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高考填报志愿注意哪些专业变化?.docx
4页- QQ咨询
- 微信客服
- 返回顶部
2022高考填报志愿注意哪些专业变化? 高考成绩陆续出来了,填报志愿也即将开始,都有哪些填报技巧呢《我们提前了解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心得,供大家参考 新兴学科井喷式增长 这两天,湖南益阳理科考生曾慧翻阅报考指南时,发现很多学校都设置了新专业每次遇到有关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专业,她都会用笔标记下来由于这些专业刚才兴起,可供参考的历年分数线和具体招生数据并不多,“只能靠着感觉‘冲一冲’〞 和每一个变革的年代一样,与社会需求和国家开展紧密相连的各类新兴专业,正悄然走进考生与家长的视野 今年,西安交通大学新增人工智能试验班、大数据专业中国传媒大学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和经济学(数字经济方向)西南大学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4个招生方向 此前,教育部颁布的?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全国高校共新增本科专业2311个,重点包含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机器人项目等今年,这些新增专业首次招生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过去几年,此类产业公司层出不穷,几乎同时,对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也大量增加,高校中相关专业的设置也呈现井喷的态势 2022年年初,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首次出现,当时教育部颁布的?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仅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3所高校获批设置该专业。
去年,获批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到达了32所今年,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等250所高校将新开设该专业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开设高校数量连续两年以近10倍的速率增长 专业的开设仅仅只是开始,教育部正激励高校筹建相关学院和研究中心6月初,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方案》,激励有条件的高校在充沛论证的根底上建立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或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中心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耗费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开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罗立祝长期从事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研究,他倡议考生与家长要敏锐捕捉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开展对相应人才需求的难得机遇,结合自身的兴趣与特长,报考相关专业 大类招生渐成主流 截至6月28日,由本报发起的“2022高校招办主任光明大直播〞团队已陆续走进百所高校各校招生办主任在答复网友关于本校招生政策和亮点等问题时,“大类招生〞被频繁提及 据了解,大类招生即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组合成大类,考生填报志愿时,直接按照专业大类的名称填报志愿。
在低年级时,所有学生将接受大类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根底课程,在高年级时分流进入相关院系开始专业学习 目前,按大类、宽口径招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推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都已采取此类录取方式与此同时,记者发现,每年都有大量高校进入大类招生的行列,大类招生渐成主流 今年,中南大学开始实施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的改革大类培养时间原那么上为一年,个别大类可根据具体情况缩短至半年;大类培养期间,同一大类各专业培养计划相同,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相同,完成专业确认和分流后,按照各自专业培养计划进行培养 西安交通大学也全面推进大类招生和培养,据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主任訾艳阳介绍,该校已经形成了“8+8〞的大类招生培养新格局,即8个大类和8个拔尖人才培养特色试验班,实现从知识传授型向探索研究型教育的转变 “大类招生是高校招生录取机制改革的必然方向〞罗立祝表示,大类招生模式推迟了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更加充沛深入地了解专业,减少考生选报专业的盲目性,增强专业学习的稳定性,拓展专业学习的知识面,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各个学校虽然同样是按大类招生模式进行专业划分,但是记者发现,专业目录中相同的招生大类,各学校所包含的专业也不同。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类〞包含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3个专业;南京大学“经济学类〞在此根底上还包含保险学、金融项目和产业经济学3个专业厦门大学“工商管理类〞包括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9个专业;而兰州大学“工商管理类〞那么包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等5个专业 因此,考生须以本省下发的?招生专业目录》为权威参考,看清所报学校的招生专业,确定自己喜欢的专业是否包含在某“大类〞之中,以免漏报、错报此外,按大类填报志愿时,大类内部的专业级差就不存在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考生录取的时机 动态调整,优化专业设置 高考志愿填报总让家长和考生感到焦虑,除了从个人兴趣出发,还有哪些依据可供参考《 近两年,教育部曾颁布全国和分省的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一些高校的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在列 第三方调研机构麦可思研究院,每年同样会发布?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22年的本科红牌专业为历史学、音乐表演、生物技术、法学、美术学、生物项目其中,音乐表演、美术学连续三届是红牌专业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称心度综合较低的专业。
根据社会需求、就业率等因素综合考虑,呈现在考生及家长面前的备选专业已经是“动态调整〞后的结果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先佐表示,以往我国局部高校开展一味追求大而全,专业设置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专业特色不明显,优势专业在总招生方案中占比拟低,高校的人才供应与社会需求脱节 类似现象正在改变 今年,西南大学停招环境科学、环境项目、水文与水资源项目、电子科学与技术等4个本科专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将陆续停招生物医学项目、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环境科学等11个专业,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回应称,“专业转出率过高〞“分流情况不理想〞“就业表现不够好〞是停招的主要原因 专业设置需要科学谋划哪些专业确定退出,哪些专业可以留察,哪些专业需要新增,可以通过对专业称心度、专业报考率、调剂率、初次就业率等招生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范先佐认为,依据高考录取等数据,不少高校主动淘汰落后专业,新增效劳国家战略的新兴专业,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既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路,也是高校内涵式开展的必然要求 从目前看,高考招生录取机制对高校选拔人才具有公平可比、规模高效、操作简便的优势这些年来,从估分填报到知分填报,从梯度志愿到平行志愿,从按专业招生到按大类招生,“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价值取向越发凸显。
为了克服高考招生录取工作的局限,拓宽选拔多样化人才的途径,国家还陆续推进高校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高职分类考试招生等政策罗立祝表示,未来的高考招生录取方式将更加增强考生与高校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在双向选择和互动中,不仅能促进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而且还能积极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开展〞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