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区位选择.doc
10页2.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主导因素类型区位选择原则典型工业部门原因原料原料 接近原料产地制糖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原料运输成本较高原料不便长途运输市场市场 接近市场(往往是指城市)啤酒、服装饮料工业、家具制造业、炼油业,印刷厂产品不便长途运输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动力 (电力)动力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有色冶金如电解铝工业,重化工工业电能消耗量大劳动力 (廉价)劳动力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业、鞋帽加工业劳动力需求大技术技术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飞机工业、集成电路工业、精密仪表工业技术要求高 3.区位选择原则 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通常工业区位选择主要考虑经济因素,而经济因素又主要考虑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如果某工业劳动力费用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很大,则劳动力工资水平就成为该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该工厂在空间区位选择上就要接近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一般涉及的五种导向型工业可考虑为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即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下的阐述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选择因素不断变化 交通和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对原料、动力及劳动力数量等因素的依赖程度,即原料、燃料、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
案例探究:本案例主要比较了鞍钢和宝钢的异同,也从另一方面分析了钢铁工业区位的变化 鞍钢宝钢煤炭来源早期主要来自抚顺、本溪、目前来自黑龙江、山西等地安徽淮南、山西等地铁矿供应鞍山铁矿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消费市场沈阳、大连、长春等钢铁消费中心上海及其周围的工业城市群交通运输铁路运输便利水陆交通便捷主导因素原料、燃料市场和交通(海运便捷)地位曾是我国规模最大、部门最齐全的钢铁生产企业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生产基地 a.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的最大不同是:鞍钢是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而宝钢是以消费市场和便利的海运条件为主导区位因素 b.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能够大幅度地减少运费,降低成本,从国外运进石油、煤、铁等原料,又能将产品远销海外,这就为临海地区建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创造了条件 c.科学技术地进步: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导致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导致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导致信息的通达性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阅读指导: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时间主导因素原因区位特点举例早期煤炭资源早期冶炼单位钢铁消耗的煤炭较多靠近煤炭产地德国的鲁尔区20世纪初铁矿资源冶金技术的改进,冶炼钢铁所用焦煤量大幅度下降靠近大铁矿中国的鞍钢、武钢、包钢、攀钢等二战后消费市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巨型矿石运输船只出现,海运成本大幅度降低靠近沿海的消费市场中国的宝钢、日本的福山、意大利的塔兰托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应非常慎重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则应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工业部门污染类型区位选择水泥厂、酿造厂空气污染将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者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水源污染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化工厂、炼油厂既污染大气,又污染水源综合以上两条发电厂、钢铁厂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①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②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除了政策方面的原因,决策者的乡土情感及个人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也成为主导因素 【感悟经典】 (源自旧人教版) (源自新人教版)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的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以下1~2题 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煤(吨)420.75铁矿石(吨)21.81.3 1.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燃料地C.接近销售市场 D.接近交通枢纽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区位上你认为会选择右图中的哪一个地点最合适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反映了钢铁工业所需原料及燃料比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在1800年,钢铁工业的分布类型为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C.动力指向型 D.劳动力指向型 4.关于现代钢铁工业发展区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原料对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B.劳动力对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C.交通运输对区位的影响显著D.市场是现代钢铁工业区位的决定因素 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回答5~6题 5.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6.图中反映出,对该种工业区位的选择 A.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课堂练习】 1.“不同工业部门的生产成本一览表” A、B、C三类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 类别原料运费产品运费原料购置费技术研发费劳动力费用其他费用A40%10%20%5%8%17%B10%50%13%7%8%12%C5%5%15%60%5%10% A—原料 原料导向型 布局应接近原料产地B—市场 市场导向型 布局应接近市场C—技术 技术导向型 布局应接近科技发达处 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底特律动荡不断,而上海通用公司在2009年却创下了破纪录销售量。
图1为某跨国公司对部分国家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调查统计图,经过调查该公司决定在中国广州投资建厂结合有关知识,回答2~3题 2.该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选择在中国广州建厂的原因主要是 ①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②水源、动力充足③劳动力价廉质优 ④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面是“有关工厂设施与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各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造纸厂 ②水泥厂 ③钢铁厂 ④飞机场B.①造纸厂 ②钢铁厂 ③飞机场 ④水泥厂C.①钢铁厂 ②水泥厂 ③造纸厂 ④飞机场D.①水泥厂 ②造纸厂 ③飞机场 ④钢铁厂 读图,回答5~6题 □类为无污染的工业;△类为轻度污染的工业;▲类为严重污染的工业 5.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6.关于图中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类工业可能为食品工业 ②△类工业污染最大③▲类工业迁移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④▲类工业布局愈来愈受原料的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课后反馈】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完成1~3问题。
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 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少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或消费市场 3.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 某跨国公司打算在我国某地建一生产基地,通过对四地区的选址考察,制作了一幅生产成本统计图据图分析完成4~5题 4.从生产成本考虑,该企业厂址应选择 A.① B.② C.③ D.④ 5.该企业布局类型属于 A.市场指向型 B.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劳动力指向型 甲、乙、丙、丁表示我国四个地区优势产业形成要素构成图,回答6题 6.这四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依次是 A.电子信息工业、羊毛衫加工业、旅游业、水产品加工业B.羊毛衫加工业、旅游业、电子信息工业、水产品加工业C.水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电子信息工业、羊毛衫加工业D.电子信息工业、旅游业、水产品加工业、羊毛衫加工业 7.如果a、b、c分别代表影响工业区位的原料因素、能源因素、市场因素,则下列最能代表炼铝工业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是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构成情况,读图回答8~10题。
8.工业部门①的技术、劳动力投入比重分别为 A.30%、50% B.70%、20% C.10%、80% D.40%、30% 9.工业部门④最有可能是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食品工业 D.微电子工业 10.科技创新会使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一过程中,工业投入的变化趋势为 A.②①④ B.③④① C.④②① D.③②① 读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图,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11~13题 11.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的供应 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C.交通的便利程度 D.市场的开放程度 12.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源因素 B.环境因素 C.技术因素 D.劳力因素 13.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产业因生产条件在地区优势方面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②乙、丙产业的集聚,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③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④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A.①④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