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企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预案.docx
21页最新企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预案目录最新企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预案 11 适用范围 12 风险分析与事件分级 12.1 风险分析 12.2 事件分级 43 组织机构及职责 43.1 应急领导小组 43.2 应急办公室 53.3 现场应急救援队伍 74 监测与预警 84.1 风险监测 84.2 预警信息发布 114.3预警行动 114.4预警调整和结束 115.1 信息报告 125.2应急处置措施 135.4 应急结束 166 后期处置 167 应急保障 177.1 应急队伍 177.2 应急物资与装备 177.3 通信与信息 187.4 应急通讯 198 相关依据及相衔接的应急预案 191 适用范围1.1 本预案适用于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应对和处置1.2本预案与《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相互补充本预案归口管理部门为综合部2 风险分析与事件分级2.1 风险分析 本节所述内容参考了人民日报、丁香园、国家卫健委共同在网站上发布的信息2.1.1本预案所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X版),具有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2.1.2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显示,新型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具体如下:(1)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2)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3)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2.1.3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的区别根据国家防疫站专家李兰娟的电视采访资料,目前二者早期的症状是非常相似的,有的发烧、有的干咳,有的呼吸道症状,发烧以后乏力,甚至有的还有点消化道的症状医学鉴别需要咽拭子取个样,做病毒检测然后区分甲流、乙流还是新型冠状病毒2.1.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包括: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2.1.4传播途径: 传播方式:口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结膜传染以及空气传播2.1.4.1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是 1 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由于飞沫颗粒较大(大于 5um),不会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
日常面对面说话、咳嗽、打喷嚏都可能造成飞沫传播如果周围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患者,记得戴口罩并尽量保持 1 米的距离口罩使用后应当正确丢弃,与患者接触后应该用肥皂和流动水等彻底清洗双手2.1.4.2可通过空气传播的颗粒,一般直径小于 5um,能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有传染性的颗粒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也可以经过接触传播2.1.4.3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粘膜或者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或者带血的体液经过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2.1.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长的10~12天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通过以上分析,该传染病隐蔽期长,发病症状和普通感冒有共同处,不易鉴别,症状变化因人而异,需要14天的观察和医学检测,综合判定风险较大2.2 事件分级(1)特别重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波及公司/项目部区域,公司/项目部内有2名及以上人员被诊断患病,与其接触人员被隔离,造成大面积停工,员工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2) 重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公司/项目部所在地区及周边未爆发疫.情,公司/项目部内出现一例确诊病例,或者项目部范围内出现一例确诊患者,分部人员有与其接触史;(3) 较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发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疫.情控制尚可,分部出现1人或以上疑似病例、或出现接触其他疑似病例人员;(4) 一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发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疫.情控制尚可,公司/项目部现场生产、生活未受到影响;3 组织机构及职责公司/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由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现场应急指挥部组成。
3.1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主要工作职责:(1)审定分部的应急预案;(2)全面指导分部的应急救援工作;(3)落实政府及上级单位有关应急工作的重要指令;(4)负责组建应急指挥部或指定人员到现场指挥应急抢险工作,对应急抢险重大问题进行决策;(5)审定对外发布和上报的事件信息;(6)负责审定下达和解除预警信息,负责下达应急响应程序的启动和终止指令;(7)应急响应结束后,安排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事故调查、评估和总结3.2 应急办公室组长:副组长:成员:公司/项目部安质部全体人员、公司/项目部综合部全体人员主要工作职责:(1)负责传达、贯彻落实上级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一系列文件指示精神和本单位应急领导小组的会议决议、有关要求等;(2)负责24 小时应急值守,接收各类突发事件的报告,跟踪事件的处置状况,收集相关信息并做好上报工作;(3)负责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组织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审核、发布和管理备案等工作;负责制定、报批和组织实施应急演练、培训计划;(4)负责应急资金计划的制定和应急项目的审批;(5)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建设,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库管理制度的编制、落实,制订应急物资和装备配备计划,负责应急物资的定期检查等;(6)负责应急队伍建设,制定并实施应急队伍的培训与演练计划等;(7)组织应急演练、应急培训、应急物资和抢险救援队伍等,并对施工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管理;3.3 现场应急救援队伍现场应急救援队伍是由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应急救援工作组,分工协作有序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
工作组可根据实际进行增减调整,主要包括现场抢险组(救援、疏散、警戒等)、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1)现场抢险组组 长: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主要职责:实施现场救援方案确定的各项救援措施以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负责现场感染人群的救护,设置隔离区域;负责协助外部救援和医疗队伍开展工作2)善后处理组组 长: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主要职责:负责患者的后续医疗救治;负责核实患病人员情况及其亲属的接待、安抚、住宿及日常生活工作;负责赔偿的洽谈以及死亡人员的善后工作;负责保险索赔事宜;负责恢复现场办公、生活等基本功能3)事故调查组组 长: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主要职责:负责保护事故现场,搜集事故资料;负责事故调查,确定事故损失、性质、原因、主要责任人,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意见等4 监测与预警4.1 风险监测4.1.1工作职责应急办公室负责本单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风险监测工作负责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获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信息,当收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警信息时应及时向上一级单位应急办公室报告特殊情况可越级上报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后, 疑似病例所在部门立即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人员汇报,应急办公室根据疑似病例、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发布预警通报,通知各部门作好应急准备。
各部门每天定时向应急办公室汇报本部门疫.情情况(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如出现疑似病人由应急办公室联系医院进行甄别和处置4.1.2监测方法4.1.2.1判定疑似病人主要通过询问其是否有以下几项接触史1)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野生动物、物品和环境,而且暴露的时候未采取有效防护(如戴口罩)2)密切接触者是指与可疑感染者或确诊感染者有过如下接触情形之一:3)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4)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5)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6)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7)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8)对于密切接触者,需要在家进行医学观察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随访4.1.2.2注意通过以下几项区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普通疾病: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等为主要表现,并会出现肺炎但早期肺炎可能不发热,仅有畏寒和症状,但 CT 会显示有肺炎现象2)流感以高热、咳嗽、咽痛及肌肉疼痛等为主要表现,有时也可引起肺炎,但不常见。
3)普通感冒以鼻塞、流鼻涕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一般不引起肺炎症状4.1.2.3观察以下这些体征和症状:1)发烧每天两次测量的体温2)咳嗽3)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难4)其他需要注意的早期症状包括畏寒、身体疼痛、咽喉痛、头痛、腹泻、恶心/呕吐和流鼻涕5)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及时向部门、单位负责人报告,负责人报告应急办公室后,统一联系医生,到指定医疗部门进行排查、诊治如果发热超过 38.5 ℃,同时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1)伴有呼吸困难、明显的胸闷气喘;2)接触过新型肺炎或可疑新型肺炎的病人;3)本身就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肝肺肾等基础疾病的病人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在医院隔离处理4.2 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办公室接到疑似病人的预警信息后,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结合医院诊断结果,研判可能造成的后果,综合判断情况的紧急程度,确定预警级别由应急办公室采用、Q.Q 平台、微.信平台、whatAPP平台、短信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事件时间、地点、可能影响的范围以及应采取的措施等4.3预警行动各应急救援工作组接到预警信息后进入待命状态,做好应急响应准备4.4预警调整和结束应急办公室根据急性传染病事件的变化情况,报请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发布调整或解除预警信息通知。
5 应急响现场报警110、120现场应急救援队伍实施人员救护急性传染病发生应急办公室人员救治应急领导小组指挥政府主管部门相关系列公司事故调查和处理应急响应流程图5.1 信息报告5.1.1 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后,事发单位负责人应立即向公司代表处应急办公室报告,并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5.1.2 当发生较大及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时,应急办公室需按规定向公司总部应急办公室报告各应急救援工作组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由属地政府统一协调指挥的急性传染病突发事件,应遵其安排5.1.3 报告内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波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报告单位、联系人及通讯方式并尽可能提供以下信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病例发生和死亡的分布及可能发展趋势5.2应急处置措施5.2.1较大及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应急处置措施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