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节日习俗作文.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32345657
  • 上传时间:2018-02-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3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节日习俗作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节日习俗作文,欢迎大家的参考可以借鉴的哈说起来也快,年就这么快就过去了你们可别和我争辩,年真的已经过完了!我妈妈说只要过完初五,就说明年已经过去了过了年,让我来说说我们中国春节的习俗春节,相信中国的同胞们一定都非常了解,甚至许多国外的热爱中国的朋友们也是同样春节也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这一天,不管是老人孩子,还是各年龄段的人们,都穿新衣戴新帽,浑身上下喜气洋洋的感觉不论是走在街上,还是居民楼的楼道里,家家户户都贴着红彤彤对联,非常喜庆如果细心,就能发现,每家每户的“福”字都是倒过来贴的,关于这个,还有个来历呢:“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所以,有的人就说“福到福到” ,就是把福字倒过来贴不仅仅是贴春联,贴“倒福” ,春节还有许许多多的习俗,而且每个习俗都有它的来历比如过年时要放爆竹,以前说是用来吓跑年的,而现在放爆竹可以营造喜庆的气氛还有我们小朋友最为喜欢的收压岁钱,也是如此的呢!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小孩子们收到的压岁钱都用来买爆竹、糖果,还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像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守岁、拜年、吃饺子春节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我们一定牢记心中,代代相传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那么,它的起源是什么呢?有什么样的习俗呢?是什么原因使得其成为团圆节日呢?国内外民俗学的相关研究很多,而且很深入,但是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本文着重从起源、习俗、象征意义、相关传说等方面,从民俗学、社会学的角度,由现象深入本质进行剖析,在前人很多研究的基础之上,得出自己的结论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它的形式与意义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并有相关的祭祀的记载在民间,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加之相关诗词的作用,中秋节更逐渐为人们重视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关注,中秋节也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

      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而春节的习俗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现在许多国家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春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贴对联、福字、吃饺子等比较广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并沿用至今,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还在屋门上、墙壁上、窗户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到了” 福”字还有各种图案的,有寿星、寿桃、金童玉女、财神等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总之,春节的习俗有很多,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了新的形式,但是更主要的是春节期间一家人能够其乐融融的聚在一起享受生活的美好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秉承并发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