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北京延庆县靳家堡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7页2021年北京延庆县靳家堡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 B.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C.酸性氧化物也叫对应酸的酸酐,酸酐都是酸性氧化物D.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参考答案:D2.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 )A.石墨)=金刚石) △H=+1.9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石墨的稳定性比金刚石弱D.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kJ参考答案:A【Ks5u解析】A.由图得:①C(S,石墨)+O2(g)=CO2(g)△H=-393.5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H=-395.4kJ?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正确;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量能量越大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错误;D、依据热化学方程式 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错误;选A。
3. 下列物质属于醇类的是( ) A.B.C.D.参考答案:考点:醇类简介..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叫做醇.解答:解:A.苯环上的氢被羟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不属醇类而属酚类,故A错误; B.分子中含有跟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属于醇类,故B正确;C.苯环上的氢被羟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不属醇类而属酚类,故C错误;D.不含有羟基,不属于醇类,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醇类的定义,难度不大,注意苯环上的氢被羟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不属醇类而属酚类. 4.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者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能源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参考答案: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都是新能源.解答:解: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常见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核能发电﹣.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不属于未来新能源.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的新能源的了解和掌握. 5.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硫酸钙固体 ③铜 ④蔗糖 ⑤三氧化硫 ⑥熔融氯化钠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③⑥ D.⑥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①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自由移动离子的物质能导电;②根据电解质的定义:必须是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且离子是物质本身电离的,不能是与其它物质反应后的物质 电离的;③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
①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混合物 ②硫酸钙固体,不能导电,强电解质 ③铜,能导电,单质 ④蔗糖,不能导电,非电解质 ⑤三氧化硫,不能导电,非电解质 ⑥熔融氯化钠,能导电,强电解质,选择D考点:考查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判断、能导电物质的判断等知识6. 短周期A、B、C、D、E五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E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D的单质,E单质是制备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C和D单质分別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后者生成的氢气多B.C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相比,后者更强C.不用电解氯化物的方法制备单质D是由于其氯化物的熔点高D.简单离子半径:B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可作为消毒剂以除去水中的杂质B.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D.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参考答案:B略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酒精清洗沾到皮肤上的苯酚B. 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C. 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D. 用冷凝的方法从氨气、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中分离出氨参考答案:答案:B 解析:苯酚沾在皮肤上必须用酒精进行擦洗;清洗试管内壁上的银镜要用稀硝酸,不能用氨水;油脂皂化反应后产物的分离方法为盐析;合成氨工业中分离出氨的方法采用降温冷凝高考考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实验的操作易错点: 有的学生对油脂皂化反应后产物的分离方法不熟悉备考提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是高考实验命题的热点之一,主要包括:化学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化学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常用化学药品的存放等大家在复习化学实验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基础知识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B.硫酸铁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Fe3++SO42-+Ba2++3OH-=BaSO4↓+Fe(OH)3 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 D.NaHSO4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 :H++SO42-+Ba2++OH-=BaSO4↓+H2O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Ca2++2OH-+2HCO3-═CaCO3↓+2H2O+CO32-,故A错误;B、硫酸铁和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3SO42-+3Ba2++6OH-=3BaSO4↓+2Fe(OH)3↓,故B错误;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氨水中,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离子方程式:SO2+NH3?H2O═HSO3-+NH4+,故C正确;D、NaHSO4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Ba(OH)2:2H++SO42-+Ba2++2OH-═BaSO4↓+2H2O,故D错误;故选C。 11. 某研究小组利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有机物丙,合成路线如下: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分离提纯有机物丙易在NaOH热溶液中进行B.利用NaOH溶液、AgNO3溶液即可确定有机物甲中含有溴元素C.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有机物丙中是否混有有机物乙D.PbCl2的作用是提高反应物的活性和产量参考答案:D略12.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氟到碘,生成的氢化物熔、沸点逐渐升高,稳定性逐渐减弱B.因为钠原子比铝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所以钠比铝的还原性强C.从钠到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D.氧与硫为同主族元素,氧比硫的原子半径小,氧比硫的氧化性强参考答案:A略13.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加入KNO3固体C.NO2通入FeSO4溶液中 D.SO 2通入饱和CaCl2溶液中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 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会产生溶解度小的NaHCO3而结晶析出沉淀,错误;B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加入KNO3固体,会发生离子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溶液变为蓝色,产生无色气体,遇空气会变为红棕色,错误;C NO2通入FeSO4溶液中,会发生反应产生硝酸,硝酸有强氧化性,把Fe2+氧化为Fe3+,因此溶液会变为黄色,错误;D 由于酸性HCl>H2SO3,所以 SO2通入饱和CaCl2溶液中,无任何现象发生,正确。 14. 关于0.1(CH3COO)2Ba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呈碱性,c() ② Ⅱ.下图甲是高一课本65页“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有人对该实验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①按上图乙所示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取下注射器并集满C12;③点燃酒精灯加热1—2min后,再移开酒精灯迅速将注射针插入石英玻璃管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