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文由亲情衍生的重重羁绊_李安父亲三部曲.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ji****72
  • 文档编号:27202988
  • 上传时间:2018-01-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由亲情衍生的重重羁绊:试解读李安的“父亲三部曲 ”【摘要】李安的“父亲三部曲”是李安的早期电影作品,三部曲中处处传达着“爱”和“人性”的主题李安在三部曲中刻画了中国传统父亲的形象,具有包容性而三部曲中涉及到的女性人物也各有性格,电影中还充斥着东西方的文化冲突,体现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时的矛盾通过分析“父亲三部曲” ,不仅可以了解李安电影作品的文化内涵,也可以更深入了解父亲形象、女性社会身份以及中西文化矛盾冲突,感受李安电影作品的魅力关键词】父亲三部曲 父亲形象 女性身份 中西文化冲突 人性李安在 1954 年出生于台湾屏东县,他的家庭是传统的中国式父权制家庭,因此从小便受到浓厚的传统礼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他在 1978 年进入伊利诺伊大学戏剧导演专业,两年后取得学士学位1981 年,他进入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研究所,1984 年取得硕士学位因为在国外求学数年,所以李安对西方文化有他自己的独特体悟,可以说是有着深刻的了解在 1990 年,李安写的剧本《推手》创作完成,获得了优秀剧作奖,他获得了第一次独立指导影片的机会1992 年,李安指导了他的第一部作品《推手》 1992 年,李安执导了他的第二部电影《喜宴》 。

      1994 年,李安顺利执导他的第三部作品《饮食男女》 ⑴这三部影片被合称为“父亲三部曲” ,是李安的早期电影作品《推手》讲述的是朱师傅被儿子晓生从北京接到美国安享晚年,但是朱师傅和外国儿媳玛莎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在文化认知、语言、生活习惯上都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朱师傅与玛莎的矛盾越来越深,甚至选择了愤然出走在这部电影里,李安还为朱师傅安排了一段简单的爱情邂逅,对象是来自台湾陈老太太,跟随女儿来到台湾生活子女们想要撮合他们,但是两位老人却全然没有感受到这份撮合带来的喜悦感,更多的是一种羞愤而《喜宴》讲述的是事业有成的男同志伟同为了隐瞒父母,和美国男友赛门一起,找到了来自上海的不得志的女艺术家葳葳来假扮新娘伟同的父母来到美国为其举行结婚典礼,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伟同和赛门的感情甚至亮起红灯,而葳葳又意外怀上伟同的孩子伟同和赛门之间的恋情最终还是没能瞒过他的父母,但是他的父母最终做出了妥协《饮食男女》与《喜宴》和《推手》不同,它的故事是发生在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大厨师老朱在老年生活中倍感孤独,他试图用每周一次的家庭聚餐来维系一家人的感情,但还是与三个女儿矛盾不断,餐桌上总是出现新的冲突和矛盾。

      老朱的三个女儿性格各异,各不相同,二女儿与老朱的矛盾更深但是,二女儿家倩在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终于对自己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体悟,也和老朱重归于好电影中,更是为老朱设计了一场“黄昏恋” ,打破了传统思想观念中的婚姻观李安的“父亲三部曲”是三个独立的故事,三部曲的父亲都是由中国老演员郎雄饰演以“家”为中心,讲述三个关于“家”的故事,在这三个故事中,矛盾和争执从未停止李安试图在“小家”中展现出自己对“大家”的看法感受, “父亲三部曲”中有着重重矛盾,但是矛盾最终还是归结于爱爱是李安“父亲三部曲”的核心内涵一 李安电影中的“父亲 ”形象李安的“父亲三部曲”对于“父亲”这个形象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刻画《推手》中的父亲是一个执着于中国太极拳的固执老头,他身处于美国的大环境下,但是始终不愿意屈就于这样的环境下,他不愿意学习英语,甚至保留着自己的饮食习惯,他还会想方设法教自己的孙子中国文化他固执己见,当他发现自己的儿子和陈太太的女儿试图撮合时,觉得非常羞愤,甚至选择了离家出走但是,他是深爱着儿子的,以至于在经历了一系列心碎和失望之后,还能对儿子说着“没事” 而《喜宴》中的父亲也是一个中国传统的父亲形象,他书法很优秀,说明了他是代表着中国传统一面。

      他和大多数中国父亲一样,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早日成家立业,他和妻子远赴美国,心心念念着为自己的儿子举办一场像样的婚礼但是,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还是给了他重重的一击最终,他选择了妥协,因为他对儿子的爱,他选择了接受这个事实 《饮食男女》中的父亲擅长的是做菜,他在厨房里可以叱咤风云,但是在一家人的餐桌上却无能为力他深爱着自己的三个女儿,但却和二女儿还是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女儿们千方百计想要为他找个对象,但是他却谈起了“黄昏恋” 他算是一个勇于追求爱情的老年人形象,打破社会道德标准,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深爱女儿们,也在想方设法维系着自己和女儿们的感情李安电影中的父亲都是一贯的中国式父亲形象,他们有些守旧,大都坚持着一项中国传统技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但是,他们身上也有其独有的包容精神 《推手》中朱师傅最终还是选择了包容和妥协,即使要忍受一个人的孤单而《喜宴》中的父亲更是以一颗包容的心,接受了伟同与赛门的恋情,这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爱中国式父亲的爱大多都是深沉的,他们不会特别强调个人情感,在感情的表达上选择了默默付出,有着较为传统的思想李安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家庭是传统的父权式家庭,大概是受了童年经历的影响,李安电影中的父亲大多也是中国传统父亲形象。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李安电影中的父亲并非是专制武断类型的,他们大多会为爱而妥协和包容李安自己也说:处理“父亲形象”十分有助于我的创作与生活,随着一部部电影的完成,父亲压力的阴影从我的体系内逐渐涤除,对我来说,有着净化与救赎的功能⑵二 社会对女性的残忍李安的电影中,女性始终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她们隐忍而怯懦,有着顺从的思想,顺从社会的安排其实,在“父亲三部曲”中也有独立女性的影子,例如《饮食男女》中的二女儿家倩,她自立自强,事业有成但是,家倩在爱情中还是遇见困惑,可以说,在恋爱方面,她是失败者李安电影中的女性,总是有着她们各自的特点,李安刻画女性形象,可以说是“残忍” 并不是李安对女性“残忍” ,而是在那个时代,整个社会都对女性非常“残忍” ,李安勇于在自己的电影中表现出这份“残忍” 《推手》中的玛莎虽然是美国人,但是她嫁入了一个中国式家庭,和大部分家庭主妇一样,她开始在繁琐的家务中失去属于自己的时间而《喜宴》中的葳葳,在美国过着很艰难的生活,她误打误撞同意了假扮伟同的新娘,然后又误打误撞怀孕,甚至是要生下孩子李安对于葳葳这个女性角色的刻画,突出表现了“残忍” 而在《饮食男女》中,老朱的大女儿一直受到结婚的困扰,身边的朋友亲戚也会时常旁敲侧击,建议她赶紧结婚。

      女性难道就要受到婚姻的束缚吗?女性难道必须要在婚姻中找寻自我吗?结局是,老朱的大女儿最终还是找到了喜爱自己的人,算是圆满的结局,但不难看出她在未嫁前的心酸无奈老朱的二女儿家倩算是很独立、有个性的一位,她事业有成、长相美丽,但是却在爱情上不断栽跟头自古很多事情都很难得到圆满,李安很注意这样的细节老朱的三女儿年纪轻轻便结婚了,看上去算是三个女儿中过得最幸福美好的可是,我们不禁会思考,这样的结局算是完满的吗?李安设计一个未婚先孕的女性形象,已经体现出了他的“残忍” 小女儿看似心无城府却坐拥幸福,最令男子赞赏的不过是如此十足小女子的心机与聪明,大女儿的形象一直如漫画一般夸张,女性魅力尽露的时刻却傻人有傻福,惟独家倩,越是聪慧越是美貌越是魅力四射,却越是只能被男子定位为“好朋友” ,只能无处可逃地一头扎进陷阱:那是李安的故事里,现代(叛逆) (新)女性无可逃遁的宿命⑶果然,说李安懂女子,甚至进而疑心起他的性取向来,然而他即便是懂得,却从不慈悲,即便是理解,却从未有过真正的同情⑷其实,与其说是李安对女性的“残忍” ,不如说,是这个社会环境下,女性普遍处于寻找自我的状态她们会遇见很多不公,也会妥协,李安对于女性的欣赏,确实是要超出传统的看法,他在儒雅个性下,有着一颗叛逆十足的心。

      李安故意把这样赤裸裸的现实展现在每一个人面前,是要反映社会现象,更是为了展现当时的那个时代的面貌三 东西方文化相遇时的文化冲突李安的“父亲三部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涉及到中西文化冲突《推手》和《喜宴》更是把故事背景放在了美国,而《饮食男女》中特别安排了一个来自海外的寡妇,聒噪的寡妇和这个传统色彩浓厚的家庭,显得格格不入这样的中西文化冲突,一方面让我们对美国文化进行了客观审视,另外一方面,又让中国人对于美国有了更多、更直观的了解通过看李安的“父亲三部曲” ,我们更是可以窥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在东西方文化相遇时的态度《推手》中,朱师傅和玛莎因为不同的民族身份而产生了矛盾,影片一开始就用了很多细节来展现朱师傅和玛莎的冲突朱师傅的到来打破了儿子家庭原有的平衡,更是打乱了洋媳妇的生活朱师傅喜欢吃肉,而玛莎爱吃蔬菜水果;朱师傅爱好蹲马步、练练拳,而玛莎经常是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这些细节体现出了中西文化相遇时所出现的矛盾而《喜宴》中,伟同父亲和母亲最终对于伟同同性恋身份的默许,也是一种妥协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有着冲突,所以使得同性恋这个话题更显得敏感,伟同的对象还是一个外国人,这更体现出一种冲突。

      但是伟同父母的妥协,也表现出,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也只能是包容和妥协《推手》最后,朱师傅离开了儿子的家,搬到中国城独自居住陈太太和朱师傅在华人活动中心谈话时,背景有一面醒目的美国旗帜在提醒观众:这样一个具有着东方传统文化氛围的活动中心,依然也是在西方文化的压迫和包围之下而《喜宴》中,父亲把原本送给葳葳的礼金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赛门,这无疑是以一种非正式的形式接受了儿子的恋人是告诉观众:东方传统文化不得不向西方文化妥协,要以包容的方式接纳⑸《饮食男女》中老朱最终出人意料地跟与自己年龄差异很大的锦荣结婚,这也是一种突破,对于传统礼教的突破,可以说是向西方文化的一种致敬可以说,李安的早年经历让他成为了一个既对西方文化有着深刻了解,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有个人认知的“复合体”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作品中总是有着中西文化触碰交会的影子,总是能体现当时的文化现状李安作为台湾重要的新生代导演,他总是追求着能拍出艺术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完美电影,而他的电影也总是围绕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李安的电影手法质朴自然,对白风趣幽默,情节细腻别致,剧情圆融流畅其导演的华语片致力于探讨传统与现代的伦理矛盾、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冲突,开拓了国人视野,传达出人性普世的价值,对当前台湾社会具有提醒和鼓舞作用,为台湾电影开辟了新的表现领域。

      ⑹他善于在中西文化中找到非常合适的平衡点,可以做到兼容并蓄他的作品更注重传达一种情感和情绪,非常人性化从早期的“父亲三部曲”中,不难看出李安对于人性的关注虽然“父亲三部曲”是李安的早期作品,但是一直没有被遗忘原因就在于:三部曲本身所传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在过了那个时代后,还是存在意义;三部曲的故事结构和拍摄手法也有独到之处李安把华语元素带入国际, “父亲三部曲”功不可没参考文献】⑴参考百度百科整理得来.⑵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M ].北京:人们文学出版社,2007.⑶参考豆瓣影评《其他-----李安是坏人》.⑷参考豆瓣影评《其他-----李安是坏人》.⑸李晨.李安电影的东西方文化观[J].华文文学,2004(2):24-30.⑹网易网,时光网,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