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广西百色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12页2024年广西百色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19分)班级举行“文物里的中国”导览活动,同学们现场作了文物介绍,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红山玉龙】我是一枚玉龙玦,来自五千年前的红山我的造型古朴,线条粗犷中华民族的先民将自己视为龙的传人,把我制成了蜷曲的龙形五千年岁月悄然而过,我依然保持着腾空飞舞的轻jié( )姿态,在中华多民族大融合的漫长时光中飞翔,起舞何尊】①我是青铜器何尊,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造型凝重雄奇,纹饰______②主人铸造我时,把“宅兹中国”等文字镌刻在我的内胆底部,以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③这大概可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④如今虽然我光泽暗淡,但我身上的铭文将先人的荣光,展示在你们眼前1. 请为“红山玉龙”介绍词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古朴( ) (2)轻jié( )2. 请结合语境,解释两则介绍词中画波浪线的词语1)融合 (2)丰功伟绩3. 填入“何尊”介绍词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巧妙绝伦 B. 名副其实 C. 多多益善 D. 相得益彰4. “何尊”介绍词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修改。
5. 请你根据以下资料夹信息,为铜镜作现场介绍要求:使用铜镜的口吻介绍,说明顺序合理,信息完整资料夹】西汉铜镜▶背面边缘一圈铸有包含“中国大宁”的52字铭文▶表面整体鎏金▶背面布满瑞兽、博局纹样▶正面平滑光洁6. 根据语境,填写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名句文物里的中国多姿多彩,诗词里的中国隽永千年先秦诗人以“①______,在水一方”营造浪漫意境,北魏郦道元以“清荣峻茂,②______”赞美春冬胜景,唐代陈子昂以“前不见古人,③______”慨叹时间绵长,④______(人名)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写雄心壮志南宋晏殊借花落燕归暮春图,表达“⑤______,⑥______”的惆怅之感;元代马致远借深秋晚景图,抒发游子“⑦______,⑧______”的浓重乡愁……中华文明史册上的优秀诗文灿若繁星,给世代中国人带来无尽的艺术享受二、阅读(41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但对于大熊猫而言,它居无竹不要紧,食无竹却不得了它成为“竹林隐士”并非因为喜欢竹林的清雅,而是为了以竹为食在大众眼里,大熊猫只以竹子为食,其实倒也不然。
从能量供应角度来说,竹子是一种极为低效的食物,因此大熊猫一遇到机会,还是要“开开荤”的曾经,人们多次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发现有大熊猫进入村落羊圈捕食山羊和绵羊这样一来,在“大熊猫以竹子为食”这句话前,就必须加上“一般”这样的限制词此外,在生物分类上,大熊猫毕竟是食肉目①的一员,且不说它的远古祖先是名副其实的食肉类动物,就算从现在大熊猫的身体构造上来看,其进化过程中仍保留祖先的一些特点譬如,大熊猫有着锋利的犬齿和裂齿,这是大熊猫撕食肉类所必备的牙齿,跟狮子的牙齿类似,而与食草动物牛羊的牙齿明显不同而且,大熊猫的指和趾的末端都有强壮的角质爪,与黑熊类似注释】①食肉目,是哺乳纲下的一目,食肉目动物俗称猛兽或者食肉兽摘编自郭晔旻《“竹林隐士”的饮食生活》)【材料二】人们喜欢大熊猫,不仅因为它们外形、动作可爱,可能还有一些别的因素譬如在动物园观赏大熊猫时,就能发现它们只要醒着就总在玩耍,一会儿在木梯、树木上爬上去趴下来,一会儿抱着轮胎滚来滚去事实上喜欢玩耍是大熊猫的自然天性,野生大熊猫在吃饱喝足后就会进行各种游戏,甚至有时会下山跑到村子里拿当地农户的水桶器皿当玩具玩在可爱憨厚的外表之下,大熊猫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因为自身各种特化生态特性以及疾病困扰,野生大熊猫生存艰难20世纪80年代初,在四川曾出现因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而导致大熊猫的食物大量减少的情况,这使大熊猫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大熊猫一天要吃掉大量竹子,但以竹子为主食的习性其实给它们的肠胃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一方面竹子纤维多,不太容易消化;另一方面由于竹子营养成分相对较低,大熊猫需要大量进食才能维持生存,因而又加重肠胃负担,使得肠胃疾病成为它们的常见疾病之一,特别是肠扭转、痉挛等疾病成为青壮大熊猫高发病之一而呼吸道疾病也是大熊猫幼龄和老龄时的常见病,每当春秋气候突变季节,它们就容易感染寄生虫感染也是困扰大熊猫的疾病之一野生大熊猫蛔虫感染几率几乎达到100%,这种感染对它们的危害最大相关专家调研发现,野生大熊猫寄生蛔虫的数目在100条以下属于轻度感染,重度感染的大熊猫体内虫体数量可达300条以上,严重的甚至可导致死亡除蛔虫外,蜱类寄生虫也是野生大熊猫身上常见的寄生虫,其中血蜱危害较大,感染率达到100%,会导致大熊猫消瘦、营养不良摘编自李思达《“国宝”大熊猫的动物习性和特点》)【材料三】(改编自李思达《“国宝”大熊猫的动物习性和特点》)7.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大熊猫属于食肉目,其饮食习性与狮子、黑熊这些食肉动物类似。
B. 材料二画线句子中“之一”“几乎”的使用,增强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C. 材料二说明野生大熊猫的艰难生存状况时,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D. 材料三中,对于大熊猫头部圆滚滚的原因,普通人和生物学家的认识是一致的8. 结合材料一、材料三,请从身体构造角度概括大熊猫属于食肉目原因9. 如果你是大熊猫保护志愿者,请根据材料,提出几点保护大熊猫的建议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突然出现的我李娟①小时候我家在城里开着一个小商店,店里有着高高的柜台,铺着厚厚的木板喝酒的人一个挨一个靠在上面高谈阔论,一人持一只杯子或拎一瓶酒桌上一堆空酒瓶和花生壳这是我最早接触的哈萨克人那时我一点也不懂哈萨克语,虽说每日相处,但还是感觉距离遥远,像面临踞天险为关的城池②如今,我会说一些哈萨克语了,起码能维持最基本的一些交流,但仍面临着那个城池,难以往前再走一步③记得刚刚进入扎克拜妈妈的家庭生活时,一天傍晚扎克拜妈妈让我去看看骆驼在不在南面大山那边我跑到山上巡视了一番,跑回家气喘吁吁地报告:“骆驼没有!只有‘山羊’!”但当时我还不会“山羊”的哈萨克语,一着急,就用手摸了一把下巴,做出捋胡子的样子:“这个嘛,有的!”④扎克拜妈妈恍然大悟,大笑而去。
从此之后,每当派我去赶山羊的时候,大家就会冲我捋胡子:“李娟,快去!”这当然只是一个笑话,但时间久了,这样的笑话一多,却让我感到孤独得近乎尴尬⑤闲暇时候,总是一个人走很远很远,却总是无法抵达想去的那个地方山坡下,溪水边,蒲公英在白天浓烈地绽放,晚上则仔细地收拢花瓣洁白轻盈的月亮浮在湛蓝明亮的天空中,若有所知月亮圆的时候,全世界再也没有什么比月亮更圆月亮弯的时候,全世界又再没有什么比月亮更弯⑥也许我并不孤独,只是太热情……无论如何,我点点滴滴地体会着这孤独,又深深地享受着它我藉由这孤独而把持自己,不悲伤,不烦躁,平静清明地一天天生活记住看到的,藏好得到的⑦我记录着云有一天,天上的云如同被一根大棒子狠狠乱搅一通似的,眩晕地胡乱分布另外一天,云层则像一大幅薄纱巾轻轻抖动在天空⑧我记录着路那些古牧道那些从遥远的年代里就已经缠绕在悬崖峭壁间的深重痕迹我想象过去的生活,那时,人们几乎一无所有……荒蛮艰辛,至纯至真但是,无论他们,还是我们,都渴望着更幸福更舒适的生活,这一点永远没有改变⑨我记下了最平凡的一个清晨半个月亮静止在移动的云海中,我站在山顶,站在朝阳对面看到扎克拜妈妈正定定地站在南边草坡上更远的地方,斯马胡力牵着马从西边走来。
更更远的地方,稀疏的松林里,卡西穿着红色的外套慢慢往山顶爬去这样的情景之前无论已经看到过多少次,每一次还是会被突然打动⑩一个阴沉的下午,天上的太阳只剩一个发光的圆洞,大约快下雨了赶牛的卡西回到家后,显得很疲惫,头发上插着一根羽毛我开始以为是她穿过丛林时不小心挂上的,谁知她一到家就小心取下来,递给扎克拜妈妈我突然想到,这大约就是猫头鹰①羽毛吧据说哈萨克族将猫头鹰羽毛视为吉祥的事物,我想问是不是,却不知“猫头鹰”这个词怎么说,就睁只眼闭只眼地模仿了一下,她们一下子明白了,扎克拜妈妈说是卡西说羽毛是捡来的,扎克拜妈妈仔细地抚摸它,把弄弯的毛捋顺了,然后送给我,让我夹进自己的本子里我不禁欢喜起来,真心地相信这片羽毛的吉祥那是第一次感觉自己不那么孤独⑪有一次我出远门,因为没,大家不知道我回来的确切日期,斯马胡力就每天骑马去汽车走的石头路边看一看后来还真让他给碰到了可是马只有一匹,还要驮我的大包小包,于是他让我骑马,自己步行我们穿过一大片森林、一条白桦林密布的河谷,还有一大片开阔的坡顶灌木丛,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回到冬库儿的家中路上,斯马胡力为了给我惊喜,引马绕远路,让我看到了山间的瀑布我感受到了他满当当的欢乐与情谊。
⑫在这丰饶的夏牧场,我之前的那点孤独算什么呢?(节选自李娟《前山夏牧场》,有删改)【注释】①猫头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10.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上的云或凌乱或轻盈,既写云的状态,也隐含了我的感受B. 我记录古牧道,想象过去的生活,思考古今人们的共同追求C. 在平凡的清晨被平凡的情景打动,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偶然的D. 回家路上,我们穿过森林、河谷、丛林,看到了不同的风景11. 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12. 文章第⑤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13.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写你的村庄,你就写了世界作者在本文中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开篇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写出风吹茅屋、茅草纷飞的情形B. 诗人称呼“南村群童”为“盗贼”,表明了他对群童的痛恨C. “俄顷”两句借描写狂风停息的情景,营造深夜恬静的氛围D. “娇儿恶卧踏里裂”写出了孩子睡相不好、蹬破被里的情状15. 这首诗交织着诗人的种种痛苦和强烈的渴望,请根据诗歌内容写出你的理解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