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9章(第6版) - 副本.pdf
20页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 曼昆曼昆《《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第6、7版) 主讲老师:程主讲老师:程 华华 第19章 经济周期理论的进展(第6版) 一、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 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New Keynesian Economics) 第19章 经济周期理论的进展 一、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过程并不像索洛模型描述的那样 稳定,引起产出和就业自然率的短期波动对经 济形成冲击 1.鲁滨逊·克鲁索的经济学 产出:捕鱼、渔网、对土著人的防卫 (鱼:消费品;渔网:投资品;防卫:公共 支出) 影响产出水平的因素:鱼群多少、气候和 土著人的攻击等 产出、就业、消费和投资与生产率的波动 都与货币政策、黏性价格等任何市场失灵无 关是对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的冲击改变了 就业与产出的自然水平 关于上述观点的争论 ——劳动市场的解释:就业的波动反映了劳 动供给量的自愿变动吗? ——技术冲击的重要性:短期中生产函数是 否发生外移? ——货币中性:货币供给变动只有名义效应 么? ——工资与价格的伸缩性:工资与价格能迅 速而完全地调整使供求平衡吗? 2.劳动市场的解释 时际劳动替代 所有工人在决定工作还是闲暇时都进行取 决于利率和工资高低的成本收益分析。
引起利 率上升和工资暂时提高的经济冲击使人们更多 地工作 反对的声音 就业波动没有反映人们想要干的数量的变 动合意的就业对实际工资和利率并不敏感 3.技术冲击的重要性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波动引起产出 与就业的波动当技术得到改进,产出增加,实 际工资增加,由于时际劳动替代,就业也随之增 加 反对者认为:技术进步是逐步发生的,重大 的技术冲击不易发生另外,因为技术不会倒 退,所以不会发生反面的冲击 支持者认为:技术冲击是广义的,包括严厉 的立法、世界性石油价格变动等等 4.货币中性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任务:短期和长期中货币 都是中性的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就业等实际变量 没有影响 反对者认为:不支持短期中的货币中性认 为货币增长减缓和通货膨胀的下降几乎总是与高 失业联系,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有强烈的影响 支持者认为:货币与产出的因果关系可能是 产出的增加引起了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从而使 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 5.工资与价格的伸缩性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工资与价格迅速 调整使市场出清黏性工资与价格的市场不完 全性对理解经济波动并不重要 反对者认为:许多工资和价格是没有伸缩 性的这种无伸缩性即揭示了失业的存在又解 释了货币的非中性。
例例::假定价格如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所描述 具有完全伸缩性,另外产出波动如RBC中完全由 技术冲击引起 (1)假定央行保持货币供给不变,当产出 波动时,物价水平如何变化? (2)假定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以保证物 价水平稳定,请问随产出波动,货币供给如何 变化? (3)经济学家观察到,货币供给与产出呈 正相关,请问是否可以用这一现象作为反对实 际经济周期模型的证据,认为产出波动源自货 币供给?[上海财经大学2011研] 答:答: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假定物价具有完 全的伸缩性,所以货币不具有实际影响,物 价会随货币调整使货币市场保持均衡这意 味着实际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利率和产量, 物价则自由调整以保证货币市场出清 (1)当产量增加时,实际货币余额需求 会上升如果央行保持货币供给不变,则物价 必须下降以使货币市场保持均衡反之,当产 量减少时,实际货币余额需求会下降如果央 行保持货币供给不变,则物价必须上升以使货 币市场保持均衡所以,物价与产量反方向变 动 (2)假如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以保证 物价水平稳定,则当产量增加时,实际货币余 额需求会上升,为使物价保持稳定,央行必须 增加货币供给反之,当产量减少时,实际货 币余额需求会下降,为使物价保持稳定,央行 必须减少货币供给。
所以,物价与货币供给同 方向变动 (3)货币供给与产出呈正相关并不能否 定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如果中央银行执行 (2)中的政策稳定物价,即使货币对产量没 有任何影响,也将观察到货币与产量密切相 关,只不过这一相关性来自于货币当局对产 量波动的内生反应而已,并非货币供给影响 到了产出 主要观点:产出和就业的短期波动代表对 经济的自然水平的背离这种背离发生的原因 是工资和价格对变动的经济状况的调整是缓慢 的因此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总需求的 变动引起产出和就业的短期波动 短期价格调整的微观经济学解释是新凯恩 斯主义的一个主要任务 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小菜单成本与总需求的外部性 菜单成本的存在使一部分企业不及时调整价 格 总需求的外部性:一个企业的价格调整对其 他所用企业产品需求的宏观经济影响 当总需求外部性存在时,小菜单成本会使价 格有黏性,而这种黏性又会给社会带来很大成 本 降价给企业带来的收益(销售额和利润增 加)可能小于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收益,因此企业 在降价中的激励是低于社会合意水平的 2.作为协调失灵的衰退 企业的价格调整行为对其他企业产生影响, 存在相互协调的问题 协调失灵就会陷入囚徒困境中 企业企业2 降价 保持高价 企业企业1 降价 (30,30) (5,15) 保持高价 (15,5) (15,15) 3.工资与物价的交错 工资和物价调整的不同步,使整个工资和 物价也呈现黏性 本章尽管把近年来的研究分为两个不同 的阵营,但处于前沿的理论研究日益把这些 不同的观点融合起来,推进我们对经济周期 波动的理解。
本章小结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以古典模型假设为基础对短 期经济波动进行解释,认为经济波动是对经济环 境,特别是技术变动的一种自然而有效的反应 支持和反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分歧在于:就 业波动是否代表时际劳动替代、技术冲击是否导致 多数经济波动、货币政策是否影响实际变量,以及 短期工资和物价黏性对理解经济周期是否重要 新凯恩斯主义以传统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为 基础,试图对工资和价格黏性做出解释:小菜单成 本因为总需求外部性的存在也会有重大宏观经济效 应;衰退是由于一种协调失灵而发生的;价格调整 的交错使物价总水平对经济状况变动的反应迟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