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运用综合管理技法优化改造供热管网.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40282907
  • 上传时间:2022-10-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03.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运用综合管理技法 优化改造供热管网葫芦岛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前 言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是有着70多年历史的有色冶炼企业,现有采暖和生产热源都由本厂自备热电厂提供随着企业的扩建和增建,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和热用户的不断增多,原有的集中供热系统日渐暴露出技术落后、管理差、能耗高的弊端,使得供热系统的运行远远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其进行工艺和设备的改造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为此,公司决定于2007年将供热管网改造工程列入企业改造计划,并力保项目建设在十个月内完成工程实施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幅度节省了能源,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企业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一、选题依据根据我公司供热系统的现状,设计院经过调研,决定以技术改造为先导,以工艺流程改造为龙头,进行整个供热系统的改造我们将整个供热系统的改造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围绕全面完成改造计划为目标,进行系统分析,建立系统管理和控制,以取得投资少、见效快的经济效果下面是选题的依据:1、 蒸汽管网改为热水管网可以大幅度降低管网供热损失2、 蒸汽管网改为热水管网可以将供热蒸汽的凝结水全部回收,实现节能降耗,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3、 蒸汽管网改为热水管网可以通过优化热电厂运行方式增加热电联产发电量4、 蒸汽管网改为热水管网可扩大热电联产供热能力5、 用户采暖实行一户一阀改造,推进供热计量制度的改革6、 节能降耗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指标的需要二、课题原理和基本思路管理工具是管理科学的方法基础,本着效率高、适用性、实用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主要选取了系统工程、技术选择和技术评价的管理技法,以系统工程的管理方法为主线,从计划的制定,到其组织实施,试产及验收的全过程综合使用多种管理技法使其互相补充,发挥系统配套的整体功能使用一)系统工程1、概念:系统工程是利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依据系统的观念,将多单元或元素,有机集合整体,达到最优计划、管理和控制而求得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时间最省、运行可靠的最佳特定效果2、基本原理:系统是建立在一个特定环境基础上的,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形成的有机集合体可分为多层次、多学科的矩阵构成的整体所以,系统工程的思维方法,要从系统整体目标出发,确定总系统、分系统和子系统必需的性能需求,定量描述系统内各单元和元素以及分系统、子系统之间的必然结构,科学在联系起来,建立模型,优化求解,直至达到最佳效果。

      二)技术选择和技术评价:1、 概念:在技术开发或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通过对若干可供选择的产品方案、工艺方案或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从中选出最合理的方案,以使有限资金、资源和劳动力得到最合理、最充分的利用,使该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2、 基本原理:通过对多种项目进行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及可能导致的负影响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最合理的一项,确定最优方案就是技术选择与评价的方法三)基本思路: 在实施技术改造过程中,我们将供热系统的改造过程设计为一个系统,具体的每个改造项目为一个子系统通过对该系统进行统筹规划、精心准备、分析确认、评价调整,最终使项目改造一次成功工作的实施具体分成三个阶段,在实施三个阶段的每个过程中,都要严格执行四个步骤,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科学性、先进性、可靠性第一阶段是目标的设定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一项,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在确定目标时需要使用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并写出报告、技术选择和技术评价等多种管理技法同时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分析考察,进而确定目标具体工作内容包括设计系统对象(技术改造项目)、收集情报和资料,对技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原则性选择第二步是分析工作,含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两个程序。

      工作内容包括对系统的实施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对其进行功能分析、结构分析、方案评价、合理调整第三步是实施项目改造,含系统管理和系统调整两个程序这个阶段主要就是在前期准备工作和分析工作的基础上,按系统工程的原理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加以合理管理、有效调整,最终使系统达到最佳效果系统规划思路见图一) 系统规划思路(图一) 确定对象搜集情报、信息和材料目标设定选用技术原则目标经济效益进行功能分析系统分析分析方法的采用进行方案的评价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实施效果的评价系统管理采取的方法和需要考虑的因素系统调整系统工程的应用技术选择和评价的应用三、实施步骤(一)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就是合理、准确地对系统的目标进行定位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是辽宁省有色行业重要基础产业之一自2007年以来,企业对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其中供热管网的改造工程于2007年列人企业改造计划先期由葫芦岛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提出了初步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2007年 2月设计院委托辽宁省节能设计所等有关部门到厂内自备热电厂和水汽分厂进行了实际调研,对项目基本情况作了比较详实的了解,最终批准了方案的实施。

      设计院决定遵循以热定电、热电联产的原则,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热负荷分布情况确定项目的的可行性,实现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和优化运行首先我们对系统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工艺流程图见图二)工艺流程图(图二)蒸汽管网 热水管网热电厂热用户各换热站 热电 结水流失 热热热 凝 回水管网 结 水 损 失现有供热面积约为120万m2,冬季供热全部依靠企业自备热电厂一台12MW被压汽轮发电机组排出的10.49MW蒸汽,蒸汽由管网送至住宅区各个换热站,换热成80℃-60℃热水或配汽后向用户供热这种供热热源方式热效率低,热网热损耗大,且由于二级换热站比较分散,凝结水难以回收,造成热电厂化学水大量流失,使热电厂运营成本大幅度增加。

      同时现有热电联产的发电量少,减温减压器供热截流损失大,也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现有蒸汽管网已运行多年,管网保温老化,设备陈旧,企业每年为此都有很多大修小修项目,消耗大量财力物力近年来,我公司又增建了ISP密闭鼓风炉和109m2沸腾炉项目,住宅增加了22万 m2,热网增大也提高了供热需求这些情况都是我们进行热网改造所要解决的问题二)分析工作分析工作分为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两个程序,首先,我们要对整个系统做一个客观、准确、合理的分析;之后,我们还将对此项技术改造项目中的主要项目供暖改造方案进行比较选优,找出最理想的方案系统分析:如何对系统进行控制?才能使整个供热管网技术改造项目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并在采暖期投入使用?我们针对改造项目做了系统的部署,根据本供热区域发展的需要,首先保证时间控制,使改造工程必须在采暖期前保质保量的完成,为此集团制定了工程网络图(见图三),由基建处负责实施在方案论证阶段,我们遵循以热定电、热电联产的原则,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热电厂的现有装机情况及热负荷分布情况,确定合理的供热方案,配置供热管网经过概略评价后,我们筛选出二个供热管网改造方案进行方案评价1、供热管网改造工程网络图(见图三)2、供热管网工艺改造方案对比见(图四)(图三) 工艺流程图(图四) 高温水供热系统工艺流程图: 蒸汽管网 一级高温热水网 二级采暖热水网 195℃ 120℃ 70℃ 热电厂换热首站二级换热站热用户 低温水 采暖回水网 凝结水 70℃ 50℃低温水供热系统工艺流程图: 低温水热水网 65℃ 循环水泵站热电厂分、集水器热用户 热网回水 50℃ 3、供热管网改造方案评价表,(见表一) 方案评价表 (表一)方案名称工艺工程投资 社会效益方案一:高温水供热系统工艺复杂,供回水管道管径小,系统失水量少新增设备量大,项目总投资估计3337.85万元全部回收凝结水方案二:低温水供热系统工艺简单,热网管径大,系统失水率大管网改造投资较大, 项目总万元投资估计3433.85万元可增加热电联产发电量,供热机组利用系数大 (注:表中数据来自可研报告)4、方案比较优选根据我公司的现有供热管网布置,我们认为方案一更切合我厂的供热实际情况,此方案不但回收了凝结水,而且几乎全部利用了现有二级换热站的资源。

      根据方案一确定实施改造内容如下:(1) 在热电厂内建设供热首站;(2) 将现有蒸汽管网改造为高温水网;(3) 改造原有换热站,因热用户增加新建两座换热站;(4) 用户端循环水系统及管网利用现有系统,对部分住宅进行一户一阀改造5、供热工艺改造方案一和改造前供热工艺分析比较:(见表二) 工艺比较表 (表二)名称热源热网损失凝结水管线其它方案一:高温水供热系统改造前工艺利用背压机组排汽,节省蒸汽40吨/小时次高压蒸汽经过减温减压器后供热,发电量少,截留损失大二级换热:汽水换热,水水换热减少热网损失20%蒸汽送入换热站进行汽水换热采暖供热凝结水全部回收换热站分散,凝结水无法回收,几乎全部流失更新管线和增加部分设备管线老化,设备陈旧先期进行一户一阀改造20万m2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工艺改造可以节省能源,优化供热管网我们期望通过最终实施,使集团公司的集中供热系统科学、经济、稳定的运行三)实施项目改造完成了上述两个步骤、三个程序之后,实施项目改造就可以水到渠成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系统管理、进行系统调整,具体地说,就是严格按计划操作,加强施工管理,如果有需要则进行系统调整即可。

      具体地说,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建立项目改造领导机构;在立项的同时组成由设计、施工、建设等部门参加的工作小组,对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一抓到底,确保施工改造顺利完成建立项目专人负责制,由各部门指派人员担任项目的负责人,分别承担相应的职责见图五)2、强化施工管理和验收,保证工程质量;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缩短工期、节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