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顺政权失败原因探究.pdf
5页李自成大顺政权失败原因探究 (彭国春) 公元 1644 年年初,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从西安出发, 三月攻陷北京,灭明朝但于同年五月始,清军入关,大顺 开始走向衰亡对于大顺政权的快兴快灭,讨论分析的原因 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农民阶级局限性二是清兵太强三是上层腐化, 丧失民心四是不重视建立根据地,没有稳固的后方五是 战略方针错误六是瘟疫说 这些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和根据但是都缺乏足够的说 服力笔者认为,导致大顺政权迅速覆灭的根源在于大顺政 权没有稳固的支持“势力” 李自成在初期起事的时候,支持者主要是灾民,崇祯年 间,旱蝗连年、 天下大灾, 农民没有吃的, 起义军不需动员, 只需登高一呼“跟我干有放吃”,自然得到饥民群起响应, 这也是大明王朝十多年间一直不能彻底剿灭民变的根源 1641 年,李自成攻陷洛阳, 提出了“均田免赋” 的口号, 获得了广大老百姓的欢迎,此时李自成的支持者除了灾民还 有普通农民,地主阶层还与起义军处于对立状态在1641 年之后,起义军在军事上不断取得胜利,地主阶级分子的政 治态度也逐渐分化,相当一部分出身地主阶级的生员、举人 以至个别进士投靠了起义军,但绝大部分地主阶层还是支持 明王朝的。
1643 年底,李自成起义军歼灭明朝最后的希望-- 孙传庭 残余兵力,至此,明王朝的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地主阶级 眼见大厦将倾,纷纷选择李自成作为新的代言人从此时至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大顺政权不仅得到农民们竭诚拥护,也 得到绝大多数地主阶层的支持 1644 年 5 月,李自成退出北京以后,大顺政权控制区的 地主阶层纷纷倒戈,转向支持清军,最终李自成兵败湖北 从李自成起事到失败,明王朝政权的支持者始终为地主 阶层,而大顺政权各个时期的支持阶层依次为:灾民(兴起 阶段) -- 灾民、农民(发展壮大阶段)-- 灾民、农民、地主 (鼎盛阶段) -- 灾民、农民(衰退阶段) 在兴起阶段,天灾不断、灾民不绝,双方的支持者都没 有明显变化,起义军和朝廷谁也没有消灭谁,处于动态平衡 期发展壮大阶段,起义军的支持者增加了农民,支持力量 扩大,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改变,起义军不断取得军事胜 利,明廷节节败退 鼎盛阶段, 大顺政权得到地主阶层支持, 而明廷失去部分支持力量,大顺政权用了几月时间就从西安 攻到北京,明廷实际灭亡衰退阶段,大顺政权失去地主阶 层支持,清军得到地主阶层支持,大顺政权节节败退,清军 入主中原。
在大顺政权兴衰过程中,我们似乎发现地主阶层的支持 决定了胜利的太平,而灾民及农民支持与否似乎不是很重要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弄清楚这几方势力的强弱及发 挥的作用 在封建社会,地主阶层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决定着社会 的走向,农民还不是左右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大 顺政权的兴衰也与地主阶层的支持与否紧密联系在一起那 有没有仅仅依靠农民的支持而最终取得政权的可能呢?从 理论上讲是有这种可能,毕竟农民的人口数在社会中占据绝 大多数,但中国历史上完全依靠农民的力量建立政权的还没 有,就算是明王朝的建立,虽然先期依靠农民,之后还是在 地主阶层的支持下取得政权的 为什么是人口占比少的地主阶层决定着社会的走向而 不是农民首先,地主阶层掌握了绝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包 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其次,地主阶层自封建社会形成以 来就有一套完整的组织结构和社会号召力,是地方政权的基 石而农民没有统一的组织结构,一些农民还得依附于地主 阶层才能生存,政治上没有独立性,除非有人组织起来,否 则是不会形成一股社会力量 农民起义往往初期声势浩大,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就在 于起义初期依靠起义首领的个人人格魅力能够在有限的地 域内组织一部分农民参与起事,当起义队伍壮大、势力范围 扩张之后,起义领袖的组织力在新的占领区逐步递减,直至 消退。
这就好比炸弹爆炸一样,在一定范围内威力四溅,超 出这一范围逐步衰减直至消退,最终回复平静 农民起义要取得成功,一是依靠提升在新占领区的影响 力,组织农民参与其中,取得社会支持力;二是与地主阶层 联合,取得地主阶层的支持巩固新占领区从我国历史上看, 走第一条路线的主要有汉末的黄巾军起义和清末太平天国 起义,这两次起义均是依靠宗教的力量来组织农民的,影响 也是最大的,也是最接近推翻旧政权的,可惜由于起义领袖 及宗教组织的部分缺陷没能成功而元末朱元璋正是走第二 条路线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明朝 大顺政权选择的道路注定它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灾民 和农民是支持李自成的中坚力量,但在大顺政权建立之后, 联合了部分地主阶层共同治理政权,起义军也一直没有治理 政权的制度措施,政权代表哪个阶级的属性也没有确定下来 大顺政权没有有效的措施将农民组织起来成为一股合力,为 大顺政权建立基层政权提供组织保障、建立稳固的后方在 当时,地方政权组织依旧掌握在地主阶层手中,只有地主阶 层才能有效的组织地方资源为政权提供服务,地主阶层只是 为了维护个人利益暂时与大顺政权结盟可以说,大顺政权 虽然占领了大明王朝近一半的领土,但在这些占领区并不能 实施有效的统治,大顺政权的地方政权依旧掌握在地主阶层 手中。
当吴三桂把清军引入关内、大顺军不敌清军之后,地主 阶层纷纷倒戈转而支持清军,而农民阶层没有有效的组织方 式,不能为大顺政权提供有力的支撑,大顺政权的执政根基 丢失,覆灭也就成为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