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管理学考研.docx
38页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论的演进一、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控制的过程2、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职能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基本活动及其功能 就我国的管理实践,尤其是公共管理的实践来看,可以把管理的职能主要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3、 管理的类型 现代社会的管理划分为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也称之为私人管理)两大类型4、 管理理论的演进 自从管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以来,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阶段,现代管理理论第二节 行政与行政学一、行政的含义 行政是指依法享有国家权力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自身内部事务的管理活动二、行政的作用、特点 行政(管理)是社会运行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管理活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1) 行政(管理)对国家政权的巩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行政(管理)直接或间接制约和影响其他一切管理活动3) 行政(管理)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特点: 1) 行政是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的社会管理活动2) 行政是为国家政治统治服务的政治性活动。
3) 依法行政是现代行政的本质特征4) 社会民主是有效行政的基础保证5)公平原则是现代行政的出发点三、行政学的研究对象、相关学科和特征行政学亦称行政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是以行政管理为研究对象,并揭示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讲,就是研究国家行政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及其自身内部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基本原则和方法的一门学科行政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 研究政府为什么去管2)研究政府应该管什么3)研究政府能够管什么4)研究政府怎样管5)研究政府由谁管 从学科上讲,行政管理学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研究行政管理问题,相关学科涉及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 行政学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主要包括:(1)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2)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3)规范性与权变性的统一4)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第三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一、公共管理的含义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有所不同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尽管“公共管理”也包含了“公共行政”的许多内涵,但它主要关注的并非只是过程、程序和按指令所办事项,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某种结果和对结果所负的个人责任。
2、 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当时在美国一些大学的商学院和公共政策学院中公共管理理论开始形成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管理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4、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2)文献研究3)系统分析4)比较分析5)实验分析6)案例分析 第一章 公共组织 第一节 公共组织概述一、组织的概念 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2、 公共组织的性质 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它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狭义的公共组织指国家机关组织3、 公共组织的作用 公共组织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4、 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 A组织人员B组织目标C职能范围D机构设置E职位设置F权力与职权G权责划分H规章制度I团体意识J组织设计K支持硬件L技术与信息 第二节 公共组织的结构一、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管理层次指公共组织内部纵向划分的等级数。
管理幅度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它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标志,一项工作越复杂,管理幅度一般越宽2、 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 公共组织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一般有以下形式:A直线结构单一垂直领导,结构简单,传递速度快,但容易导致僵化,规模不大 B职能结构每个上级部门没有单一服从自己的下级部门,每个下级部门也不只服从一个上级部门拓展了管理事务范围,适合复杂管理,但如缺乏协调,会造成政出多门、混乱局面C直线-职能结构每个上级部门有单一服从自己的下级部门,但这个下级部门需接受其它上级部门的指导与监督既有垂直领导,也有水平领导缺点是垂直领导可能排斥水平领导D矩阵结构又叫适应性组织以完成某项工作为核心,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临时机构履行任务的结构垂直领导(原有等级内)与水平领导(临时机构内)并重,有利于发挥组织成员综合优势,适合复杂工作缺点是双重领导,以及稳定性较差3、 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A纵向结构宏观――中央层次,地方行政组织的层次如省、市、县、镇微观――行政组织内部的工作层次关系如部、厅、局、所B横向结构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反馈部门、监督部门。
在我国,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服务从于纵向结构4、 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划分A根据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分为首长制和委员制在我国实行首长制,也吸收了委员制长处,重大问题经集体讨论由首长集中决定B根据行政组织构成单位的功能和性质分为层级制和职能制在我国,层级如国务院、省、市、区、乡,职能如国务院设若干部委C根据行政组织权力的使用特点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D根据行政部门中同一层级所受的指挥和控制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 第三节 公共组织的过程与行为一、组织冲突与协调组织冲突指因组织目标、过程、顾客、领域等因素的不相适应而引发的组织间行为的“不合辙”通常有三种形式:A目标与顾客的冲突目标导向型与顾客导向型的冲突,如美国卫生及公众服务部管制卫生及福利项目,而退伍军人管理局则要为顾客谋最大利益,于是冲突产生 B功能与领域的冲突即“条条”与“块块”的冲突(条是垂直的,块是地方的)财政部要求对地方财政部门加强管理,而地方则希望对其实行属地管理 C目标间的冲突不同组织的目标领域发生交叉,引起冲突如警察与消防员皆参与处理危机事故,领域重叠,可能引发冲突。
组织协调可分为水平协调与垂直协调,水平协调指组织间水平方向上的合作,如利益相关组织通过协商达成协议;垂直协调指上级对下级组织冲突进行的协调2、 个体行为、群体行为与组织行为1.个体行为公共组织尤其是行政组织中的人的行为方式有其特别之处,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A成人发展模型根据人的不同阶段,20岁时工作满足感低,倾向学习,承受能力差30岁时经过社会化和个人成长后,进入职业稳固期40岁面临中年危机,满意感急速下降50岁,满意感重新恢复退休前满意感又下滑B文化行为模式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行政人员行为不同包含多个维度:避免不确定性,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刚性气质-柔性气质,长期取向-短期取向,权力距离如权力距离是接受不平等权力分配的程度,美国人接受距离小,则个人参与决策热情高;而法国、意大利则反之,愿意依赖上级 C政治行为模式根据政治因素描述个体行为分为乡下型(忠诚度高,追求声望,在乎升迁)、都市型(只在乎能否让自己自由发挥)或制式型(类似乡下型)、专才型(类似都市型)、混合型(不在乎声望,但希望升迁) 2. 群体行为 非正式群体与组织管理在任何组织和社会的构成中,都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许多组织的职能都是通过非正式群体来完成的,特别是在正式群体的沟通和指挥协调遇到障碍时,更是如此。
非正式群体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利益型、情感型、爱好型、信仰型和亲缘型等类型按其影响结果可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和破坏型按其构成情况可分为横向型(由组织中级别、层次相同或工作性质一样的人员组成),纵向型(由组织中不同级别、不同层次、不同职位、不同工种的人员组成)和混合型(不分等级、层次差别,由各色利益相关的人员组成)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具有自发性第二,具有不稳定性第三,中心人物作用突出第四,至少在一段时间里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第五,信息沟通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正式组织的信息沟通第六,心理和行为对外界事物感受上的一致性3. 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从群体利益角度来看,并非从众行为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通常从众行为的结果有三种可能性:一是积极的一致性,二是消极的一致性,三是无异议的一致性(一种得到大家公认的行为模式)因此,组织在对待从众现象时,应把握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鼓励和支持积极的一致性,消除和转化消极的一致性,服从和遵守无异议的一致性4. 组织行为 公共选择理论假定组织中的个体是“经济人”,个体行为具有“经济人”的特征:其一经济人是理性的,总是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选择;其二,经济人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第四节 公共组织环境1、 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主要指组织运行的外部环境,即宏观环境,同时也包括存在于组织之外的中介环境2、 公共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1) 政治环境:对公共组织行为加以规范和引导其基本要素包括政治体制、政治权力、国家结构、政府机构、政 党制度、公共政策 (2) 经济环境:对公共组织动机和行为有重要决定作用其基本要素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利益、经济实力、产业结构3) 文化环境:文化是公共组织行为方式的凝固化表现,文化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相对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而言 较迟缓,但是作用时间更长,组织变革必须在文化延续过程中进行包括认知、价值、意识形态、行为规范、道德传统 (4)技术环境:制约着组织管理和活动方式方法包括经验技术、实体技术、知识技术 第二章 公共管理职能 第一节 公共管理职能概述1、 公共管理职能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公共管理职能则是指特定环境下,公共管理部门在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基本职责与所具有的功能作用的统一体2、 公共管理的程序性职能(1) 决策公共部门的决策职能主要包括确立目标、发现问题、设计方案、最终方案的抉择与实施等一系列基本步骤与内容。
(2) 组织具体地,组织职能一般包括组织结构设计、人员配备与力量整合等基本内容 (三)领导公共部门中的领导者运用领导职能,通过指挥人们的行为、沟通人们之间的信息、增强相互间的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具体地,领导职能又包括指挥、沟通、协调及激励等基本职能活动 (四)控制公共部门控制职能的发挥一般包括确定标准、衡量成效与纠正偏差三个步骤三、公共部门的任务性职能(一)经济职能 1.宏观调控职能所谓宏观调控,主要指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的总量管理,包括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各种重大的国民经济政策、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适当调整社会产业与区域结构、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和良好的经济投资环境,加强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国内外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等等 2. 微观管理职能在这里,公共组织微观经济管理主要指作为市场主体存在的各类公共组织,如公共企业、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