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治疗雷诺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doc
3页中西医结合治疗雷诺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_临床医学论文 【关键词】 雷诺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 2001-06—2005-05,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 雷诺综合征6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本院中医外科住院患者,女48例,男12例;年龄23~48岁;病程1个月~1年18例,1~3年26例,3~5年16例;双手发病43例,四肢同时发病17例;中医辨证[1]:寒凝阳虚型28例,气滞血瘀型15例,瘀热阻络型9例,气血亏虚型8例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外 科学 》确诊[2]多见于青年女性;上肢较下肢多见,好发于双手;每因寒冷和精神刺激后双手出现发凉苍白,继而紫绀、潮红,最后恢复正常的三色变化(雷诺现象),患肢动脉搏动正常,一般不出现肢体坏疽 1.3治疗方法 1.3.1寒凝阳虚型 1.3.1.1中药治疗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予活血温经丸(药物组成:制川乌头、制草乌头、乌梢蛇、壁虎、熟附子、肉桂、干姜、 杜仲等)7.5 g,日2次,饭后服同时,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20 g,白芍药15 g,桂枝10 g,细辛3 g,木通10 g,川芎30 g,独活15 g,甘草10 g)水煎服,每日1剂。
1.3.1.2西药治疗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入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无锡市第七制药厂,批号:07022613)6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 1.3.2气滞血瘀型 1.3.2.1中药治疗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予活血化瘀丸(药物组成:川芎、赤芍药、红花、三棱、莪术、丹参、当归、三七、壁虎、地龙等)7.5 g,日2次,饭后服同时,血府逐瘀汤加味(当归15 g,熟地黄12 g,赤芍药12 g,牛膝30 g,桃仁12 g,红花15 g,丹参20 g,地鳖虫、壁虎、陈皮、白术、甘草各10 g)水煎服,每日1剂 1.3.2.2西药治疗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纤溶酶注射液(北京赛生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60701)100~300单位,每日1次静脉滴注 1.3.3瘀热阻络型 1.3.3.1中药 治疗 治宜清热解毒,化瘀通脉予解毒化瘀丸(药物组成: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板蓝根、毛冬青、黄芩、石膏、玄参、穿山甲、水蛭等)7.5 g,日2次,饭后服同时,四妙勇安汤加味(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 g,玄参12 g,当归20 g,丹参15 g,黄芩、黄柏各10 g,制乳香、制没药各6 g,地龙15 g,甘草10 g)水煎服,每日1剂。
1.3.3.2辅助治疗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脉络宁注射液20~3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炎症明显酌情加用抗生素 1.3.4气血亏虚型 1.3.4.1中药治疗治宜气养血,活血通络予活血益气丸(药物组成:人参、当归、黄芪、党参、熟地黄、山药、麦门冬、五味子、水蛭、蜈蚣等)7.5 g,日2次,饭后服同时,人参养荣汤或补阳还五汤加减(党参20 g,黄芪30 g,当归20 g,水蛭10 g, 熟地黄15 g,陈皮、白术、茯苓、山药各10 g,川芎20 g,桃仁12 g,赤芍药12 g,甘草10 g)水煎服,每日1剂 1.3.4.2辅助治疗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 250 mL加红花注射液20 mL、黄芪注射液3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 1.3.5疗程7~10日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日,再行第2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月后统计疗效 1.4疗效标准[2]治愈:主要症状消失,溃疡愈合,可从事一般劳动或生活;好转:主要症状减轻,病情明显好转;未愈:无明显疗效,或有加重 2结果 本组60例,治愈45例,好转11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3.3%,治愈率75.0%。
3体会 雷诺综合征是一种末梢血管痉挛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发病机制未明早期动脉血管痉挛,无器质性改变;中期动脉血管内血栓形成致血管狭窄,供血不足;后期致血管闭塞,微循环障碍,组织缺血坏死本病属中医学四肢逆冷、血痹、脉痹范畴其基本病机为寒凝血滞,气滞血瘀病之早期因寒而致瘀;中期因瘀而致热;后期因瘀而致虚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常因受寒或情绪波动而诱发,且临床以寒凝阳虚型、气滞血瘀型多见治疗上首当活血通络,辅以温经散寒、益气养血、养阴清热之法活血温经丸中制川乌头、制草乌头、熟附子、肉桂、干姜温经散寒止痛; 乌梢蛇、壁虎通经活络;杜仲温补肝肾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活血之功活血化瘀丸中红花、三棱、莪术、丹参、三七活血祛瘀;壁虎、地龙破血活血止痛;川芎、当归、赤芍药活血行气,祛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络、理气止痛之效解毒化瘀丸中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板蓝根、毛冬青清热泻火以解毒;穿山甲、水蛭通络止痛;黄芩、玄参、石膏养阴清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之效活血益气丸中人参、当归、黄芪补气养血,调补阴阳;水蛭、蜈蚣活血通络;熟地黄、山药、麦门冬、五味子养血滋阴,补脾益胃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养血、活血化瘀之效。
总之,方中以植物类活血化瘀药为基础,配以药性猛悍、搜剔窜透之虫类药,增强了活血通络之力罂粟碱扩张血管,能缓解动脉血管痉挛;纤溶酶抗凝祛聚,有效改善肢体微循环,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较好效果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 参考 文献 】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3 [2]李曰庆.中医外 科学 [M].北京: 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2002: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