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共21).ppt

21页
  • 卖家[上传人]:1537****568
  • 文档编号:229465330
  • 上传时间:2021-12-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77.50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1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同业拆借市场的内涵与功能 我国同业市场的成长历程与现状 我国同业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和发展一、同业拆借市场的内涵与功能l内涵l同业拆借市场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及经法人授权的非法人金融机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行为目的在于调剂头寸和临时性资金余缺 l功能 l是金融机构进行头寸调剂和准备金管理的主要渠道 l是整个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l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窗口和传导机制 l特点 l交易的批发性 同业拆借市场的参与者都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无个人和企业参与其中,因此,一次交易额都比较大在美国,联邦基金市场的交易额一次至少10万或50万,一般为100万到500万美元,大银行之间的拆借可以到达上千万甚至上亿美元 l交易的无担保性 同业拆借市场上的资金拆借大都是信用拆借,不需要借款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这是因为同业拆借的期限大都比较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参与市场拆借的主体一般仅限于实力较强、信誉较高的或是相互之间有其他业务往来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双方知己知彼,且都不愿意失去信誉l高效率、分散的市场 在同业拆借市场上拆入的资金是“立即可用的资金”,在极短的时间内,资金可以在不同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转移和调动。

      这是因为在发达国家同业拆借市场有一套高效率的交易机制和结算机制二、我国同业市场的发展与现状l一、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成长历程 (1)19841991年的起步阶段和第一次整顿 1984年,人民银行专们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并要求各专业银行交纳存款准备金同年,人民银行颁发了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若干具体问题的暂行规定和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文件,明确要求各专业银行通过横向资金融通来调节资金头寸,我国正规的同业拆借市场就这样产生了随后,国务院、国家体改委等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鼓励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在各部门的鼓励和促进下,同业拆借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交易量从1985年的120亿元猛增到1991年的2972亿元,增加了20多倍 然而,由于市场建立时间不长,管理缺乏经验,整个市场比较混乱,出现了违章拆借、拆借资金资本化的现象,违背了建立拆借市场的初衷于是,从1988年下半年到1991年上半年,人民银行对同业拆借市场举行了整顿,并与1990年出台了同业拆借管理试行办法通过三年整顿,拆借市场的混乱状况有所扭转 (2)1992年1995年的快速发展和第二次整顿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经济建设的热潮。

      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在这段期间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交易额飞速上升,1995年达到了万亿元的历史高点 但与此同时,市场内违规行为愈演愈烈拆借市场的进入资格形同虚设,交易主体良莠不齐拆借利率被肆意拉高,拆借期限不断延长,有的长达5年,于是人民银行不得不开始又一论的整顿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5年上半年,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对拆借种类、期限、数量、用途以及交易主体等方面做了更详细的规定通过这次整顿,市场违规行为大大收敛,拆借市场运行开始步入正轨 (3)1996年以来的规范发展与第三、四次整顿 第三次整顿始于1996年人民银行为了转变宏观调控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拆借市场统一的拆借市场由一级、二级网络构成一级网络设在上海外汇交易中心,其交易主体包括15家商业银行总行、全国性的信托投资公司和在行政上挂靠各地方人民银行的35家融资中心二级网络以各地融资中心为核心,其组成部分包括商业银行的地市级分行和当地的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财务公司这两级网络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框架基本形成,并为我国人民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利率市场化提供了条件 但是自从两级网络建立后,拆借市场上的资金基本上是资金相对充裕的国有商业银行流向资金相对短缺的地方融资中心。

      而这些融资中心相对分割、准入不严,且交易方式落后,隐含着风险于是人民银行与1998年对拆借市场进行了第四次整顿,撤销了二级网络,禁止融资中心再做自营业务,同时谨慎地扩大了拆借主体,新批了160多家交易主体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真正形成 二、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现状(1)交易主体不断增加 近几年,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在不断走向规范的同时,市场交易主体也在逐渐增加从下图可以看出,1996年市场成员只有55家,到2000年发展到了465家,截至2005年3月,市场成员已有1037这其中不仅有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总行和分行,外资银行,还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和信用社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市场交易成员的扩大,尤其是成员类型的增多,为活跃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创造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成员的发展情况我国同业拆借市场(2) 交易量有所上升,市场利率在波动中上升 下图所示的是自96年以后,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情况由图可以看到,在经历了1998年的大幅度下降后,市场规模在逐步扩大1998年市场交易量仅亿元,2003年底则高达亿元,是98年的22倍1997年2004年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 与此同时,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由下图可以看出,2000年市场加权利率为2.42%,2003年利率为2.89%,虽然04年利率有所下降,但总体趋势是在波动中上升。

      2000年2004年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3)拆借期限进一步缩短 由下图可以看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期限在逐渐缩短如:1998年,20天以内的拆借市场仅占市场全部的42.94%,其中,期限为1天、7天和20天的拆借分别为5.91%、22.51%和14.52%到了2004年,同业拆借的期限明显缩短,20天以内的拆借市场仅占市场全部的97.37%,期限为1天、7天和20天的拆借分别为20.36%、74.82%和2.19%,这说明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准备金头寸调剂功能在逐步加强 2004年 全国同业拆借市场的期限结构图三、我国同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一、发达、高效的同业拆借市场应具备的条件 (1)完备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制度既是许多国家中央银行最基本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也是推动同业 拆借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 (2)完善、高效的交易和结算机制 只有当同业拆借市场能够提供其他货币市场无法提供的高效而便利的交易和结算条件时,才能吸引大量由资金拆借需求的金融机构参与其中,也只有这样同业拆借市场才能获得快速发展 (3)资金可以在市场上自有流动 同业拆借市场高效运转,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市场多余资金,这就要求资金能够完全自由地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地金融机构之间流动。

      (4)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二、影响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发展的因素分析 (1)存款准备金制度不健全 首先,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的是,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帐户是计息的,其目的是吸引各商业银行将多余的准备金头寸存入中央银行,以便中央银行集中准备金帐户上的资金来发放再贷款,调剂地区间、部门间的资金余缺 其次,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针对不同性质的存款要求提取不同比例的存款准备金,而在我国,不论存款的性质和期限如何,均要求提取相同比例的存款准备金这也成为我国同业拆借的期限过长,市场调剂准备金头寸功能难以很好发挥的原因之一 再次,对于准备金头寸不足的金融机构缺乏严厉的惩罚,相反,有时,金融机构甚至能够以更低的利率比较轻易地从中央银行获得再贷款 时间利率1997年10月12月1998年1月3月1998年4月6月1998年7月9月拆借加权利率8.7208.6866.8485.078再贷款利率20天内8.5508.5506.3905.2203个月8.5508.5506.8405.490全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与再贷款利率比较(%) 由上表不难得出,在这种背景下,各商业银行会通过央行的再贷款来弥补准备金不足,或者利用廉价的央行再贷款在同业市场套取利差,这些对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交易和结算机制不够完善 首先,缺乏能够为拆入和拆出方提供完善服务的中介机构。

      其次,交易网络的覆盖面有限 再次,我国的资金结算的效率较低,并且没有中央银行担保的总额结算方式提高了结算的成本3)阻碍资金流通的障碍依然存在 1996年以后市场分割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是,金融机构风险意识的提高导致了信用拆借越来越表现出区域性和系统性的特征一、区域性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的资金拆出设置种种障碍,使得资金拆借活动限制在一个个地区范围内,如东北三省、江浙地区、津京地区等二、系统性是指各金融机构之间形成一个个拆借系统,各机构只在本系统内部相互拆借,资金难以在系统之间流通,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拆借系统这些区域性、系统性分割严重影响了拆借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 (4)未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 由于缺乏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和良好的机制,各金融机构只得将资金拆借局限于本地区和本系统之内,对于地区和系统之外,则更多地以安全性较高的回购协议来替代这就导致了上述所指的同业拆借市场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和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分割对于市场规模的扩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从下表可以看出,从1998年地区融资中心被撤销时,市场风险急剧放大,我同同业拆借规模出现了大幅度地滑坡,交易额一下子从前年的亿元下降到厂亿元,直到1999年才开始缓慢恢复。

      而与此向时,银行间的回购协议交易额却开始急剧上升由此可见,缺乏对市场风险的有效控制,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年份同业拆借回购协议同业拆借/ 回购协议19974149.24309.8713.391998989.581021.480.9719993291.63956.930.8320006728.0715781.730.48200413919.5693104.90.15我国同业拆借交易额与回购协议交易额的比较 单位:亿元 (5)市场利率化水平不高 1996年1月4口,中国人民银行以加权平均法计算和发布了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利率中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CHIBOR),并从6月l日起取消了同业拆借利率上限这一措施为同业拆借利率成为整个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理论上看,同业拆借利率是整个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其他金融市场利率都应该是在此利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贷款的期限、风险等因素确定的但目前,全国同业拆借利率却是在银行存、贷款利率等官定利率已经确定后才形成的,加之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规模不算大、它的变化难以真实灵敏地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情况,因此将其作为金融市场基难利率的作用值得怀疑。

      三、推进我国同业拆借市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对策(1)改革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各存款机构参与同业拆借市场的积极性,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第一,应该取消存款准备金账户上的利息,使它变为与发达国家一样的无息存款,大大提高持有超额准备金头寸的机会成本,进一步激励金融机构参与同业拆借市场交易的积极性 第二,应该加大对未达到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的金融机构的惩罚力度提高再贷款的利率,使其高于同期限的同业拆借利率,迫使金融机构更多地通过同业拆借市场而不是通过再贷款来解决准备金头寸不足的问题 第三,应该对不同性质、不同期限的存款提取不同比例的准备金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于活期存款提取比储蓄存款更高的准备金,尽可能地使同一时间内不同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出现差异,从而为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同业拆借交易创造有利条件 (2)完善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和结算机制 完善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机制、建上完备的、高效的网络体系,是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首先应该完善我国同业拆借网络,在严格准入制度的同时,也要尽快让更多的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进入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主体和交易网络,使之能够覆盖中、西部边远地区和地市级以下的各类金融机构,这不仅对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