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开放的心无所不能 发表于.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精****档
  • 文档编号:43742941
  • 上传时间:2018-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8.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开放的心无所不能开放的心无所不能 发表于:09.02.15 世上最柔软的是一颗开放的心因为不相信它的念头,它是灵活、善于吸收的;它不反对也没有防御;没什么能控制它,也没什么能抗拒它;即使世上最坚硬的存在――一颗封闭的心――也无法抵御它那开放的力量最终真相将流入它并经过它,就像水经过石头 当心开始向内学习了解它自己,它认识到这世上不可能有与它对立的事物:所有的一切都在支持它,所有的一切都在丰富它、启迪它、滋养它、展现它它一直不断地开放自己,因为它无所畏惧、毫无防备,它渴求知识当它认识到它什么都不是时,它可以穿透任何地方,即使是那些没有空间、也不接纳它的地方 人们害怕成为无――什么都不是,但作为无只是它的一个方面,这不仅没什么可怕,还值得庆贺,因为没有了你那充满压力的故事就不存在压力――这很显然!当你不再相信你的念头,只有笑声和宁静,对这样的地方有很多不同的称呼,我称它为天堂当人们仍然相信他们的念头时,怎么可能知道无是什么呢?“有比无好”――你能百分之百地确定真是这样的吗? 真正开放的心除了想要现实存在本来的样子,它没有任何目标或目的,它也不执着于自己或他人的概念,它认识到根本就没有人、也没有心。

      当心开放时,你非常感激地失去了一切概念我是一个坐在这里的女人,接着我认识到我是一个星系或一只蚂蚁,这完全无关紧要,你失去了一切,然后你重新得到一切当你心情好的时候,你是否喜欢照镜子?我说的就像那样,你看着镜子里的无,开心极了当你是无时,你每天都心情愉快 我无法知道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我的身体从未有过片刻的相同:它累了,它休息好了,它很大,然后立刻它又很瘦小,我永远都认不出它我看它老了--那很可爱,然后,就在我的眼前,它变成了一个少女的身体,就像你看了什么一眼,当你再看时,发现它完全不是你刚才所看到的那样它是那样的美丽无比,然后它变成了某种不可理解的存在,我不知道它是什么、它是谁、为什么它是这样,它只是让我为它着迷它自己的手开始抚摸它自己的腿,不为什么只是为了在皮肤上涂那不需要的护肤液;然后,它会端起一杯什么喝了它,例如,一种我称之为茶的液体,但我永远不可能确定会不会是那样我的世界在不断地变化中,没有什么是我可以依靠的:我的年龄、我的身体、和我在一起的人、我的身份、这个世纪、我生活的这个星球――什么我都靠不住 心出现了――如果它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评:0 阅:0 钟鼓同声钟鼓同声( (电视剧电视剧《《观世音传奇观世音传奇》》主题歌主题歌) ) 发表于:09.01.29 【钟鼓同声】演唱:彭丽媛 电视剧《观世音传奇》主题曲钟鼓同声 钟鼓同声 祝愿天下太平 太平 祝愿天下太平 一片祥云下风调雨顺 万朵莲花中普渡众生 满瓶甘露消灾解难 眼望苍穹 路与天通 钟鼓同声 祝愿天下太平 慈心伏邪魔 法力无穷 妙手生善事 万人咏颂 一柱馨香化作乾坤正气 钟鼓同声祝愿天下太平 一柱馨香化作乾坤正气 钟鼓同声 钟鼓同声 祝愿天下太平 钟鼓同声 钟鼓同声 祝愿天下太平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评:0 阅:8 《《朝拜朝拜》》 ---- 姜鹏姜鹏 发表于:09.01.22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评:0 阅:8 关于对佛教的误解关于对佛教的误解 发表于:08.12.27 大部分不信仰佛教的人对佛教其实都有误解,即使相信佛法的人也有部分不能正确地信仰,因此宏扬佛法首先就应该消除人们对佛教的误解,才能真正地认识佛教。

      有感于人们对佛教的误解,因此决定写这篇博客文章,为普及佛法尽一点微薄之力文中部分引用了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文章和观点,特此声明 佛法因博大精深,很多人不明白深意,而只是通过字面意思来理解佛法,从而认为佛教是消极悲观甚至是厌世的,进而批评佛教如比较普遍的“人生是苦”“出世间”“一切皆空”等等,这些当然是佛说的,并且是佛教重要的理论,但如果只是从字面去理解这些理论就会对佛教产生很大的误解,因此现在来分别解说:1. 人生是苦:苦与乐是相对的,生活是苦与乐两条线编制而成的,人生有痛苦也有欢乐,佛说人生是苦,并没有否定人生的欢乐与幸福,在这里“苦”有其深层的含义无常故苦,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都在变,我们在变,世界也在变,因此没有永久的欢乐,因此佛所说的苦,是指有缺陷、不永久、不彻底的意思佛说人生是苦的,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人生是不彻底不永久的,从而去追求和造就一个永久圆满彻底的人生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永远快乐,也没有一个人有真正的自由!我们并不通达知晓我们的人生和世界的真相,我们在混沌与欲望中生活,因此我们的快乐与自由是不彻底的,可以说我们并没有真正的自由与快乐生命的最高目标就是把这种不圆满彻底的人生改变过来,成就一个究竟圆满的生命境界,这种境界佛法叫做“常乐我净”。

      常是永久,乐是安乐,我是自由自在,净是纯洁清净佛法的目标不单是说破人生的苦与空,而是为了将这苦的人生转变过来(佛法称为“转依”)造就永久安乐自由纯净的人生,实现生命的“得大自在”并且让我们知道这种理想的生命境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如此高远的生命追求与目标,又怎么能说是消极悲观呢?2.出世: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很多人对此有误解,认为世间就是我们住的这个社会或者世界,出世间就是脱离我们这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而实际上世间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佛法中可变化的叫世,变化中的一切叫世间;另外世也是蒙蔽的意思,一般人不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宇宙的本质,在三世因果中糊糊涂涂地轮回,这就叫做世间而通达宇宙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评:0 阅:5 科学的迷惘:学界权威承认轮回转世科学的迷惘:学界权威承认轮回转世 发表于:08.11.11 人有前世,人一定会再生 这种观念源自古老的东方传说,在久远的年代,东方人就绝对相信这种说法,东方人的生活、习俗、行为等等,都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 在当今,却有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这古老的学说,光是美国,就有百分之五十一的人相信人有前世,而且会在死后再生。

      研究这种学说的民间组织就有不少,人们热衷于谈论、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而利用催眠来回溯前世,更是成为一种时尚,极为兴盛邻邦之国--加拿大也紧随其后,相当流行催眠回溯前世 在美国乐于进行催眠回忆前世的各种类型人士中,有只是受过普通教育的平民,也有受过高等教育、具有高深学识的各类专家,更有不少名人电视红星约翰史奈德(在电视连续剧「冒险公爵」中饰演男主角)也醉心于回忆前世,他在心理医生的催眠下,回忆出自己的前世,他说自己的上辈子是一个煤矿的劳工,居住在加州,由于在煤矿饱受苦役而过早死亡他还说自己当年惨死之时,遗下了妻子和三个孩子,他拼写出自己上辈子完整的姓名和住址,经查证,确认是事实 美国电视集「达拉斯」中的女主角的扮演者莎莲条顿,在催眠中回忆出自己的上辈子的身份,是在酒吧当侍女由于偷窃食物喂养私生子而被判坐牢 死亡的原因是在狱中不堪凌辱,当时是一九零八年专家们查悉,的确是真有其人其事 虽然有许多的事实印证了东方人的古老说法,但反对的人还不少,人的前世问题一直是很有争议的命题笔者是认定每个人都有前世和前世记忆的,在此先请读者听听专家学者的意见 专家们的明证专家们的明证人类生死轮回的这一种生命现象,早已存在了,只是作为大规模的严格的深入的研究,则是从近代开始。

      现代西方的研究,证明了东方古老轮回学说的正确和深刻,能够揭示人的来源和本来面目,也从侧面证明人有前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评:0 阅:50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发表于:08.10.30 印度北方有一座居住着 100 多万人口的古老名城,那里的市民以身居此地为自豪印度教徒一旦有幸在那里落地生根,就再也不愿离开每天清晨和傍晚,成千上万人来此沐浴,用恒河圣水洗涤自己的灵魂她就是印度教徒朝拜的圣地,被誉为“印度之光”的瓦伦纳西(Varanasi)印度的母亲河——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恒河,全长 2580 公里,是南亚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瓦伦纳西就地处恒河中游一般印度教徒认为人生有四大乐趣:居住瓦伦纳西、结交圣人、饮用恒河水、敬奉湿婆神其中 3 个都要在瓦伦纳西实现 相传于 6000 年前,瓦伦纳西专为湿婆神所建;公元前 4 世纪至公元 6 世纪,这里曾是学术中心;在公元 12 世纪时,她被封为古王朝都城瓦伦纳西虽被穆斯林征服过 5000 年,受英国统治 200 年,但仍保留了强烈的印度教色彩 在这座拥挤的城市里,至今还有 2000 多座不同朝代、风格各异的庙宇和寺院,里面供奉着风格窘异,形态多姿的神灵偶像,其中绝大部分属印度教。

      这些庙宇有的高大雄伟,金碧辉煌;有的小巧别致,错落期间;也有的已破烂不堪,殆为废墟它们被看作是印度古老文化的缩影,集中地反映了印度宗教和文化的特色 余秋雨“清洁的起点”中有这么一句话 :“一生能来一次瓦伦纳西,喝一口恒河水,在恒河里洗个澡,是一件幸事”因为无法抗拒,于是选择亲眼见证 恒河的风伴着黎明前的黑暗吹醒睡眼朦胧的我终于我站在了恒河前,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曾听说只有到了瓦伦纳西的恒河,才能真正领悟印度教轮回解脱的精神然而现在它就那么静静地躺在我的面前大家搀扶地上了小船,船夫荡开双浆,我们便缓慢地沿着弧形的河岸延伸开去推开晨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评:0 阅:11 我的学佛心路历程我的学佛心路历程 发表于:08.07.09 〖入卢山不识卢山真面目〗 我学佛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小时候虽然父母都是很虔诚的佛教徒,但是我 却对佛教非常反感父亲研究唯识,他常常带我去听韩德清居士讲的成唯识论, 当时简直不知到他们在说些甚么,所以觉得这只是士大夫阶级的另外一种消遣品 母亲认识的字不多,她受了菩萨戒,要我教她诵经,第一部经是《佛说阿弥 陀经》记得当时是一面教母亲念,心里就一面起反感,以为《阿弥陀经》只是 和哄小孩一样。

      后来又教母亲诵大悲咒,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到最后我都会背这 一经一咒了,也因此而使我对佛教更起反撼 八岁那一年我开始吃素,但吃的不是佛家素,那是因为我曾经看过羊被宰杀 的情形,那只羊要被杀前,跪在涮羊肉店门外哭,目睹那种情景之后,那顿饭我 就吃不下了,从此下决心不再吃有生命的东西那时我还是成长时期,需要足够 的营养,而我在外面都是以一碗素汤面打发,家人因而很著急不过他们想,这 可能是小孩子说著玩的,也许过段时候就会忘了可是我就这样吃了十四年的素 食,一直到抗战开始,离家出外为止 我从小就心里有许多问题,对于周遭事物存在的原因和人生的来处与去向, 常常产生疑问这些问号跟著我度过了中学、大学,再从抗战、就业到结婚,生 子,在外漂泊了几十年在这中间,我经历了国家最乱,最艰苦的时期,从军阀 割据,到日寇入侵在那个时候的青年学生,目睹国家处境的困难,几乎都有同 样的共识,就是每个人心里想的,都是如何才能使国家强盛,以免于列强继续侵 略,因此不可能想到一些超现实的问题上 我念的是北京大学,以往的北大,曾经也是思想非常自由的一所学校,在那 样的学习环境里薰习久了以后,自然会受它的影响我的思想也就因而跟著转变, 对一成不变的观念不予认同,并且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肩负著历史的责任。

      当时因 为看著国人的生活条件极差,心中就起一个念头,要把国家社会的经济情形改善, 民富则国强,因此我就选了经济系平静生活开始寻找卢山真面回想到台湾的这 一段时间,是我这一生中过得最平静的日子而我现在心里所想的又是甚么呢? 从民富国强,慢慢地又开始注意到超自然的精神上的问题为了寻找这些答案「 于是我踏进了哲学的领域,开始试著用逻辑的方式,藉著归纳法和演绎法,推论 人生是甚么、人应该怎么活的问题但是这些理论不但不能给我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评:0 阅:29 让佛法走进我们的生活让佛法走进我们的生活 发表于:08.07.09 这是历经两千年风雨洗礼的佛教在华夏大地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全新时代,而且这种世纪转型时期的挑战具有前所未有的性质佛教所面临的冲击势如惊涛骇浪,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