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四川省眉山市第一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4页2025届四川省眉山市第一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Fe(OH)3生成FeO B.实验室加热NH4Cl固体制取NH3C.SO2和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 D.Na在空气中燃烧制取Na2O2、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 )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 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分液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分液 D.萃取分液、蒸馏、蒸发、过滤3、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4、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既能大量共存又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NO、O2、N2 B.HCl、H2、O2C.NH3、O2、CO2 D.CO2、H2S、SO2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加入Na₂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a2+B加入双氧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D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A.A B.B C.C D.D6、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NaHCO3=Na++H++ B.NH4NO3=C.NaHSO4=Na++H++ D.Ba(OH)2=Ba2++2OH﹣7、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中不能完全对应的是A.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SiO2 B.碱性氧化物、铁红、Fe3O4C.正盐、苏打、Na2CO3 D.含氧酸、次氯酸、HClO8、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B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FeCl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制取并纯化氯气向MnO2中加入浓盐酸并加热,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饱和食盐水D证明某盐溶液中含有Na+不含K+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检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A.A B.B C.C D.D9、下列单质与盐溶液混合能发生反应,并且单质可以把盐中某元素置换出来的是( )A.Na和ZnSO4溶液 B.Fe和AgNO3溶液 C.Cu和FeCl3溶液 D.F2和NaBr溶液10、关于二氧化硫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亚硫酸的酸酐 B.是一种非电解质C.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D.能使红色布条褪色11、自然界里常见金属元素存在最多的是Al,其次是铁,接着是铜。
然而铜冶炼出来的时间却比铝要早的多,究其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A.铜矿较易还原,铝矿很难还原B.铜矿较易氧化,铝矿很难氧化C.铜矿颜色较深,易发现,铝矿颜色较浅,不易发现D.矿石在地下埋藏,铜矿最浅,容易开发,铝矿埋得深,难开发12、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酸性溶液中:Na+、Fe2+、SO42-、ClO-B.强碱性溶液中:Mg2+、Cu2+、SO42-、NO3-C.pH=13溶液中:K+、Na+、NO3-、CO32-D.0.1mol•L-1NaHCO3溶液中:Na+、K+、OH-、Cl-13、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H2S+2HNO3===S↓+2NO2↑+2H2OB.CuO+2HNO3===Cu(NO3)2+H2OC.4HNO34NO2↑+O2↑+2H2OD.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14、下列关于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均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 B.微粒直径均在1~100 nm之间C.分散质微粒均可透过滤纸 D.加入少量NaOH 溶液,只有MgCl2溶液产生沉淀15、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分别放有两个质量相同的烧杯,各盛有6 mol·L-1HCl 100 mL,使天平达到平衡。
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不超过5 g 的镁和铝,若要使其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加入的镁与铝的质量之比为( )A.1∶1 B.24∶27 C.12∶9 D.32∶3316、如图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苯、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下列现象,正确的结论是( )A.①加了CCl4②加了苯③加了酒精B.①加了酒精②加了CCl4③加了苯C.①加了苯②加了CCl4③加了酒精D.①加了苯②加了酒精③加了CCl4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根据下列变化进行推断:且已知对A加强热产生的气态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31)推断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写出①②变化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部分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1.D、F、G的化学式分别是A.NaOH、FeCl2、FeCl3 B.NaOH、FeCl3、FeCl2C.Fe3O4、FeCl2、FeCl3 D.Fe3O4、FeCl3、FeCl22.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A>B>C B.A>C>B C.B>A>C D.C>B>A3.①~⑦反应中未涉及到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4.除去F溶液中的少量G,常加入或通入足量的A.铁粉 B.氯气 C.双氧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除去乙中的少量丙,常将混合气通入到中进行洗气A.NaOH溶液 B.饱和食盐水 C.饱和NaHCO3溶液 D.浓硫酸19、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Na2SO4、NaHCO3的NaCl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提取纯净的NaCl溶液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1)操作④为________,操作①、④、⑤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2)操作②为什么不用硝酸钡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42-已除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加碳酸钠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5)操作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KNO3、K2SO4、NaCl、CuCl2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①混合物加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该沉淀滤出,加入过量稀HNO3发现沉淀可完全溶解;③向②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1)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出混合物中肯定含有___(填化学式,下同),肯定不含有___,可能含有____2写出步骤②中涉及的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3)请设计实验验证可以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_____21、按要求填空1)已知甲、乙两物质分别由H、C、Na、O、Cl、Fe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①若甲物质为碱性氧化物,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写一种)②若乙物质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则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供氧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符号:_____+2H+=CO2↑+H2O+Ba2+(3)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于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某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离子为MnO、H+和一种未知离子,产物为Fe3+、Mn2+和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用酒精灯加热Fe(OH)3,Fe(OH)3分解生成Fe2O3,故A错误;B.实验室加热NH4Cl固体,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又化合生成氯化铵,不能制取NH3,故B错误;C.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能和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故C正确;D.室温下,钠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故D错误;故选C2、A【解析】由图可知,四个装置中分别有漏斗、蒸发皿、烧瓶、分液漏斗,漏斗用于过滤分离,蒸发皿用于蒸发分离混合物,烧瓶、冷凝管等用于蒸馏分离,分液漏斗用于萃取、分液操作,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把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及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见仪器的用途。
3、C【解析】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利用氢氧化铝凝胶的吸附性,故A正确;B. 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故B正确;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是胶体,故C错误;D.雾属于气溶胶,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答案选C4、B【解析】A. O2、NO之间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不能共存,故A错误;B. HCl、H2、O2之间不反应可以共存,并且都不和酸反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故B正确;C. NH3会和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C错误;D. H2S和SO2会发生反应,生成单质S,不能共存,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B点睛】本题考查气体的共存及干燥,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常见气体的性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干燥剂的性质及选用方法;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D【解析】A. 加入Na₂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a2+、Ba2+、Mg2+等,故A错误;B. 加入双氧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只能说现在溶液中含有Fe3+,不能说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可能原溶液中本身就有Fe3+,故B错误;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