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简介.doc
12页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简介 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要是针对各类常见的睡眠障碍,如鼾症、睡眠呼吸暂停、睡眠低通气、失眠、贪睡、昼夜节律异常、睡眠有关的运动障碍、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异常和发作性睡病等疾患进行综合检查和治疗的平台开展包括:1)整夜睡眠呼吸监测、日间觉醒维持试验和模拟汽车驾驶作业等10余项常规检查;2)睡眠呼吸暂停的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和等离子消融手术;3)失眠的认知行为和麻醉治疗及药物敏感性筛查等根据最新的睡眠障碍的国际分类标准,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睡眠呼吸障碍和过度睡眠及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等8大类83种疾病,累及人群至少在30%以上尤其是,根据国外近年的实践和总结,重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在原发性高血压、II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老年痴呆和儿童多动症等病人中的发生率可高达10-40%通过物理和外科治疗及健康教育等方法改善睡眠中的上气道阻塞和低通气,可显著增强原发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如对高血压病人可减少或停用抗高血压药、对糖尿病患者可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延缓并发症等)因此,整夜睡眠呼吸监测已被美国相关职业医师学会列为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
中心的建设系国家卫生部2009年财政拨款建设项目,专项拨款1000万元中心目前拥有12间标准的睡眠检查室和相应的视屏脑电和多导睡眠图记录设备及10余套便携式多导睡眠图记录盒,每天可为20名以上病人提供整夜的多导睡眠图检查,是亚洲地区最大的睡眠障碍诊断与治疗中心中心的软硬件环境建设、诊断方法、标准和流程,结合了欧美国家先进运行模式,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睡眠医学中心由学科带头人唐向东教授主持唐向东教授系1996年在华西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8-2008年,在美国宾夕发尼亚大学完成睡眠医学博士后培训后,在美国东弗吉尼亚医学院睡眠研究室先后担任副研究员和助理教授先后负责和参与美国国立卫生院、美国睡眠研究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卫生部科研课题7项2008年回国工作,担任四川大学特聘教授已发表SCI收录论文37篇,被引用500余次其中在国际睡眠医学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SLEEP(睡眠,IF 5.2)”杂志上发表论文8篇,系该刊在1970年代创刊后发表论文最多的华人学者获美国睡眠研究会学术奖励2次现任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及睡眠与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唐向东教授门诊时间:每周1、2、4上午,周6下午。
常见的睡眠疾患发布时间: 2011-07-25 作者:杜丽娜 浏览次数: 1828 次 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约4%成人出现下述症状时需考虑该疾病:睡眠中呼吸阻塞、夜间憋醒、白天嗜睡和早晨难以醒来;过大的鼾声;鼾声暂停,然后长吸气;工作或驾驶时睡着;注意难集中、健忘和焦虑;晨起头疼或恶心;夜尿频多和性欲减退,男性可能出现阳痿,女性表现为月经不调在儿童和青少年,趴着睡和不枕枕头;经常性鼾声很响;夜间短暂呼吸停止;盗汗;学习或品行方面问题;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过了幼儿期仍有尿床该病是由于在睡眠中咽喉部肌肉过度松弛,气道变窄或塌陷而出现的呼吸困难其基本病理过程是以入睡-气道变窄-呼吸压力增强-觉醒-气道打开的周期性变化在夜间睡眠中反复出现,数十次甚至上百次打断睡眠为特征诊断主要通过在睡眠中心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如果不予治疗将增加高血压、心肌梗塞、脑中风和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风险该病在各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患病率较高,如在难治性高血压和脑中风中可高达70-80%在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中超过90%,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和柯兴综合征中发病率也较高。
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和儿童多动症中合并此症的患者也较多近20年睡眠医学实践表明,长期的睡眠中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被列为首选治疗方案二:失眠症此症在成年人中接近30%失眠是一种睡眠不充足或睡眠质量低的主观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下列睡眠困扰之一或多种:难以入睡;睡眠维持困难;早醒;虽然睡着了,但醒后缺乏精力充沛感常见的类型包括:适应性失眠,指持续多晚出现入睡困难或早醒,最长不超过4周这一类型的失眠通常是由于兴奋或应激引起例如,学生在开学、考试或运动会前当应激源消除或适应后,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睡眠慢性失眠,超过6个月以上的失眠为慢性失眠症常见的原因如:1)心理因素:有失眠倾向、持续的应激和心身获得性失眠;2)生活方式,刺激物、酒精、工作时间的改变、运动过少或过度;3)环境因素,如噪音和光亮;4)躯体/精神疾病:抑郁症、焦虑症、呼吸障碍、周期性四肢抽动和胃食管返流综合征(胸口灼烧感)少部分失眠症患者可能系主观性失眠,指对于睡眠状态感知不良,虽然患者主诉失眠或白天过度嗜睡,但并未发现睡眠紊乱的客观证据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1)药物治疗2)认知行为治疗:欧美国家的医疗实践证实认知行为治疗的长期效果明显。
其主要内容包括:矫正错误睡眠观点;分析处理影响失眠的因素;使用睡眠日志评估失眠和构建治疗方法3)物理治疗:如经颅磁刺激三:不安腿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息状态下难以名状的下肢不适感,活动下肢后不适感可缓解,停止活动后症状再次出现,迫使下肢发生不自主的运动肢体不适感可表现为虫爬、蠕动、拉扯、发痒、沉重、抽筋、发胀或麻木等,严重干扰睡眠,导致入睡困难,睡眠中觉醒次数增加感染性疾病、维生素缺乏、糖尿病及各种贫血等可能为发病因素 其他常见睡眠障碍1、发作性睡病:发作性睡病指在不恰当的情况下出现持续性睡眠或想要睡觉的趋势常见的症状包括:白天嗜睡;猝倒;睡眠麻痹和入睡前幻觉2、快动眼睡眠期的行为异常:在快动眼睡眠期间,患者出现运动行为,如挥动肢体击打、自伤行为,从床上摔下,起床无目的的奔跑、喊叫等多见于老年人,3、觉醒后朦胧状态:多见于婴幼儿发作时,孩子在床上哭叫或翻滚,很难被唤醒,等烦躁情绪消退和完全清醒后,再次安静入睡4、睡行症:常见儿童,包括简单的下床活动到走出卧室完成复杂的工作,患者有时候会说话,但是不十分清晰5、睡眠相关的进食问题: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并不是处于意识清醒的状态下的反复进食现象。
常引起严重的体重超重6、睡眠惊恐障碍:表现令人窒息的叫喊,瞳孔放大、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大汗淋漓以及极度的烦躁不安患者对整个事件缺乏清楚的认识,醒来后无法回忆当时的情景7、睡中癫痫发作:癫痫发作仅发生于睡眠过程中8、入睡异常:一种突然地,通常感到强烈地驱使整个身体进入睡眠状态的力量如视觉形式的入睡就是在睡眠时体验到一束光亮摄入眼中或脑中,让患者感到不适、恐惧夜磨牙症、节律性运动障碍、梦话、时差综合症、睡眠时相提前/延迟综合征和不规律的睡眠/觉醒规律睡眠知识测试,看看你了解多少?(一)我是否该去“拜访”睡眠医生? 如果您出现以下症状,建议去看睡眠医生: A.失眠症 如果入睡困难、易醒、早醒或总觉得白天精力不足,影响工作和社交,伴随紧张不安、焦虑、烦躁情绪,那么你一定是有失眠症了B.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你是否鼾声如雷,打扰同睡的人?是否一觉醒来后感到疲倦不堪?有没有人发现你在睡觉时有呼吸暂停甚至窒息或大声喘息?如果有上述情况,那么很有可能是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了C. 发作性睡病 是否有无论夜间睡眠时间多么足够白天仍然控制不了的打瞌睡?情绪激动时双下肢发软?快醒的时候觉得心里清楚就是动弹不了?入睡前出现幻觉? 如果有,那就是发作性睡病的四大主征:日间思睡、猝倒发作、睡眠麻痹、睡眠幻觉。
D. 不安腿综合征 睡前你会不会感觉到腿发痒或刺痛?与你同床而眠的人抱怨被你踢了?不安腿综合征是主要表现为腿部感觉异常,安静或休息时发生,运动后缓解,在傍晚和夜间加重,患者因感觉异常和腿动导致失眠E. 周期性嗜睡综合征 你是否整天睡觉?伴有食欲增加或情绪改变? 多睡呈周期性的发作? F. 睡眠行为异常 睡眠行为异常包括快动眼期睡眠行为异常、梦游、磨牙症、遗尿症和婴儿猝死症你是否多梦和梦话?且能将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经常睡觉时拳打脚踢、摔下床,伤及自己及床伴?快动眼期睡眠行为异常往往先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多系统萎缩)5-10年出现睡眠知识测试,看看你了解多少?(二) 什么是失眠症的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包括认知疗法、刺激控制疗法和睡眠限制疗法 A.认知疗法 失眠患者常对失眠本身感到恐惧,过分关注失眠的不良后果,睡前常感到紧张、担心睡不好,这些负性情绪使睡眠进一步恶化,失眠的加重又反过来影响患者的情绪,两者形成恶性循环认知疗法的基本内容:a. 保持现实的期望;b. 不要把所有的白天功能损害归咎于失眠;c. 保持自然入睡,消除主观入睡意图;d. 不要过分关注睡眠;e. 不要因为一晚没睡好就产生挫败感;f. 培养对失眠影响的耐受性。
B. 刺激控制疗法 刺激控制疗法是一套可改善睡眠环境与睡意的相关条件作用的行为干预措施,恢复卧床作为诱导睡眠信号的功能,使患者易于入睡,重建睡眠-觉醒生物节律具体内容包括:a. 只有在有睡意时才上床;b. 如果卧床20分钟不能入睡,应起床离开卧室,可从事一些简单活动,等有睡意时再返回卧室睡觉;c. 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进食、看电视、听收音机及计划与解决问题等;d. 不管前晚睡眠时间有多长,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e. 日间避免小睡C. 睡眠限制疗法 通过缩短卧床清醒时间,增加睡眠驱动能力以提高睡眠效率(睡眠效率=实际睡眠时间/卧床时间)×100%)具体内容包括: a. 减少卧床时间以使其和实际睡眠时间相符; b. 当睡眠效率低于80%时则减少15-20分钟的卧床时间,睡眠效率在80-85%之间则保持卧床时间不变; c. 避免日间小睡,并且保持起床时间规律睡眠知识测试,看看你了解多少?(三) 打鼾是病吗? 打鼾比较严重者上气道往往有阻塞,会出现憋气、呼吸暂停从多导睡眠监测的脑电图上可以发现,严重打鼾和反复睡眠呼吸暂停的人,睡眠以浅睡眠(Ⅰ、Ⅱ期)为主,代表深睡眠的Ⅲ期睡眠比例明显减少,说明睡眠质量明显下降,因此严重打鼾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白天会出现疲乏、嗜睡、哈欠连天的表现。
呼吸暂停以后,机体会出现缺氧现象,胸腔内压力急剧变化,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肺动脉高压、哮喘、脑卒中、反流性食道炎等疾病,会出现记忆力、注意力、警觉性下降等症状鼾症是病,重了会要命!3.哪些原因会引起打鼾? (1)解剖因素: a. 鼻阻力增加:鼻炎、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部肿瘤、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粘膜充血等; b. 咽部: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悬雍垂粗长、软腭低垂、咽壁肥厚松弛、咽部肿瘤等; c. 喉部:声带麻痹、喉水肿; d. 口腔:舌肥大、舌根后坠、小下颌畸形、下颌后缩、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等 (2)内分泌因素: a. 孕妇;b. 更年期的男性或女性;c. 甲状腺功能低下;d. 肢端肥大症;e. 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f. 脑垂体功能减退 (3)神经肌肉因素: a. 重症肌无力;b. 小儿麻痹后遗症;c. 肌肉萎缩;d. 脑梗死;e. 脑干肿瘤;f. 老年性变化:运动神经兴奋性及呼吸调节功能下降 (4)遗传因素: a. 肥胖;b. 染色体显性遗传 (5)不良生活习惯: a. 吸烟;b. 饮酒;c. 长期服用镇静安眠药睡眠知识测试,看看你了解多少?(四)打鼾易引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