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测量学第3章-测量误差基本知识.ppt

34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610804206
  • 上传时间:2025-05-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71K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3-4 误差传播定律,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未知量不能直接观测而求其值,需要由观测值间接计算出来例如某未知点B的高程H,B,,是由起始点A的高程H,A,加上从A点到B点间进行了若干站水准测量而得来的观测高差h,1,h,n,求和得出的这时未知点B的高程H是各独立观测值的函数那么如何根据观测值的中误差去求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呢?阐述观测值中误差与观测值函数中误差之间关系的定律,称为,误差传播定律,一、观测值的函数,1、和差函数,设有函数:,Z为x、y的和或差的函数,x、y为独立观测值,已知其中误差为m,x、,m,y,,求Z的中误差m,Z,设x、y和z的真误差分别为,x,、,y,和,z,则,若对x、y 均观测了n次,则,将上式平方,得,求和,并除以n,得,由于,x,、,y,均为偶然误差,其符号为正或负的机会相同,因为,x,、,y,为独立误差,它们出现的正、负号互不相关,所以其乘积,x,y,也具有正负机会相同的性质,在求,x,y,时其正值与负值有互相抵消的可能;当n愈大时,上式中最后一项,x,y,/n将趋近于零,即,将满足上式的误差,x,、,y,称为互相独立的误差,简称独立误差,相应的观测值称为独立观测值。

      对于独立观测值来说,即使n是有限量,由于 式残存的值不大,一般就忽视它的影响根据中误差定义,得,两观测值代数和的中误差平方,等于两观测值中误差的平方之和当z是一组观测值X,1,、X,2,X,n,代数和(差)的函数时,即,式中m,xi,是观测值x,i,的中误差,可以得出函数Z的中误差平方为,结论:,n个观测值代数和(差)的中误差平方,等于n个观测值中误差平方之和当诸观测值x,i,为同精度观测值时,设其中误差为m,即 m,x1,=m,x2,=m,xn,=m则为,在同精度观测时,观测值代数和(差)的中误差,与观测值个数n的平方根成正比例1:设用长为L的卷尺量距,共丈量了n个尺段,已知每尺段量距的中误差都为m,求全长S的中误差m,s,解:因为全长S=LLL(式中共有n个L)而L的中误差为m结论:,量距的中误差与丈量段数n的平方根成正比例2:如以 30m长的钢尺丈量 90m的距离,当每尺段量距的中误差为5mm时,全长的中误差为:,当使用量距的钢尺长度相等,每尺段的量距中误差都为m,L,,则每公里长度的量距中误差m,Km,也是相等的当对长度为S公里的距离丈量时,全长的真误差将是S个一公里丈量真误差的代数和,于是S公里的中误差为:,式中,S的单位是公里。

      结论:,在距离丈量中,距离S的量距中误差与长度S的平方根成正比例3 为了求得A、B两水准点间的高差,今自A点开始进行水准测量,经n站后测完已知每站高差的中误差均为m,站,,求A、B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解:因为A、B两点间高差h,AB,等于各站的观测高差h,i,(i=l,2n)之和,,即h,AB,=H,B,-H,A,=h,1,+h,2,+.+h,n,结论:,水准测量高差的中误差,与测站数n的平方根成正比,2、倍数函数,设有函数:,Z为观测值的函数,K为常数,X为观测值,已知其中误差为m,x,,求Z的中误差m,Z,设x和z的真误差分别为,x,和,z,则,若对x 共观测了n次,则,将上式平方,得,求和,并除以n,得,结论,:观测值与常数乘积的中误差,等于观测值中误差乘常数例4 在1:500比例尺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间的距离S,AB,=23.4mm,其中误差m,sab,=土0.2mm,求A、B间的实地距离S,AB,及其中误差ms,AB,解:,S,AB,=500 S,ab,=500 23.4=11700mm=11.7m,得 m,sAB,500,m,Sab,500,(士0.2),=土100mm 0.1m,最后答案为S,AB,=11.7m士0.1m,3、线性函救,设有线性函数:,则有,例5 设有线性函救,观测量的中误差分别为,,求Z的中误差,4、一般函数,式中x,i,(i=1,2n)为独立观测值,已知其中误差为m,i,(i=1 2n),求z的中误差。

      当x,i,具有真误差时,函数Z相应地产生真误差,z,这些真误差都是一个小值,由数学分析可知,变量的误差与函数的误差之间的关系,可以近似地用函数的全微分来表达式中 (i=l,2n)是函数对各个变量所取的偏导数,以观测值代人所算出的数值,它们是常数,因此上式是线性函数可为:,例 6 设有某函数z=Ssin,式中S=150.11m,其中误差m,s,=士005m;=1194500,其中误差m,=士20.6;求z的中误差m,z,解:因为z=Ssin,所以z是S及a的一般函数求观测值函数的精度时,可归纳为如下三步:,1)按问题的要求写出函数式:,2)对函数式全微分,得出函数的真误差与观测值真误差之间的关系式:,式中,是用观测值代入求得的值3)写出函数中误差与观测值中误差之间的关系式:,二、一般函数的中误差,观测值函数中误差公式汇总,函数式 函数的中误差,一般函数,倍数函数,和差函数,线性函数,算术平均值,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用DJ,6,经纬仪观测三角形内角时,每个内角观测4个测回取平均,可使得三角形闭合差,m,15,例1:要求三角形最大闭合差,m,15,,问用DJ,6,经纬仪观测三角形每个内角时须用几个测回?,=(,1,+,2,+,3,),-,180,解:由题意:2m=,15,则 m=,7.5,每个角的测角中误差:,由于DJ,6,一测回角度中误差为:,由角度测量n测回取平均值的中误差公式:,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例2:试用中误差传播定律分析视距测量的精度。

      解:(1)测量水平距离的精度基本公式:,求全微分:,水平距离中误差:,其中:,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例2:试用中误差传播定律分析视距测量的精度解:(2)测量高差的精度基本公式:,求全微分:,高差中误差:,其中:,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例3:,(1)用钢尺丈量某正方形一条边长为,求该正方形的周长S和面积A的中误差.,解:(1)周长 ,(2)用钢尺丈量某正方形四条边的边长为,其中:,求该正方形的周长S和面积A的中误差.,面积,周长的中误差为,全微分:,面积的中误差为,全微分,:,(2),35,加权平均值及其精度评定,一、,不等精度观测及观测值的权,如果对某个未知量进行n次同精度观测,则其最或然值即为n次观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在相同条件下对某段长度进行两组丈量:,第一组,:,第二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其中误差分别为:,全部同精度观测值的最或然值为,:,在,值的大小体现了,中比重的大小,,称,为,的权,令,若有不同精度观测值,其权分别为,该量的最或然值可扩充为,:,称之为加权算术平均值当各观测值精度相同时,二、加权平均值中误差,定权的,基本公式,:,c为任意正数,权等于1的中误差称为“单位权中误差”,一般用m,0,表示。

      所以:,权的特性,1、反映了观测值的相互精度关系3,、,不在乎权本身数值的大小,而在于相互的比例关系,2、c值的大小和X值没有关系,4、若L,i,是同类量的观测值,此时,权无单位若Li是不同类量的观测值,权是否有单位不能一概而论,而视具体情况而定四、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在同精度观测中,观测值的精度是相同的,因此可用,来计算观测值的中误差在不同精度观测中,每个观测值的精度不同,就必须先求出单位权中误差,然后根据 求出各观测值的中误差以推导计算单位权中误差的公式为,谢谢观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