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末总结一选3-5.doc
5页章末总结对应学生用书P225对应学生用书P226,忽视非弹性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图 1 【例 1】 如图 1 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连着物体 A 和物体 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水平速度为 v0的子弹射中物体 A 并嵌在其中(作用时间极短),已知物体 B 的质量为 mB,物体 A 的质量是物体 B 的质量的 ,子弹的质量是物体 B 的质量的 ,求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3 41 4的弹性势能. 错因分析 错解 1 物体与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 mv0=(m+mA+mB)v,得出 v= v08 根据机械能守恒得:ΔEp= mv - (m+mA+mB)v2=mBv .122 0127642 0错解 2 不清楚 A、B 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是弹簧最短的临界时刻. 正确解析 子弹射入物体 A 的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A)v1 当物体 A(包括子弹)、B 的速度相等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弹性势能最大,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mA)v1=(m+mA+mB)v2 从子弹与物体 A 有共同速度至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有:(m+mA)v = (m+mA+mB)v +Ep122 1122 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Ep=mBv .1642 0答案 mBv1 642 0,对衰变及衰变规律的理解不准确 【例 2】 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材料都不同 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β 射线与 γ 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 γ 射线弱 B.氡的半衰期为 3.8 天,4 个氡原子核经过 7.6 天后就一定只剩下 1 个氡原子核 C.U 衰变成Pb 要经过 6 次 β 衰变和 8 次 α 衰变2389220682D.放射性元素发生 β 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错因分析 错解 1 不明确射线的本质,误认为射线即电磁波,错选 A. 错解 2 不理解半衰期是统计规律,只有对大量原子核才成立,因而错选 B.错解 3 不清楚 β 衰变产生的本质原因,以为是原子核内本来就有电子而漏选 D. 正确解析 β 射线是电子流,γ 射线才是电磁波,选项 A 错;半衰期的意义只有对大量原子核才成立,选项 B 错;U 衰变成Pb,质量数减少了 32,因此发生了=8 次 α 衰变,2389220682324 α 衰变 8 次则核电荷数要减少 16,实际核电荷数减少 10,因此发生了 16-10=6 次 β 衰变, C 正确;β 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D 正确.答案 CD,书写不规范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例 3】 (2009·海南高考)钚的放射性 同位素94Pu 静止时衰变为铀核激发态92U*和 α 粒子,而铀核激发态92U*立即239235235衰变为铀核92U,并放出能量为 0.097 MeV 的 γ 光子.已知:94Pu、92U 和235239235α 粒子的质量分别为 mPu=239.052 1 u、mU=235.043 9 u 和 mα=4.002 6 u,1 u=931.5 MeV/C2. (1)写出衰变方程;(2)已知衰变放出的光子的动量可忽略,求 α 粒子的动能. 错因分析 错误类型错误原因规范性 错误(1)衰变方程书写错误,箭头写成了符号. (2)求解 α 粒子动能时,方程书写混乱,各量关系不清楚,以致不能求出最 终结果.知识性 错误运用质能方程求解放出的能量时单位错误,核反应过程中漏掉了 γ 光子的能量 Er. 正确解析 (1)衰变方程为:94Pu―→92U*+α23923592U*―→92U+γ,或合起来有94Pu―→92U+α+γ235235239235(2)上述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为:Δm=mPu-mU-mα 放出的能量为 ΔE=Δm·c2 这些能量是铀核92U 的动能 EU、α 粒子的动能 Eα和 γ 光子的能量 Eγ之和:235ΔE=EU+Eα+Eγ 由以上各式得 EU+Eα=(mPu-mU-mα)c2-Eγ 设衰变后的铀核和 α 粒子的速度分别为 vU和 vα,则由动量守恒有:mUvU=mαvα又由动能的定义知:EU= mUv ,Eα= mαv122 U122 α得:=EUEαmαmU进而得:Eα=[mPu-mU-mα)c2-Eγ]mUmU+mα代入数据得:Eα=5.034 MeV 答案 (1)94Pu―→92U*+α 92U*―→92U+γ 或23923523523594Pu―→92U+α+γ (2)5.034 MeV239235对于像我这样爱好沉思的人来说,大学教育并不总是有益的。
无论多好的东西强迫吃下去,总 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神圣的求知欲”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之外,首先需要自由——没有自由,它将不可避免地会夭折 自由行动和自我负责的教育,比起那种依赖训练、外界权威和追求名利的教育来,是多么的优越呀! ——爱因斯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