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性角膜接触镜验配课件.ppt
32页软性接触镜验配 验配原则n健康、舒适、增视n健康配戴是首要原则软性接触镜验配程序与配戴者沟通(问诊)眼部检查眼部参数测量/验光戴镜验光试戴和 配适 评估配戴者教育/随访复查计划处方软性接触镜验配流程接触镜的配适评估项目n1.试戴镜选择n2.中心定位n3.角膜覆盖度n4.移动度与松紧度n5.舒适度n6.角膜缘部结膜充血n7.视力稳定性1.试戴镜选择n试戴镜的选择:n基弧(BC)n后顶点度数(BVP)n直径n其他:厂家、材料、含水量、生产工艺等基弧选择n基弧(BC) 接触镜片的后表面中央曲率半径称为基弧单位用毫米单位用毫米(mm)表示,表示,或用屈光度或用屈光度D表示表示O常见的软镜基弧为:8.30mm、8.60mm、8.90mm8.40mm、 8.80mm基弧选择n软性角膜镜片基弧的选择基于角膜曲率半径来选择:1、计算法、计算法2、经验法、经验法计算法 BC=平均K1.1 例: K读数8.23 175/7.71 85 BC = (8.23 +7.71)/21.1 =8. 77mm 经验法 BC=平均K值+0.60.8例: K读数8.23 175/7.71 85 BC = (8.23 +7.71)/2 +0.6 =8.57mm 屈光度选择n等效球镜n顶焦度换算等效球镜n原理:最小弥散圈视力矫正原理n公式: D=Ds+1/2Dc nD 等效球镜光度;nDs验光球镜光度;nDc验光柱镜光度。
n例:处方-5.25DS/-1.00DC 180 D=-5.25+(-1.OO)/2=-5.75(D)等效球镜n散光的比例:1.角膜散光1.00D,则球镜:柱镜3:1时矫正效果好 例:柱镜为0.75D,则球镜需2.25D,低于此球镜光度则矫正效果不佳 2.角膜散光1.00D,则球镜:柱镜 4:1时矫正效果好 3.角膜散光大于1.75D,则不能利用普通软镜矫正顶焦度换算n原理:n验光结果为框架眼镜的处方n角膜接触镜与框架眼镜的后顶点位置不同n选择角膜接触镜时须进行顶焦度换算n近视焦度应降低,远视焦度应增高角膜接触镜顶焦度换算n1.公式法:nF为角膜接触镜的光度nD为验光结果nd为镜眼距(一般按12mm算)F=D1-dD顶焦度换算n公式法n例1.验光结果为-3.50DSnF=-3.50/(1-0.012-3.50 )=-3.358DSn例2.验光结果为-8.00DS nF=-8.00/(1-0.012-8.00 )=-7.299DSn例3.验光结果为+10.00DSnF=10.00/(1-0.01210.00 )=+11.36DS顶焦度换算n2.表格法:顶焦度换算n3.经验法:验光度数(D)换算差(D)4.000.004.005.00 0.255.257.00 0.507.259.00 0.75验光度数(D)换算差值(D)9.2510.00 1.0010.2511.00 1.2511.2512.00 1.5012.2513.00 1.75试戴镜选择n直径的选择n镜片直径与角膜直径和睑裂高度有关n软镜需要覆盖整个角膜,超出角膜边缘0.51mm,软镜直径至少要达到13.6 mm,通常为14.0 mm。
n直径过小,不能充分覆盖角膜,容易偏位;n直径过大,则镜片移动度减小 角膜直径睑裂高度试戴镜选择n其他选择:n厂家n厚度n含水量n更换周期n材料n离子性 n生产工艺2.中心定位n配戴者在第一眼位,镜片中心在静止状态下的位置n良好的中心定位:在正前方注视时,镜片中心对应角膜的中心,左右或上下注视时,镜片覆盖整个角膜中心定位良好中心定位不良3.角膜覆盖n观察配戴者在任何眼位,镜片周边和角膜缘的距离n理想配适:正前方及任何眼位注视时,镜片覆盖整个角膜角膜覆盖良好角膜覆盖不良4.移动度n移动度指镜片在角膜上自然滑动的程度n自然瞬目时镜片被牵引向角膜上方,然后匀速垂直下落,稳定在角膜中央;左、右转时,可见瞬间迟滞n移动度的大小与镜片基弧和角膜曲率半径的匹配程度有关;n厚镜片比薄镜片移动度大些n车削工艺模压工艺、综合工艺离心浇铸 移动度n观察6点钟第一眼位自然瞬目后的移动距离为0.20.5mm,不超过1.0mm;n镜片3、9点位置第二眼球时的滞后量在1.5mm之内移动距离5.松紧度n检查镜片与角膜配合的松紧程度n上推试验:让配戴者向上看,检查者用手指向上轻推下睑,即用下睑向上推动镜片下缘,镜片可略微向上移动;放开后,镜片应能平滑地恢复到静止位置。
松紧度上推试验n配适良好:镜片能平滑匀速地恢复到静止位置n配适过紧:镜片完全不动或移动艰难,上推后下降速度缓慢n配适过松:镜片完全离开角膜,无眼睑支撑时镜片迅速下落6.自觉症状与体征n一般戴镜20 30 min后,眼睛可基本适应,镜片处于稳定状态,如无异常,戴镜者应不存在明显的异物感等不适症状,亦无明显结膜充血等体征 7.矫正视力n镜片达到稳定状态后可以检查视力n矫正远、近视力均不应低于验光的最佳视力(无明显散光)n视力异常:n1.配戴过紧:瞬目后视力增加n2.配戴过松:瞬目时视力增加n3.残余散光:通过球柱镜戴镜验光获得清晰视力n4.镜片破损、泪液过多、正反面错戴、镜片不洁、镜片偏心过大配适评估中心定位角膜覆盖度移动度(mm)滞后(mm)其他指标配适良好好任何眼位均完全覆盖0.51.50.51.0 配适过松偏心覆盖不佳,尤其是第一眼位或向上注视时过度,大于2.0大于1.0瞬目后视力模糊、角膜暴露配适过紧好基本覆盖较小,小于0.5或不动 小于0.5镜片不移动、结膜压迹、瞬目后视力清晰 配适不良的常见情况n1.中心定位不良:多为镜片直径过小或直径过大所致n2.角膜覆盖不全:多为镜片直径过小或直径过大所致n3.配戴过紧:试戴更大基弧或更小直径镜片n4.配戴过松:试戴更小基弧或更大直径镜片软镜的处方n常规:品牌、屈光度、基弧、直径n特殊:材料、设计、含水量、中心厚度、配戴方式、更换周期等初戴者适应时间表 配戴后(d)12345戴镜时间(h)34 56 78 910 10最好的日戴镜时间控制在1214h之内复查n戴镜1周、1个月、3个月,之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
n复查内容:1.戴镜史询问:戴镜习惯、镜片表现、护理、职业需求2.视力评估:戴镜视力、戴镜验光3.戴镜检查:配适评估、眼部检查、镜片检查4.取镜后检查:验光、泪液检查、镜片及附属物品检查5.指导正确配戴6.预约下次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