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唐山地震》教学设计.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07513372
  • 上传时间:2023-10-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唐山地震》教学设计罗田县实验小学 高国富教学内容: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 14 课教材分析: 本课是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面形态的变化》中的第 5 课,是在学生研究了 《卵石的形成》、《溶洞》、《升高的河床》、《沙尘暴》之后,研究地震发生时的现象、地震产生的原因、地震发生时的防护知识等很显然,对于刚刚从汶川地震的惨痛中走出来的我们, 对地震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记忆犹新,了解地震原因和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课应该当做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其重要的地位不言而喻 地震是地球上常常发生的自然现象, 地震发生时有什么现象?地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本课就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本课分三个部分:①了解地震发生时的现象②研究地震发生的原因③认识地震防护知识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虽然是学校最高年级,有一定的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但由于没有亲身经历过强烈地震, 无法感知地震发生时的现象和地震形成的原因,我们也不可能带学生亲自去感受,因此, 学生对地震发生时有什么现象, 地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等一系列的问题知之甚少,好在最近几年,我国相继发生了“汶川地震” 、“玉树地震”、“芦山地震”、“雅安地震”等大地震,学生从电视、网络等媒体中对地震发生时的惨烈景象还是有一定的认识, 这为学生认识唐山地震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也为学好《唐山地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地震的现象、成因、预防、避震技巧等知识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筛选信息、 整体把握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③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灾难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地震发生的现象,推测地震的成因,并能用模拟实验感受地震产生的原因难点:归纳地震灾害的特点,根据地震特点掌握应对地震的正确方法教学准备: ①唐山地震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逃生技巧资料图片、课件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②一叠纸、薄木片或塑料片教学方法、策略分析: 基于本课特点,结合学生对地震已有的感知和认识,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①直观演示法——地震, 是具有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现象, 地震的发生会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灾难,我们不可能带着孩子亲自去感受,所以, 在课堂上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用图片、 视频资料直观再现了当年的唐山地震, 让孩子们在视觉、听觉上去感受,从而更直观的了解地震发生时的现象和危害性②实验探究法——关于地震的成因, 本来就是世界上的难题, 六年级的孩子不可能全面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地震成因,我让学生做了两个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感知地震发生的原因。

      ③类比推理法——当学生通过实验探究, 认识了一叠纸、 薄木片在收到压力会弯曲、甚至断裂、错动后,类比推理地表下的岩石层在巨大压力的作用下,会怎样?从而认识地表下的岩石层在巨大压力作用下会发生弯曲、 甚至断裂、错动,产生巨大的地震波,形成地震教学时数: 1 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地震现象1、学生观看一段地震视频: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现象?2、师述: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说一说:关于地震,我们知道些什么?你知道我国近几十年来发生过哪些大地震吗?(板书课题:唐山地震)3、课件播放地震图片文字资料(学生边看教师边介绍)(1)唐山地震2)汶川地震4、分组活动:讨论:地震发生时有哪些现象?5、描述、交流:从上面的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地震发生时有哪些现象?(学生充分描述)6、整理地震发生时的现象:地震时,出现大量的裂缝带,喷水冒沙、井喷、崩塌,滚石、地基沉陷等现象二、研究地震形成原因1、提出问题:地震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2、阅读小资料:(课件演示)3、根据资料提出假设: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地震的发生呢?4、教师介绍实验材料,请学生根据实验材料设计实验。

      5、分组活动:( 1)设计模拟实验 2)交流实验方法,形成实验方案 3)做模拟实验一:把一叠纸平放在桌上, 两手从两边把纸慢慢向中间挤压,看到了什么现象?想一想,如果是一层层的岩石,当挤压到一定程度时, 会发生什么现象?( 4)做模拟实验二:用薄木片做同样的实验,直至折断,有什么现象发生?( 5)分组交流实验现象 6)分析: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6、利用类比推理分析地震的形成过程 1)根据实验研究和资料讨论: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2)交流、归纳、总结:地震成因三、学习地震防护知识1、讲述:地震是能造成重大生命财产灾难的一种自然现象,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2、分组活动:( 1)讨论: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2)分组交流讨论结果3、课件演示:指导学生正确的逃避方法4、教师小结:(地震防护口诀)5、拓展延伸:想一想,如果地震发生时,我们正在教室里,应该怎么做?在家里又应该怎么做?板书设计:14、唐山地震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地震现象推测:地震成因:裂缝带地表下的岩石层受到巨大井喷可能是地表下岩石层断裂、压力的推动就会发生弯曲,有崩塌错动造成了地震的发生?时甚至断裂、错动,产生巨大滚石的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面以后就会发生地震。

      教学反思:①本教学设计体现了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中,学生围绕“唐山地震”为探究主题,充分给与学生科学探究的机会,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取了科学知识,形成了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②本教学设计层次清楚, 循序渐进,注重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教学设计中,学生以探究 “唐山地震” 为载体,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开展探究活动,层次清楚,循序渐进: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实验观察— —搜集事实——分析交流——形成结论 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③本教学设计通过三个教学版块,力求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还有许多困惑, 比如说:怎样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这些都有待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讨二 0 一四年四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