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课件.ppt

510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337815221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14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版中学版中学版中学版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考核指标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考核指标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课程一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课程一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模块比例题型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中学教学 中学生学习心理 中学德育68%单项选择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 中学课程 中学生发展心理 中学生心理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32%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合计100%单项选择题:30%非选择题:70%考试题型: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212=42分分2、辨、辨析析题:题:48=32分分3、简、简答答题:题:410=40分分4、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218=36分分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体系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与社会的发展3、教育与人的发展4、教育制度5、教育目的6、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章:中学课程第二章:中学课程1、课程概述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三章:中学教学第三章:中学教学1、教学概述2、教学过程3、教学原则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5、教学方法6、教学组织形式7、教学改革趋势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1、认知过程2、学习心理3、学习理论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1、中学生的认知发展2、中学生的情绪发展3、中学生的人格发展4、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第六章:中学生心理第六章:中学生心理1、中学生的心理健康2、中学生心理的方法第七章:中学德育第七章:中学德育1、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2、道德发展理论3、中学德育内容4、中学德育过程5、中学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6、三生教育、安全教育及升学就业指导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1、班级管理2、班主任3、课外活动4、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5、教师心理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夸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夸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一)教育的词源(一)教育的词源1 1、“教育教育”一词一词最早最早见于见于孟子孟子.尽心上尽心上,说明:我国,说明:我国最早最早将将“教教”和和“育育”连用的是连用的是孟子孟子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概念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学”与现代意义上的与现代意义上的“学学”的含义的差别:的含义的差别:(1)传统文化中)传统文化中“学学”的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明的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明了事理;了事理;(2)学的方法是内省而非外烁)学的方法是内省而非外烁(3)学的内容为历史与道德,不含科学技术)学的内容为历史与道德,不含科学技术(4)学的主体包括每一个人,不局限于儿童与成人学的主体包括每一个人,不局限于儿童与成人二)教育的定义(二)教育的定义1、教育的定义:、教育的定义: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和社会的个性化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的实践活动2、教育的定义的理解、教育的定义的理解(1)描述了教育的)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2)把教育看作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两个)把教育看作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两个耦合的过程3)强调教育的)强调教育的“活力性”,教育在个体的社会化和,教育在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过程中起社会的个性化过程中起“促进促进”和和“加速加速”的作用4)强调教育行为发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强调教育行为发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文化等背景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1、学校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2 2、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1 1)教育者)教育者(2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3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3、教育者:、教育者:包括:包括:(1)教师教师(2)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3)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管理人员(4)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结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的教育者结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的教育者4、受教育者:即教育对象,各级各类学生。

      1)学生的一般特征: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2)特殊性表现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在随着外界影响不断变化的5、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教育过程中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教育者作用于作用于学生学生的的全部信息全部信息,既包,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式和内容的统一1)内容:教育内容和教育材料)内容:教育内容和教育材料(2)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6 6、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者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者关系(1)三者相互独立、相互规定,构成完整的体系三者相互独立、相互规定,构成完整的体系2)没有教育者,就没有受教育者,也就没有具有特)没有教育者,就没有受教育者,也就没有具有特殊发展价值的教育影响;殊发展价值的教育影响;(3)没有受教育者,整个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对象;)没有受教育者,整个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对象;(4)没有教育影响,教育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没有教育影响,教育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三、教育起源与发展三、教育起源与发展(一)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代表人物: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观点:观点:1、教育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教育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2、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和天的意志。

      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和天的意志评价:评价:1、非科学的、非科学的2、反映了认识水平的局限、反映了认识水平的局限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利托尔诺利托尔诺(1831-19021831-1902)(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代表作:代表作: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 沛西沛西能(能(1870-19441870-1944)(英国教育家英国教育家)代表作:代表作:人民的教育人民的教育主要观点:(1)人类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人类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2)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的过程;)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的过程;(3)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评价:(1)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2)错误在于未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错误在于未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主要观点:主要观点:(1 1)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2 2)应当从心理学的观点解释教育起源问题应当从心理学的观点解释教育起源问题。

      3、心理起源论、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美国教育家)孟禄(美国教育家)教育史教育史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孟孟 禄禄评价:(1)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起源论;了生物起源论;(2)没有解释人类本能与动物)没有解释人类本能与动物的类本能的界限,离生物起源说并的类本能的界限,离生物起源说并不远桑代克桑代克4、劳动起源论、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恩格斯恩格斯米丁斯米丁斯基(苏联)(苏联)世界教育史世界教育史主要观点:(1)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2)制造、使用工具及生产劳动)制造、使用工具及生产劳动经验、经验、技能技巧技能技巧生存与发展生存与发展传授给下一代传授给下一代(教育教育)评价:这种观点是对恩格斯思想的曲解;人类生活的第一这种观点是对恩格斯思想的曲解;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非所有活动的最充分条件个基本条件而非所有活动的最充分条件5 5、生活需要起源说、生活需要起源说代表人物:杨贤江、钱亦石杨贤江、钱亦石主要观点:(1)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

      它是帮助人营谋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它是帮助人营谋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2)教育只能起源于人于环境互相作用的需要教育只能起源于人于环境互相作用的需要评价:该学说的局限性在于未考虑到从需要到现实的限制该学说的局限性在于未考虑到从需要到现实的限制因素和中介因素因素和中介因素教育起源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有关它的研究既要教育起源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有关它的研究既要以哲学上的有关理论为基础,同时又要以社会学、人以哲学上的有关理论为基础,同时又要以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研究与实地考察为依托,要做到历史与逻类学的理论研究与实地考察为依托,要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际的统一辑的统一、理论与实际的统一1、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1)特征:教育水平低没有产生制度化的教育机构,教育内容贫乏,教育方法主要史口耳相传和实践模仿;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与原始宗教或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二)教育的发展(二)教育的发展2、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1)奴隶社会及其教育)奴隶社会及其教育特征:特征:古代学校的出现最早在埃及,大约在公元前古代学校的出现最早在埃及,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年;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商代。

      多年的商代教育阶级性的出现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结论: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奴隶社会教育的阶级性表现:奴隶社会教育的阶级性表现:教育目的:培养奴隶主治国所需人才教育目的:培养奴隶主治国所需人才教育对象:奴隶主贵族子弟教育对象:奴隶主贵族子弟教育内容:军事教育和道德教育教育内容:军事教育和道德教育教育方法:体罚盛行教育方法:体罚盛行教师地位:被赋予很大权利,具有很高权威教师地位:被赋予很大权利,具有很高权威(2 2)封建社会及其教育)封建社会及其教育特征:特征:教育目的: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官吏和骑士;教育目的: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官吏和骑士;学校教育具有鲜明阶级性、等级性和宗教性;学校教育具有鲜明阶级性、等级性和宗教性;教育内容:以道德文章和宗教经典为主;教育内容:以道德文章和宗教经典为主;教育方法:严格的纪律约束,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教育方法:严格的纪律约束,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思想经验和教学思想3 3、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1)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特征:特征:教育目的: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同教育目的: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同时给予广大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时给予广大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调整,尊重学生学习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师生关系民主化;师生关系民主化;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双轨制:指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制度有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指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制度有两个互相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