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网络载体应用存在问题探究-以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调查为例.docx
5页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网络载体应用存在问题探究-以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调查为例 摘要:思政课教师参与思政课网络载体教学资源建设的保障有待提高,思政课教师应用网络载体开展思政教育没有常态化,思政课教师与学生应用网络载体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少互动方式单一,思政课教师使用互联网的能力有待提高,学生通过网络载体学习思政课内容的主动性不足,学生通过网络载体学习思政课的平台智能程度不足找准问题,寻找对策,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网络载体的能力,需要从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寻找对策,包括关注5G-A技术以及综合运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和流媒体、超高清等技术手段Keys:网络载体、高职院校、思政课、调查研究“问题导向”以发现问题为前提,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其核心要义是基于实践情境深入洞悉问题之本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中应该紧扣“问题导向”,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及时回应网络载体应用过程中的问题,探究原因,寻找破解问题的路径本文是作者在调查基础上的经验之谈,如有不妥的地方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应用网络载体学情分析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传统的思政课教学采用教室课堂、教师、教材、粉笔、学生为体系的方式,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的思维只局限于了课本的习惯。
加之高职院校有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学情,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差异比较大,文化基础相对来说也比较薄弱,理论学习兴趣低,知识储备不足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使得学生对思政课的知识点的掌握也不深刻,再加之有些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有偏差,使得课堂教学面临很多困难好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机遇,应该说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都加入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潮流但是,挑战依然在传统思政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情还在,学生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这些情况仍然是提升思政课教学需要面对的基本情况而互联网背景下新的挑战也随之出现了,例如,上课抬头率不足,上课出现看,甚至个别学生玩游戏、看视频、购物等等不良情况而通过网络进行线上教学,也存在学生虽然登录进入账号,但人却可能在一边干其它事情的可能,这需要智能化的监督二、高职院校思政课应用网络载体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需要调查研究通过对我校思政课教师的走访和对我校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从现状分析得知,高职院校思政课应用网络载体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综合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情况,也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思政课教师制作网络载体进行思政课教学的保障有待提高。
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是思政课网络教学依托之一,但是录制课程或者提供相应资源需要相当大的劳动量,没有时间保障和物质保障的情况下,思政课资源建设仅仅依靠教师课余积极性挤时间还是很难的,需要学校提供尽可能多的保障,例如,增加经费和建设视频录制专门场所第二,思政课教师存在应用网络载体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没有常态化除了特殊条件下需要通过网络进行线上教学之外,思政课教师很少应用网络载体进行思政课教学如果学校思政课没有“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那么思政课教学就仅仅依靠的是线下教学,教师的工作量也仅仅记录线下部分,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尽量把网络载体中的优秀资源应用到线下课堂中第三,思政课教师与学生在应用网络载体教育教学的环境中互动少互动方式单一在走访调查网络载体教学中应用情况调查中,由于记录学习量和学习成绩不充分,加之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网络载体应用中的互动较少,一般也仅限教师发出问题学生作答或学生提问教师回答这一模式,缺乏探索新的师生在应用网络载体环境中互动模式的探索,也存在一种怕出错而不敢互动的情况第四,思政课教师使用互联网的能力有待提高思政课教师对应用网络载体开展思政课教学,必须建立在具有使用互联网技术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应做到熟练掌握电脑技术,熟练做到上网,制作课件,收集材料,网络监督学生学习情况,包括进行网络阅卷评分。
当然这些技术并不复杂,多学多用,对于现在的思政课教师来说并不构成多大的困难第五,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思政课内容的主动性不足本次调查主要涉及的是2005年后出生的学生,他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网络,但是在应用网络中主动参与思政课学习的主动性不足一方面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搜集阅读网络文献信息和观看视频没有专门的教学模式来推动,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思政课当成一种学习方式还没有养成第六,学生通过网络载体学习思政课的平台智能程度不足学习平台的智能化程度不高,各个专门教学平台之间相互沟通的智能化操作缺失,学生在不同平台学习量统计困难而通过非平台的其它网页学习思政课更是无法统计,这导致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成了一种自愿行为,而这对高职院校思政课使用网络载体进行教学构成了很大的挑战三、高职院校思政课应用网络载体的对策首先,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应提高自身应用网络载体的能力这包括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网络使用能力,也包括制作适合网络载体的教学视频、图片、课件、讲义以及相关考核办法同时,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提高与学生通过网络互动的能力,把思政课的内容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在通过网络载体学习思政课过程中全方位受到感染。
最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有安全意识,加强自律,遵守宪法法律,确保自身应用网络载体的全过程语言行为体现出高度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责任感其次,高职院校大学生要提升自身使用网络载体学习思政课的能力学生要高度重视通过网络载体学习思政课的重要意义,提升自身应用计算机、等设备学习的能力,做到会正确安装相关APP或能正确搜索到相关网站,同时,注意网络安全,确保自身信息和财产安全以及不被非法和不良信息所干扰最后,高度关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例如,5G-A作为5G技术的升级版,将在网络速度、延迟、连接数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网络载体的使用,应该努力紧跟技术进步,进一步拓展综合运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和流媒体、超高清等技术手段,打造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网络载体建设的新模式,提高学生虚拟情境中学习的思政课效果总之,我们应该注意到从传统思政课到网络载体环境下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学情和教情变化的和没变化的情况都是思政课教学要面对的只有深刻认真连续不断追踪调查研究实践探索才能深入了解问题进而达到解决问题,才能提升高职院校应用网络载体开展思政课教学水平,才能让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在应用网络载体环境下把思政课的道理讲准、讲深、讲透、讲活。
Reference[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1-61.[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10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1-190.[4]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216.[5]谢安邦.高等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380.本论文属于2023年度上海市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 项目编号:23SZZX0069 项目名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网络载体应用情况调查研究——以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