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江苏省江都区曹王中学九年级物理1《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doc
3页15.3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1)班级 姓名 学号 等级 一、学习目标:1.认识电流的热效应;知道一般电热器的发热原理, 能举出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实例;2.理解焦耳定律、公式并能应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二、预习交流:你家中有哪些电热器?能量的转化是怎样的?哪些属于电热器?三、互动突破:活动一:观察电热器 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发热,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内能的现象称为 ,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装置成为 活动二: 电流通过电热器所产生的热量的多少和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方法:2.画出研究电流大小对产生热量影响的实验电路图3.通过实验,完成书上14页填空4.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 ,与导体的电阻成 ,与通电时间成 ,这就是 5.电热的公式及单位?活动三:典型例题一台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是2Ω,接在220V的电源上,电动机消耗的功率是4.4kW,求: (1)电动机工作时的电流;(2)电动机通电10 h,消耗多少kW·h的电能;(3)电动机线圈10 h所产生的热量;(4)如不计其它能量损失,该电动机的效率为多少?活动四:讨论电热器的组成电热器应该由电阻率 、熔点 的材料组成。
活动五:讨论电热的利与弊电热的应用实例: ;电热的危害实例: 四、总结提升:五、当堂训练:1.实验表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 成正比,跟 成正比,跟 成正比这个规律叫 定律,可用公式 表示2.两根电热丝,电阻之比为2:1,若把他们串联接在电路中,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若把他们并联接在电路中,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3.电热器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加热设备,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电热器工作时是将 能转化为 能4.把两根电热丝串联接到电源上,发出热量较多的一定是( )A.通过电流较大的 B.两端电压较大的 C.电阻较小的 D.以上三个都对5.电熨斗通电一段时间后,熨斗面很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是因为( )A.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熨斗的电阻,导线消耗的电能很少B.通过导线的电流远小于通过熨斗的电流C.导线的散热比熨斗快 D.导线外有绝缘皮隔热6.有额定电压、额定电功率均相同的电风扇、电烙铁、日光灯,各自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相同的时间,比较它们产生热量的多少,结果是( )A.一样多 B.电风扇最多 C.电烙铁最多 D.日光灯最多7.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⑴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⑵为了便于比较两种电阻丝通过电流后产生热量的多少,甲乙两瓶中要装入 、 的同种液体 ⑶为达到实验目的,选用的两电阻丝的阻值不能 ⑷实验结论是 ⑸该实验装置还可以研究通电时间一定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8.有一电水壶的规格“220V 1000W”,该电水壶正常工作时,内部电热丝的电阻多大?在额定电压下把1Kg20℃的水烧开需要多长时间?(不计热损失)六、课后巩固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内能这个现象叫电流的 电热器就是利用电流的 来进行工作的,电热器工作时,将 能转化为 能2.电流的热效应跟电流和电阻有关根据P=I2R可知,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 成正比;对于同一段导体来讲,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与 成正比3.一只电热器接在照明电路中,5min产生的热量为2.64×105J,则通过该电热器的电流是 A,电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 Ω。
4.阻值为R的电阻丝接到电压不变的电源中,4min可使一杯水烧开,现换用阻值为10R的电阻丝,再接到此电源上, min可使同样的一杯水烧开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5.关于电热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热对我们来说总是有利的 B.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热效应的原理制成的C.电热对我们来说总是不利的 D.电视机工作过程中没有产生电热6.小明家新买了一只规格为800W的电热水壶,他经过几次使用后发现,晚饭后烧开一壶水所用的时间比早晨烧一壶水所用的时间长,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A.晚间电热水壶两端的电压低于早晨电热水壶两端的电压B.晚间的大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需要的热量比早晨多C.晚间的环境温度比早晨环境温度偏低D.晚间烧水时,热量散失比早晨多7.假设所有导体都没有电阻,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热杯仍然能加热 B.电风扇仍然能转动C.电饭锅仍然能烧饭 D.电熨斗仍然能烫衣服8.如图,是一个电热毯示意电路图,R0是电热毯中的电阻丝,是与电热毯电阻丝串联的电阻.电热毯上标有“220V 100W”字样,S是控制电热毯处于加热状态或保温状态的开关.⑴ 用学过的公式推理说明开关S断开时,电热毯是处于加热状态 还是保温状态?⑵ 若要求在保温时电流通过电阻线R0每分钟有60焦的电能转化为内能,电阻的阻值多大?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9.小明家新买回一个家用电热杯,为了验证广告上所说的“该杯的效率(即水吸收的热量与消耗的电能之比)达98%以上”的说法是否属实,他先把家里其它用电器的开关全部断开,在杯中装入500g的水,测得水的温度是20℃,然后将该杯接入电路,把水加热到100℃时,家里的电能表转盘刚好转过175R。
请你帮小明计算该电热杯的实际效率(电能表盘里标有3000R/KWh的字样)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第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