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院校经济困难研究生调查与对策.doc
6页地方院校经济困难研究生调查与对策——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个案分析励立庆 1 施鹏程 1 张辉 2(1.共青团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工作委员会;2.共青团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分委员会)[摘要] 受固有习惯、传统观念、以及高校自身发展阶段和实力的影响,针对困难研究生的帮困体系尚未建立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自费生比例的提高,经济困难研究生群体不断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育人目标的实现与和谐校园的建设本文在调查分析地方院校经济困难研究生现实状况、心理需求以及当前帮扶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做好研究生助困工作的建议[关键词] 研究生;助困;对策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受社会环境、就业形势、出路选择、学习愿望等影响,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另一方面,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研究生缴费上学成为必然趋势,部分自费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经济压力,尤其是本科时期就贷款上学的自费研究生,更加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与此同时,国家、银行和其他社会力量,由于受固有习惯、传统观念等影响,仍未将经济困难研究生纳入帮扶对象在一些学校声誉好、科研实力强、研究生创新潜力发挥好的知名高校,由于其比较完善的研究生资助体系,经济困难研究生的经济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或者得到一定的缓解。
但是,一般高校尤其是地方高等院校,受自身总体实力和发展阶段的制约,研究生资助体系尚未全面形成,针对困难研究生的扶持措施由于观念、认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也未建立为了对地方院校经济困难研究生的现实状况和思想动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对浙江工业大学作了个案调研,在分析存在问题的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研究生助困工作的思路与建议调查分别于 2006 年 12 月和 2007 年 10 月进行,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的对象是全日制在读研究生,访谈的对象包括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其中 2006 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727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72.7%;2007 年发放问卷 4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335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83.75%一、经济困难研究生调查结果分析1.经济困难直接导致弃学、缓学在研究生新生报到过程中,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因经济困难而弃学、缓学在我们的调查中,2006 年因学费压力过重或者由于其他经济问题而放弃学习的有 11 人,因同样原因先参加工作或者待业在家而申请缓学 1 年的有 7 人;07 年由于经济问题而弃学的有 10 人,申请缓学的有 9 人。
两年中,由于经济问题而弃学、缓学的研究生占该年度新录取研究生总数的 2%左右2.经济困难研究生群体构成调查中,研究生中经济困难者占研究生总数的 15%左右被调查研究生中,家庭所在地在城市的占 51.3%;在农村的占 48.7%,其中家庭所在地为贫困地区的占 25.4%(表 1) 作者简介:励立庆(1976-), 男, 浙江慈溪人, 讲师, 硕士, 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家庭月收入 500 元以下的研究生占 12.8%,这与被调查者月平均支出在 300 元以下者占14.7%的比例相当,我们认为,这部分研究生应该属于贫困生的范畴这个比例也与被调查研究生在本科期间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比例 18.3%相接近通过进一步调查和访谈发现,在农村低收入家庭和下岗职工家庭的研究生群体中,由于父母因病因灾亡故、或者亲人常年因病治疗、或者兄弟姐妹一并求学等原因导致经济十分困难、面临退学压力的研究生占在校研究生的 2%~5%左右,这部分研究生应该属于特困生范畴表 1 在学研究生经济基本状况序号 问卷题目 选项 统计数据 百分比a、发达城市 46 13.3%b、发展中城区 132 38.0%c、富裕农村 81 23.3%1 您的家庭所在地d、贫困山区 88 25.4%a、500 元以下 42 12.8%b、500-1500 元 99 30.2%c、1500-3000 元 118 36.0%2 您家庭月收入大概是d、3000 元以上 69 21.0%a、300 元以下 49 14.7%b、300-500 元 136 40.8%c、500-800 元 116 34.8%3 您在校期间月平均消 费大约是d、800 元以上 32 9.6%a、是 63 18.3%4 您在本科期间是否申请过国家助学贷款 b、否 281 81.7%3.研究生经济独立性和消费结构状况研究生的经济独立状况比较差。
在研究生每月支出来源的调查中,主要来源排在首位的是家里提供,高达 76.6%(表 2) ;其次是家教和社会兼职在次要来源中,排在首位的是社会兼职和家教,占 31.5%;其次是导师补助,占 29.7%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研究生的经济来源还有受到受家庭的资助,同时选择家教等校外兼职成为研究生经济的重要来源研究生总体的消费结构总体比较理性在每月支出的用途方面,主要支出中排在首位的是伙食,占 77.2%;其他依次为日常用品、学习、娱乐交际在次要支出中,排在首位的是学习,占 35.8%;其他依次是日常用品、交际娱乐、其他、伙食4.研究生的经济困惑与心理需求2007 年,浙江工业大学的自费研究生达到 510 人,占到该校全日制研究生 15%在自费生学费缴纳调查中,18.6%的被调查者基本难以缴纳,9.4%需要分期缴纳;完全依靠贷款缴纳学费的占 7.7%,需要部分借款缴纳学费的占 28.0%(表 3) 认为困扰自己最大问题是经济压力的研究生达到 20.2%,当研究生感到困难无助的时候,首先想到朋友的占44.2%,首先想到父母的占 31.6%,有 72.2%的研究生希望导师适当发点补贴,以便省下兼职时间用来学习(数据未列出) 。
有 48.6%的被调查者认为最好的资助方式是设置校内勤工岗位,有 14.7%的被调查者认为助学贷款是最好的资助方式对被调查者对于建立困难研究生资助体系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要完善资助体系的制度,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资助真正落实到实处,让每个贫困生得到帮助;二是要让贫困研究生自食其力,增加校内外兼职的机会;三是兼职岗位要尽量与受资助者的专业相关;四是要以勤助优,以研究表现和成绩来差额资助;也有少部分同学认为现在物价上涨,应适当增加国家补贴的额度表 2 研究生的主要经济收入与支出序号 问卷题目 选项 统计数据 百分比a、家里提供 271 76.6%b、家教或社会兼职 39 11.0%c、导师补助 21 5.9%您每月支出的来源主要是d、其他 23 6.5%a、家里提供 28 12.6%b、家教或社会兼职 70 31.5%c、导师补助 66 29.7%1其次是d、其他 58 26.2%a、伙食 301 77.2%b、衣服、化妆品等日常用品 36 9.2%c、学习 30 7.7%d、娱乐和交际等 12 3.1%您每月支出主要用于(多选)e、其他 11 2.8%a、伙食 22 8.2%b、衣服、化妆品等日常用品 73 27.2%c、学习 96 35.8%d、娱乐和交际等 45 16.8%2其次用于e、其他 32 11.9%表 3 研究生缴费情况和资助需求序号 问卷题目 选项 统计数据 百分比a、按时一次性缴纳 116 72.0%b、分期缴纳 15 9.4%1 您的学费或缴纳情况(自费生填) c、基本难以缴纳 30 18.6%a、家里能够完全缴纳 92 64.3%b、小部分需要借款缴纳 25 17.5%c、大部分需要借款缴纳 15 10.5%2您的学费来源(自费生填)d、完全依靠借款缴纳 11 7.7%a、助学贷款 51 14.7%b、设置校内勤工岗位 169 48.6%3 您认为资助贫困生较 好的方式是c、每月发放补贴 128 36.8%二、研究生助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观念上的问题。
一是认为在社会群体的构成中,研究生群体已经是一个处于相对优势的群体,对我国社会的总体现状而言,研究生不应该纳入困难扶持的对象二是认为研究生教育是非义务教育,研究生在报考前对自己选择就业还是读研有充分的选择,对自己的前途应该有一个理性的把握和综合评估,一旦选择读研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三是认为研究生每个月有固定的普通奖学金,如果根据自身的情况合适地承担助教、助研、助管工作或者参与勤工助学活动,基本上能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以上种种观点表明,研究生经济困难问题还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机制上的问题一是国家助困体系没有覆盖到研究生针对本专科生,国家实施“不让一个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建立了完善的“奖、勤、贷、补、免”体系,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2007 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学生达到在校学生总数的 20%以上,基本解决了大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而研究生不在此资助范围之内二是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的比例小、额度底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本科生优秀奖学金获奖面达到 34%,而研究生的获奖面只有 13%,而且一等和二等奖学金的奖金额分别只有2000 元和 1000 元三是金融支持系统不能适应研究生需求。
从助学贷款来看,银行面向对象是自费研究生,不能满足经济确实困难、经济负担重的公费生的需要;同时最高 6000元的贷款额度,难以解决自费研究生每年 9000 元的学费3.措施上的问题学校对于研究生资助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从自费研究生缴纳的学费中提取 5%建立助困专项基金但由于研究生缴费情况不理想,提取的额度有限以 06 年为例,实际提到的资金只有 4.5 万元,只对 41 名特困研究生进行了每人 1000 元的补助,并对 3 名突发性事件贫困生进行每人 1 千元的临时性补助,受益面不足在校研究生的 1.5%,也不足经济困难研究生群体的 10%二是学校每年拨 20 万元设立了研究生助管专项资金,06 年和 07 年各有 28 名研究生担任员,受益面不足在校研究生的 1%三是部分导师给从事课题研究的学生发放科研补助,但是学院之间、学科之间、导师之间,存在很大不平衡,部分研究生没有任何补助可言此外,一些企业虽然在大学设立了奖学金、助学金,但是主要对象是本科生,研究生基本上没有机会三、做好经济困难研究生帮扶工作的对策研究生是一个大而复杂的群体与本科生相比,他们的年龄结构、学缘背景、个体经历和家庭状况差别更大。
他们的入学动机、社会知识、思想道德也复杂的多他们的研究任务重、学习压力大,面临的就业、经济、情感、家庭问题更为突出化解经济困难研究生的压力、减少避免因经济困难而引发的其他问题,将他们培养成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不仅是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成为当前形势下研究生教育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生助困工作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必须把握各种影响因素,全方位采取措施,系统扎实地推进1.转变观念是做好研究生助困工作的前提2006 年我国在读研究生已经达到 110 万人必须认识到,经济困难研究生和特困研究生已经占有相当的比例和基数,已经对该群体的学习和研究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阻碍其完成正常学业研究生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属于最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群体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所需要的精英人才的重要来源,在当前优先发展教育、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我们绝不能将读研仅仅视作一种大学生的时尚选择,或者简单地将读研视为对现实困难的逃避,而将研究生的经济困难归结为咎由自取面对经济,人有强弱之分;面对理想,人无高低之分一些研究生虽然经济困难,但他们绝不是盲目的人,而是理性的人,面对求学与就业,他们在现实和理想之间艰苦博弈,而最终还是坚守住了理想,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来剥夺贫困大学生继续深造的权利。
人们应该怀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意识,怀着对一个求知者享受教育权利的充分尊重,怀着对身负经济重压仍坚守理想信念的人的由衷敬意,来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安心顺利地完成学业2.加强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