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狼羊共存的企业文化.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7065856
  • 上传时间:2021-07-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5.5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狼羊共存”的企业文化 文/ 宓鑫鑫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不同的企业环境也造就了不同的企业文化:欧美企业重视个性,所以轻松的人性化管理细节随处可见;日韩企业等级制度分明,所以人人要学会谦逊礼貌而在中国,不少企业的文化则又显得很独特,被专家们称为“狼性文化”或者“羊性文化”狼性文化”与“羊性文化”可以为企业带来不同的发展路径成功的企业不缺乏“狼”的竞争力[来自wwW.lw5u.cOm],无论是狼的智慧、狼的韬略还是狼的团结协作精神,都让企业在市场中所向披靡,但纯粹的狼性又会带来分裂和自我蚕食不太成功的企业面对竞争时总会有“羊”的无力感,羊的柔和、顺从、追求和谐都让员工习惯了安逸的工作和生活,企业发展缓慢,但羊的勤恳温良对企业的持续发展也必不可少其实,企业发展中不存在绝对的“狼性文化”,也不存在绝对的“羊性文化”,在任何以狼性为主调的企业文化中,肯定能找到羊性元素,反之亦然两种类型的企业文化也不存在哪个更好的问题,问题是如何让企业中的“狼”与“羊”和谐共存,全力打造企业的持续竞争力本期“文化大家谈”栏目,我们邀请到了阳光财险四川分公司总经理孙永禄、合众人寿山西分公司总经理吴立欣,就以上话题展开讨论。

      《保险文化》:“狼性文化”是华为早年的发家之宝,曾一度被众多企业家奉为圭臬但随着华为国际化步伐越迈越大,其独特的“狼性文化”已开始逐步调整与扬弃,显现出更多的羊性元素对此您怎么看?孙永禄:华为的这种变化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其企业文化丰富及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其领路人任正非经营管理哲学的辩证发展华为的“以奋斗者为本”的激励策略是其“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具体体现,华为创业的艰辛及其在夹缝中生存[来自www.LW]的竞争环境奠定了其“危机论”思维模式,这些因素又都是华为独特的“狼性文化”诞生的基础,也是华为成为一家令人尊重的企业的基石企业文化一定是随着企业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具有独特创新文化特征的华为企业文化,其固有思维模式决定了华为一定会不断丰富和完善原有的“狼性文化”,这既是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也是其在国际化进程中法律社会环境变化的使然,更是其管理思想的进化华为只有不断改善激进的“狼性文化”,融入更多的“羊性文化”元素均衡发展,才能实现其伟大的战略梦想吴立欣:早年间,华为在国际上既没有品牌也没有渠道,为了能在困境中生存下来,便选择了国外电信巨头瞧不上眼的印度、刚果、埃塞俄比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悄然播种生长。

      任正非说:“活下来是我们真正的出路,国际上的市场竞争法则是优胜劣汰,难做的时候,你多做一个合同,别人就少一个这样独特的“狼性文化”,与当时企业的规模、实力、目标、阶段及所在行业环境不可分割,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面对艰辛、风险和磨练而形成的,它更多地代表了任正非的个人风格与企业成长初始阶段强调的绩效、斗志、进取心和侵略性狼性文化”也曾一度被国内众多企业奉为圭臬,淋漓尽致地显现了中国企业对竞争力的渴望,但“狼性文化”本身所带有的局限和负面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企业及员工容易在文化上迷失所以,在华为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走向国际市场的时候,任正非也清晰地意识到“狼性”只是手段,人性才是根本,因此华为开始更多地强调公司责任、和谐、多赢及利益的协调,显现出更多的“羊性”元素,以期让独特的“任正非式”的“狼性文化”更接近国际通行标准反思“狼性文化”实际上是在寻找中国优秀企业的文化基因,这标志着经营企业根本方式的转移,从“人治”转移到“法治”、从企业家的一枝独秀转移到依靠组织与制度打造强大竞争力,这是一种更本质的、真正的进步《保险文化》:“狼性文化”和“羊性文化”其实代表了企业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作为企业管理者,您更欣赏哪种管理方式?如何让自我的管理方式不断改革创新?孙永禄:“狼性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嗅觉敏锐(智慧)、奋不顾身(勇敢)、不达目标不罢休(坚持)和群体合作(团结协作);“羊性文化”的显著特征是追求稳定(服从)、敢于自我牺牲(奉献)、讲究以柔克刚(和谐)、追求和谐(共赢)。

      我欣赏“狼性文化”中拼搏进取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为达成阶段性目标而不断团结奋斗的氛围,同时我也喜欢“羊性文化”默默奉献的精神及其合作共赢的理念狼性文化”主张对人的行为的管理,而“羊性文化”主张对人心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者,我无法将两种管理模式完全割裂开,也不会去人为地割裂开我更欣赏那种能够把两种管理模式融为一体的管理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企业经营成百年老店差异化管理是自我管理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我的管理方式会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我主张领导者个人要有更多的“羊性”特征,发挥榜样的力量,给自己的员工起到更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鼓励员工特别是年轻的员工有更多的“狼性”特征,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推动公司的快速成长吴立欣:一位工商管理学教授在MBA 课堂上讲到企业的管理与文化时,曾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我们应该选择做“狼”还是做“羊”?大部分学生选择做“狼”,其余学生选择做“羊”教授最后说:我们既不该选择做“狼”,也不该选择做“羊”,我们应该选择做“人”狼性文化”和“羊性文化”这两种管理方式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需要扬弃和融合狼性文化”的管理方式强硬和激进,需摒弃利益至上和残酷无情,弘扬艰苦奋斗、居安思危、居危思进、团队协作的精神。

      羊性文化”崇尚一种温和的人性化管理,强调对人性的尊重,但也需摒弃安于现状、循规蹈矩、缺乏创新,弘扬追求双赢、重视规则、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很多管理者认为,有“狼性文化”就不太会有人性化的管理,否则就不“狼性”了其实,“狼性文化”的管理是对事的管理,是制度、流程的执行;人性化管理是对人的管理,是领导力的体现两种管理方式需要有机地融合,具体而言,即“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管理定江山、抱团打天下”企业的管理即人的管理,大道至简,就人的管理而言,核心是激励和约束因此,检验管理方式是否与时俱进,我想一是要看企业的愿景、目标和员工的个人诉求是否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不能光要员工做事情,而且要帮助他发展他的未来,因为团队的凝聚力往往来源于共同的利益;二是创新不是看有没有新的产品,而是看有没有用新的方法做事情,是不是引导整个企业做得更好《保险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您可能会面对“羊”一样优柔寡断、追求和谐的员工,也会面对“狼”一样当机立断、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员工那您是如何让两者和谐共存,全力打造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孙永禄: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一定会同时遇到这样两种品性的员工,决策者如果不能很好地平衡好两者关系,一定会导致效率低下、决策摇摆不定,最终挫伤双方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在公司建立“狼性”与“羊性”的二元企业文化在公司创立的初期,应该以“狼性文化”为主,形成公司的竞争文化和创新氛围,保证公司能够活下去;在公司发展成熟期,以“羊性”为主,实现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人性关爱文化,推动公司、客户、员工、股东和社会的多方共赢,保证公司能够持续地发展其次,对于“狼性”特征比较强的员工,我会适当削弱他狼性的欲望,通过引导其追逐长期利益来调整其利益的功利性,通过适当授权增强其成就感,期间如果能够通过岗位调整将其调到销售一线或者销售管理线条,则能更好地发挥其性格优势推动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双赢策略;对于“羊性”特征比较强的员工,我会强化他们的效率管理,不断提出工作项目的过程管理要求和时间限制,加大对他们的激励考核力度,增强他们的危机意识,同时还会以优秀的狼性特征员工为榜样来推动他们强化自我管理当然具体的决策事宜就需要我们果断地决策,及时地反应,毕竟市场的竞争是激烈的、残酷的吴立欣:这个问题既涉及企业内部不同文化的融合,又涉及员工的个性管理,我认为两者的存在能够优势互补、相互协作、互相补充对于企业个体来说,既需要“羊”这类员工忠诚、任劳任怨、不知疲倦的敬业奉献,也需要“狼”这类员工精明卓越、充满挑战的工作态度。

      从数量上来说,目前“羊性”员工是大多数,虽然没有辉煌的业绩,但是勤劳踏实、埋头苦干狼性”员工虽是少数,但能够顽强拼搏、改革创新这两者各有优劣,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对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面要大力弘扬,有害于企业发展的一面要坚决摒弃例如通过设置不同的职位,选拔不同的人才,给予不同的待遇、培养和鼓励,营造团结、正面、积极、融洽的文化氛围,让每一个员工都有发挥特长的平台,让每一个员工的目标、能力和意愿能够统一起来总之,企业需要的是能攻善守的员工,需要“狼”与“羊”和谐共存,建立“和合”的文化竞争是为了发展,是为了繁荣,但也需要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间的利益关系,把各方的利益都融和进去,以共谋发展,而不可偏废只有建立以“和谐、合作、兼容、融洽”为精神内涵的企业文化和“共好、共赢”为核心的企业价值理念,才能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