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试卷信息技术含解析.pdf
10页1 第 3 题图 第 4 题图 2019 年年 3 月稽阳联谊学校联考月稽阳联谊学校联考 技术选考试题卷技术选考试题卷 考生须知: 本试题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全卷共 16 页,第一部分1 至 8 页,第二部分9 至 1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其中加试题30 分,用【加试题】标出 1.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 2B 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 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信息与信息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数字、文字、图片、视频等都是信息 B.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是不能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而被保留下来 C.物联网是独立于互联网的网络技术,实现万物互联 D.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支柱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2.关于信息技术名词简称的解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TML 是一种计算机语言,可用于网页编程 B.WWW 是用于网页之间联接的基本协议 C.FTP 的中文名是文件传输协议 D.接收电子邮件需要用到 POP3 网络协议 3.用 Word 软件编辑某文档,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中的图文混排效果属于“四周型”环绕方式 B.文中批注的对象为“西湖十景之一” C.第 3 行部分文字下方的波浪线是拼写或语法检查的结果 D.当前状态下选择“拒绝修订”,第一句变为“雷峰塔建造于 997 年” 4.使用 Access 软件打开数据库,部分界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按照用户需求而设计的数据库和配套的应用程序系统 B.当前正在使用 Access 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学生信息”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 2 C.若“ID”字段是主键字段,则无法删除此字段,也无法更改名称 D.更改“卡内余额”字段的数据类型为“数字”格式,则卡内余额会丢失 5.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该流程,输出 s 的值约为 A.0 B.1 C.2 D.3 6.使用 UltraEdit 软件查看字符“如果 A max Then max = Abs(t1 - t2) End If Next j End If If j0 Then t2 = Val(Mid(s, st2, j - st2)) If Abs(t1 - t2) max Then max = Abs(t1 - t2) Next i shuchu.Caption = “所有数之间绝对值相差最大为:“ + Str(max) End Sub (2)根据算法要求,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代码,使程序完整 (3) 若删除程序中加框处语句,则计算出的最大差值为:__________ 15.小申创作了一个关于“嫦娥探月工程”的多媒体作品。
部分制作脚本和时间轴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场景名称:嫦娥奔月进入方式:从“前奏”场景点击“播放”按钮 呈现方式 1 按钮出现在左下方,点击按钮音乐停 止,并跳转到场景“片尾”第 1 帧播放 2 嫦娥四号从左侧舞台外经左上、左下、 最后停在右上 呈现顺序 1 一开始出现音乐、标题文字 2 约 1s 后出现嫦娥四号 3 背景始终存在且无变化 4 结束后动画停在最后一帧,音乐继续 第 15 题图 6 (1)在制作作品前,小申对作品进行了相应的多媒体作品设计下列属于创作需求设计的是 __________ (单选,填 字母:A.关注作品的社会反响/ B.确定作品的主题/ C. 确定作品分成 3 个主要部分) (2)结合脚本与时间轴, “音乐”图层的声音同步属性为_________ (选填 事件/数据流) (3) “嫦娥四号”图层实现了卫星实例的移动,此图层的动画类型是__________(选填: 逐帧/形状/动画);已知舞台尺寸 为 600*450,根据脚本,场景播放到 2s 时卫星的坐标可能是______(单选,填字母) A.( -200,50) B.(40,40) C.(450,50 ) (4)根据脚本,要实现动画效果, “背景”图层应做的调整是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脚本, “按钮”图层中按钮的脚本应设置为 on(press){ _________________} 16. 【加试题】本程序的功能是在列表框 List1 中随机产生 n(n 为偶数)个[1,20]之间的不重复正整数,存入数组 a 中点击“排 序”按钮 Command1,对 n 个数进行排序使得奇数位上是降序,偶数位上是升序,且 a(1) 0 And a(zb + 1) = 1 Then '向右畅通 If zb + 6 cha(j) ___________ Loop a(cha(j) + 1) = 0’标记此路口右侧不可用 ______________ j = j - 1 End If Loop If j = 0 Then Text1.Text = “没有畅通道路“ Else For i = 1 To 10 Text1.Text = Text1.Text + Str(lu(i)) Next i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生成图形矩阵的数组 a 各个元素,并在列表框显示,代码略 End Sub 20192019 年年 3 3 月稽阳联考信息技术科答案解析月稽阳联考信息技术科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答案 D。
选项 A 数字、文字等都是信息的表达方式,其所包含的意义才是信息;选项 B 中,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 被存储传播;选项 C 中物联网的网络要依赖互联网,不是独立的 2.答案 B选项 B 中 WWW 是万维网的简称,是一种网络基本服务,不是协议 3.答案 C选项 A 中图片环绕方式是衬于文字下方;选项 B 中批注的对象为“雷峰夕照” ;选项 C 正确;选项 D 拒绝修订将恢 复光标后被删除的文字 4.答案 A ;选项 B“学生信息”是数据表不是数据库;选项 C“ID”字段特殊,在数据表视图不能删除;选项 D 数字和货币 字段类型可以通用,更改不会丢失数据 5.答案 C流程运行后 S 的值会不断的趋向于 2,本题必须用归纳法才能解题 6.答案 D选项 A 超过 16 个字符才会换行;选项 B 字符“a”比“A”大 32;选项 C 字符“D”的内码是 44H 或 01000100;选 项 D 正确 7.答案 D选项 A 多媒体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诞生;选项 B 多媒体没有时效性,是实时性;选项 C 前半句 正确,多媒体技术必须基于计算机技术,户外广告牌不是; 8.答案 B。
选项 A“线条”与上方两个文字图层没有相互遮挡,换位置不影响效果;选项 B 正确;选项 C,图层设置了链接, 不影响图层内容的编辑;选项 D, “背景”图层可以设置滤镜和其他画面编辑 9.答案 A选项 A,声音到 21 帧就结束了,第 30 帧插入帧不影响;选项 B,图层“动画 2”是逐帧动画;选项 C,插入关键 帧是复制第 1 帧的内容,不影响画面;选项 D,脚本也可能是 gotoandstop(37) 9 10.答案 B视频公式为:512×384×颜色位数×10×25/8/1024/1024=9.3×10,计算得出颜色位数 11.答案 Ca(2)范围 1~3,a(3)~a(5)的范围都是 1~5,排除 A、B,选项 D 中 a(4)=5,可推知 a(5)为 3~5,不可能是 1,只有 C 都符合 12.答案 A本题是对分查找的应用选项 B、C、D 的查找顺序都是 4-6-5,只有选项 A 的顺序是 4-2-3,与其他三项不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其中第 13 题小题 4 分,第 14 小题 5 分,第 15 小题 8 分,第 16 小题 3 分,第 17 小题 6 分,共 26 分) 13. (1) (2) (3) 略 (4)数据是复制到新工作表后再筛选,不会影响图表,筛选也不会影响计算结果。
14. (1)有标签框、文本框、按钮 3 类对象 (2)① 上一句得出第一个数后,下一次应该在当前位置 i 后一个开始取字符,答案:st1=i+1 ②第二个数需要重新取,用代码 c = Mid(s, j, 1) (3)删除加框处语句后,每一轮只会计算当前数与最后一个数的绝对值差,然后所有结果取最大值(20 和-1 的最大差 值 21) 15. (1)A 属于应用需求分析,C 属于结构设计 (2)脚本要求动画结束后,音乐继续,应是同步为事件 (3)题目中说明是卫星实例,用动画补间 (4)2s 时应在舞台左上角,故答案为 B (5) “背景”图层前后两头都必须处理,前面用移动或第 1 帧清除关键帧,后面必须用清除关键帧,得到答案:“背景” 图层第 43 帧清除关键帧,再把第 12 帧移动到第 1 帧(或第 1 帧清除关键帧) (6)根据脚本,点击按钮要实现音乐停止和动画跳转,需要两个脚本函数 stopallsounds();gotoandplay(“片尾”,1); 16. (1)根据算法,a 数组按升序排序,b(1)存放 a(n/2),b(2)存放 a(2/n+1) ,奇数位降序,后面依次为 a(n/2-1) 、 a(n/2-2) ,偶数位升序,后面依次为 a(n/2+1) 、a(n/2+2) ,结合后方的语句 p = p – 2,q = q + 1,得出答案a(j) a(j-1),b(i) = a(p/2 ) 17.本题模拟了图论和堆栈的使用。
(1) 设置路线时,优先向右走,右侧不通再下走,正确路线用数组下标表示应该为 :1、2、8、14、15、21、27、28、29、30,第 6 个点的坐标为 21 (1 分) (2)①答案:cha(j)=pos 尝试前进时,所走路线有岔路口要及时记录,前方不通时要回转走另一条上方两个 if 分别判断向右畅通、向下畅 10 通,表明此处是岔路口,要记录 ②i=i-1 (1 分) 在上方 else 有提示“退回到上一个岔路口” ,当前 do 循环结束前,数组 lu 的各个元素从后往前要恢复可用,本处 模拟了堆栈的使用 ③pos= cha(j)(2 分) 根据规则,上方在本岔路口右侧寻路失败,变量 pos 要退回到岔路口的坐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