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山西省阳泉市实验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5页2021年山西省阳泉市实验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一只m=2kg花盆从高h=50m的16楼窗台掉落到地面,已知3楼窗台高hl=10m,根据给出数据计算填表,从表格中数据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重力势能的变化具有相对性B.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重力势能的变化具有绝对性C.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D.重力势能的正负表示方向,大小看绝对值参考答案:BC2. 质量为m的飞机,以速率v在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A.mv2/R B. mC.mg D.m参考答案:B3. (多选)一快艇要从岸边某一不确定位置处到达河中离岸边100 m远的一浮标处,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vx图象和流水的速度vy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则( ) A.快艇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B.快艇的运动轨迹为曲线C.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快艇最快到达浮标处的时间为20 sD.快艇最快到达浮标处经过的位移为100 m参考答案:BC4. (单选)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说法错误的是( )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大小可能等于零D.大小一定不等于零参考答案:考点: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版权所有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推力F,根据推力F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的大小关系,确定物体受不受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研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解答:解:设斜面的倾角为θ.A、当F<mgsinθ时,物体有下滑的趋势,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当F=mgsinθ时,静摩擦力为零.故A正确.B、当F>mgsinθ时,物体有上滑的趋势,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当F=mgsinθ时,静摩擦力为零,故B正确.C、当F=mgsinθ时,静摩擦力为零.故C正确.D、当F=mgsinθ时,静摩擦力为零.故D错误.本题错误的选:D点评:本题考查分析和理解静摩擦力的能力.静摩擦力的产生取决于物体有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可运用平衡条件加深理解.5. 在一次演示实验中,一个小球在斜面上滚动,小球滚动的距离和小球运动过程中经历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t/s0.250.51.02.0…x/cm5.02080320…(1)由表可以初步归纳出小球滚动的距离x和小球滚动的时间t的关系式为(k为常数)________.A.x=kt B.x=kt2C.x=kt3 D.无法判断(2)小球的运动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解析:观察表中数据:时间t从左到右依次是2倍关系,对应的距离x从左到右依次是4倍关系,所以x∝t2,可判知小球的运动为v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高速客车从服务区启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突然司机发现有乘客落下后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的时间t,行驶X,则此过程客车的平均速度为 ,最大速度为 。
参考答案:,7. 右图所示是—个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部分是两个半圆,练功人从A点出发沿A-B-C-O-A-D-C行进,在这个过程中,他 的位移是 ,路程是 参考答案:(1)2R ,3兀R8. 如图所示,是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假设脚踏板酶n秒转一圈,要知道这种情况下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则(1)还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在图中标出并写出相应的物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行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用你假设的物理量表示)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9. (5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量于水平桌面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M=3kg,已知木块与木板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力因数均为μ,那么木板所受桌面的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μmg10. 一人坐在雪橇上,从静止开始沿着高度为10米的斜坡滑下,到达底部时速度为10米/秒人和雪橇的总质量为50千克,下滑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 焦 (取g=10米/秒2)参考答案:2500J 解:人滑下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阻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 可得此过程中阻力做功为: 所以下滑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2500J.故答案为:2500.11. 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恩里科·费米把事先准备好的碎纸片从头顶上撒下,碎纸片落到他身后的3.6m处。
由此费米推算出那颗原子弹的威力相当于1万吨TNT炸药假设碎纸片是从1.8m高处撒下的请你估算当时的风速是 m/s(取g=10m/s2)参考答案:12. 用以下方法可以粗略测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图13所示,将木块放在木板上,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将木板的左端固定,而将其右端缓慢地抬高,会发现木块先相对静止在木板上,后开始相对于木板向下滑动,测得当木块刚好开始沿木板滑动时木板和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θ. 测得动摩擦因数μ= 参考答案:)测得动摩擦因数μ=tanθ13. 如图,倾角为37°,质量不计的支架ABCD的D端有一大小与质量均可忽略的光滑定滑轮,A点处有一固定转轴,CA⊥AB,DC=CA=0.3m质量m=lkg的物体置于支架的B端,并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绳另一端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物体在拉力作用下沿BD做匀速直线运动,己知物体与BD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为保证支架不绕A点转动,物体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____m若增大F后,支架仍不绕A点转动,物体能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____s(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取sin37°=0.6,cos37°=0.8)参考答案: 0.248 等于 拉力F=mgsin37°+ μmgcos37°=8.4N。
BC= CA/ sin37°=0.5m.设m对支架BC的压力mg cos37°对A点的力臂为x,由力矩平衡条件,F·DC cos37°+μmgcos37°·CA cos37°= F·CA cos37°+mg cos37°·x,解得x=0.072m由x+s=BC-AC sin37°解得s=0.248m由上述方程可知,F·DC cos37°= F·CA cos37°,x值与F无关,所以若增大F后,支架仍不绕A点转动,物体能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s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下图是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的示意图图中是小婷同学画的光的折射光路图她画得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小婷同学画得不对1分)因为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大于反射角15. 如图,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方向水平向右的外力F0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B处.(1)求物块运动的加速度a0大小;(2)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若用大小为2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取g=10m/s2)参考答案:(1)10 m/s,(2)0.5,(3)试题分析:(1)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从A点由静止开始向B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解得:。
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得:,解得:3)设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相应的位移为,物体到达B处速度恰为0,由动能定理:,整理可以得到:由牛顿运动定律:,,整理可以得到: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抓住位移之间的关系求解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10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到达斜面最高C时速度恰好为零,如图所示,已知物体运动到距斜面最低点A为斜面长度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求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参考答案:解析:逆向思维法(反演法)物体向上匀减速冲上斜面,相当于向下匀加速滑下斜面,故,又解得:17. 在一次救援当中,为了救助伤员,直升机需要悬停在800 m的高空,用绳索将伤员从地面拉起,假设在某一次救助伤员时,悬绳以0.4 m/s2的加速度将静止于地面的伤员拉起,达到4 m/s的速度时,变为匀速上升,试求:(1)伤员加速运动的时间和位移;(2)伤员从地面到直升机需要多长时间.参考答案:(1)10 s 20 m (2)205 s试题分析:(1)设加速运动时间为t,由v=at知,加速上升的位移为x=at2=×0.4×102 m=20 m.(2)伤员匀速上升的距离为x′=(800-20) m=780 m,匀速上升时间为: .伤员从地面到直升机需用时t总= t+t′=205 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速度时间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8. )如图车厢顶部固定一滑轮,在跨过定滑轮绳子的两端各系一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且m2>m1, m2静止在车厢底板上,当车厢向右运动时,系m1的那段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右图所示,若滑轮、绳子的质量和摩擦忽略不计求(1)车厢的加速度大小?(2)车厢底板对m2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参考答案:(1)设车厢的加速度为a,车厢的加速度与小球的加速度一致,右图为小球受力分析图,F为 m1g、T的合力tanθ=F/m1g F=m1gtanθ=m1a a=gtanθ -------- 4分cosθ=m1g / T T= m1g/cosθ -------------2分 (2)对m2进行受力分析可得:N+T= m2g 车厢底板对m2的支持力为N= m2g- m1g/cosθ -------------2分 m2受到摩擦力为F合= f = m2a= m2g tanθ -------------2分。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