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乐相关收集 (32).doc
5页1《茉莉花》教案南京 29 中致远校区 李静课题:《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茉莉花》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目标:1、了解民歌是人民群众反映生活、表达情感的产物,聆听各地的民歌《茉莉花》 ,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归纳民歌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经济生活、文化传统、人文风俗及地方语言都有密切关系;2、学唱中国民歌《茉莉花》 ,尝试用二声部合唱的形式表达出歌曲优美动人的旋律和委婉细腻的江南民歌特点3、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学唱乐曲的主题旋律,能对中国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特点、风格变化进行正确评价,体验不同音乐表现形式的美教学内容:演唱中国民歌《茉莉花》教学重点:用二声部合唱的形式演唱中国民歌《茉莉花》教学难点:以情带声演唱歌曲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短片,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回答小结江南水乡,一个秀美的少女吹起修长的竹笛,婉转悠扬的《茉莉花》旋律如清泉般流淌而出,响彻行云,穿越时空,从江南到巴黎,从埃及到罗马,老人、孩子、绅士、修女,无不侧耳倾听,心驰神往……这部以经典民歌《茉莉花》为“主角”的短片,传递了“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的真诚愿望,也将“中国民歌的好声音——茉莉花”的和谐之音传遍了世界。
(课题)二、茉莉溯源——《鲜花调》1、 《茉莉花》最初叫《鲜花调》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就记录了三段歌词据专家考证清代时的《鲜花调》就是在明代流行于扬州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的江苏民歌《茉莉花》是《鲜花调》最基本的旋律形态,歌曲曲调细腻优美、旋律婉转流畅,具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特点,宛如一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图画大家想不想听老师用扬州方言唱一段?2、老师弹唱《鲜花调》2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金银花, 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金银花, 好一朵玫瑰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 金银花开好比勾儿芽, 玫瑰花开碗呀么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 奴有心采一朵戴, 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看花的人儿要将奴骂 又怕刺儿把手扎3、师生互动,学唱一句《鲜花调》三、茉莉飘香——河北民歌《茉莉花》1、茉莉花清新淡雅,洁白无瑕,却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春天里,只要剪下一根新鲜的枝杈插入泥土,隔三岔五地为它浇水,当年就会开花,你就会欣赏到美丽的茉莉花了200 年来,民歌《茉莉花》在祖国大地上,吸取了各地土壤中的不同养料,形成不同的风貌,用它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开遍全国的民歌《茉莉花》 。
除了江苏的《茉莉花》流传最广,河北、河南、山西、东北、四川等地的《茉莉花》也很有特色2、下面老师就给大家欣赏一首河北民歌《茉莉花》 请大家仔细聆听,与我们熟悉的具有江南小调特点的《茉莉花》有哪些不同点3、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4、歌曲表现了少女以惜花、爱花的浪漫情怀5、展示前两句歌谱,跟琴唱谱,思考:歌曲出现了哪些音?体验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7、演唱前两句歌谱,总结下行跳进的旋律特点和切分音节奏8、介绍《茉莉花》的世界性:民歌《茉莉花》不仅开遍了全国,而且也成为世界乐坛的一朵奇葩①1804 年,英国第一任驻华使馆的秘书巴罗在自己撰写的《中国游记》一书中写到自己看到了“在一种形似吉他的乐器的伴奏下,唱着中国最流行的赞美茉莉花的歌” ,并附有曲谱这种形似吉他的乐器就是中国民族乐器——琵琶,而中国最流行的赞美茉莉花的歌就是中国民歌《茉莉花》 ②1896 年,李鸿章代表大清朝参加万国运动会,因大清国没有国歌,就唱了一首《茉莉花》 后来《茉莉花》就被定为大清朝的国歌,并被广为流唱③1904 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上,中国民间歌手就美国唱起了扬州民歌《茉莉花》 当时的《纽约时报》曾这样报道中国音乐和《茉莉花》:“音乐对中国人而言,可谓天人合一的最佳意境。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背景中,以特有的肢体语言传神地把中国古老故事一幕幕介绍给观众有一首流传已久、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乐曲《茉莉花》 (Lily Song) ,可为听者带来好运 ”④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 1921 年创作歌剧《图兰朵》时从书中看到了巴罗的描述,他顿生灵感,便移花接木,把《茉莉花》融进了《图兰朵》的创作之中⑤20 世纪 90 年代起, 《茉莉花》开始频频出现在中国许多重要事件和国际重要场合中,3以《茉莉花》为基调的音乐都融入了一个个历史瞬间◆1997 年,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中国军乐队演奏了江苏民歌《茉莉花》 ◆1999 年,澳门回归交接仪式现场,中国军乐队再次奏响江苏民歌《茉莉花》 ◆2008 年, 《茉莉花》作为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音乐在奥运赛场上一次次响起四、茉莉传唱——中国民歌《茉莉花》1、一曲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 ,一跃成为世界音乐舞台上的中国符号,这首歌曲的独特魅力是如何体现的,下面就请同学们边看乐谱边听老师唱一段2、老师范唱3、 《茉莉花》的旋律大家熟悉吗?请大家轻声地跟钢琴唱一遍歌谱,并思考:①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②能否用一个词语来表达你对歌曲的感受?《茉莉花》源于江苏《鲜花调》 ,为徵调式。
歌曲旋律婉转悠扬,感情温婉细腻,风格清新雅致,形象地刻画了少女热爱生活的内心世界和羞涩腼腆的个性因具有东方美的柔情含蓄而在国内外广为流传4、下面请同学们再欣赏一个民乐演奏版本的《茉莉花》 ,听一听老师的演奏有什么特点?5、刚才老师所弹的古筝和音响资料中的二胡来了一次民乐重奏,老师演奏的其实是二声部,也就是伴奏声部你们觉得好听吗?如果加上歌词演唱的效果一定更好,大家想不想试一下?6、展示合唱谱,请大家看看主旋律是不是都在高声部呢?(画出伴奏旋律)7、展示伴奏谱,学唱伴唱声部8、演唱之前我们先把声音练一下Wu好 一朵 茉 莉 花如果我们现在正置身于茉莉花丛中,你是怎样吮吸这沁人心脾的清香呢?让我们一同来闻闻花香吧:吸气:深呼吸,把气息吸进小腹呼气:小腹的力量保持,慢慢呼出气息声音:口腔打开,假声多一些9、老师弹高声部,唱低声部,带领学生练习合唱(按高低声部合唱)10、老师指挥,跟伴奏带合唱(按高低声部合唱)11、老师指挥,跟伴奏带合唱(按男女生合唱)12、反馈①中国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 ,有哪些异同点?(从调式、情感、旋律特点4等方面分析)中国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相同点表达的情感相同,表达了姑娘惜花爱花之情。
不同点细腻含蓄、平稳抒情、委婉流畅坦诚直白、柔中带刚、热情爽朗、②是哪些因素形成差异的原因?地区语言音调、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文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地方特色13、 《茉莉花》的曲调清新流畅,歌词也简洁明了,但是却令人回味无穷下面请大家聆听童声合唱版的《茉莉花》 ,请大家这些孩子们的演唱好在哪里?我们可以借用吗?14、让我们再一次用赞美、怜爱茉莉花的情感和优美动听的歌喉再来演唱《茉莉花》 ,用心去体会茉莉花的芬芳和中国民歌的持久的魅力五、总结从深厚的土壤中才能长出花朵和森林,从真实的生活中才能找到最美妙的声音 《茉莉花》就是让世界倾听到的最美妙的声音,它不再是中国的茉莉花,它属于全人类,全世界!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是 2012 苏少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茉莉芬芳》中中国民歌《茉莉花》 ,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这首歌曲在原教材中国民歌《茉莉花》单旋律基础上,配上了二声部合唱备课时,我发现,一节课要让学生唱会、配好二声部,并让学生用适当的声音和情感去表现歌曲,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决定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重新思考了《茉莉花》这个题材,设计一堂让学生主动体验、乐于表现音乐的唱歌课。
一、重视音乐体验的实践性在这节课中,我为了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设计了“茉莉溯源——茉莉飘香——茉莉传唱”的主线,在巧妙的教学形式中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与音乐融为一体体验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只有先让学生主动地体验,他们对音乐的表现才有可能成功事实表明,师生互动用扬州方言演唱《鲜花调》 ,以及学生对不同地区《茉莉花》进行对比评价,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二、加强合唱教学的趣味性这首歌曲的二部合唱比较特殊,表现在旋律声部不是单一的固定在高声部,而是从高声部过渡到低声部我的预期目标是每位同学都要学会每个声部,这样表现歌曲就比较得心应手,既可以高低声部合作,也可以男女生合作但是,如果让学生机械地练习,学生无疑会感到枯燥我首先采用了老师演奏古筝与电脑音乐进行二部合奏的形式引入,让学生自主挖掘伴奏声部的旋律,从而学会演唱二声部合作时,采用老师弹一个声部,唱另5一个声部的方式,让学生在聆听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在闻茉莉花香的情境中进行发声练习,让学生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为了更好地表现歌曲,我再让学生聆听优秀的童声合唱《茉莉花》 ,让他们借鉴别人的长处为己所用最后,我舍掉了钢琴伴奏,用老师的指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演唱非常投入,可谓声情并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以自己对音乐的感情启发学生感悟词曲中蕴涵的情感魅力,并运用系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理解,主体感悟,从而使音乐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股清泉,启迪、陶冶美好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