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检测题.pdf
5页1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检测题编写:刘芳审核:曲敬磊 2013-9-24 (时间: 45 分钟分值: 100 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4分,共 60 分) 1.走进孙中山故居,就会看到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彰显了先生的伟大胸 襟在历史上,也曾存在“天下为公”局面,后被“家天下”的局面所取代这一局 面被改变始于() A.禹B.启C.商D.汤 2.分封制也称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 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A.“周公,, 立七十一国”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3.在 2008 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 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 因中表述最恰当的是() A.宗法制B.礼乐制度C.分封制D.郡县制 4.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史料;二是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 的,是直接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A. 《史记》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C.商朝卜辞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 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D.书同文,人同伦 6.从下面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 ①实现国家统一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③确立封建土地制度④建立三公九卿体制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7、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科举制”相一致的()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C.立嫡以长不以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 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2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9.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 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 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D.实行科举制 10.近年来,围绕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持续不断。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尤其 在用人上,有人说他“唯才是举”,有人说他不善用人后,其子曹丕废汉称 魏,历史上称曹魏曹操生活的时期战乱频仍,国家主要的选官制度应该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1.监察制度是古代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秦朝的太尉负责监察 B.谏议制度是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C.元代出现独立的谏官机构—— 谏院 D.三省六部制下负责监察的是门下省12.下列措施包含了官署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内容的是() ①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贵族无功不授爵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③宋各州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④元在中央设中书省⑤清设内阁后又设军机处A.①②③④⑤B.②③C.②③④⑤D.①②③ 13.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解决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14.以下文字摘自张琳同学关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部分的课堂笔记。
因一时理解不 清出了差错,请判断笔记中有几处错误() A.1 处B.2 处C.3 处D.4 处15.孟德斯鸠( 1689—— 1755)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 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3 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明朝废除丞相制度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清朝设置军机处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将选择题答案填入方框内: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非选择题(第 16 题 18 分,第 17 题 22 分,共 40 分) 16.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 ”制三代 (夏商周 )时期治 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 为官 ,,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 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 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 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 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8 分) (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6 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特点4 分) 4 17.阅读下列材料: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出自《沁园春· 雪》 )毛主席的一句话,就将中国古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几位帝王的特点概括了出来 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回访”帝王问题 解答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1) (6 分) 《汉书 · 景十三王传 · 中山靖王刘胜》载:“武帝用主 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 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弱小 云汉武帝能解决王国问题的原因有哪些?(2) (4 分) 唐太宗曰:“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 敕或有差失, 则门下当行驳正 人心所见, 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 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据 此,你认为唐前期门下省有何突出作用?(3) (6 分) 宋太祖曾直言不讳地当面对宰相赵普说:“国家大事 可不是你们书生说了算的说明宋代君主独裁体制 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和加强在中央内部,太祖是如何 着手分割宰相权力的?(4) (6 分) 解答: ( 1)( 2)( 3)( 4)5 答案1.B 2.C 3.A 4.C 5.B 6.D 7.B 8.D 9.C 10.B 11.D 12.B 13.B 14.C 15.C 16.(1)区别:分封制下,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出任政府职务,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选贤任能” )意义:在国家制度中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2)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削弱了中央集权3)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17.(1)建立:①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皇权成为封建国家的主宰和权力中心;②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各级官员既配合又牵制,军国大事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里;③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2)景帝削藩奠定了基础;汉武帝时国家实力强大;其措施行之有效3)唐前期门下省的封驳之职能,多少能减少皇帝决策之失误,有利于君臣及各部门长官集思广益,共商国策4)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于枢密院,其长官叫枢密使;财政大权归于三司,其长官叫三司使;宰相仅保留行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