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doc
34页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严昭柱太湖文化论坛执行主席、秘书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原局长 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辛鸣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于运全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持人:赵鸿文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国力的竞争早已从单纯的军事较量转向了软实力的角逐,其中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来愈凸显,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竞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要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断赢得国际话语权,占领国际舆论制高点,就要认清我们的现状,按照六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方针,创造性地落实各项决策部署 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但与我国国际地位仍不相称 主持人从党的十七大到前不久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都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来,怎么看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严昭柱总的来说,近些年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时期,新闻出版业总资产、总产出、总销售比“十五”时期翻了一番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
2021年,中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14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1%,文化逆差有所缓解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成绩突出,当然也有利于我们软实力的增长从国外反映来看,包括约瑟夫•奈等知名人士也承认中国软实力在不断提高 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文化软实力建设仍相对滞后,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 严昭柱太湖文化论坛执行主席、秘书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原局长 一看实效尽管我们文化产业规模增长很快,但从实效来看,文化逆差依然存在中国商品出口总量居世界第一,但文化产品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进口影片仍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相比之下,美国电影产量仅占世界总量的7%,却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90%以上的份额中美文化软实力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二看人才流向人才流向可以成为软实力状况的重要标识软实力增强了,一方面反映在来华留学的学生增加上,另一方面就是我们的留学生回国的也在增多2021年,在中国610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留学的人数共有23.8万人,与1997年相比增长4.5倍这个数字反映了随着我们国家国力的增长,文化软实力确实增强了。
但还不够,比如马来西亚目前在整个中国大陆大概有1000多留学生,但比起他们传统留学目的地新加坡和我国台湾,这些学生仍只是一小部分从留学生回国情况看,有数据显示,20多年来中国赴美攻读理工科博士学位的留学生,获得学位后九成人留在了美国,而不到一成的人回国近几年,回国比例有所提高,但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留在美国的人数仍在60%以上 三看汉语学习热和中华文化的传播从这方面来看,我们近几年软实力增强比较突出但是也要看到,来华学习的,确实有文化因素,想学习中国文化,但是第一位的原因还是经济发展,要跟中国做经济伙伴,好找工作,经济实用方面的目的很强 辛鸣文化之所以被称为软实力是与经济军事等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实力相对而言但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不等于就是“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一个社会的文化倘使没有了指向、没有了根本、没有了基石,就只有“软”而没“实力”可言了坦率地讲,从软实力角度分析我们的文化建设现状并不太让人乐观,这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面对国际社会,缺乏核心的文化符号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有外国学者提了一个问题:“代表现代中国的文化符号是什么问题很简单,但真把我们给问住了。
是汉字吗中国有汉字,西方还有拉丁文呢这就好比当我们说一个人不是人的时候,他还厚着脸皮说,谁说我不是人,我也有两条胳膊两条腿,我怎么不是人呢谈文化符号不能降低到拿底线来说事是“功夫”吗确实,国际社会对“功夫”这个中国文化符号还是很认同的,但“功夫”是我们老祖宗创造的,为国际社会所认知主要是李小龙的功劳,从哪一方面看现代中国人都搭不上边我们应该反思,现代中国人在文化方面有什么新发明新创造,现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什么样新的文化观念 第二,就中国国内文化发展态势来看,各种文化激荡冲撞严重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开放转型,各种各样的文化纷纷在中国社会粉墨登场:中国文化当仁不让,西方文化也咄咄逼人;传统文化重振旗鼓,现代文化也风生水起;革命文化高调亮相,庸俗文化也颇有市场,当然还有一些腐朽文化沉渣泛起总之世界上有的文化现象在中国社会总能或多或少找到影子但问题是在一个国度里文化“多”了的时候,也未见得真有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相互之间是会打架的,打起来后的结果甚至还不如本来没有文化固然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需要融汇各方精华,但是交融之前的冲撞是会很难受的,甚至还很危险,中国今天恰好属于这个文化冲撞阶段。
我们打个比方,温水很好喝,喝起来很舒服,开水加点儿冰块就变成了温水,但是如果我们不等它们融合好,就把冰块跟热水同时放到嘴里面,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第三,积极健康进步的先进文化缺位,怪力乱神的伪文化盛行现代社会什么最不可缺现代社会的人们相信文化,也追随文化,但当真正的文化缺位的时候,一些怪力乱神的东西就会越俎代庖,想方设法打扮成文化来骗人,像鼓吹绿豆包治百病造出了所谓的“食疗”文化,故弄玄虚的雕虫小技包装成“养生”文化当这样一些残渣大行其道的时候,说明我们的先进文化建设急需加强 于运全现在大家对中国的软实力,各有各的评价,标准也各不相同总体的共识是现在我们的硬实力不够硬,软实力不够软,软硬两个实力协调也不够巧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课题组前不久在国内的文化官员和学者中做过一个调查,针对世界12个主要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行打分调查结果显示,美国的平均得分最高,为88.95分,明显领先其他国家中国的平均得分为65.66分,排第9位,并且与排在第10位的澳大利亚相近而且,官员和学者对我国及其他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评价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提高文化软实力,首先对自己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有一套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这样,很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才有依据 文化软实力要解决对内对外两方面的问题 主持人如何把握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辛鸣文化软实力与军事硬实力最大的差别在哪里是力量发挥功能的方式不同军事硬实力是让人口服,你不服不行,我把你打趴下了,但是这个服只能是口服,不是心服文化软实力解决什么问题呢解决我比你好的问题文化的力量不在于厉害,而在于好文化软实力最终体现就是让你既心服又口服 文化软实力能干什么应该从对内、对外两方面来说 辛鸣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对内要解决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命的体现,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区别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的“基因身份证”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丧失了独特性,就意味着丧失内聚力,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数千年来,尽管曾经多次被外族侵略,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薪火相传,越发兴盛,靠的是什么就是文化如果没有了文化精髓,这个民族就是一盘散沙,甚至种族肤色都不管用像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虽然也是黄皮肤、黑眼睛,但是骆家辉自我定位很清楚,是真正的美国人,信奉的是基督教文化下的美国精神,你想把人家拉进来做“龙的传人”,人家还不买账。
对内还有一个创造力的问题一个社会如何才能有活力如何才能不断发展尽管从最基础来看,物质利益是一个社会往前走的动力,但是当物质利益满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起作用的就不是物质利益,而是价值追求了如何形成价值追求只能靠文化来产生 对外也要解决两个“力”的问题 首先是阐释力要对国际社会解释中国社会发展的正当性,告诉别人,你们的好,我们这个也好,而且我们的好是有道理的通过传播让他们能接受我们这种好靠什么解释意识形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把文化的全部功能属性发挥出来,多层面、全方位去“风雨化人”这样才能让国际社会更理解中国、信任中国,感觉到有亲和力,对中国的发展不感觉到恐惧,中国威胁论不再生长 其次是解决参与力问题我们现在的一些文化元素到了国际上不是被当做文物搁在博物馆里面,就是被人家当做猎奇的东西瓷器好,兵马俑好,被大英博物馆收藏了;小脚绣鞋、大红灯笼别有一番风味,就成为人家下午茶的谈资,等等这样的文化就算传播出去了,对我们有什么价值现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仅要成为世界文化百花齐放中争奇斗艳的一枝奇葩,更要成为世界文化演进中大有作为的参与者,为世界文化注入“中国元素”,提供“中国理念”。
首要的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主持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体说来,应该怎么做 严昭柱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实际上一个人走出去,就是一个国家形象的代表我们有些国人在国外比较张扬,喜欢炫富,这跟中国文化的含蓄性、包容性恰好相反,在国外这个样子对国家形象是有影响的 辛鸣我认为关键是六个字——塑魂、健体、传承 首先要让软实力背后有魂文化本身就是精神产品,但是文化背后还有精神,这是文化的灵魂,文化的主心骨,文化的精气神今日中国社会文化精神最核心的东西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试想,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思想,还能叫社会主义国家吗快速发展转型的中国社会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把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吗没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如何去鼓舞斗志不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怎能引领社会风尚 我们还回到文化传播上来说,一个社会的文化如果没有了灵魂做根基,文化符号再多也只是一些庞杂的文化材料,那是不管用的比如,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整个片子的文化元素都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画面场景也是中国的,但当我们看到熊猫阿宝的形象的时候,怎么看都是一个典型的美国西部牛仔,哪有一星半点中国大侠的神态。
为什么人家虽然用的是中国的材料,但是传达的是好莱坞的价值观,好莱坞的文化精神这个例子形象地说明,我们的文化不仅仅要文化符号走出去,更主要的是要文化精神走出去 其次要健体,就是文化产品要真正有文化的味道十七届六中全会后,大家对搞文化产业积极性很高,这很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好事要做好我们过去有一句话叫“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在赶时髦叫“文化搭台文化唱戏”,但是唱来唱去眼睛还是只盯住钱当一门心思地想用文化产业去赚钱的时候,文化产业是否还有文化的味道就让人怀疑了发展文化产业,不能以文化的名义开始,做到最后却是离文化越来越远我们还举好莱坞的例子好莱坞电影是文化产业,也赚了不少钱,但好莱坞电影首先是文化,其次才是赚钱,好莱坞把宣传美国的价值观当成己任,从不懈怠,而且宣传得很好 第三,要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现在创新很时髦,不管干什么都讲创新,文化也不例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肯定是有差别的,社会往前走文化肯定要发展,但是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传统的滋养不是说把旧文化抛弃掉了,新文化就自然出现了,真正的新文化和文化创新应该是把具有历史厚度的文化接续下来之后赋予新时代的新内容 最后讲一点,增强文化软实力,一定要增强文化自信,要发自内心地认为我们的文化好。
如果连我们都认为自己的文化不好,还谈什么发扬光大如果大家都认为西方交响乐是高雅的艺术,中国京剧是跟不上时代的人才听的东西,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还能“硬起来”吗 文化自信之后就是文化自强,不能光说好,还得真拿出好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