增至 120~200%换6水时应注意水质新鲜,防止水温及盐度的剧烈变化换水时应视鱼苗个体大小逐渐增大换水筛绢网目早期:80 目,中期:40 目,后期 20 目注意:换水网放入池中时一定要慢,防止损伤鱼苗虹吸管管口绝对不能靠近筛网,防止吸住鱼苗换水完后换水网用淡水冲洗干净吸污:根据底污情况适时吸污一般 3~5 天吸一次育苗后期投喂肉糜时,每日吸污 l~2 次6 日常观察和记录观察记录水温、盐度、仔稚鱼的形态和生态特征、摄食、生长情况等附:仔、稚、幼鱼各发育阶段的划分和育苗管理上应注意的问题大多数海产鱼类的胚后发育可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三个阶段1 仔鱼期从孵化出膜开始至鳍膜消失、各鳍形成根据卵黄囊的有无,可将仔鱼期分为早期仔鱼(Early-stage larva)和晚期仔鱼 (Late-stage larva)两个阶段。

      早期仔鱼:器官系统发育不完善,具卵黄囊初孵仔鱼消化道尚未贯通2~4 日后,仔鱼肛门穿通,口张开,开始摄食,开始从内源性营养转向外源性营养早期仔鱼体小脆弱,游动能力差,一般飘浮水面或悬挂于水中因此,应特别注意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1)严格控制敌害生物进入育苗水体2)保持适合的水温、盐度等理化因子,并保持稳定3)防止损伤不宜进行流水培育,充气不能太强4)在培育池中加入单细胞绿藻,以吸收氨氮但要注意遮光5)应及时供应仔鱼足量的适口饵料,要有一定的密度常用饵料为轮虫晚期仔鱼:鳍膜逐渐消失、各鳍逐渐形成,摄食饵料生物由小变大,游动及主动摄食能力逐渐加强此时期应供应高质适口、适量的饵料生物否则会因饵料问题造成仔鱼大批死亡此期在培苗管理上除注意饵料外,还应防止敌害的侵袭此期饵料有:轮虫、丰年虫幼体及桡足类幼体等2 稚鱼期从鳍膜消失、各鳍形成至鳞被基本形成稚鱼期各运动器官已完善,鳞片开始形成,体形迅速趋近成鱼游泳能力加强,摄食积极,食量增大许多种类的稚鱼有残食现象因此,该阶段的培育密度不能太高,要及时分池;饵料要充足、营养要保证此外,要注意水质,常清底污,加大换水量如有条件,移到海上网箱培育较好此期饵料生物有丰年虫幼体、桡足类、枝角类、鱼虾贝肉糜、配合饲料等。

      73 幼鱼期从鳞被形成开始,至初次性成熟,为幼鱼期幼鱼期已全身被鳞,外形已与成鱼相似此期生长最快,一般可用商品饲料代替活饵料此时在育苗管理上已告完成8育苗池日常管理记录表鱼名: 池号: 水体积: m3 记录者姓名: 学号: 日期日龄水温比重换水量投饵量全长(mm)生长、发育、摄食情况、备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