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镜下高频电刀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987例临床分析.docx
5页内镜下高频电刀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987例临床分析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自贡643000)【Summary】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电子结肠镜与高频电凝发生器,在内镜直视下摘除息肉结果:987例经肠镜明确诊断的大肠息肉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全部病例切除率100%,其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本组全部病例发生率为1.1%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大肠息肉是一种简便、安全、微创、费用低和有效的方法Keys】大肠息肉;结肠镜;高频电凝切术;分析R365.1B1005-0515(2011)10-0217-02大肠息肉是大肠癌的前期病变,且息肉呈多部位多发性因此,全结肠镜检查是发现息肉最好的办法[1]自1968年常冈报道内镜下单纯机械摘出胃肠道息肉及Shinye首先报道结肠镜下息肉电凝切除术后,各种内镜治疗的技术不断出现内镜技术近年来已不仅仅作为常规的检查工具,治疗内镜已迅速发展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自1996年12月2011年6月对987例大肠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6年12月至2011年6月收治大肠息肉患者987例,其中,男643例,女344例,年龄5~90岁,平均年龄58岁,>50岁者712例。
病程1个月~10年临床表现:上腹及脐周胀痛315例,粘液血便和(或)血便388例,大便秘结487例,腹泻112例,腹泻便秘交替87例,便次多、便意不尽588例本组987例,共检出息肉2467枚其中,多发息肉376例,单发息肉611例息肉部位:直肠448例(45.39%),乙状结肠263例(26.65%),降结肠94例(9.52%),横结肠72例(7.29%),升结肠62例(6.28%)盲肠48例(4.86%)息肉直径:<5mm978枚,5~10mm815枚,10~20mm412枚,>20mm262枚息肉形态:以隆起型多见,长蒂息肉887枚,亚蒂息肉1325广基息肉257枚1.2治疗方法:采用日产OlympusCF-30I型、OlympusCF-40I型和PentaxFC38FW型纤维结肠镜,OlympusPSD-10型高频电凝切除器、OlympusSD息肉圈套器等患者常规用蕃泻叶或电解质泻剂或清洁灌肠行肠道准备,术前肌注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对情绪紧张者术前30min给予肌注安定逆行插镜至盲肠检查全大肠,退镜中发现息肉调整到视野6~7钟点位置,经活检孔送入圈套器并选择最佳位置,套住息肉并慢慢收拢圈套器,轻轻提起息肉,见表面呈酱紫色后调节PSD的输出功率,一般在25~35w之间,通常以混合电流间断通电,直至将息肉切下,见蒂根部发白,无出血后退镜。
蒂较粗的息肉应在离基底部远一些的部位切除,切除后发现残蒂过长在予电凝焦化术后观察2h所切除的息肉全部回收,作病理检查对于大息肉不能一次性切除者,可分次予以电凝切除对于基底宽的息肉,可先用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注入息肉基底,使息肉隆起后再予以电凝切除2结果2.1治疗结果:987例共2467枚息肉获完整切除,回收术后标本病理诊断:增生性息肉1258枚(50.99%),炎性息肉423枚(17.15%),绒毛状腺瘤237枚(9.6%),管状腺瘤415例(16.82%),管状-绒毛状腺瘤86(3.49%),息肉癌变48枚(1.95%)其中,237枚绒毛状腺瘤中有29枚合并不典型增生,有8枚合并灶性癌变987例中电凝切除后第二天1例出现残蒂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止血,3例大息肉切除术后出血,内镜下高频电凝止血无效,予以开腹手术止血2.2随访:本组987例中285例获随访占28.88%(237例绒毛状腺瘤及48例息肉癌变患者),时间6个月~5年内镜检查1~8次,首次随访在6个月~1年,共进行135例次检查随访时间≤1年者9例,1~3年者43例,>3年者23例复发性息肉12例,复发率17.64%(12/68),复发时间6~17个月。
7例癌变中2例分别于2年3个月及3年5个月复发死亡,余未见复发3讨论大肠息肉是大肠癌前期病变,且息肉常呈多部位、多发性,全结肠镜检查是发现息肉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治疗息肉的最佳手段[2]因此一旦发现息肉应及早切除,对防止大肠癌发生有重要作用高频电凝切除法是目前根治息肉最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大肠息肉是消化道的常见病[3],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以便血最为常见,其次分别为腹泻、腹痛、便秘等,本组患者中便血达60.78%(000例),与大肠癌难于区别息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大肠的任何部位,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患者年龄越大,癌变率越高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4.7岁12例复发者均为50岁以上者,且7例癌变中5例为50岁以上者,与国内外文献[4-6]报道基本一致因此,我们认为便血,特别是老年便血,是大肠息肉进行肠镜检查的首选指征内镜下治疗完整切除病变、彻底止血和不发生并发症为原则,其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本组发生率为1.1%我们经验有以下几点:1、套住息肉收紧圈套器于息肉蒂部,但不要切割,电凝息肉蒂部估计其血管已被电凝栓塞,再给予点切割切除息肉用此方法即使大于3cm的息肉也很难出血2、有时大息肉易碰触到大肠粘膜,容易发生灼伤致肠穿孔,此时我们采用注气增加大肠空间,并移动套住的息肉,使其不在一点与大肠粘膜接触,就不会造成大肠壁严重灼伤穿孔。
3、对于大息肉,电凝切除息肉前,用一次性套扎线套扎住息肉蒂部,以预防出血4、胃肠镜用的钛夹止血5、我们希望改进肠镜为两个操作孔,方便放入一个圈套器和一把活检钳,以便切除巨大息肉,实现肠镜下微创手术我们的体会是此技术方法简单,为微创手术,患者痛苦小、恢复快、费用低、可替代大部分大肠息肉外科开腹手术,值得推广使用Reference[1]欧希龙为豪,曹人中,等.27例大肠息肉癌变肠镜特点及诊治[J].中国内镜杂志,2005(8):8~l0[2]张以洋,智发朝,王建营,等.内镜治疗结畅息肉378例体会[J].中国内镜杂志,2005,11(5):533—535.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